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021004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君子读书心得.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君子读书心得 论语君子读书心得1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

2、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做一个_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

3、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论语君子读书心得2论语中的哲理近乎常识,但又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而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人并不是被控制的机器,而是由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方面的发展。然而,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收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生活中,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每个人的思想都大同小异,那整个社会不成

4、了一部死气沉沉的机器了吗?所以,要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主张。就那作文来说,当老师说了一套作文思路或讲解了一篇范文后,同学们写上来的作文都是差不多,毫无新意的,这就是没有自己思维的一种盲目体现。还有一个没自己个性思维的例子:同学们大都对作文有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比如,作文主题的“学雷锋”,那交上来的作文就应该是“捡钱包后交予老师”或“扶老人过马路”等。这些作文大家都看过好几遍了,何来新鲜感?子曰,君子不器。我们不是机器,我们没有固定的思维,我们可以想象,我们拥有天马行空的资本,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思想才造就了不一样的我们,总而言之,我们要做生活的主力军,做一个有个性,有主张,有

5、思维,有独到见解的新新人类。论语君子读书心得3今年假期,我就有幸拜读了一下。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释,翻译,总共也不过220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着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是中国的立世的历史呢?可见论语是一本应百读、细读的好书。其中灵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第一篇:“学而实习之,不意乐呼,有朋自远方来,不意乐呼,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呼?”这句话的意思是:意思为学习之后经常去温习,不也是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

6、值得高兴么?别人不理解你,而你不生气这不是君子么?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把学习同样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好好学习。而当朋友来到你家里,你也应当非常高兴,该热情款待才成。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能生气,而应该耐心的对别人讲明你的理解,这样你才是个君子。论语这本书非常好,他告诉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你品德高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论语君子读书心得4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

7、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

8、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

9、不同”(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悟: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那么做人的境界里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无能做君子,又不屑做小人。我觉得应该有吧。比如,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既不算计别人,也不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想自己应该想的问题,欢乐着自己的欢乐,悲伤着自己的悲伤。也许,这就是性情中人吧。你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