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技改提级2022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工业技改提级2022行动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技改提级2022年行动计划一、工作目标加快推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生态化技改,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实施“万企万项”计划,到2022年年底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0个、涉及企业10000家,工业技改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o实施“要素对接”计划,到2022年年底实现100个产业园区、20个产业集群、10条标志性产业链、各县(市、区)200家规模以下企业技改供需对接全覆盖。二、主要任务(-)聚焦传统产业转型抓项目、扩需求,推进智能化技改提级。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编制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
2、25年),“一业一策”接续推进。到2022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改覆盖面达70%,培育装备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改造示范标杆各50个。1 .加快推动装备换芯,促进装备数控化改造。聚焦轻工、纺织、机床制造、基础装备、食品加工等行业和领域,发布一批数控化设备推广目录,引导企业实施一批装备换代升级改造项目。完善“云服务券”政策,推进化工装置、高能耗设备等重点工业设备上云。(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 .加快推动生产换线,促进车间数字化改造。聚力数字变革创新,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推广数字技术和生产执行系统(MES),实施一批产线及车间数字化改造项目。推进“
3、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促进企业网络化改造提升。(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3 .加快推动机器换人,促进工厂智能化改造。聚焦冲压、焊接、喷涂、包装、搬运等生产环节以及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岗位,引导企业实施一批机器换人项目,年内新增工业机器人10000台,为企业实施技改提供智能装备和系统支撑(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聚焦绿色安全发展抓项目、扩需求,推进绿色化技改提级。对符合产业布局和政策、不新增产能和能耗技改项目,依法依规备案,加快推进实施。到2022年年底,“两高”行业能效和水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4 .加
4、快推动节能节水改造,促进用能高效和用水集约。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广工业用能智控系统、磁悬浮、电窑炉等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推进工业窑炉清洁低碳能源替代。在造纸、印染、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发布推广循环用水、废污水利用等技术装备。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实施一批节能、节水项目,建设节能型、节水型企业。(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5 .加快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改造,促进工业生产清洁化。聚焦“两高”行业,推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革新,促进超低排放改造,从源头上削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助力企业清洁生产。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行产品绿色设计,
5、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绿色设计产品。(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6 .加快推动生产过程资源利用,促进资源利用综合化。推动尾矿、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及余热、余压、副产煤气等二次资源高效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利用。推进一批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落地,建设3-5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10个生态工业园区。(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7 .加快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改造,促进企业发展安全化。聚力推进风险防控创新,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一批“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
6、化无人”安全化技改项目和“5G+智慧矿山”示范项目,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牵头单位:省应急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三)聚焦产品价值提升抓项目、扩需求,推进高端化技改提级。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力,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加快推动纺织、服装、家电、食品等消费品工业技改,助推“好品山东”建设。8 .围绕“增品种”实施技术改造,推进产品链创新提升。聚焦初级原材料及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引导企业加快实施生产线改造项目,拓展和延长产品链。聚焦绿色食品、时尚服装、智能家居等行业领域,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实施一批产品系列化改造项目。(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9 .围
7、绕“提品质”实施技术改造,推进质量链创新提升。着眼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稳定性,依托重点园区及骨干企业打造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产品质量检测、计量测试、可靠性验证中心,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推进柔性化生产改造,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支持基础装备等领域骨干企业发展“产品+服务”总承包模式,创新提升主导产品质量链管控水平。(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0 .围绕“创品牌”实施技术改造,推进价值链创新提升。着眼提升优质品牌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依托重点园区及骨干企业打造品牌创新孵化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网络营销中心。鼓励资源富集企业面向社会开放要素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原料集采、产能共享
8、、产品集销等流程再造,打造一批高效协同、开放协作网络化服务平台。(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四)聚焦产业生态创新抓项目、扩需求,推进生态化技改提级。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集群协同化改造。到2022年年底,打造50个标志性产业园区,改造提升10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3-4个国家级、2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1 .实施一批园区上线项目,促进重点园区智慧化改造。实施“百园技改”计划,“一园一策”推动84个省级化工园区、28个国家级示范基地改造升级,促进园区设施数字化、管理可视化、产业智能化、服务网络化,打造一批智慧化生态工业园区。(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2 .实施一批
9、产链上云项目,促进重点产链平台化改造。实施产业链协同改造工程,“一链一策”推动10条标志性产业链上云,促进云链融合。鼓励链主企业牵头建设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产业+配套”“平台+生态”发展体系。聚焦产业链“短板弱项”推进45个工业强基项目实施,促进产品、技术、工艺一条龙应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3 .实施一批集群上网项目,促进重点集群网络化改造。实施产业集群赋能培育工程,落实一批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一群一策”推进2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网络化改造,重点提升高端化工新材料、工业机床、智慧农机、生物医药等集群网络化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打造国家级
10、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三、推进措施(-)紧抓重点项目落地。将全年重点技改项目和投资计划分解到季、落实到月,对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应保尽保、应统尽统、及时纳统。对列入省企业技改重点项目导向目录的1000个项目实行专人紧叮、精准服务。将技改项目纳入“四进”工作督导范围,建立进展和问题两张清单,健全问题解决闭环工作机制,指导和帮助企业抢工期、赶进度,推动技改项目快投资、早达产。(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二)紧抓要素保障创新。一是创新实施“技改专项贷”。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建立“财政+金融+担保”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
11、,变“竣工后贴息”为“建设中支持”,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和股权投资的方式,对符合条件重大技改项目予以支持。贷款贴息按银行最新一期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35%、给予最高2000万元贴息。出台技改导向目录白名单,年内按季度常态化开展融资对接,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障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二是创新要素差别化配置。依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允许“零增地”技改项目先建后验、按需报审,全面落实“零增地”技改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创新要素市场化对接。深入实施“云技改”模式,充分发挥技改“一库四平台”作用,精准推动要素供需对接。引育和组织技改服务商入企对接、把脉问诊,“一企一策
12、”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策划实施项目,有效解决企业“不愿改、不能改、不会改”问题。(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保监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三)紧抓政策落地实施。一是积极做好对上争取。抢抓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机遇,用好部省战略合作协议,全力组织实施工业强基、产业基础、重大技改专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等中央投资专项。二是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积极推进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和“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对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改采购的设备,按不超过10%的
13、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落实进口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对承担国家产业基础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的企业,省级财政择优给予股权投资支持。鼓励各市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投资预期。三是用好管好财政资金。落实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优先支持符合绿色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的项目。(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四)紧抓宣传引导创新。把“工业技改提级行动”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列入宣传引导创新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媒体作用,发扬“严真细实快”的作风,紧盯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抓攻坚、四季度大冲刺等关键节点,精心策划组织宣传一批落地快、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重点项目和典型经验,树立“大抓工业技改、快推动能转换”鲜明导向,营造“抓技改、扩需求、强投资、稳增长”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