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04461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 飞向太空港讲述了祖国“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记录了中国航天人的坚持不懈与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时刻。下面整理飞向天空港读后感,欢迎阅读。飞向天空港读后感1坚持不懈,能成大事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名著,但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李鸣生的作品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征3号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并成功的事情。面对百年一遇的泥石流,面对三个月的期限,技术人员并没有慌张,而是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在长征火箭发射之前重建发射场,他们战胜了大自然!美国技术人员们来到后,提出了各种不合时宜的要求:点餐、爬山中国技术人员虽

2、然吃的用的都比不上美国技术人员,而且还相差甚远,却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工作,累了便仰望星空,下下棋,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尽管各国都不看好,但是中国技术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一声不吭的工作,把毕生的精力与心血都投入进去,最终令人刮目相看。他们胜利了!使我最难忘的是书中的这个细节。在运送一批极危险的用于火箭的货物时,美国技术人员害怕危险,碰都不敢碰,全都站在两百米开外的地方,而中国技术人员靠得很近,并在到达发射中心后,因机械无法搬运,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手去搬下货物。这仅仅是鲁莽,仅仅是大大咧咧吗?不,这是一种勇敢,一种决心,中国技术人员的心已与火箭连在一

3、起了。这就是中国的技术人员,也许他们其中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但加在一起就有创造奇迹的力量,而我们学习上的艰苦比之这些中国技术人员的苦难,又算得上什么呢?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想抄捷径,想不劳而获,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面对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下定决心与它一决高下。如果你看到困难便向后退,所谓“人未死而心先死”的话,那么还没有开始,你就已经输了,而且还输得一塌糊涂,输的一无所有。中国的航天人员、技术人员是多么伟大。他们的行为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像夜晚的北极星,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门。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永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奋发

4、图强、坚持不懈,传承长征3号火箭工作人员的精神,使星星之火变得可以燎原!飞向天空港读后感2每次仰望星空,看着那北斗七星布下的星阵,像一条丝带横穿天际的银河;看着那划出短暂绚烂的流星,以及浩瀚无垠的苍穹,总会激起我们无数的想象,遥想那缥缈的空中,有怎样的美丽街市,想着我们是否能飞到太空,亲眼目睹那“美丽的街市”,让我们心中那份好奇心得到满足。而著名作家李鸣生先生所著的飞向太空港这本书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中国航天人第一次和国外科学家合作,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同步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文中详细描述了卫星飞天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台前幕后的故事。一个民族从坚守地球到遨游太空,这个过程不可

5、能一帆风顺,肯定会有无数的困难和艰辛,是无数人用青春、汗水,坚持不懈的奋斗甚至生命换来的。面对一次西昌发射基地百年不遇的泥石流暴发,霎时间,滔滔滚滚的泥石流沿着山谷海啸般倾泻而下。仅半小时,房屋倒塌了,铁路冲垮了,桥梁摧毁了,公路崩溃了,通往发射场的公路、铁路、小路以及所有有线通信线路,全被切断,人员伤的伤、残的残、死的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基地中的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他们挽起裤腿,卷起袖子,踩着泥水,踏着泥坑,不顾狂风暴雨,不管千辛万苦,白天黑夜,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搏斗。正是靠着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他们最终顶住了泥石流造成的巨大灾害,渡过难关,迅速恢复了“亚洲一号”卫

6、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为其按时发射,点亮了一盏生命铸就的“绿灯”。发射场不是战场,却同样有着看不见的牺牲与死亡。火箭专家余福良夜以继日连续攻关。其实,他早就感到肚子疼痛,却一直强忍着,等后来实在忍受不了,才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直肠癌晚期。还有那位从北京来的姑娘,当年,她兴冲冲地来到这里工作。由于发射场一次偶然的事故,她惨遭不幸,二十二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发射场。每一次发射,都是航天人毕生的心血。正是这种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我们的航天梦一步一步得以实现。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呢?许多同学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瞻前顾后,毫无进取精神。飞向太空港这本书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

7、,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飞向天空港读后感3不忘初心,飞向未来起初看飞向太空港的目的仅是因为它是必读书目中的一项,并且始于对它的兴趣罢了。从头到尾大致翻阅一遍,既枯燥又乏味,甚至还有许多关于航天的专业术语频繁出现。我很是不解,为什么没有文化功底,全文都是简洁明了的叙述或是对话的作品会选到必读课外读物里呢?这样的书不是人人都能写的吗?但直到我细品了这书中的内容与文字底蕴时,才发现这不仅仅是本跟航天有关的书籍,更是记录了中国航天由落后到崛起的一步步艰辛历程,耐人细看!比如,*开篇序言中说:“因为天空和天空下到处乱窜的人,孤独的地球才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幽

8、默十足,一下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共鸣。再比如:“人类飞天的梦想一定是注视天空的结果。因为人区别于猪的地方在于,总会时不时仰望天空。”这样简洁有趣的文字,这样有深度的作品,怎能不吸引人继续探寻人类航天历史呢?书中描写了许多为航天事业付出一生的航天英雄。原中国卫星测控中心副司令员上官世盘,思维缜密,绵里藏针,善于辞令,在谈判桌上力挽狂澜。身材高大,腰板粗壮的乌可力,推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打入国际商业市场。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无私奉献的航天英雄们,将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走向国际化,也让人类走进宇宙母亲的怀抱。读了这本书后,我也深深地被航天工作的艰辛所震撼。他们要在一个荒凉而孤寂的大山沟里闷近半年,没有

9、信号,跟家人更是大半年才能见一次。从现代的大都市到原始般的荒山沟,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不便。但是他们心怀中国航天争雄世界的志向,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临危不惧,终使中国航天发展辉煌起来。“火箭起旋,星箭分离!”“这次发射,完全成功!中外专家们紧紧抱在一起,滚烫的热泪,让一切话都显得多余。”这一幕,是中国航天技术第一次真正的国际合作,更是通往国际大门的邀请函。本书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震撼读者内心的民族魂,让中华民族儿女为之骄傲。正如作者所说:“那时,太阳将不再是红色,月宫将不再清寒。经地球数十亿年进化过的人类,大踏步走进的,必将是一个远比地球更加美好的大同世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4作者李鸣生所

10、著的飞向太空港一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航天人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一事,记录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读完之后,我被中国航天人们的精神品质所震撼。在那个年代,我们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我们所面对的困难说是天灾人祸也不为过。在人祸方面:别的国家在卫星制作方面对我们实行封锁制度,但我们并不服输,在航空领域的泥坑中摸爬滚打。就这样摸索出了我们的第一个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长征系列的火箭,实现了我国在航空领域零的突破,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不仅如此,因为当时我们的科技落后,资金短缺,所以一些科技大国对我们不屑一顾,导致我们四处碰壁。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一些国家的肯定,却因为

11、一些国家在背后使坏使我们错失了打入国际市场的良机。在天灾方面,因为在最初修建发射场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极多,在我国专家们的多次讨论后,将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西昌作为了修建发射场的地点,但因为西昌四周群山环绕,所以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在一次百年难遇的泥石流中,发射场的一些部分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但基地的官兵们齐心协力,将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仅仅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了,这种工作效率令我钦佩!中国航天人正是通过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亚星才得以成功发射;在运送升降平台的路途上不少官兵为此牺牲。因为大山封路所以卡车无法安全通过,得知此事的各地群众齐心协力聚集起了大量的炸药,炸开了大山,护送着卡车安全的通过了葫芦崖。看

12、来亚星的成功发射同时也离不开全国群众的努力!遇到困难,却不消极,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的去克服。21世纪的到来使我们中国的航天力量再上一个阶梯,步入世界前列。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要传承中国航天人的珍贵品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飞向天空港读后感5寒假,我和爸爸一起阅读了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并取得成功的故事。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也是第一次发射商用卫星。为了实现这次商业发射,我国科技人员在精心研究的同时,到世界各国去展览、去推销中国的火箭,期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谈判,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得到

13、爱国人士荣毅仁、李嘉诚等华侨的支持,才取得了这次发射资格。在承担发射过程中,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泥石流,场地、发射塔、研究室、宿舍遭到毁坏,基地全体官兵只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本该半年才能完成的灾后重建工作;同时面对美国专家的不信任,基地科研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用实力说话,最终完成了发射任务。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美国人在运输火箭燃料时,远远躲在运输车辆百米开外,生怕发生爆炸,而中国技术人员不畏困难,徒手搬运,安全完成;第二件是美国专家们每天准时上下班,要吃自助餐、要跳舞、要进酒吧、要爬山、要骑车,还要宾馆提供洗内裤的服务,而中国的科研人员,不讲条件,住在狭窄的小房间,下

14、班后还要自己回家煮饭吃;第三件是中国王之任女专家,原先没有文化,十几岁到边区兵工厂制造炸药,后来选送到苏联学习,回国后成长为一名火箭设计师,但被扣上“苏联特务”“假党员”遭受迫害,即使在牛棚也不忘开拓空间的雄心大志,后来主管火箭氢氧发动机的研究。这三件事深深感动了我,这些中华儿女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越是面对艰难险阻,越能奋勇向前,越是国家有难,越能担当作为、自我牺牲的优良作风!正是一代又一代具有优良传统和高贵品质的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和自强不息,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使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我

15、为这些专家、为祖国骄傲和感动的同时,我也思绪万千。我的妈妈在中国移动上班,之前她告诉我,芯片对手机、电脑、通信网络而言就像人类的心脏一样重要,中国芯片主要依赖从外国进口,自主研发不足,所以这两年美国制裁华为、中兴等公司后,国家电子行业的发展受到美国等国家的制约,影响极大。当前,我们也正在度过一个不平常的春节,全国都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国无数科学家、医疗技术人员,与时间赛跑,公布病毒基因序列、寻找病毒宿主、研究预防和治疗药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挑战未知的医学领域,战斗在抗疫的科研前线。正在抗击冠状病毒第一线的院士李兰娟说:从这次疫情以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人生导向,高薪留给才德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所以,高科技技术和高新尖人才正是国家急需的,他们将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我想成为像这些科学家和专家们一样的人,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发扬他们刻苦钻研、不畏苦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为国争光的担当作为。我是一名中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增加知识本领。我以后一定要克服自己学习浮于表面的不足,沉下心去,深入钻研,多去探寻更精深和未知的领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值得尊敬的人!八年级上册飞向天空港读后感范文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