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045581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反诈宣传倡议书五篇 反诈宣传倡议书1亲爱的居民朋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花样层出不穷,受骗群众损失惨重。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渠道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时,都会经过我们的手机终端。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家反诈中心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开发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以国家权威推动反诈工作,确保个人信息绝对安全。“国家反诈中心”APP 具备四大核心功能:一、诈骗预警,对诈骗来电、短信、APP 进行无感阻断;二、即时举报,遇有疑似电信诈骗可以快速举报;三、身份验证,对不明来电进行辅助验证;四、报案助手,被骗后第一时间在APP 内报案。为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有效保护您和

2、家人的财产安全,我们倡议:全县人民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发动家人、亲友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准确填写信息并完成实名认证,启动“来电预警”功能,让我们共同携手接种“反诈疫苗”,增强自身防范诈骗免疫力,有效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反诈宣传倡议书2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黑灰产业链条盘根错节,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据公安部统计,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80%。为做好自身防范,避免上当受骗,在此,我们倡

3、议:1.拒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坚决做到不组织、不参与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即: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行为。2.妥善保管身份证件、银行卡、网银U盾、账户密码等金融工具及个人信息。如有遗失或泄漏,要及时办理挂失和止付。3.积极参与防诈识骗普及,如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学习防诈知识,积极向身边的亲友宣传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防骗知识,引导他们不听、不信、不上当,提升全社会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4.市直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通过下沉包联小区开展活动、属地党员8小时之外下沉居住地社区开展活动等时机,向小区群众宣传讲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及防范技巧,增强防骗意识。指导群众

4、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反诈电话96110,共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民反诈、从我做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增强防骗意识,认清诈骗手段,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为更多人民群众守住钱袋子!反诈宣传倡议书3广大职工朋友们: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严重危害广大职工群众财产安全。为有效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防骗意识,提高识骗能力,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切实保护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_市总工会向广大职工群众发出如下倡议:一、树立防诈反诈意识坚持“四不”原则: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二、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妥善保管好个人银行卡、手机卡、QQ号、微信号、支付宝账号等,不向陌生人透露。不随

5、意注册、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不向陌生人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汇款,不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三、远离涉诈不法活动思想上戒除贪念,避免掉入诈骗陷阱,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飞来好事要当心,他人要钱不要给、不实之财不能取”。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不参与“吸粉引流”等网络黑灰产业犯罪。不贪图蝇头小利,不非法出租、出售、出借、购买身份证件,不将手机卡、银行卡、对公账户、支付二维码等出售、转借他人使用,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犯罪。四、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提高警惕,自觉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

6、信息不透漏、转帐汇款多核实,不出租出借个人账户,不随意泄露手机接收到的任何验证码,不断增强识骗防骗意识,保护个人信息财产安全。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为自己和家人提供防诈保护。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不要慌张,第一时间做好四件事:一是准确记录骗子信息,被骗时间及次数;二是马上拨打110或到最近公安机关报案;三是准确将被骗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警方,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四是按照程序及时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五、积极参与防诈宣传电信诈骗关系千万家,防诈反诈你我一起抓。在加强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服务对象及身边的亲友宣传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防骗知识,让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了解防诈骗

7、相关知识,引导他们不听、不信、不转账,让电信网络诈骗无机可乘。积极检举揭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敦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无处藏身。你我同心、反诈同行!反诈,是一场正义之战,更是一场人民的战争!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创平安_!反诈宣传倡议书4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你们好!当今社会,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而老年人的防范意识薄弱,常常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犯罪,作为老年人,应当如何反诈防骗,守护好自己“养老钱”?榆次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特向全区老年人发出如下倡议:一

8、、不要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后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二、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绝不点击,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应用。三、不要轻易泄露。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四、不要贪图便宜。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五、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

9、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六、警惕“热心”接近。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七、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如遇电信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或110报警。八、警惕保健骗局。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九、警惕“保密”约定。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广泛参与、识诈防诈,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彻底净化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