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06213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含义 大暑下雨意味什么大暑下雨在不同地区作用不同,例如:大暑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伏旱时节,下雨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雨水是十分充沛的,大暑节气下雨、雷暴最常见,常常造成自然灾害。(1)苏浙:“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如果遇到伏旱期那么农作物便会减产,所以在苏浙一带便有了这种说法。(2)北方部分地区:大暑大雨,百日见霜。这句话意思是说在大暑那天下雨的话,再过100日便会见到霜。其实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因

2、为在大暑过后100日差不多就是霜降节气,霜降节气有些地区是看不见霜的,但是如果大暑那天下雨的话,霜降的天气就会比较冷,可以看见凝霜。大暑气候特征:高温湿热、雷暴频繁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成长。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雨水最丰沛的时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也是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受夏季风的

3、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大暑如何预防中暑1、饮水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2、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4、3、外出方面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大暑三候的三候一候:腐草为萤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称。在古代,科学并不发达,那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以主观意识来猜测和推断。其实,“腐草为萤”说的是营火虫产卵的事。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草根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

5、,这只是眼中所见的一种假象。在这个炎热的时节,人都躲到阴凉处蔽日,而萤火虫却在此时孵化出壳,虽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个夏季,但它选择在最热的时节来到这个世界,那迎难而上的精神真是让人钦佩。而晚上的荧光点点又在酷暑中给人带去无限的浪漫和清凉。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闻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写道:“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几多银丝的小葫芦,吊在藤须上巍巍颤,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象橄榄”别具意趣。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又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由此可见夏热之毒。“桑拿天”里人们心生烦躁;“龌龊热”则令人夏不坐木,这中间的一热一湿,仿佛两头张牙舞爪的猛兽,无情地侵蚀着人的愉悦和健康。但可喜的是,庄稼的长势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