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074187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 书文山卷后古诗阅读答案书文山卷后谢翱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注文山,文天祥的号,至元二十年,文天祥抗元被俘,就义于燕京。此诗即作于此年。谢翱,南宋诗人。元兵南侵时,谢翱曾追随文天祥。碧血,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听说文天祥被害后,痛不欲生,但两人已幽明隔绝,再无相见之时。B.颔联用“死、生”两个字组成对偶句,蕴蓄着极其深挚的感情,格外哀切动人。C.诗人因未能随文天

2、祥为国尽节而羞愧,故没有面目以本名示人,于是改名换姓。D.本诗抒发诗人了无生趣的悲叹之情,同时血泪凝成的忠愤抑郁之气勃勃于言表。2.有人说本诗颈联“字字血泪,读之令人泣下”,请简要分析。(6分)答1.C(3分)“羞愧”“没有面目以本名示人”错,宋朝已被元人所灭,诗人埋名隐姓,遁迹山林,是表达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2.颈联写文天祥耿耿丹心仍在,却带着未酬的壮志,含恨离开了人世。(2分)本联化用了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诗意和“苌弘化碧”的典故,(2分)抒发哀痛、惋惜、悼念、崇敬之情。(2分)(共6分,手法、句意、情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做语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分析语文阅读题的题型初中语文

3、以叙述性散文为主,以下是给大家举例的常见的阅读题的题型,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型,初中生可以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思。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题型要看这句话在*中的具体位置,然后结合表现手法进行作答。一般在*开头初中生可以参考这几种回答方式: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为下文做铺垫、渲染气氛等。在*中间:承上启下、点名*某事件、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等等。*末尾:升华主题、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等。做阅读题时明确*结构明确*结构更利于掌握作者的中心思想,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记叙文的*结构主要可分为:顺序、倒叙和插叙。初中生要注意找到插叙和倒叙的起止点。这样对掌握*结

4、构很有帮助。另外初中生还要理清*结构的层次,分析*的详略。明确规律,把*中相关语句与问题一一比较,然后做出准确判断。语文阅读题技巧分析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得分维持在7分左右。学生普遍存在着审题不严、扣题不紧、词不达意甚至无从下手等问题。专家们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逐字逐句地品读;其次是学生读不懂文本,找不准答案;再次就是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切入口,答非所问。如何改善这一尴尬局面?专家建议学生要学会“从容阅读

5、”,即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逐句、逐段阅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特色、主旨。只要读懂*,就会知道题目是从何而来,就能够找到答题对象。也许有的学生会觉得逐句阅读浪费时间,但只要坚持这样训练,阅读速度就会随之提升。备考中,专家称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应多关注叙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记叙文,更要关注带有哲理性、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这类*阅读有一定难度,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惯常选用的材料。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现代文阅读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理论的术语。古诗阅读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