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086770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的清明节作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童年的清明节作文 童年的清明节作文1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

2、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_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_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

3、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童年的清明节作文2“呱吱,呱吱-”,又想起了那陪伴我度过美好时光的熟悉的划桨声。小时候,奶奶家坐落在

4、碧波荡漾的鉴湖旁。一出门便是清澈见底的流水。永不停息地向东潺潺而去。每天总有几条船载着不同的人,缓缓驶向未知的远方。那时,我们的邻居拥有一大片美丽的荷塘,一到夏天,碧绿的荷叶与嫣红的荷花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这时,他们便会请我们去采莲,微风轻拂,荷叶田田,荷花婀娜。一只小船载着我们,伴随着船浆发出的一阵又一阵“呱吱”声,左摇右摆地驶进了荷塘,顿时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置身于大画家张大千的采荷图中一般,让人流连忘返。多美的仙境啊!连那采莲的动作也美得像在舞蹈,而那“呱吱”声则是舞蹈的配乐。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次误入瑶池的奇幻之旅呱吱声中有如画的美景,浓浓的乡情。再大些,钓鱼成了我的最爱。爸爸从

5、小在农村长大,水上本领自不在话下。他划着桨,带我来到河中央,投下带着诱饵的陷阱后便一动不动地紧盯着水面。而我则趴在船边,透过清澈的水面向下俯视,下面深深地,感觉那静静的水下有一个大世界,好神奇这种姿势保持了大半个下午,终于在我腰酸背痛之际,一条大鱼上钩啦,那时的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差点摔下河去!于是在呱吱、呱吱的划桨声和我的欢笑声中,我们回了家,煮起那香喷喷的醋溜鱼。呱吱声中有让人馋涎的美味晚餐,还有浓浓的亲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待到那清明时节,平时波澜不惊的河面上顿时出现了一艘艘满载着忧愁的小船。奶奶家也不例外,门口停泊着两三只满载祭品的船,等到家中的人全都上了船,便朝那河对

6、岸埋葬着骨肉至亲的山头出发。船在水面上悠悠地慢慢地行驶着,不时地左右摇晃一下,仿佛承受不住这满船的忧伤。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船桨发出“呱吱、呱吱”的叹息声,这声音单调沧桑,好像在安慰着那些拜祭的人们,又好似在诉说自己所见证的伤感往事再后来呀,我们搬到了城里,没了清清的河流,没了田田的荷叶,每到清明我们也不再坐船去扫墓,耳边萦绕的是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我便永远远离了这伴随我童年的“呱吱,呱吱”声童年的清明节作文3小时候,每逢清明节都到外婆家。那时,总要做十几个清明饼带回家,而今年的我坐在草坪之上,回忆着童年的清明。雨还在下着,远远望去,那连绵的山犹如舞动的花,四面环水,一条条碧绿丝带飘动着。许久,那

7、场雨悄悄的停了,抬头望去,只是灰沉沉的一片。我走到外婆家的院子里,闻到那浓浓的艾草香,越来越浓,越来越浓。外婆正在厨房准备着,我跑到厨房便大叫:“外婆,我来了,怎么没做清明饼?”我正环顾四周,外婆笑道:“哟,丫头来了,饼在外婆的肚子里呢!”我急坏了,我又给那场雨带来了伴奏,便放声大哭,外婆从锅里拿出几个清明饼递给我,说:“来,吃吧,只有这几个了。”我有滋有味地吃着,那绿油油的“外套”轻轻咬一口里面的馅儿流出来仿佛流到了我的心中,我抬头看着外婆,那慈祥的脸,笑起来同一朵盛开的花绽放着。我问道:“外婆,教我做一次清明饼吧,教一下吧。”外婆说道:“好好好!”外婆到院子的一角摘下几片艾草的嫩叶,清洗干

8、净;接着等水烧开把艾草焯一下立即取出,挤出苦汁,再打成菜泥,加入糯米粉、盐和水,外婆老茧纵横的手在盆地里熟练揉搓着;然后取出小面团用手压扁,在里面放上馅儿;最后把清明饼在锅里蒸一下。慢慢地,又有一锅的清明饼出锅了,那香气飘着,飘散到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我趴在桌前,看外婆那忙碌的身影勾起了我的回忆。雨又下着,那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涂上灰色的水粉。我和外婆坐在屋前,外婆看着我,又望了望天空,说:“丫头,外婆教你念一首诗。”外婆笑了,嘴角上扬45度,如阳光般温暖。我听了拍手叫好。外婆边念边和我一起拍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也随着外婆的口音念着,渐渐地,我

9、趴在外婆的腿上半睡半醒,外婆又念起童谣:“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我也悄悄地念着:“清明节,下着雨,吃着饼哟,闻着香。”外婆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无限放大,似一尊素美的画,动人无比。而那段记忆似一幽残梦,烙印在我心中。童年的清明节作文4幼时对于姣姣感不到什么兴趣,可是对清明节的上坟却很喜欢,因为玩得畅快,也可以多吃些,艾饺,茯苓糕,还有猪头、鹅肉。“吃晒干鹅肉去呀!”只是这样听着,心里就会得活动起来。清明前后虽然是多雨的时节,但当正午,总是照着猛太阳的日子多;因此上坟用过的蔬菜,往往晒得干巴巴,吃晒干鹅肉,也就做了上坟的代名词。上坟在儿童,委实是件富于趣味的事情:菜花黄,麦头绿,摘得苜蓿

10、花来,可以结彩环;山上又有杜鹃花可以采摘,溪间还有小鱼可捉。古老的祖坟上总有着高大的松树,松树林中可以拾到“路路通”。松涛和潺潺的溪水声相应和,虽然无所谓诗意,总觉得是很好听的。纸灰化作飞蝴蝶,在鼓手的吹敲声中辞别祖坟,我常常暗自期望,长大以后定要有作有为,使得祖坟光荣起来。祖坟对于幼稚的我,实在是个神秘的象征。跑了山野容易肚饥,在回家的船上吃些剩余的糕饼,虽然坚硬难嚼,却是滋滋有味的。船头上满载着花朵,又采得松花去给母亲做糕吃,是意味盎然的乐事,我也常常带得风筝到上坟船上去放,在逆风的时最为有趣,可惜船夫要干涉。我已有许多年不曾吃到晒干鹅肉,不见祖坟,实在已经久远了;不过儿时所得的印象很深,各种情形远都能够明明白白地回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