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08759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 烧秸秆不但危害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多不利影响,这也是我国近年来一直大力宣传禁烧秸秆的原因所在。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1】广大农民朋友们: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即将来临,你们辛勤的汗水即将变为丰收的果实。然而每年秋收过后,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燃烧,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和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提高对秸秆禁烧工作的认识。秸秆燃烧有以下害处:一是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空气;二是对

2、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三是形成新的火灾隐患,近年来秸秆焚烧导致火灾频频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四是焚烧秸秆所形成滚滚浓烟、片片焦土,极大的破坏了城乡环境形象。实行秸秆全面禁烧,认真搞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秸秆焚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秸秆转化升值,增加经济收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打造魅力金刚,改善环境质量,特向全镇广大农民朋友发出倡议:要树立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性。要响应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秸

3、秆禁烧工作中,做好家人、亲戚、邻里的说服教育,引导大家支持配合政府,争做遵纪守法的楷模,管好自己的田块,做到坚决不焚烧秸秆,真正实现秸秆全面禁烧。要切实开展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共创生态金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民朋友们。立即行动起来吧!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金刚镇人民政府2019年9月24日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2】农民朋友们:夏收时节已经来临,大家辛勤的劳动即将换来丰收的喜悦。然而,近年来,部分农户在夏收过后,在田间焚烧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不仅破坏了耕地土壤结构,而且产生的浓烟污染了空气,加剧了雾霾发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对交通安全构成巨大

4、威胁。同时,秸秆焚烧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还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地球变暖(据统计,每焚烧1吨秸秆将产生1.51.8吨二氧化碳,约需11.5亩森林才能完全消耗)。秸秆焚烧问题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提升农产品品质的作用。每还田1000公斤农作物秸秆,相当于施用12.8公斤尿素、12.2公斤过磷酸钙、19.1公斤氯化钾,可节约化肥成本80元。建议广大农民朋友采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综合利用模式。在此,我们向广大农民朋友倡议:一、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秸秆焚烧的严重危害。二、积极

5、响应号召,自觉做到不焚烧秸秆。三、主动向家人、邻居和亲戚朋友宣传劝导,做到不烧一根秸秆、不冒一处烟。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选用带粉碎机的收割机收割油菜和小麦,做到资源不浪费,变废为宝我带头。农民朋友们,为保护蓝天碧空、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生态安乡,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支持秸秆禁烧!安乡县农业局2019年5月12日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3】1. 禁烧秸秆,保护环境2. 禁烧秸秆,美化家园3. 禁烧秸秆,利国利民4. 禁烧秸秆,人人有责5. 不烧秸秆好,政府来养老6. 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7. 烧荒烧草烧秸秆,害人害己害子孙8. 点火之时,就是你进去之日9. 上

6、午烧麦茬,下午就拘留10. 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11. 一粒粮食一滴汗,烧麦茬者坐牢蹲监12.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3. 秸秆浑身都是宝,谁烧谁家老婆跑14. 烧掉秸秆等于烧到人民币15. 焚烧秸秆人人有责,众人齐心共同防火16. “飞机已经上天,地里不准冒烟”17. “谁家麦茬谁家管,焚烧拘留加罚款”18. “焚烧秸秆危害大,综合利用人人夸”19. “上午烧麦茬,下午就拘留”20. 争当禁烧模范,争做文明公民21. 秸秆还田,土地增肥22. 烧荒烧草烧秸秆,害人害已害子孙23. 焚烧秸秆污染大气 秸杆还田肥沃土地24. 秸杆只要利用好 增加收入又环保25. 禁止秸

7、杆焚烧 加强综合利用26. 综合利用巧 秸杆变成宝27. 秸杆还了田 土地能增产28. 禁止焚烧秸秆,还我蓝天碧水29. 焚烧秸秆可耻,利用秸秆光荣30. 露天焚烧秸秆违法 综合利用利国利民31. 焚烧秸秆污染大气 秸秆还田肥沃土地32. 秸秆用途真广泛 燃气餐具好资源33. 秸秆只要利用好 增加收入又环保34. 焚烧秸秆危害大 综合利用人人夸35. 秸秆是个宝 焚烧可惜了36. 小孩点火大人负责37. 放火一处全家不安38. 秸秆还田能肥田焚烧秸秆要罚钱39. 秸秆禁烧保护环境40. 秸秆还田肥沃土地增产增效41. 实施秸秆转化利用利国利民42. 禁止焚烧秸秆加强综合利用43. 焚烧秸秆危害

8、大综合利用人人夸44. 秸秆巧利用,农民挣大钱45. 开发利用好,秸秆变成宝46.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7. 搞好秸秆禁烧,建设生态村居48. 秸秆青贮喂牛羊,不喂饲料也健壮49. 禁止秸秆焚烧,加强综合利用50. 采用秸秆燃气,享受文明生活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4】农民朋友们: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严重污染环境,加重雾霾天气,危害人体健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把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密山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印发了密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野外焚烧秸秆的通告,严禁露天焚烧秸秆,鼓励秸秆粉碎还田等

9、综合利用。露天焚烧秸秆是一种违法行为,故意焚烧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焚烧秸秆过失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由司法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秸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0、。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行动起来,坚决抵制焚烧秸秆的行为,并向公安机关、环保部门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秸秆焚烧举报电话: )为此,我们倡议:全市农民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自觉抵制露天焚烧秸秆行为,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并对露天焚烧秸秆违法行为进行积极举报、主动制止。农民朋友们,为保护蓝天碧空、建设美好家园、打造生态密山,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倡议人:_年_月_日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5】广大农民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夏收大忙就要来临,家乡天蓝、水清、树绿的美景,也会随收获季节的到来而面临无情破坏:部分农民朋友图省事,对农作物秸秆野外就地焚烧,从而

11、演出一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秸秆遍地、狼烟四起”可怕景象!那时,天空将布满阴霾,阳光无法普照大地,极目不能远眺,行人泪眼婆娑,司机眼前一片迷茫,田埂上的树木被烈焰烤得命悬一线,家里的老人被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就连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您的子女也会被熏得睁不开眼来!但是,焚烧秸杆带来的危害又何止于此!焚烧秸秆极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因秸秆焚烧而引发大火甚至森林火灾损失都无比巨大!它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它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实际上,野外焚烧农作物秸秆,也是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行为。我校全体师生特向全乡广大农民朋友发出以下倡议:1.积极向本村村民开展宣传活动,号召全体村民形成禁止焚烧秸秆的共识。2.积极投身于全市禁止焚烧秸秆活动中去,从自我做起,带头对自家秸秆进行绿色处理,拒绝焚烧处理。3.监督全体村民对秸秆的处理,凡发现私自焚烧秸秆者,应当及时加以制止,并向当地乡政府报告有关情况。4.以此次禁烧活动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清除村庄里的粪堆、草堆、垃圾堆,减少“三堆”现象。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倡议人:_时间:_年_月_日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最全参考范文素材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