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7888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叠放训练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浦东新区模拟如下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假设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局部,使甲、乙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 A 剩余局部的底面积S甲=S乙B 剩余局部的体积V甲=V乙 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 D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解:根据P=hg,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一样,即p甲=p乙,则甲gh甲=乙gh乙,且h甲h乙,甲乙;由图可知:S甲S乙;假设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局部,由于竖切后仍然是长方体固体,而且竖切后固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不变,

2、则压强不变,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0,故D错误;假设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p甲=p乙,根据F=pS可知:剩余局部的底面积S甲=S乙,故A正确;根据V=Sh可知:剩余局部的体积V甲V乙,故B错误;p甲=p乙,S甲S乙;根据F=pS可知:两物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F乙;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根据F=FF可知: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故C错误 应选A2如下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假设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高度的局部,则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B P甲=P乙 C P甲P乙D 以上情况均有

3、可能解: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物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G=F,由G=mg可知:m甲=m乙,由=可知:甲乙,由图可知:h甲h乙,则S甲S乙,由p=可知:p甲0p乙0;当从水平方向截去一样高度h后,由p=gh可知: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甲gh甲h=p甲0甲gh,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乙gh乙h=p乙0乙gh,由于甲乙,p甲0p乙0;则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无法比拟,故D正确应选D32015普陀区一模如下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假设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高度的局部,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

4、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P甲、P乙,剩余局部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局部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F甲可能大于F乙B P甲可能小于P乙 C F甲一定大于F乙D P甲可能小于P乙解:A、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化简得:甲a=乙b;截去相等高度后,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甲a2ah,m乙=乙b2bh,=;即剩余局部质量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而F=G=mg,所以剩余局部甲的压力F甲一定大于乙的压力F乙;此选项错误;B、由p=得:两物体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强p甲=甲ahg;p乙=乙bhg;=;即剩余局部甲对地

5、面的压强p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此选项错误;C、截去相等高度h后,甲减少的质量为m甲=甲a2h,甲减少的压力为F甲=G甲=m甲g=甲a2hg,乙减少的质量为m乙=乙b2h,乙减少的压力为F乙=G乙=m乙g=乙b2hg,=1,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甲一定大于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乙,此选项正确;D、截去相等高度h后,甲减少的压强为p甲=甲gh,乙减少的压强为p乙=乙gh,甲乙,所以p甲一定p乙此选项错误应选C42014上海模拟如下图,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假设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局部后,则剩余局部的 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

6、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 甲对地面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解: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即甲a3=乙b3,ab,则甲乙A、截去相等高度后,1,所以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A错B、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甲a2ah,m乙=乙b2bh,=,即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错C、根据题意,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由p=得,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假设h=b,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此时甲物体对地面仍有压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可知当h等于*一值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C对D、压力F=mg,即F甲=甲a2ahg,F乙=

7、乙b2bhg,=1,故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故D对应选CD52013鼓楼区一模甲、乙两个圆柱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假设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解:1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gh;甲剩余局部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剩余局部对水平面压强,p甲p乙,即甲gh甲剩乙gh乙剩;甲乙,h甲剩h乙剩2两圆柱体截去的质量一样,甲S甲h甲截=乙S乙h乙截, 即S甲h甲截S乙h乙截,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A

8、C不正确;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h甲截=h乙截或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或h甲h乙,故h甲h乙,故B可能正确;当S甲S乙时,则h甲截h乙截,而h甲剩h乙剩所以h甲h乙,故D不正确应选B62011杨浦区二模如图 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外表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甲和F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F甲、F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可能是 A 都竖直向上,F甲=F乙 B 都竖直向下,F甲=F乙 C 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F甲F乙 D F甲竖直向下,F乙竖直向上,F甲F乙解:甲、乙的质量相等,G甲=G乙,又V甲V

9、乙,且甲、乙都是正方体,L甲L乙,则s甲s乙P甲P乙,假设想使压强相等,则应减小甲的压力,增大乙的压力,因此,F甲竖直向上,F乙竖直向下当两侧压强相等时,由题意得,=,G甲=G乙,s甲s乙F甲F乙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应选C72011徐汇区二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V甲V乙V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假设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外表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力F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P丙B P甲P乙P丙C P甲=P乙=P丙D P甲=P乙P丙解:由题知,V甲V乙V丙,可知地面受力面积S甲S乙S丙,现在三个正方体上外表中央施加一个竖

10、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p丙,原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三个正方体受力F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应选B82008如下图,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局部 D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局部解: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积不变,还是S乙S甲,

11、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A错误因为V甲V乙,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所以甲是铜块,乙是铁块,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铜块的质量大于铁块的质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可能相等故B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局部,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然相等,接触面积还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C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局部,乙减小的质量小,甲减小的质量大,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甲小于乙,又因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乙S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故D正确应选D92015虹口区一模如下图,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一样现沿竖直方向切去一样

12、厚度,并将切去局部放置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外表,假设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 p甲一定大于p乙B p甲可能小于p乙 C p甲一定等于p乙D p甲可能等于p乙解:最初它们对地压力一样,又S甲S乙;所以最初他们的压强关系:p甲p乙;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甲、a乙,竖直方向切去的厚度为d,切去一样厚度去的底面积S甲=a甲a甲d;乙的底面积S乙=a乙a乙d;甲切去局部的重G甲切=甲gV甲切=甲ga甲da甲=甲ga甲2d 同理乙切去局部的重G乙切=乙ga乙2d 所以p甲= 同理:p乙= 最初甲乙对地压力相等,故它们质量相等,则甲a甲3=乙a乙3 :结合化简可得,= 由图可知,a乙a甲,故a乙

13、da甲d,所以1;则p甲p乙,即p甲p乙0 将切去局部放置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外表,则此时甲的整体对地压强p甲=p甲+p甲 此时乙的整体对地压强p乙=p乙+p乙 p甲p乙=p甲p乙+p甲p乙 10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推出p甲p乙0所以p甲p乙应选A102012松江区二模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假设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一局部,且使甲、乙两个立方体剩余局部的厚度一样,再将切除局部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局部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A p甲p乙B p甲=p乙 C p甲p乙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解:1实心立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p=gh,甲乙对地面的

14、压强相等,甲gh甲=乙gh乙又甲乙,h甲h乙2设实心正方体剩余局部的厚度为h,则底面积为s底=h正方体h,把切掉的局部又放到物体的上方,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强p=,即p甲=,p乙=,由两式可得:甲gh甲2乙gh乙2,p甲p乙应选A112015青浦区一模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一样的局部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局部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p乙的值 A 一定大于1 B 一定小于1 C 可能等于1 D 可能小于1解:沿竖直方向截去一样质量前,p甲=p乙;p

15、=p甲=,p乙=即=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s甲s乙,m甲m乙;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一样的局部,甲减少的质量与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乙减少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因此甲减小的面积大于乙减小的面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面积减小越多,压强增加越大,故p甲大于p乙,则p甲:p乙的值一定大于1应选A122012南充自主招生如下图的圆柱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m甲=m乙,甲乙现准备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局部物体后,再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上外表以下截法中,有可能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水平截去一样的高度 B 水平截去一样的体积 C 水平截去一样的质量 D 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

16、的局部高度解:根据公式p=gh可知道,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跟圆柱体密度和高度有关由题目知道圆柱体甲的密度、高度都比圆柱体乙的大,所以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大1根据公式p=,要使压强相等就要减小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即减小甲的重力,增加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力因为甲乙,根据公式G=mg=gV可知,B选项中截取一样的体积,圆柱体甲减小的重力多,放在乙上就增加了乙对地面的压力;乙减小的重力小,放在甲上就相当于减小了甲对地面的压力了根据公式p=可知,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甲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乙的压力增大,压强增大截取后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2C选项中截取一样的质量,再放到对方上面,和以前没有变化,故C不

17、符合题意;3D选项中,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局部高度,原来质量相等,则截取的质量也是一样的,再放到对方上面,和以前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4原来质量相等,即甲gh甲S甲=乙gh乙S乙,因为h甲h乙,所以甲gS甲乙gS乙,所以A选项中水平截去一样高度,即截去的质量甲ghS甲乙ghS乙,就是说甲减小的重力小,放在乙上后就相当于减小了乙对地面的压力;同理相当于增大了甲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公式p=可知,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甲的压力增大,压强增大;乙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截取后对地面的压强甲会更大,乙会更小,不可能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应选B二填空题共3小题132015徐汇区校级一模如下图,甲、

18、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假设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高度的局部,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一定为选填一定或可能F甲大于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假设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h甲:h乙为h乙:h甲解: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h乙,h甲h乙,由p=gh可知:当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一样,则p甲=p乙,即甲gh甲=乙gh乙,所以,=,由于h甲h乙,则甲乙;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样高度的局部,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局部,即F=Vg,则:=2

19、=2=1,所以,F甲F乙;2假设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一样的质量,即m甲=m乙,则由=得:甲V甲=乙V乙,所以,甲S甲h甲=乙S乙h乙,所以,=故答案为:一定;大于;h乙:h甲142012如下图,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己知r甲=2r乙,h甲=2r甲,h乙=r乙,则甲乙的密度之比甲:乙=1:4,假设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高度的局部,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之比F甲:F乙=1:1解:1因为,p=gh,因为p甲=p乙,所以甲gh甲=乙gh乙,己知h甲=2r甲,h乙=r乙,所以,甲2r甲=乙r乙,己知r甲=2r乙,甲:乙=1:42因为F=

20、G=gSh,设甲乙从上面都截去h,所以,=,因为,S甲=,S乙=,所以,=,因为,甲:乙=1:4,r甲=2r乙,所以,=故答案为:1:4;1:1152013镇赉县校级模拟如下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密度甲乙,假设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高度的局部,则剩余局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 选填:、或=解:由P=gh,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一样,即 P=甲gh甲=乙gh乙,且h甲h乙,甲乙;当从水平方向截去一样高度h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甲gh甲h=P甲gh;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乙gh乙h=P乙gh;

21、由于甲乙,即甲gh乙gh;P甲ghP乙gh,即P甲P乙;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15小题162014宝山区二模如下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体积为103米3,物体B的边长为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0千克求:1物体A的质量mA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只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力可以让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解:1由=得,mA=AVA=2103kg/m3103m3=2kg;2在水平面,FB=GB=10kg9.8N/kg=98N,SB=2=2pB=2450Pa;3FA=GA=2kg9.8N/kg

22、=19.6N,pA=1960Pa,pApB要使pA=pB两种情况则在A物体竖直向下加力F1=pSA=490Pa22=pSB=490Pa2=19.6N答:1物体A的质量mA为2kg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为2450Pa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则在A物体竖直向下加力4.9N或在B物体竖直向上加19.6N可以让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172011松江区一模如下图,边长分别为和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B的密度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假设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的体积V后,A、B剩余局部

23、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拟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解:B=0.5103kg/m3;pA=AghA=2103kg/m39.8N/kg=3920Pa;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样的体积V后,受力面积不变,A对地面的压力FA=GA=AgVA=AgVAVpA=B对地面的压力FB=GB=BgVB=BgVBVpB=,pA=pB,即:=,解得:V=5.625103m3,假设pApB,V5.625103m3;假设pApB,V5.625103m3答:1物体B的密度为0.5103kg/m3;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Pa;3假设pApB,V5.625103m3;假设

24、pApB,V5.625103m3182014秋松江区月考如下图,边长分别为和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求:物体A的密度A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B假设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局部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pA:pB解:物体A的体积:VA=LA3=3=3,则物体A的密度:A=0.25103kg/m3;物体B的体积:VB=LB3=3=3,物体B的质量:mB=BVB=1103kg/m33=1kg,则物体B的重力:GB=mBg=1kg9.8N/kg=9.8N;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Lg,当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

25、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局部后减小的高度之比:=2=2=,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答:物体A的密度为0.25103kg/m3;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为9.8N;假设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局部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为1:16192012杨浦区一模如下图,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甲的密度为1103 千克/米3,乙的密度为8103千克/米3假设沿竖直方向将两正方体各切去相等的质量后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上部,求出叠放后水平地面受到甲、乙两物体的压强之比解: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一样,所以甲乙的质量相等,设都为m又切去质量

26、相等,则切去的比例一样剩下的比例也一样设比例系数为n=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答:叠放后水平地面受到甲、乙两物体的压强之比为1:4202015浦东新区校级一模如下图,质量均为5千克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竖放在水平地面上1假设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求甲的体积V甲2假设乙的底面积为5103米2,求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3假设甲的密度和底面积为4和2S,乙的密度和底面积为5和S,为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局部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样的体积选填高度、体积或质量,并求出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p甲:p乙解:1根据密度公式=得:V甲=1103m32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乙=5kg9.8N/k

27、g=49N,则压强p乙=9.8103Pa;3由题目知道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质量一样,对地面的压力一样,由于甲的底面积为2S,乙的底面积为S,则根据p=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假设截取一样的高度,根据公式p=gh可知道,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跟圆柱体密度和高度有关,由于甲的密度为4,乙的密度为5,则p甲p乙;故可以采取;所以,p甲:p乙=甲gh:乙gh=甲:乙=4:5=4:5假设截取一样的体积,根据=可知m=V,由于甲的密度为4,乙的密度为5,则m甲m乙;由此可知,甲的压力变化量小于乙的压力变化量,即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乙的压强减小的多,可以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故可以采取;由于S甲=2

28、S乙、且V相等,因此h乙=2h甲所以,p甲:p乙=甲gh甲:乙gh乙=4gh甲:5g2h甲=2:5假设截取一样的质量,由于原来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减少一样,则对地面的压强仍会是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故不可以采取答:1假设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甲的体积V甲=1103m32假设乙的底面积为5103米2,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9.8103Pa3高度;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p甲:p乙=4:5体积;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p甲:p乙=2:5212014祁东县校级模拟如图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A、B由不同材料制成,A的密度是B的一半它们的高度均为HA的质量是B的三分之一如

29、图b所示,假设在A、B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一样的厚度h,并将所截去的局部均叠放至对方剩余局部上外表的中央当截去厚度h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h与H之比可用分式表示解:由实心圆柱体A的密度是B的一半,则密度之比为A:B=1:2,或B=2A,由于A的质量是B的三分之一,则质量之比为mA:mB=1:3,它们的高度均为H则根据=和V=Sh得S=,则=:=,当截去厚度h时,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GAGA+GB=AgSAHAgSAh+BgSBh;FB=GBGB+GA=BgSBHBgSBh+AgSAh;由于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A=pB,即:=

30、,所以,=,整理得:AHAh+Bh=BHBh+Ah;即:AHAh+2Ah=2AH2Ah+Ah;解得:=答:h与H之比为222012杨浦区二模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下图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9.6千克求:物体A的质量; 求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GA:GB假设在长方体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按一样比例截取一局部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外表,这时A、B剩余局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拟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解:物体A的体积:VA=3,物体A的质量:mA=AVA=0.8103kg/m33=

31、;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GA:GB=mA:mB=:=1:6;SA=2,SB=2,SA:SB=2:2=1:4,假设pA=pB,即=,=,=,解得:n=0.08,当n0.08时,pApB;当n=0.08时,pA=pB;当n0.08时,pApB答:物体A的质量为; 长方体A、B的重力之比为1:6当n0.08时,pApB;当n=0.08时,pA=pB;当n0.08时,pApB232014秋玄武区校级期中如下图,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和,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质量为1千克求:A的质量; 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假设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一样比例k截下一局部,

32、并将截下的局部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上,这时A、B剩余局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一样,请计算其对应的比例k的值解:1A的体积VA=3=3,由=得:质量mA=AVA=2103kg/m33=16kg2对地面的压力FB=GB=mBg=1kg9.8N/kg=9.8N,SB=2=2,PB=980Pa3:没有截下一局部时;FA=GA=mAg=16kg9.8N/kg=156.8N,SA=2=2,SB=2=2,由于A、B分别沿竖直方向按一样比例k截下一局部,并将截下的局部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上,则截下的局部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GAkGA+kGB=1kGA+kGB;FB=GBkGB+kGA=1kGB+kGA;

33、截下的局部对地面的受力面积分别为:SA=SAkSA=1kSA;SB=SBkSB=1kSB;A、B剩余局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一样,即pA=pB,=,即:=,+=+,即:=,则=解得:k=答:A的质量为16kg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80Pa对应的比例k的值为242013松江区二模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长、宽、高如图a所示,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物体的质量m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设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度为h,长方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假设在长方体上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厚度后即截取nh如图b,长方体剩余局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变化的压强为p1;假设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按比例n截去

34、一定长度即截取na并把截下的局部叠放在剩余局部的上方后如图c,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变化的压强为p2第一,求出压强p1和p2用p,n表示第二,假设p2=2p1,求比例n解:根据=可得,物体的质量:m=V=0.8103kg/m3=;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G=mg=9.8N/kg=62.72N,对地面的压强:p=784Pa;第一:设物体原来的质量为m,底面积为S=ab,则:p=,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厚度后,受力面积不变,剩余物体的质量为:m1=m=1nm,剩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1=1np,沿竖直方向截取na后的压力不变,求出受力面积:S2=1nab,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

35、=p;第二:p1=pp1=p1np=np,p2=p2p=pp=p,p2=2p1p=2np,解得n=0.5答:物体的质量为;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784Pa;第一,压强p1为1np,压强p2为p;第二,比例n为0.5252012金山区一模如下图,边长分别为和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物体B的密度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样高度h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

36、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一样高度h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gL,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AgLA=2103kg/m39.8N/kg=3920Pa;2物体B的密度:B=0.5103kg/m3;3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BgLB=0.5103kg/m39.8N/kg=1470PapA,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时,增加的压力相等,且SASB,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还是大于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故甲方案不可行,即乙方案可行;pA=pBAgLAh=BgLBh,2103kg/m39.8N/kgh=0.5103kg/m39.8N/kgh解得:h

37、答: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Pa;2物体B的密度为0.5103kg/m3;3乙;截取的一样高度h约为262011宝山区一模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下图物体A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9.2千克求:1物体A的质量mA;2物体B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FB;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假设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假设认为行,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m 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方案一在它们顶部叠放一块一样的物体行方案二分别从A、B

38、的右侧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局部,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外表行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m解:1物体A的质量为mA=AVA=0.6103kg/m3=;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B=GB=mBg=9.8N/kg=188.16N;3两种方案都行,即行、行 方案一:叠放一块质量一样的物体其重力为G后有pA=pB;即:=即:=故得G=235.2N 方案二: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局部设为m后有PA=pB即:=即:=故得m=;答:1物体A的质量为;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188.16N;3为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在它们顶部叠放一块一样的物体方案可行,叠放物体的重力为235.2N

39、;分别从A、B的右侧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局部,叠放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外表的方案也可行,截取的质量为;272010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下图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求:物体A的质量;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假设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假设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内容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方案一 从A的右侧截取一局部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面 方案二 分别从A、B的右侧按一样比例截取一局部长方体,叠放在对方

40、剩余局部的上外表 3计算截取的长度解:1物体A的体积为V1=3,由=得,m=V,物体A的质量为m=V1=0.8103kg/m33=,答:物体A的质量是2物体B所受重力为G=mg=8kg9.8N/kg=78.4N,答:物体B所受重力为78.4N3方案一:设从A右侧截取*长度,则A的体积V=0.2*m,m=V=0.8103kg/m30.2*m=80.2*kgFA=GA=mg=80.2*kg10N/kg=800.2*N,PA=800Pa,PB=12001000*Pa800Pa=12001000*Pa*=,不行方案二:设比例为,比例不是指体积的比例,而是长度的比例,则A截取的是,B截取的是,求得B的密度是=0.5103kg/m3,A截取的质量m1=0.10.10.8103kg同理B截取的质量m2=,叠放后A的质量m1=kg+kg=1.6+kg,B的质量m2=8+kg=8kg,A的压强P1=g=g,B的压强P2=g=g,g=g,解得k=20,则A截取的是=,B截取的是=答:方案一不可行;方案二可行,A截取的长度是;B截取的长度是282013春梁子湖区校级期中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以下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kg/m3,物体B的质量为8kgg=10N/kg求:1物体A的质量;2物体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