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7901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2020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1.在定量分析中,精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精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2.以下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选项是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3.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4.可用以下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进展仪器校正5.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6.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7.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四位8.按有效数字修约的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的是9.试述精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测定结果的精细度高,不能说明其准确度也高,因为可能有系统误差存在。但精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

2、先决条件,因此,只有精细度与准确度都高的测量值才最为可取,结果才准确。准确度表示测量的正确性,精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现性。由于真值通常未知,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细度高的屡次测量的平均值才接近真值,这时,才可用测量结果的精细度来衡量结果是否可靠。10.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2.减小测量的误差。3.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4.消除测量中的系统误差。1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以下各式的结果。1;235.8 + 26.9 + 12.8 ;3;45456.4 ;61.78104 2.013103;75.25710-43.910-683.54610-7/1.910-31

3、234567812.计算以下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1,;2,3,1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0.07%;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0.09%。2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0.07%;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0.11%。3平均值:;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0.09%;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0.14%13.用化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一复方阿司匹林片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得的标示量含量如下:HPLC3次进样的均值法:97.2%、98.1%、99.9%、99.3%、97.2%及98.1% ;化学法:

4、97.8%、97.7%、98.1%、96.7%及97.3%。问: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精细度与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该项分析中HPLC法可否替代化学法?1F检验:F值;双尾两组样本平均值t检验:;因F检验和t检验的p值均大于,所以,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精细度与平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该项分析中HPLC法可以代替化学法。第三章1.1mlKMnO4相当于0.005682g Fe2+,则以下表示正确的选项是。T KMnO4/Fe2.*酸碱指示剂的KHIn =1.0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变色范围是 ( )。463.非水酸碱滴定中,以下物质宜选用酸性溶剂的是。NaAc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

5、络合比大多为( )。1:15.在络合滴定中,以下有关酸效应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酸效应系数越小,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6.以EDTA为滴定剂,以EBT为指示剂,不会出现封闭现象的离子是。Mg2+7.溶液中氧化复原反响的平衡常数和( )无关。浓度8.间接碘量法中参加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滴定至近终点时3/Fe2电对的电位升高和因素无关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10.用铁铵矾指示剂法中回滴定法测定NaCl时,假设不采取措施防止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则会造成测定结果( )偏低11.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Br-浓度时,应选择以下何种指示剂 ( )曙红12.以下说法违反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沉淀

6、应与母液放置过夜13.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对沉淀的溶解度的影响分别是。增大,减小14.假设使用永停滴定法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电流降至最低点且不变化,则说明。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测物为可逆电对15.直接电位法测溶液pH,应选用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16.计算题称试样,试样含Na2CO3,NaHCO3和不与酸反响的杂质。溶于水后,用0.5000 mol/L HCl溶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HCl15.00 ml,参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滴定至出现橙色,又消耗,求试样中Na2CO3,NaHCO3和杂质百分含量各为多少?解:称取一定量的纯草酸溶解后定容至100ml,移取用的NaOH标定,耗去;另取等量

7、一份,假设用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则需消耗KMnO4多少可以滴定至终点?草酸的Ka16.510-2,Ka26.110-5称取 NaCl 基准试剂,溶解后参加30.00 ml AgNO3 标准溶液,过量的Ag+需要 320ml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20.00ml AgNO3标准溶液与21.00ml NH4SCN标准溶液能完全作用,计算 AgNO3 和NH4SCN 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第四章1.*物质摩尔吸收系数很大,则说明。该物质对*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2中红外区的特征区是指cm-1范围内的波数波长越长3.电子能级间隔越小,电子跃迁时吸收光子的。4.有一物质分子式为C5H10O,其

8、IR光谱说明在1725cm-1处有强吸收,请判断它可能属于以下何种物质5.下面有关红外分光光度法错误的选项是。是分子构造研究的重要手段6.以下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7.以下气体中,不能吸收红外光的是正确答案是:N28.8.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正确答案是:氘灯9.以下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丙烯醛10. 核磁共振氢谱主要是通过信号特征提供分子构造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峰高11.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构造的主要参数是相对化学位移12. 核磁共振氢谱中,不能直接提供的化合物构造信息是化合物中双键的个数和位置简答题1.朗伯-比尔定律的含义是什么?它对紫外-

9、可见分光光度法有何要求?1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EcL。2朗伯-比尔定律说明单色光通过吸光物质溶液后,吸收度A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之间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因此朗伯-比尔定律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的根底。3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中的E为比例常数,称为吸光系数。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在一定条件下单色光波长、溶剂、温度,吸光系数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可作为定性鉴别的重要依据。在吸收度与溶液浓度或浓层厚度的线性关系中,吸光系数是斜率,其值愈大,测定的灵敏度愈高。2.哪些因素会影响荧光波长和强度?答:(1)温度:物质的荧光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10、2) 溶剂:一般情况下,荧光波长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而长移,荧光强度也有增强。溶剂如能与溶质分子形成稳定氢键,荧光强度减弱。(3) pH:荧光物质本身是弱酸或弱碱时,溶液的pH对该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4) 荧光熄灭剂:荧光熄灭是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或荧光强度与浓度不呈线性关系的现象。(5) 散射光的干扰:包括瑞利光和拉曼光对荧光测定有干扰。3.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红外非活性振动?答: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是:1电磁辐射的能量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之间的跃迁所需要的能量相等。2被红外辐射作用的分子必须要有偶极矩的变化。不能吸收红外

11、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称为红外非活性振动。4.解析红外光谱的顺序是什么?为什么?答:为防止片面利用*特征峰来确定官能团而出现误诊,遵循四先、四后步骤:先特征区、后指纹区;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查;先否认、后肯定的顺序。5.峰裂距是否是偶合常数?偶合常数能提供什么构造信息?答:对简单偶合而言,峰裂距就是偶合常数。但高级偶合需通过计算才能求出偶合常数。偶合常数是核磁共振谱的重要参数之一,可提供物质构造中核间关系、构型、构像及取代基位置等信息。三、计算题*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如把该化合物配成0.0200 g/L的溶液,用1 cm的吸收池测其透光率为10。求其摩尔吸光系数。维生素B1

12、2的水溶液在361nm处的为207,用1 cm吸收池测得溶液的吸收度A为,求该溶液的浓度。四、谱图解析题第五章1.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丰度为100%,这种峰称为基峰2.关于分子离子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以上均不正确3.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碎片离子峰是正确答案是:M8 4.如果母离子和子离子质量分别为120和105质量单位,则m*的m/z是5.以下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麦氏重排的是6.丁酮质谱中,m/z 29的离子来源于:i 裂解7.分子离子峰构造与强度的关系为共轭体系越长,分子离子峰强度越大.二、简答题1.质谱仪由哪几局部组成?质谱仪为什么需要高真空?答:质谱仪的根本组成

13、包括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系统五局部。质谱仪的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等均需保持高真空状态。假设真空度缺乏,则会造成样品离子散射和样品离子与剩余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各种碎片、本底增高和产生记忆效应,而使图谱复杂化,干扰离子源的调节、加速极放电等问题。2.常见的质量分析器由哪几种?答:质量分析器的主要类型有磁质量分析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和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等。3.质谱仪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1质量范围:质谱仪能够进展分析的样品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或m/z最小到最大的质量范围。2分辨率:指质谱仪分开相邻质量离子的能力。假设有两个相等强度的

14、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10%时,认为两峰已经分开。3灵敏度:质谱仪的灵敏度有以下三种表示方法。绝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检测到的最小样品量;相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同时检测的大组分与小组分含量之比;分析灵敏度是指输入仪器的样品量与仪器产生的信号强度之比。4质量准确度,又叫质量精度,即离子质量实测值M与理论值值M0的相对误差。三、波普解析题第六章1.用气液分配色谱法别离A、B、C三组份的混合样品,它们的分配系数KAKBKC,则其保存时间的大小顺序为。ABC2.在气-液色谱中, 当两组分的保存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固定相选择性不好3.两组分以沸点差异为主时,首选的固定液为。角鲨烷4

15、.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5.当用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作固定相时,流动相的pH范围应为。286.用ODS柱分析一有机弱酸混合物样品,以*一比例甲醇-水为流动相时,样品容量因子较小,假设想使容量因子适当增加,较好的方法是。流动相中参加少量HAc7.薄层色谱法中,如使用硅胶或氧化铝为固定相,其活度级别越大,则含水量越大8.别离构造异构体,在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当的选择是吸附色谱9.国际公认最早报道采用色谱法别离植物色素的科学家是。Tswett10.色谱过程中,组分在流动相中的停留时间为。死时间11.用于评价色谱别离是否符合要求的根本物理量是别离度12.根据van D

16、eemter方程,在高流速条件下,影响柱效的因素主要是。传质阻力13.在*色谱条件下,假设死时间是30s,组分的容量因子是4,则组分的保存时间为。150 s14.保持其他色谱条件不变,只将色谱柱长度增大一倍,则以下哪个色谱参数保持不变。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H15.van Deemter方程中,由于A项使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是。固定相颗粒大小二、多项选择题16.样品在薄层色谱上展开,10min时有一Rf值,则20min 时的展开结果是Rf值不变, 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小于2倍17.van Deemter方程中,影响纵向扩散项的主要因素是。流动相流速, 流动相组成, 柱温18.气相色谱中,产生拖尾峰的

17、原因可能是。进样速度太慢, 进样量过大, 气化温度过低, 柱温太低19.以下为描述色谱峰宽的术语。标准差, 半峰宽, 峰宽20.采用气相色谱法进展定量分析时,不需要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外标法, 内标比照法21.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别离的选择性,以下措施是有效的?改变流动相种类, 改变固定相类型三、计算题22.在一个2.0 m的色谱柱上,测得*组分保存时间tR为6.6 min,峰宽W为0.50 min,死时间t0为1.2 min。柱出口用皂膜流量计测得载气体积流速Fc为40 mL/min。假设固定相体积Vs为2.1 ml,求:1保存因子 k;2死体积V0;3调整保存时体积VR ;4分配系数

18、K;5有效塔板数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解1保存因子2死体积V0 = t0 Fc 40 = 48 ml即为流动相体积;3调整保存体积VR= tRFc = 102ml;4分配系数K = k VM /Vs 102;5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23.设色谱的速率理论公式H=A+B/u+Cu中,三个参数分别为A=0.011 cm,B=0.32 cm2/s,C=0.0045 s,试求:1最正确载气线速度;2最小塔板高度。24.在2.0 m长的*色谱柱上,分析苯1与甲苯2的混合物。测得死时间为0.20 min,甲苯的保存时间为2.10 min及半峰宽为0.285 cm, 记录纸速为2 cm/min。苯比甲苯

19、先流出色谱柱,且苯与甲苯的别离度为。求:甲苯与苯的分配系数比a;苯的保存因子与保存时间;到达R 时的柱长。25.两种药物在一根3.0 m长的柱上别离,第二种组分按出峰顺序的保存时间为300 s,半峰宽为18 s,空气出峰为30 s,两组分分配系数比是。求:1用第二组分计算此柱的N和H。2计算别离度并说明是否可算完全别离。26.化学纯二甲苯为邻、间及对位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如下:1实验条件色谱柱:有机皂土-34+DNP/101载体4+4/100,质量比,柱长2m;柱温:70;检测器:热导池,100;载气:H2,流速36ml/min.。2测得数据对二甲苯:h,W1/2,间二甲苯;h,W1/2;邻二甲苯:h,W1/2。用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质量分数。27.用甲醇作内标,测定环氧丙烷中水含量。称取甲醇和环氧丙烷试样,混合后进展色谱分析,测得甲醇和水的峰面积分别为164mm2和186mm2,校正因子分别为和,计算环氧丙烷中水的质量分数。28.29.薄层色谱别离A、B 两组分,A斑点距原点时, B斑点距A斑点,展开剂前沿距B斑点。计算:1两组分各自的比移值及B对A的相比照移值2当展开剂前沿距原点18.0 cm时, A 、B 两斑点之间的距离。.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