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8351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机械能转化实验指导书含演示操作.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机械能转化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测动、静、位压头随管径、位置、流量的变化情况,验证连续性方程和柏努利方程。2.定量考察流体流经收缩、扩大管段时,流体流速与管径关系。3.定量考察流体流经直管段时,流体阻力与流量关系。4.定性观察流体流经节流件、弯头的压损情况。二、根本原理 化工生产中,流体的输送多在密闭的管道中进展,因此研究流体在管的流动是化学工程中一个重要课题。任何运动的流体,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是研究流体力学性质的根本出发点。1.连续性方程对于流体在管稳定流动时的质量守恒形式表现为如下的连续性方程:11根据平均流速的定义,有 12而对均质、不可压缩流体,那么式12变为

2、13可见,对均质、不可压缩流体,平均流速与流通截面积成反比,即面积越大,流速越小;反之,面积越小,流速越大。对圆管,为直径,于是式13可转化为142.机械能衡算方程运动的流体除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以外,还应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依此,在工程上可进一步得到十分重要的机械能衡算方程。对于均质、不可压缩流体,在管路稳定流动时,其机械能衡算方程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为: 15显然,上式中各项均具有高度的量纲,称为位头,称为动压头速度头,称为静压头压力头,称为外加压头,称为压头损失。关于上述机械能衡算方程的讨论:1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无黏性的即没有黏性摩擦损失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就是说,理想流体的,假设此时又无

3、外加功参加,那么机械能衡算方程变为: 16式16为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该式说明,理想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2假设流体静止,那么,于是机械能衡算方程变为 17式17即为流体静力学方程,可见流体静止状态是流体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3假设忽略h1和h2间的沿程阻力,且由于1、2处等高,那么有:18 其中,两者静压头差即为单管压力计1和2读数差mH2O3.管流动分析按照流体流动时的流速以与其它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例如压力、密度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可将流体的流动分成两类: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流体流动,多可视为稳定流动,在开工或停工阶段,那么属于不稳定流动。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

4、态,即层流和湍流,可用雷诺准数Re来判断。假设流体在圆管流动,那么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 19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d 管子径,m; u 流体在管的平均流速,ms; 流体密度,kgm3; 流体粘度;Pas。 式19说明,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工程上一般认为,流体在直圆管流动时,当Re2000时为层流;当Re4000时,圆管已形成湍流;当Re在2000至4000围,流动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这要视外界干扰而定,一般称这一Re数围为过渡区。4.直管阻力单管压力计4和5的读数差说明了直管阻力的存在,根据机械

5、能守恒计算得直管阻力,再根据 110可推算得阻力系数,然后根据雷诺准数19式,作出两者和Re关系曲线。Re2000时,64/Re;10000Re5000时,那么0.316/ Re0.25,是一曲线。5.测速管原理单管压力计6直接与管壁相连,单管压力计5放在管截面的中心处,并使其管口正对着管道中流体的流动方向。当流体流近单管压力计5前端时,流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驻点静压能,故单管压力计5测得的为管路中心位置的冲压能动能与静压能之和,即单管压力计6测得为管壁处的静压能,假设忽略管径尺寸的大小,那么与管路中心处压力相等,即由以上两式得,单管压力计5和6之差指示的是5处管路的中心点速度,即最大速度uc,

6、有 111Re2000时,uc2u;Re4000时,那么是符合1/n方规律。三、装置流程 该装置为有机玻璃材料制作的管路系统,通过泵使流体循环流动。管路径为30mm,节流件变截面处管径为15mm。单管压力计1和2可用于验证变截面连续性方程,单管压力计1和3可用于比拟流体经节流件后的能头损失,单管压力计3和4可用于比拟流体经弯头和流量计后的能头损失与位能变化情况,单管压力计4和5可用于验证直管段雷诺数与流体阻力系数关系 ,单管压力计6与5配合使用,用于测定单管压力计5处的中心点速度。四、演示操作1.先在下水槽中加满清水,保持管路排水阀、出口阀关闭状态,通过循环泵将水打入上水槽中,使整个管路中充满

7、流体,并保持上水槽液位一定高度,可观察流体静止状态时各管段高度。2.通过出口阀调节管流量,注意保持上水槽液位高度稳定即保证整个系统处于稳定流动状态,并尽可能使转子流量计读数在刻度线上。观察记录各单管压力计读数和流量值。3.改变流量,观察各单管压力计读数随流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每改变一个流量,需给予系统一定的稳流时间,方可读取数据。4.完毕实验,关闭循环泵,全开出口阀排尽系统流体,之后打开排水阀排空管沉积段流体。五、数据记录项目序号 流量计/压力计1/压力计2/压力计3/压力计4/压力计5/压力计6/102345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h1和h2的分析由转子流量计流量读数与管截面积,可求得流体在1

8、处的平均流速u1该平均流速适用于系统其他等管径处。由1-2间列柏努利方程,可求得流体在2处的平均流速u2。令u2代入式14,验证连续性方程。2. h1和h3的分析 流体在1和3处,经节流件后,虽然恢复到了等管径,但是单管压力计1和3的读数差说明了能头的损失即经过节流件的阻力损失。且流量越大,读数差越明显。3. h3和h4的分析 流体经3到4处,受弯头和转子流量计与位能的影响,单管压力计3和4的读数差明显,且随流量的增大,读数差也变大,可定性观察流体局部阻力导致的能头损失。4. h4和h5的分析直管段4和5之间,单管压力计4和5的读数差说明了直管阻力的存在小流量时,该读数差不明显,根推算得阻力系数,然后根据雷诺准数,作出两者关系曲线。5. h5和h6的分析 考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最大速度uc与管路平均速度u的关系。七、考前须知1. 假设不是长期使用该装置,对下水槽液体也应作排空处理,防止沉积尘土,否那么可能堵塞测速管。2. 每次实验开始前,也需先清洗整个管路系统,即先使管流体流动数分钟,检查阀门、管段有无堵塞或漏水情况。3. 流量改变后,要给予系统一定的稳流时间,方可读取数据。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