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部分.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8692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观经济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观经济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观经济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观经济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部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一、 名词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MRS代表,呈递减趋势。2、垄断竞争: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构造。这个市场构造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厂商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3、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本钱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本钱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多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

2、也被称为超额利润。4、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该市场上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供求力量到达一种平衡时,价格或价格机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的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商品数量减少;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数量增加。即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7、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

3、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 8、边际本钱:是指厂商在短期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总本钱。用公式表示为MCq=TCQ/Q。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本钱MC值就是相应的总本钱TC曲线的斜率。9、基数效用: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大小可以用基数加以衡量,并且是递减的。 10、价格岐视:指垄断企业为了榨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就同一本钱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就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索取同一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在完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方可进展,否那么,竞争者会以竞争价格来破坏差异价格,同时,这种完全垄断市场还必须能够分割为许多独立的分

4、市场。实行价格歧视主要依据是消费者和产品的不同特点。二、简单题1、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答: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到达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消费一定商品的总效用是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2、规模收益递减的含义答:规模收益递减指的是: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一样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造成规模收益递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由于地理位置、原材料供给、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会使厂商在生产中需要的要素投入不能得到满足。其二是生

5、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如部的监视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等,容易错过有利的决策时机,使生产效率下降。3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在一定产量下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等产量曲线的生产函数是Q=fL,K1、 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上下,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3、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 4、市场需求曲线和个人需求曲线

6、的关系1、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在一定时期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2、市场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各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3、市场需求曲线和个人需求曲线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4、市场需求曲线的每个点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上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的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5、折断的需求需求的含义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也会将价格降低到一样的水平,以防止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有限

7、的。在以上的假设下,可以推导出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不连续的,是折断的,拐点以下局部比拟陡峭,以上局部比拟平坦,这条曲线就是折断的需求曲线,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寡占市场模型。它比拟好地描述了价格刚性问题。就是说,说明了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比拟稳定这样一种现象。6、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一样的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说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2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一样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3

8、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否那么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所谓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因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所以无差异曲线也叫做等效用线.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着他们不同的偏好.7、恩格尔定律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构造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置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置食物的支出那么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

9、平均支出中用于购置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置食物的支出那么会下降。8、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的异同点及理由答:平均收益是指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加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上有无数厂商,都生产出售无差异产品且厂商进入市场不受限制。因此,当价格大于边际本钱时就存在正的利润,厂商就会进入并直到价格等于边际本钱时利润降为零的均衡状态。此时边际收益=边际本钱=价格。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可以用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该曲线也被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

10、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承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这样,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又可以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于是,我们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的结论,即必有AR=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9、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与厂商供给曲线的关系答:它们的关系只能就短期而言。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SMC短期边际本钱曲线上大于或等于AVC平均可变本钱曲线最低点的局部表示,该曲线向

11、右上方倾斜,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在长期,由于厂商可以选择生产规模且可选择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均衡点总是在LAC长期平均本钱曲线的最低点到达,此时很难给出一条具体的厂商供给曲线。同时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也由于可能的生产要素价格变化表现为水平、向右上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三种情况,分别成为本钱不变行业,本钱递增行业和本钱递减行业。10、卡特尔功能答: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构造形态。也可以说

12、卡特尔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属于寡头市场的一个特例。卡特尔以扩大整体利益作为它的主要目标,为了到达这一目的,在卡特尔部将订立一系列的协议,来确定整个卡特尔的产量、产品价格,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及销售区域等。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11需求量变动与需求水平的曲别教材p22 简化版: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某种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与需求量变动不同的是,需求水平的变化是指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

13、化。详细版:为了区别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提出了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假设不变。在需求曲线上,需求量变动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该需求曲线上其他各点的移动是需求量变动,它说明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点向左上方移动说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点向右下方移动说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这些因素包括如收入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的

14、价格变动、偏好的变化、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化,以及消费者人数的变化。在需求曲线上,需求变动反映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需求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需求变动,它说明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当除商品本身价格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为需求增加,它说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为需求减少,它说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减少。12.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教材p107,大纲1811总产量TP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2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3边际产量(MP)指某种生

15、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MPL=dTP/dL,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对应的边际产量数值上就等于该点的切线斜率。在可变要素投入刚开场的时候,边际产量也就不断递增,对应的总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为正,且不断增大;当边际产量到达增大值时,总产量曲线上对应点的切线斜率最大,而且这也是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假设继续增加投入,边际产量就会逐渐减少,因此总产量曲线向上凸。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这时总产量到达最大值。即,当MPL0,TP上升;当MPL 由于垄断者是其所生产产品的唯一卖者,因此,直接面对整个市场,换句话说,他将面对向下倾斜的市场需求。而买者人数众多,因此是竞争性的,也就是说,买者

16、是价格承受者。因此,卖者可以通过控制产品价格,或者产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领先者具有先动优势,由于存在先动优势,领导者企业自然会估计到自己做出的产量决策对追随者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追随企业的反响。这就是说,领导企业是在估计到追随企业的反响函数的根底上来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极大化的产量决策的。根据假设,这个博弈中的策略产量是一个连续变量,所以,该博弈不是有限博弈,我们无法用博弈树表示博弈的阶段。需要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两企业的产量决策。8、支配型厂商价格领先制支配型厂商的价格领袖是指:在某行业中占有统治地位,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商,在实行价格时,领先确定自己的价格,这个价格是根据利润极大化原那么确定的。其

17、余一些小厂商,那么像完全竞争一样根据价格提供自己的产销量。如下图,在图1中,DD为市场需求曲线,S为该行业中所有小厂商所组成的总供给曲线。假定价格为P1,市场需求等于所有小厂商的供给,市场对支配型厂商的需求为零,所以价格轴上的P点可以看作是支配型厂商的需求曲线dd上而的价格OP1的一点。如果价格为P2,那么所有小厂商的供给量为P2G,支配型厂商的供给量为GB,市场总供给量为P2G + GB。在P2B上取一点A,令P2A = GB,那么A点是支配型厂商需求曲线dd上的另一点。同理设价格为P3,那么小厂商的供给为P3H = OQ2,从而支配型厂商的供给为HK,那么E是dd需求曲线上的又一点。这样,

18、在价格轴上任选一点,即可从DD曲线与S曲线推导出支配厂商的需求曲线dd。在图中MR是与需求曲线dd相对应的支配型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MC是该厂商的边际本钱曲线。SIR与MC相交于F点,由此可知该厂商在边际本钱之上追加到利润加成为FE,那么产量Q1和价格p3是该厂商能实现最大利润的产量和价格。该行业所有小厂商的产销量为P3H = OQ2,市场销售量 = P3H + HK = OQ2 + P3E = OQ2 + Q2Q3 = OQ3。假设该行业占支配地位的厂商不只一家,而是少数几家,上述模型仍然适用。在这种情况下,边际本钱曲线将由这几家厂商的边际本钱曲线加总绘成,dd曲线就是这几家厂商的需求曲线。支配型厂商的价格领先,并不意味着行业中厂商之间进展主动的勾结。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小厂商只是发现这样可以节约信息本钱。一些有经济规模、效益好的支配型厂商研究市场以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而这些小厂商那么是无偿利用支配型厂商提供的信息。.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