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8807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课题-铝地重要化合物.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问题循环的过程。心理学如此告诉我们,青少年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要求,即渴望有尝试和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探究,当学生产生思维障碍时,应为学生提供支撑性问题,使学生克制思维障碍,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本教学设计紧紧

2、围绕“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严密联系生活,创设出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地进展实验探究,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化学的乐趣、奥妙与价值。二教学背景分析1. 学习内容分析1 课标要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中规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与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本节内容组成与模块教学要求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以与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响方程式和离子反响方程

3、式。3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根底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根本知识。学习该知识,不仅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离子反响等根本概念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为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根底,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根本方法。因此,本局部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2.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根底:初中已学内容“铝合金应用、铝与氧气、盐酸的反响,高中必修1铝单质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根底; “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响 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平台,为本节

4、课的学习奠定了根底。2学生认知关键点学生已经学习过钠、镁、铁等金属元素,对金属与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因而对一般物质性质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这是它们的独特性,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而两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3学生认知障碍点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关键点,对两性的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实验最关键的就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最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已有认识中还没有两性的相关认识,这些决定了在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是本节课的主要障碍点。4学生认知开展点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对“金属元素与其化合物有更全面的感性认识,对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有更为

5、深刻的理解,同时对非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而,对元素性质规律的理性认识飞跃是学生认知的开展点。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4. 技术准备实验药品:氧化铝、浓盐酸、稀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NH3H2O、蒸馏水、Al2(SO4)3溶液、氢氧化铝提前制备实验仪器:试管12支、烧杯2个1个装胶头滴管数支、1个装废液。学生分组:5人/组,共十组;小组长一人,负责本组的纪律,协调组员的具体分工搜集铝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6、PPT。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2能够掌握一些根本的实验操作。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与制备氢氧化铝的较优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的认识。本节课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 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

7、念的形成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流程图如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分析课题引入氧化铝的性质氧化铝性质小结氢氧化铝的性质氢氧化铝性质小结总结课后作业课件展示:展示红宝石、蓝宝石。【问题】同学们知道如何清洗这些珍贵的宝石吗?课件展示:宝石的清洗宝石的清洗应浸泡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中,以软毛刷轻擦,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追问】宝石的清洗为何要浸泡在稀释的中性清洁剂中呢?停顿【问题】下面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红宝石、蓝宝石为何要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大家面前的化学试剂里有Al2O3。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氧化铝所属物质类别

8、推测其可能原因,并用所给药品进展验证。现有试剂:氧化铝、浓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实验探究1】宝石的清洗为何浸泡在中性清洁剂中呢?【巡视指导】与时纠正学生不规X操作,强调10%盐酸,氢氧化钠取用须知事项。【汇报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结论:蒸馏水与氧化铝不反响。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响。【评定反响】肯定实验结论,讲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细节性问题与今后须知事项。【板书】一、氧化铝的性质a.与酸反响 :Al2O3+6HCl=2AlCl3+3H2Ob.与强碱反响:Al2O3+2NaOH=2NaAlO2 +H2O【问题】 Na2O、C

9、aO、C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问题】Al2O3属于哪一类氧化物?【讲述】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和酸碱氧化物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Al2O3既能盐酸反响,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响。我们将Al2O3这类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板书】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响又可以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氧化物。【自学】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与用途。【问题】前几天,小王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酸菜鱼火锅。一走进火锅店,那铝锅上炖着的酸菜鱼正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这时,小王突然想起了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火锅是吃还是不吃呢?【教师】大家讨论的好极了。【过渡】同学们,我们再来共同看一个生活情景【图片展示】明矾净水。同学们知道

10、明矾为何能净水吗?因为明矾与水反响生成了另一铝的重要的化合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净水的功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净水功臣氢氧化铝的有关知识。【实验探究2】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同属铝的化合物,那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并用所给药品进展实验探究?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铝是否反响探究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是否反响仪器:同实验探究1。药品:氢氧化铝提前制备、10%盐酸、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要求:同实验探究1【巡视指导】与时纠正学生不规X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汇报交流】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问题】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出: Al(OH)3既能盐酸反响,又

11、能与氢氧化钠反响。类比Al2O3如何把Al(OH)3归类呢?【板书】两性氢氧化物的定义:既可以与酸反响又可以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氢氧化物。【板书】二、氢氧化物的性质a.与酸反响 :Al(OH)3+3HCl=AlCl3 +3H2Ob.与强碱反响:Al(OH)3+NaOH=NaAlO2+2H2O强调:Al(OH)3与盐酸反响生成的是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实验探究3】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我们一起来完本钱节课的第三个任务: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所需仪器:试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等药品:氧化铝、Al2(SO4)3溶液、10%盐酸、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

12、水【巡视与指导】学生实验,并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验中,进展巡视,与时纠正学生不规X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设计方案,与实验结果【结论】用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弱碱反响制备【板书】三、氢氧化铝的制备:Al3+3NH3H2O=Al(OH)3+3NH4+Al(OH)3易溶于强碱,难溶于弱碱:氨水【练习】写出硫酸铝与氨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自学】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医学上的应用 净水【总结】在这节课上大家表现得很好。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学会了两性物质的性质和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用。【问题】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的主要成分

13、是氢氧化铝,它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的胃痛,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研究性学习:铝的许多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大家回去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们交流。回答思考【实验探究1】学生实验探究:盐酸与氧化铝是否反响氢氧化钠与氧化铝是否反响蒸馏水与氧化铝是否反响仪器:试管,药匙,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等。药品:氧化铝、浓盐酸、10%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书写离子方程式回答产生认知冲突理解定义,思维升华【阅读】课本58页第一自然段,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交流讨论观看图片【实验探究2】学

14、生分小组氢氧化铝的性质探究: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实验结论:Al(OH)3既能盐酸反响,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响。【回答】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书写相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实验探究3】学生分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可能的实验方案:方案一:可以通过氧化铝和水反响来制备。方案二: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方案三: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来制备。各小组学生互相讨论,提出假设,大胆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总结结论。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阅读】课本58页第三、五自然段,归纳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15、。归纳总结完成交流把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学生根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追问促进思维连续性与时归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兴趣。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根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准确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的表述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与时归纳整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启发性问题巩固旧知鼓励学生在前两次探究的根底上,独自设计实验方案,进展验证,修正假设。得出结论。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过程。巩固旧知自学能力锻炼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回归生活理论在实践延续扩展学生知识面,表现学

16、科价值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课堂效果评价表评价内 容评价层次优良需努力讨论问题与发言次数在小组中积极参加讨论,主动发言次数达8次以上在小组中能参加讨论,主动发言次数达4次以上在小组中几乎不参加讨论,主动发言次数达4次以下实验过程动手能力在小组中主动动手操作,并能和同组同学和谐的处理实验操作过程在小组中有时主动动手操作,并能和同组同学和谐的处理实验操作过程不主动操作,常处于旁观状态知识处理过程通过推测、探究能自行归纳出系统的、完整的相关内容 通过推测、探究,在教师的适当铺垫下能自行归纳出系统的、完整的相关内容通过推测、探究,在教师的适当铺垫下能自行归纳出相关内容,但

17、不够系统、或不够完整综合能力评价(依据问题引导,设计实验进展实验操作)思路清晰、顺畅,能完整的设计出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图、与实验过程思路清晰,能设计出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图、与实验过程,但不足够完整思路不清晰,设计出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图、或实验过程不准确教师自身教学评价:铝的重要化合物课堂效果评价表评价内 容评价层次优良需努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完全准确无误 教学内容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教学内容存在不准确现象设计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在问题提出过程中学生踊跃发言的人数超过3/4在问题提出过程中学生踊跃发言的人数介于1/22/3在问题提出过程中学生踊跃发言的人数少于1/2教师的语言能够吸引90

18、%以上学生的兴趣,科学无误能够吸引大局部学生的兴趣,科学无误 能够吸引60%学生的兴趣或不足够科学 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教师的导向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即将进展的过程能够清晰地理解的人数超过3/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即将进展的过程能够清晰地理解的人数介于1/22/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即将进展的过程能够清晰地理解的人数少于1/2 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 3/4以上的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思考、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能激起3/4以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所铺垫的台阶达到预期效果介于1/22/3的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思考、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能激起介于1/22/3的学生的学 习兴趣,为学生铺垫台阶后仍有少局部学

19、生没有积极思考介于1/22/3的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思考、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能激起介于1/22/3的学生的学 习兴趣,为学生铺垫台阶后,仍有近半数的学生没有积极思考 实际操作过程在使学生知识生长的同时,随时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使学生知识生长的同时,局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展培养只注重学生知识生长不关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出现设计外情况时能够进展科学处理而又不脱离教学目标在出现设计外情况时能够进展科学处理但有偏离教学目标在出现设计外情况时不能够进展科学处理,只强调不脱离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清晰、有序、顺畅清晰、有序布局没有良好的逻辑六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设计表现了“实验探究的新课程

20、理念,采用问题教学法,实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三个特点: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表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实验探究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两个探究实验“氢氧化铝是否有两性?“如何制备氢氧化铝?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我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从红宝石蓝宝石、酸菜鱼火锅、明矾净水、胃舒平等事例来设置问题,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如何制备氢氧化铝?这一局部,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对每个活动都力求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把以往的机械讲解变为活的思维过程。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教学设计以问题教学法结合实验探究法实施对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