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9017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减速器.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设计任务书二、电动机的选择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四、传动件设计齿轮五、轴的设计六、滚动轴承校核七、连接设计八、减速器润滑及密封九、箱体及其附件构造设计十、设计总结十一、参考资料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4: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系统简图2、工作条件一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工作,有粉尘使用期限:10年生产批量:20台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七到八级齿轮及涡轮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伏输送带速度容许误差为5%。3、题目数据条件题 号D1D2D3D4D5D6D7D8D9输送带拉力FN1500

2、22002300250026002800330040004800输送带速度vm/s1.11.11.11.11.11.41.21.61.4滚筒直径D(mm)220240300400220350350400500注:班级成员按*选题,本设计所选题号为D3。4、传动方案的分析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通过连轴器将动力传入减速器,再经联轴器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带动输送带工作。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其构造简单,但齿轮相对轴承位置不对称,因此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和低速级都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电动机的选择二、电动机的选择1、类型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根据动力源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

3、380V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2、功率选择(1)工作机主轴所需功率(2)电动机所需功率电动机所需功率为:从电动机至卷筒主动轴之间的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查2表11-9:联轴器传动效率2个轴承传动效率 4对、,齿轮传动效率8级2对,滚筒传动效率1个(3)电动机额定功率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查2表20-5取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3、电动机转速选择根据条件计算出工作机卷筒的转速为:查2推荐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为:;故电动机转速为:3、电动机型号选择符合这一围的转速有:、三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减速器的传动比,选用同步转速为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 根据电动机类型、容量和转速,查2表20-

4、5,选定电动机型号为的电动机。主要性能如下表:型号额定功率kW满载时额定转速质量转速电流A(380V)效率功率因数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根据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和滚筒转速可算出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2、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分配到各级传动比:(1)高速级的传动比为:2低速级的传动比为:3、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1轴 2轴 3轴 卷筒 2各轴的输出功率:1轴 2轴 3轴 卷筒 (3) 各轴转矩0轴 1轴 2轴 3轴 卷筒 由以上数据得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表:轴名功率转矩转速电机轴1轴2轴3轴卷筒轴传动件设计齿轮四、传动

5、零件设计齿轮1、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2、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3、传动齿轮主要参数表高速级低速级齿数z3216832120中心距a(mm)200228模数m(mm)23齿宽b(mm)60558580分度圆直径d(mm)6433696360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轴的设计轴的设计一 高速轴1的设计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弯矩总弯矩扭矩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B 中间轴2的设计C 低速轴3的设计滚动轴承校核滚动轴承校核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连接设计连接设计减速器润滑及密封减速器润滑及密封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箱体及其附件构造设计箱体及其附件构造设计A箱体的构造设计箱体采用剖分式构造

6、,剖分面通过轴心。下面对箱体进展具体设计。1、确定箱体的尺寸与形状箱体的尺寸直接影响它的刚度,首先确定合理的箱体壁厚。为了保证结合面连接处的局部刚度与接触刚度,箱盖与箱座连接局部都有较厚的连接壁缘,箱座底面凸缘厚度设计得更厚些。2、合理设计肋板;在轴承座孔与箱底接合面处设置加强肋,减少了侧壁的弯曲变形。3、合理选择材料;因为铸铁易切削,抗压性能好,并具有一定的吸振性,且减速器的受载不大,所以箱体可用灰铸铁制成。4、由2表6-5设计减速器的具体构造尺寸见下页表格。B附件的构造设计1、检查孔和视孔盖检查孔用于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润滑情况、接触斑点及齿侧间隙,还可用来注入润滑油,检查要开在便于观察

7、传动件啮合区的位置,其尺寸大小应便于检查操作。视孔盖用铸铁制成,它和箱体之间加密封垫。2、放油螺塞放油孔设在箱座底面最低处,其附近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放容器,箱体底面向放油孔方向倾斜一点,并在其附近形成凹坑,以便于油污的聚集和排放。放油螺塞为六角头细牙螺纹,在六角头与放油孔的接触面处加封油圈密封。3、油标油标用来指示油面高度,将它设置在便于检查及油面较稳定之处。4、通气器通气器用于通气,使箱外气压一致,以防止由于运转时箱温度升高,压增大,而引起减速器润滑油的渗漏。将通气器设置在检查孔上,其里面还有过滤网可减少灰尘进入。5、起吊装置起吊装置用于拆卸及搬运减速器。减速器箱盖上设有吊孔,箱座凸缘下

8、面设有吊耳,它们就组成了起吊装置。6、起盖螺钉为便于起盖,在箱盖凸缘上装设2个起盖螺钉。拆卸箱盖时,可先拧动此螺钉顶起箱盖。7、定位销在箱体连接凸缘上相距较远处安置两个圆锥销,保证箱体轴承孔的加工精度与装配精度。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减速器铸造箱体的构造尺寸名称公式数值(mm)箱座壁厚=0.025a+38箱盖壁厚1=0.02a+38箱体凸缘厚度箱座b=1.5箱盖b1=1.5箱座底b2=2.5加强肋厚箱座m0.85箱盖m10.85地脚螺钉直径和数目df=0.036a+12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d1=0.72 df箱盖和箱座联接螺栓直径d2=0.6 df轴承盖螺钉直径和数目高速轴d3 =0.4-0.5

9、 df中间轴低速轴轴承盖外径D2高速轴D2=D+5d3中间轴低速轴观察孔盖螺钉直径d4=0.4 dfdf、d1、d2至箱外壁距离dfC1d1d2df、d1、d2至凸缘边缘的距离dfC2d1d2大齿轮齿顶圆与壁距离11.2齿轮端面与壁距离2外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l1=C2+C1+(510)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设计总结设计总结1、分析方案优缺点1)能满足所需的传动比;齿轮传动能实现稳定的传动比,该减速器为满足设计要求而设计了116的总传动比。2)选用的齿轮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由于系统所受的载荷不大,在设计中齿轮采用了腹板式齿轮不仅能够满足强度及刚度要求,而且节省材料,降低了加工的本钱。3)轴具有足

10、够的强度及刚度;由于二级展开式齿轮减速器的齿轮相对轴承位置不对称,当其产生弯扭变形时,载荷在齿宽分布不均匀,因此,对轴的设计要求最高,通过了对轴长时间的精心设计,设计的轴具有较大的刚度,保证传动的稳定性。4)箱体设计的得体;设计减速器的具有较大尺寸的底面积及箱体轮毂,可以增加抗弯扭的惯性,有利于提高箱体的整体刚性。5)加工工艺性能好;设计时考虑到要尽量减少工件与刀具的调整次数,以提高加工的精度和生产率。此外,所设计的减速器还具有形状均匀、美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6) 由于经历及知识等的欠缺,设计存在诸多缺点;设计功率、尺寸等相对方案需要的余量过大,造成本钱浪费。箱体构造

11、庞大,重量很大。齿轮及轴的计算校核不够准确等。2、个人心得相较同组成员,我提前了很久开场课程设计。于是在起步的时候,真可谓举步维艰。加上我们专业并未系统学习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而只修过机械设计根底,这让我们在根底上就难以到达设计所需的知识水平。当然,在设计过程中硬着头皮不断探索,着实让自己收获很多。在借阅设计指导书的根底上,向机械专业的同学借来机械设计和减速器装配图,自己学习,帮助很大。通过此次机械设计,我对机械零件设计步骤和设计思想,得到了充分掌握,真正地把所学到的知识初步地运用到了实践之中。同时,也从中发现了许多知识掌握缺乏。设计过程中面对各个未曾学过的问题,逐个攻破,掌握了许多新知识,还

12、对机械设计有了重要的认识。觉得虽然学校没有为我们安排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但对于燃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也必须学好这门课。也因为自学时间及根底知识的有限,导致学习心得不够深刻,不能对现学的知识到达熟练的运用,这还需要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设计容计算及说明结 果虽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已经完成,但应当成认,我的设计的全面性还不够,考虑问题的周密性也不强,所设计的最后结果还没有到达最优效果。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这包括对所学或未学的知识理解不透,也包括我们对实践中的机械零件的不够了解。课程设计让我有时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知道理论正确与否。同时在这次设计中我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开展的速度之快,在社会各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开展。最后,感胡教师给我们机械设计根底的教学以及本次课程设计的指导。同时,也非常感谢一位机械电子的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对自己的帮助,为我解决了很多知识欠缺的问题。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文献:1可桢,程光蕴,仲生.机械设计根底(第5版).:高等教育,2006.2王旭,王积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2003.3宋宝玉,吴宗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教育,2006.4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2006.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