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89615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05.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A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学院计算机科学系18 / 20目 录实验一 运算器1实验二 移位器运算6实验三 存储器9实验四 总线控制13实验五 微程序控制器16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功能与工作原理;2验证由74LS181组成的16位ALU的功能,进一步验证带初始进位的ALU的功能;3. 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运算操作和逻辑运算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挂箱一组连接线.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集成电路74LS181是4位ALU,四片74LS181以串行方式构成16位运算器.它可

2、以对两个16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 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高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三态门74LS244作为输出缓冲器由ALU-G信号控制,ALU-G 为0时,三态门开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 为1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四片74LS273作为两个16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LDR1和LDR2 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运算器的结构见图1-1:图1-1 运算器实验原理74LS181功能见表1-1,其中符号表示逻辑或运算,符号*

3、表示逻辑与运算,符号/表示逻辑非运算,汉字加表示算术加运算,汉字减表示算术减运算. 表1-1 74LS181功能表 选择 M=1 逻辑操作 M=0 算术操作S3 S2 S1 S0Cn=1无进位Cn=0有进位0 0 0 0F=/A F=AF=A加10 0 0 1F=/F=A+B0F=加10 0 1 0F=/A*BF=A+/BF=加10 0 1 1F=0F=1F=00 1 0 0F=/F=A加A*/BF=A加A*/B加10 1 0 1F=/BF=加A*/BF= 加A*/B加1 0 1 1 0F= F=A减B减1F=A减B0 1 1 1F=A*/BF=A*/B减1F=A*/B1 0 0 0F=/A+

4、BF=A加A*BF=A加A *B加1 1 0 0 1F=/F=A加BF=A加B加1 1 0 1 0F=BF=加A*BF=加A*B加11 0 1 1 F=A*BF=A*B减1F=A*B 1 1 0 0F=1F=A加AF=A加A 加11 1 0 1F=A+/BF=加AF=加A加1 1 1 1 0F=A+BF=加AF=加A加11 1 1 1F=AF=A减1F=A74LS181的功能控制条件由S3、S2、S1、S0、 M、Cn决定.高电平方式的74LS181的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见图1-2. 图1-2 74LS181的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二实验步骤1. 实验连线按图1-3接线图接线,连线时应注意:

5、为了使连线统一,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BD15 . BD8数据总线BD7 . BD0 DIJ1 DIJ-G DIJ2数据输入电路C-G S3S2S1S0MCn ALU-G AR LDR1 LDR2控制开关电路 T+ fin f8脉冲与时序电路运算器接口S3S2S1S0MCn ALU-G AR LDR1 LDR2控制总线T4图13 运算器实验接线图 2、通过数据输入电路的开关向两个数据暂存器中置数注意: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ALU-G和C-G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对应的指示灯亮.本实验中所有控制

6、开关拨动,相应指示灯亮代表高电平1,指示灯灭代表低电平0. 本实验中ALU-G和C-G不能同时为0,否则造成总线冲突,损坏芯片!故每次实验时应时刻保持只有一路与总线相通.1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灭.再拨动CLR,使其指示灯亮.置ALU-G1,关闭ALU的三态门;再置C-G=0:打开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2 向数据暂存器LT1U3、U4中置数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15D0为要输入的数值;2置LDR11:使数据暂存器LT1U3、U4的控制信号有效,置 LDR20:使 数据暂存器LT2U5、U6的控制信号无效;3按一下脉冲源与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1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

7、数据存在LT1中.3向数据暂存器LT2U5、U6中置数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15D0为想要输入的数值;2置LDR10:数据暂存器LT1的控制信号无效;置LDR21:使数据暂存器LT2的控制信号有效.3按一下脉冲源与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2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2中. 4置LDR10、LDR20,使数据暂存器LT1、LT2的控制信号无效.4 检验两个数据暂存器LT1和LT2中的数据是否正确1置C-G=1,关闭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然后再置ALU-G=0,打开ALU的三态门 ;2置S3S2S1S0M为11111,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1中的数 ,表示往暂存

8、器LT1置数正确;3置S3S2S1S0M为10101,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2中的数 ,表示往暂存器LT2置数正确. 3验证74LS181的算术和逻辑功能按实验步骤2往两个暂存器LT1和LT2分别存十六进制数X和Y,在给定LT1和LT2的情况下,通过改变S3S2S1S0MCn的值来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通过数据总线指示灯显示来读出运算器的输出值F,填入表1-2中,参考表11的功能,分析输出F值是否正确.分别将AR开关拨至1和0的状态,观察进位指示灯CY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表1-2 实验结果数据LT1LT2S3S2S1S0M=0算术运算M=1逻辑运算Cn=1无进位Cn= 0有进位0110

9、0110 0 011000000000 0 0 10 0 1 0F=00000000010011000 0 1 1F=0000000000000000F=0000000000000000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1 0 0 11 0 1 01 0 1 11 1 0 01 1 0 11 1 1 01 1 1 1三. 实验总结对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与感想.实验二 移位器运算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移位寄存器的组成、功能与工作原理;2验证移位寄存器的各种移位功能.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EL-J

10、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挂箱和一组连接线.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输入数据,利用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移位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 移位实验原理移位功能由控制信号S1、S0、M控制,具体功能见表2-1: 表2-1 移位功能G-299S0S1MT4功 能000保持0010循环右移0011带进位循环右移0100循环左移0101带进位循环左移111置数0110置数进位清零0111置数进位置1二实验步骤1. 实验连线按图22接线,连线时应注意: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所有

11、开关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对应的指示灯亮.C-G S3S2S1S0MCn 299-G控制开关电路BD15BD8数据总线BD7BD0 运算器电路 S3S2S1S0MCn G-299T4 fin f/8脉冲源与时序电路DIJ1 DIJ-GDIJ2 数据输入电路控制总线T4图22 移位实验接线图2、将数据输入到移位寄存器开始实验前要把所有控制开关电路上的开关置为高电平1状态.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灭.再拨动CLR,使其指示灯亮.置C-G1,299-G0,通过数据输入电路输入要移位的数据,以数据1为例:置D15-D0= 0000000000000001,然后置C-G0,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00

12、00000000000001,置S0=1,S1=1,M=1,参考移位功能表21可见,此时为置数状态,按脉冲源与时序电路上的单步按钮,置C-G=1,完成置数的过程,进位指示灯亮表示进位Z已置位.3验证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将任意一个16位数送人移位寄存器,验证表21所列的移位运算的所有功能,记录实验结果.以下为左移举例:1不带进位移位:置299-G0,S0=1,S1=0,M=0,参考移位功能表21,此时为循环左移状态,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0000000000000001, 按单步,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0000000000000010, 再按一次单步,数据总线显示的数据向左移动一位.连续按单步,观察不带进位

13、移位的过程.如想进行右移,参考表21,置S0=0,S11,再按单步即可实现右移操作.2带进位移位当数据总线显示0000000000000001时,置299-G0,S0=1,S1=0,M=1,参考移位功能表21,此时为带进位循环左移状态.按单步按钮,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0000000000000011,进位指示灯灭,表示进位1已经进入移位寄存器,同时0进入进位单元.连续按单步,观察带进位移位的过程.如想进行带进位右移,参考表21,置S0=0,S1,M=1,再按单步即可实现带进位右移操作.三. 实验总结对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与感想.实验

14、三 存储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存储器的组成、功能与工作原理.2验证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读写过程.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挂箱和一组连接线.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实验中的静态存储器由2片SRAM 61162K8构成,其数据线D0D15接到数据总线,地址线A0A7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给出.黄色地址显示灯A7-A0与地址总线相连,显示地址总线的内容.绿色数据显示灯与数据总线相连,显示数据总线的内容.因地址寄存器为8位,接入SRAM 6116的地址A7-A0,而高三位A8-A10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28256字节.6116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R

15、读、/W写.其写时间与T3脉冲宽度一致.当LARI为高时,T3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的低八位打入地址寄存器.当WEI为高时,T3的上升沿使6116进入写状态.存储器电路见图3-1,SRAM 6116的管脚分配和功能见图3-2.二实验步骤注意: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所有开关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有对应的指示灯亮.本实验中所有控制开关拨动,相应指示灯亮代表高电平1,指示灯灭代表低电平0. 连线时应注意: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图3-1 存储器电路3-2a SRAM 6116管脚分配 图3-2b SRA

16、M 6116功能 1. 实验连线按图33接线图接线,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亮灭亮.2. 往存储器写数据:以往存储器的FF 地址单元写入数据AABB为例,操作过程如图3-4所示:图3-3 存储器实验接线图操作 显示 操作 显示 操作 1.C G=12.置数据输入电路D15D0 00000000111111113.CE=14.C-G=0绿色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 000000001111 11111.LAR=12.T3=1按单步脉冲地址寄存器电路黄色地址显示灯显示 111111111.C-G=12.置数据输入电路D15D0 3. LAR=04. C-G=0 显示 绿色数据总线显示灯显

17、示 1.WE=1 2.CE=03.T3=1 4.WE=0图3-4 存储器写入数据示意图按图3-4步骤在任意单元地址写入相应的数据地址和数据任意,例如表3-1.表31 写入数据记录地址二进制数据二进制 00000000 01110001 01000010 01011010 10100011 11001111 11111000 111001103从存储器里读数据以从存储器的FF 地址单元读出数据AABB为例,操作过程如图3-5所示: 1.C-G=1 2. 置数据输入电路D15D000000000111111113.CE=14.C-G=0绿色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 00000000111111111.L

18、AR=12.T3=1 MAR电路黄色地址显示灯显示 111111111. C-G=12. LAR=0 3. WE=04.CE=0绿色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 图3-5 存储器读出数据示意图按图3-5步骤从写入数据的单元读出相应的数据,验证其正确性.三. 实验总结对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与感想.实验四总线控制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总线的组成、功能与工作原理;2. 验证利用总线实现运算器和存储器的协同工作.实验设备和环境本实验使用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挂箱中的运算器电路和存储器电路部分和一组连接线.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总线是多个

19、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借助总线连接,计算机在系统各部件之间实现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因此,所谓总线就是指能为多个功能部件服务的一组公用信息线.在本实验中,挂接在数据总线上的有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和加法器.为了使它们的输出互不干扰,就需要这些设备都有三态输出控制,且任意两个输出控制信号不能同时有效.实验原理如图4-1所示:图4-1 总线实验原理图其中,数据输入电路和加法器电路结构见图1-1,存储器电路见图3-1.数码管显示电路用可编程逻辑芯片ATF16V8B进行译码和驱动,D-G为使能信号,W/R为写信号.当D-G为低电平时,W/R的下降沿将

20、数据线上的数据打入显示缓冲区,并译码显示.二实验步骤1. 实验的流程1从输入设备将一个数打入LT1寄存器.2从输入设备将一个数打入LT2寄存器.3LT1与LT2寄存器中的数运算.4从输入设备将另一个数打入地址寄存器.5将两数的运算结果写入当前地址指明的存储器中.6将当前地址的存储器中的数用数码管显示出来.2. 实验连线本实验连线见图4-2.连线时应按如下方法: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 图4-2 总线控制实验接线图3. 总线初始化关闭所有三态门置控制开关ALU-G=1加法器控制信号,CA1=1显示输出,CA2=1

21、数据输入,CE=1存储器片选.其它控制信号为LOAD=0,AR=0,LPC=0,C=1,WE=1,A=1,B=1.4. 输入两个数任意到运算器运算1将D15D0拨至,置CA2=0,LOAD=1,然后置LOAD=0,将1234H打入LT1寄存器.2将D15D0拨至,置AR=1,然后置AR=0,将5678H打入LT2寄存器.3断开开关数据输入,打开ALU输出,将S3S2S1S0MCN拨至100101,计算两数之和或其他运算功能.5. 运算结果写到存储器1关闭ALU输出,打开开关数据输入,将D7D0拨至00000001,置LPC=1,然后置LPC=0,将01H打入地址寄存器.2置CA2=1,ALU-

22、G=0,WE=0,CE=0,将上述计算结果写入当前地址的存储器中.然后置CE=1,WE=1.6. 读出运算结果输出置ALU-G=1,CE=0,CA1=0,C=0,将当前地址的存储器中的数输出至数码管,然后置C=1,CE=1,CA1=1.三. 实验总结对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与感想.实验五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目的与要求1. 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验证微程序的写入、读出和运行,学会设计简单的微程序.实验设备与环境本实验使用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挂箱和一组连接线.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图见图5-

23、1、5-1、5-1.在电路中使用一片三态输出8D触发器74LS374、三片EEPROM2816和一片三态门74LS245,其余逻辑控制电路均集成于EP1K10内部.28C16、74LS374、74LS245芯片的技术资料分别见图5-2至图5-4.图5-1a 控制存储器电路图5-1b 微地址形成电路图5-1c 微指令译码电路 图5-2a28C16引脚 图5-2b 28C16引脚说明工作方式/CE /OE /WE输入/输出读后备字节写字节擦除写禁止写禁止输出禁止L L HH L H LL 12V L H L H 数据输出 高 阻 数据输入 高 阻 高 阻 高 阻 高 阻图5-2c28C16工作方式

24、选择图5-3a74LS374引脚 图5-3b74LS374功能图5-4a74LS245引脚图5-4b74LS245功能1. 写入微指令在写入状态下,图5-1a中K2须为高电平状态,K3须接至脉冲/T1端,否则无法写入.MS1MS24为24位写入微代码,由24位微代码开关提供.uA5uA0为写入微地址,由微地址开关提供.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如图5-1b所示,同时写脉冲将24位微代码写入当前微地址中如图5-1a所示.2. 读出微指令在读出状态下,图5-1a中K2须为低电平状态,K3须接至高电平.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

25、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uA5uA0如图5 -1b所示,同时将当前微地址的24位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3. 运行微指令在运行状态下,K2接低电平,K3接高电平,K1接高电平.使控制存储器2816处于读出状态,74LS374无效,因而微地址由微程序内部产生.在脉冲T1时刻,当前地址的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T2时刻将MS24MS7打入18位寄存器中,然后译码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如图5-1c所示;在同一时刻MS6MS1被锁存,然后在T3时刻,由指令译码器输出的SA5SA0将其中某几个触发器的输出端强制置位,从而形成新的微地址uA5uA0,这就是将要运行的下一条微代码的地址.当

26、下一个脉冲T1来到时,又重新进行上述操作.4、脉冲源和时序在开关方式下,用脉冲源和时序电路中脉冲源输出作为时钟信号,f的频率为1MHz,f/2的频率为500KHz,f/4的频率为250KHz,f/8的频率为125KHz,可根据实验自行选择一种频率的方波信号.每次实验时,只需将脉冲源输出的四个方波信号任选一种接至信号输入的fin, 时序电路即可产生4种相同频率的等间隔的时序信号T1T4.电路提供了四个按钮开关,以供对时序信号进行控制.工作时,如按一下单步 按钮,机器处于单步运行状态,即此时只发送一个CPU周期的时序信号就停机,波形见图5-5.利用单步运行方式,每次只读一条微指令,可以观察微指令的

27、代码与当前微指令的执行结果.如按一下启动 按钮,机器连续运行,时序电路连续产生如图5-6的波形.此时,按一下停止 按钮,机器停机.图5-5 单步运行波形图图5-6 全速运行波形图按动单脉冲按钮, T+和T-输出图5-7的波形: T+ T-图5-7 单脉冲输出波形各个实验电路所需的时序信号端均已分别连至控制总线的T1、T2、T3、T4,实验时只需将脉冲源与时序电路模块的T1、T2、T3、T4 端与控制总线的T1、T2、T3、T4 端相连,即可给电路提供时序信号.二实验步骤实验中所有控制开关拨动,相应指示灯亮代表高电平1,指示灯灭代表低电平0.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所有开关拨到输出

28、高电平1状态,所有对应的指示灯亮.连线时应注意: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1实验连线按图5-8接线图接线:微程序控制器电路UAJ1UA5UA0控制开关电路控制总线T1T2T3T4T1T2T3T4脉冲源与时序电路fin f/4图5-8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接线图2写入微代码以写表5-1的微代码为例 ,首先将微程序控制电路上的开关K1K2K3拨到写入状态,即K1 off、K2 on、K3 off,然后将24位微代码输入与显示电路上的开关K4拨到on状态.置控制开关UA5 到UA0=000000,输入微地址000000,

29、置24位微代码开关MS24-MS1为: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按脉冲源与时序电路的单步,黄色微地址灯显示000 000,表明已写入微代码.保持K1K2K3K4状态不变,写入表5-1的所有微代码.表5-1 实验用微代码表微地址二进制微代码十六进制000000000001000001000002000010000003000011015FC4000100012FC8001000018E09001001005B50010000005B5501010106F3D8011000FF73D9011001017E003. 读微代码并验证结果将微程序控制电路上的开关K1K2K3拨

30、到读出状态,即K1 off、K2 off、K3 on,然后将24位微代码输入与显示电路上的开关K4拨到off状态.置控制开关UA5 到UA0=000000,输入微地址000000, 按脉冲源与时序电路的单步,黄色微地址灯显示000 000,24位微代码显示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即第一条微代码.保持K1K2K3K4状态不变,改变UA5到 UA0微地址的值,读出相应的微代码,并和表5-1的微代码比较,验证是否正确.4. 运行微程序1微指令格式微程序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处理好每条微指令的下地址,以保证程序正确高效地进行.本系统采用分段编码的指令格式,采用断定方式确定下

31、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图5-9为断定方式微程序控制部件示意图.其中微地址形成电路对应于图5-1b;控存CM对应于图5-1a;微指令寄存器与控制、地址场对应于图5-1c.微操作控制信号微地址形成电路 控存CM控制场 下地址场微指令寄存器MIR 微指令微指令状态条件微地址 指令操作码 图5-9 断定方式微程序控制部件示意图 每条微指令由24位组成,其控制位顺序如表5-2所示:表5-2 微指令格式24232221201918171615 14 1312 11 109 8 7654321S3S2S1S0MCnWE1A1BF1F2F3uA5uA4uA3uA2uA1uA0微指令译码电路如图5-10,图5-10

32、中MS24MS16对应于微指令的第2416位,S3S2S1S0MCn为运算器的方式控制,详见实验一和实验二;WE为外部器件的读写信号,1表示写,0表示读;1A、1B用于选通外部器件,通常接至底板IO控制电路的1A1B端,四个输出Y0Y1Y2Y3接外部器件的片选端. 图510中MS15MS13对应于微指令中的F1,经锁存译码后产生6个输出信号:LRi、LDR1、LDR2、LDIR、LOAD、LAR.其中LDR1、LDR2为运算器的两个锁存控制见实验一;LDIR为指令寄存器的锁存控制;LRi为寄存器堆的写控制,它与指令寄存器的第0位和第1位共同决定对哪个寄存器进行写操作;LOAD为程序计数器的置数

33、控制,LAR为地址寄存器的锁存控制.以上6个输出信号均为1有效. 图5-10 微指令译码电路图5-10中MS12MS10对应于微指令中的F2,经锁存译码后产生6个输出信号:RAG、RBG、RCG、299-G、ALU-G、PC-G.其中RAG、RBG、RCG分别为寄存器Ax、Bx、Cx的输出控制;299-G为移位寄存器的输出控制见实验二;ALU-G为运算器的输出控制见实验一;PC-G为程序计数器的输出控制.以上信号均为0有效.图5-10中MS9- MS7对应于微指令中的F3,经锁存译码后产生6个输出信号:P1、P2、P3、P4、AR、LPC.其中P1、P2、P3、P4位测试字,其功能是对机器指令

34、进行译码,使微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微程序的顺序、分支和循环运行见图5-1b和图5-11;AR为运算器的进位输出控制见实验一;LPC为程序计数器的时钟控制.以上信号均为1有效.微指令中的uA5-uA0为6位的后续微地址见微地址形成电路图5-1b.F1、F2、F3三个字段的编码方案如表5-3所示: 图5-11为机器指令译码器电路.表5-3 F1、F2、F3三个字段的编码方案F1字段F2字段F3字段15 14 13选择12 11 10选择9 8 7选择0 0 0LDRi0 0 0RAG0 0 0P10 0 1LOAD0 0 1ALU-G0 0 1AR0 1 0LDR20 1 0RCG0

35、 1 0P30 1 1自定义0 1 1自定义0 1 1自定义1 0 0LDR11 0 0RBG1 0 0P21 0 1LAR1 0 1PC-G1 0 1LPC1 1 0LDIR1 1 0299-G1 1 0P41 1 1无操作1 1 1无操作1 1 1无操作图5-11 指令译码器电路2编制微程序 编写几条可以连续运行的微指令,熟悉本实验系统的微指令设计方式.表5-4将表5-1中的微指令代码写成二进制为几条简单的可以连续运行的二进制微指令代码实例,注意UA5-UA0的编码规律,运行时注意观察后续地址.表5-4 实验五微代码表微地址二进制S3 S2 S1 S0 M CN WE 1A 1BF1F2F

36、3UA5.UA00000000 0 0 0 0 0 0 0 00000000000000010000010 0 0 0 0 0 0 0 00000000000000100000100 0 0 0 0 0 0 0 00000000000000110000110 0 0 0 0 0 0 1 01011111110001000001000 0 0 0 0 0 0 1 00101111110010000010000 0 0 0 0 0 0 0 00001110000010010010010 0 0 0 0 0 0 1 11011011010100000100000 0 0 0 0 0 0 1 1101

37、1011010101010101010 0 0 0 0 11 0 1111001111011000011000111111 1 101110011110110010110010 0 0 0 0 0 0 10111111000000000以下举例说明微代码的含义:1微地址000011:读Y1设备上的数据,并将该数据打入地址寄存器.然后跳转至微地址000100.2微地址000100:读Y1设备上的数据,并将该数据打入运算暂存器2,然后跳转至微地址001000.3微地址011000:运算暂存器1数据输出至数据总线,将该数据写入Y1设备,然后跳转至微地址011001.4微地址011001:读Y1设备上

38、的数据,然后进行P1测试.由于未对指令寄存器操作,I7I0均为0,强制置位无效,仍跳转至后续微地址000000.3运行微程序:将微程序控制电路上的开关K1K2K3拨到运行状态,即K1 on、K2 off、K3 on,然后将24位微代码输入与显示电路上的开关K4拨到off状态.拨动控制开关电路上的清零开关CLR,使微地址和地址指示灯全灭.置控制开关UA5-UA0000 000,程序运行入口地址为000000,按单步,运行微代码,观察黄色微地址显示灯,显示 000001,再按单步,显示为000010,连续按单步,则可单步运行微代码,注意观察微地址显示灯和微代码的对应关系,微地址显示灯显示从000000开始,到000001、000010、000011、000100、001000、001001、010000、010101、011000、011001再到000000,循环显示.三. 实验总结对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与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