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90057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勘察报告材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1 / 13金沙国际园林小区一期工程金沙国际园林小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word2 / 13目目 录录1.1.前言前言 11.1 工程概况 11.2 拟建建筑物 1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12.2.勘察工作勘察工作 12.1 勘察目的与要求 12.2 勘察工作布置依据 12.3 勘察工作布置的原则 22.4 勘察工作量 22.5 勘探方法 22.6 室试验 23.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1 地形地貌 33.2 地基土的构成及岩性特征 33.3 场地地下水 43.4 地下水的腐蚀性 43.5 地基土的腐蚀性 44.4.地震效应地震效应 54.1

2、抗震设防烈度 54.2 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 54.3 地基土液化判别 54.4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54.5 地基土震陷 54.6 场地卓越周期 54.7 地基土的湿陷性评价 55.5.场地土综合分析与评价场地土综合分析与评价 65.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65.2 室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 65.3 地基均匀性评价 65.4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65.5 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 76.6.地基基础方案简述地基基础方案简述 76.1 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76.2 复合地基 76.3 桩基础 86.4 基坑开挖及降水 97.7.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97.1 结论 97.2 建议

3、10附表:1. 勘探点一览表 22.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23. 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21word2 / 134. 水、土质分析成果表 45. 土工试验图表 13附图:1. 勘探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12. 工程地质剖面图 263. 钻孔柱状图 5附件:静力触探、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161.1.前言前言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金沙国际拟进行金沙国际园林小区一期工程的建设,拟建场地位于朔州市城区鄯阳街延伸线北侧。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拟建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本项目由营格建筑设计。根据业主要求,我公司 2011 年 3 月 29 日开始进场施工,由于场地的土地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导致

4、了现场勘察较长时间的窝工,至今 4#和 7#楼的 6 个勘探点尚未进行钻探,应业主要求,本次提供 1#、2#、3#、5#、6#、8#和 9#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室土工试验穿插进行,于 2011 年 5 月 20 日结束。静力触探试验和剪切波速测试由长平岩土工程于 5 月 8 日至 12 日进行,室资料整理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工作于 2011 年 5 月 27 日完成。1.21.2 拟建建筑物拟建建筑物拟建住宅楼平面形状均呈矩形,1#、2#、5#和 6#楼均为住宅 28 层,商铺 2 层,1#楼长宽拟为 66.019.0 米,2#楼长宽拟为 50.020.0 米,5#楼长宽拟为 50.020

5、.0 米,6#楼长宽拟为 66.019.0 米; 3#和 8#楼为地上 27 层,长宽均为 60.018.0 米;9#楼为地上 23 层,长宽拟为 110.016.0 米,现场拟采用大底盘开挖,基底埋深预估为 5.5 米,9#楼基础底面压力预估为 450kPa,其它楼基础底面压力预估为 550kPa,基础型式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场地整平标高预计为 1115.00 米。1.3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GB50007-2002) ,判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 (2009 年版)相应条款,本工

6、程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一般工程) ,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综合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word2 / 1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GB50223-2008) ,判定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2.2.勘察工作勘察工作2.12.1 勘察目的与要求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 年版) ,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与要求如下:查明拟建场地围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等并对其成因、类型、分布围、危害程度、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做出评价。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土性及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在按年代、成因分

7、层的基础上,进行工程性质(力学性质)分层。查明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各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fak。查明场地的湿陷性,并对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做出评价。提供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场地液化做出评价。查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查明场地地下水条件,并就地下水及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做出评价。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提出建议的地基基础方案,并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2.22.2 勘察工作布置依据勘察工作布置依据本次勘察主要依据有: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 (2009 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

8、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 (JGJ94-200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 (GB50330-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 (DBJ04-248-2006)2.32.3 勘察工作布置的原则勘察工作布置的原则本次勘察工作量按乙级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阶段工作要求布置。勘

9、探点沿建筑物的角点及周边布设,勘探孔深度主要依据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基底压力、预估压缩层厚度综合确定。勘察手段采用取土、标贯、静探、剪切波速和地脉动等多种勘察手段进行评价。2.42.4 勘察工作量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孔 72 个,其中控制性钻孔 19 个,孔深 70.080.0 米,一般性钻孔 53 个,孔深 45.065.0m;为了查明场地的湿陷性,布置人工开挖探井 14 个,井深 6.016.0 米。另布置静力触探试验 16 个,试验深度为 40.0m;剪切波速测试孔 18 个,测试深度为 50.0m;地脉动测试 3 个。具体工作量布置情况详见勘探点一览表。各勘探点的类型、深度及平面

10、位置详见附图“勘探点平面位置布置图” 。2.52.5 勘探方法勘探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及取样、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和波速测试等手段相结合方法进行。外业钻探采用 XY-150 型工程钻机,水位以上采用干法钻进,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并取土,采用单动双管全断面取样,所取土样质量等级接近级。word3 / 13人工探井:人工开挖,采取原状土样,取样间距 1 个/1 米。标贯试验采用 63.5kg 自动落锤,按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0.5.3 条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和试验。钻进过程中遇碎石土时,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

11、0021-2001) (2009 年版)第10.4 条要求进行试验。剪切波速采用单孔检层法,间隔 2.0m 测试一次,使用三分量检波器,微机采集数据。静力触探使用剑球牌 NKC5090TCT 型静力触探车,采用双桥探头,液压连续贯入,微机自动采集数据并成图,技术要求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第 10.3 条规定。地脉动测试:在没外界干扰条件下进行。按地基动力特征测试规 (GB/T 50269-97)操作钻进中遇地下水位时,均停钻量测了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并于全部钻孔终孔后统一量测了各孔稳定混合水位。勘探点放样、定测及标高采用全站仪进行。本次勘察采用大地坐标系和黄海高程系,

12、测量采用全站仪确定孔位,测量控制点标高为 1113.709m。2.62.6 室试验室试验所有项目均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进行。为了解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所有土样按常规要求项目进行如下试验:含水量、密度、比重、液限、塑限、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最大压力如下:0.010.0m 600kPa 10.020.0m 1000kPa20.030.0m 1200kPa30.040.0m 1400kPa40.0m 以下 1600 kPa选择探井 7.0m 以上土样进行了直剪试验。选取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的个别土样分别进行了侵蚀性水质分析试验和侵蚀性土质分析试验。对探井土样进行了湿

13、陷性试验。选取个别钻孔土样进行了渗透试验。3.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3.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朔州市鄯阳街延伸线北侧,场地高差较大,孔口标高介于1112.971117.88m。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倾斜平原区。3.23.2 地基土的构成及岩性特征地基土的构成及岩性特征根据本次钻孔揭露的地层,场地自然地表下至第层粉土的底界面以地基土层均属于第四纪全新世沉积地层;第层及以下土层为晚更新世沉积地层。场地地层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旋回,其岩性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据此特征,结合钻探记录、原位测试成果及室土工试验资料,同时参考区域地层资料,场地地层划分为十层,分述如下:第层,

14、填土:杂色,以粉土为主,土质不均,含有水泥、灰渣、砖块、砾石、卵石等。该层厚度 0.32.9 米,层底标高 1100.291100.49 米。该层层底埋深 0.32.9 米,厚度 0.32.9 米,层底标高 1111.371117.38米。第层,湿陷性粉土(Q4al+pl) ,黄褐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纯,含云母、煤屑、氧化铁、白色钙质条纹等,局部混夹有薄层砾石和零星卵石。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压缩系数 a1-2为 0.45Pa-1,压缩模量Es1-2为 5.3MPa,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层。标贯击数 N 一般为 3.08.0 击,N 平均为 5.3 击(未经杆长修正,

15、下同) 。该层具有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静探锥尖阻力 qc为 3.65MPa,静探侧壁摩阻力为 35.43kPa。该层层底埋深 2.58.8 米,厚度 0.65.8 米,层底标高 1107.791115.48米。word4 / 13第层,粉土(Q4al+pl) ,褐黄色,稍湿,稍密。含虫孔、云母、煤屑、氧化铁等。夹有薄层的粉粘,夹有砂、卵石。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压缩系数 a1-2为 0.18MPa-1,压缩模量 Es1-2为 8.91MPa, 属中等压缩性土层。标贯击数 N 一般为 5.09.0 击,标贯击数 N 平均值为 6.7 击。静探锥尖阻力 qc为 4.31MPa

16、,静探侧壁摩阻力为 103.57kPa。该层层底埋深 3.89.5 米,层厚 0.36.0 米,层底标高 1104.471112.11米。该层在 6#楼部分钻孔缺失。第1层,卵石(Q4al+pl) ,褐灰色,主要由变质岩碎块组成,以粉土、砾石等充填。动探击数 N63.5一般为 3.011.0 击,动探击数 N63.5平均值为 7.6 击。该层层底埋深 6.815.2 米,层厚 1.217.4 米,层底标高1102.061108.64 米。该层在部分钻孔存在。第层,粉土(Q4al+pl) ,褐黄色,稍湿很湿,稍密中密状态。含云母、煤屑、氧化铁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摇震反应中等。夹有

17、薄层砂、砾石、粉质粘土,夹薄层卵石。压缩系数 a1-2为 0.20MPa-1,压缩模量 Es1-2为 12.21MPa, 属中等压缩性土层。标贯击数 N 一般为 7.015.0 击,平均值为11.0 击。静探锥尖阻力 qc为 5.8MPa,静探侧壁摩阻力为 168.18kPa。该层层底埋深 12.425.5 米,层厚 2.215.1 米,层底标高1087.581101.79 米。该层在个别钻孔缺失。每1层,卵石(Q3al+pl) ,褐灰色,主要由变质岩碎块组成,以粉土、砂、砾石等充填。动探击数 N63.5一般为 6.012.0 击,动探击数 N63.5平均值为 9.5 击。该层层底埋深 12.

18、321.3 米,层厚 0.87.8 米,层底标高1094.271103.85 米。该层在个别钻孔存在。第层,卵石(Q3al+pl) ,褐灰色,中密状态,主要由变质岩碎块组成,充填有砂砾、粉土、粉质粘土等。动探击数 N63.5一般为 8.018.0 击,动探击数 N63.5平均值为 11.5 击。该层层底埋深 20.829.8 米,层厚 1.28.1 米,层底标高1085.011096.79 米。该层在 9#楼处缺失。第层,粉质粘土(Q3al+pl) ,褐黄褐红色,饱和,可塑硬塑。含云母、煤屑、氧化铁等。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无摇震反应。压缩系数 a1-2为 0.19MPa-1,压缩模量

19、Es1-2为 10.3MPa, 属中等压缩性土层。标贯击数 N 一般为11.026.0 击,N 平均为 18.7 击。该层层底埋深 31.246.9 米,层厚 2.724.7 米,层底标高1069.111085.18 米。该层在个别钻孔缺失。第层,卵石(Q3al+pl) ,褐色,密实状态,矿物组成主要为长石、石英等,充填有粉质粘土和砾石。动探击数 N63.5一般为 10.025.0 击,动探击数 N63.5平均值为 14.8 击。该层层底埋深 33.649.8 米,层厚 0.914.5 米,层底标高1066.481082.78 米。该层在个别钻孔缺失。第层,粉质粘土(Q3al+pl) ,褐红色

20、,饱和,密实。含云母、煤屑、氧化铁等。局部为粉质粘土。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压缩系数 a1-2为 0.10MPa-1,压缩模量 Es1-2为 18.27MPa,属低压缩性土层。标贯击数 N 一般为 24.042.0 击,标贯击数 N 平均值为 33.6 击。该层层底埋深 47.074.1 米,层厚 5.832.1 米,层底标高1043.021070.26 米。第1层,圆砾(Q3al+pl) ,褐色,密实状态,矿物组成主要为长石、石英等,充填有粉质粘土和砾石。该层层底埋深 53.661.7 米,层厚 2.88.2 米,层底标高1054.931063.22 米。该层仅在个别钻孔

21、中存在。第层,粉质粘土(Q3al+pl) ,褐红色,饱和,密实。含云母、煤屑、氧化铁等。局部为粉质粘土。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压缩系数 a1-2为 0.08MPa-1,压缩模量 Es1-2为 23.92MPa,属低压缩性土层。标贯击数 N 一般为 35.045.0 击,标贯击数 N 平均值为 40.3 击。该层层底埋深 72.478.8 米,层厚 7.413.8 米,层底标高1035.761041.56 米。word5 / 13第层,细砂(Q3al+pl) ,褐黄色,密实状态,矿物组成主要为长石、石英等,夹有少量中砂。该层仅在两个钻孔中存在。勘察深度未揭穿该层。上述各层土的

22、接触关系见工程地质剖面图。3.33.3 场地地下水场地地下水本次勘察期间在勘探深度揭露的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18.2023.50 米之间,标高介于 1092.461099.02 米之间。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约 1.0m 左右,勘察期间为枯水期。3.43.4 地下水的腐蚀性地下水的腐蚀性根据 ZK25、ZK52、ZK57 和 ZK72 钻孔地下水样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试验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 (2009 年版)附录 G 判定,场地环境类型确定为类,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第 12.2 节,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结果见表 1。

2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表 1对砼结构按环境类型按地层渗透性对砼中钢筋孔号SO42-(Mg/L)Mg2+(mg/L)PH 值Cl-(mg/L)2544.19(微)11.79(微)6.80(微)14.18(微)52137.37(微)28.55(微)6.80(微)88.27(微)5756.20(微)14.34(微)6.8(微)16.31(微)7139.38(微)5.59(微)6.8(微)15.60(微)根据上表综合评价为:在考虑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在考虑长期浸水条件下,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3.53.5 地基土的腐蚀性地基土的腐蚀性根据 T5、T

24、12 探井和 ZK60#钻孔地下水位以上土样的腐蚀性分析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 年版)表 12.2.1、表 12.2.2 及表12.2.4,在类环境下,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2。 地基土腐蚀性评价表 表 2对砼结构按环境类型按地层渗透性对砼中钢筋土样编号SO42-(mg/kg)Mg2+(mg/kg)PH 值Cl-(mg/kg)T5-2244.95(微)15.43(微)6.8(微)104.93(微)T12-4122.48(微)30.98(微)6.8(微)53.53(微)ZK60-385.97(微)24.79(微)6.8(微)58.85(微)根据

25、上表综合评价,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试验结果详见侵蚀性土质分析报告。4.4.地震效应地震效应4.14.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附录 A,朔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24.2 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根据附件剪切波速测试原位测试报告,场地 B1B10 和 B 15B18 号波速测试孔 20 米围等效剪切波速实测值分别为263.7m/s、259.2m/s、250.3m/s、252.9m/s、251.2m/s、268.3m/s、26

26、4.5m/s、256.4m/s、258.2m/s、262.8m/s、257.8m/s、256.8m/s、254.3m/s、265.1m/s,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表 4.1.3,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根据本次勘察钻探和波速测试资料,本场地覆盖层厚度 dov5m,由此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表 4.1.6 划分该建筑场地类别为类。word6 / 134.34.3 地基土液化判别地基土液化判别通过本次勘察可知,场地静止地下水位埋深 18.223.5m,据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不存在液化土层,故可不考虑场地液化

27、。4.44.4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建筑抗震地段划分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地层及室土工试验结果,结合地形、地貌综合考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第 4.1.1 条划分,拟建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4.54.5 地基土震陷地基土震陷该场地软弱土主要为第层人工填土和第层湿陷性粉土,根据本次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场地各土层剪切波速值均大于 90m/s,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 (2009 年版)第 5.7.11 条及条文说明判定,本场地可不考虑地基土的震陷问题。4.64.6 场地卓越周期场地卓越周期场地地脉动测试结果见表 3(详见附件金沙国际园林小区一期工程静力触

28、探、剪切波速、场地地脉动测试报告 ) 。 场地地脉动成果表 表 3点号方向卓越周期(S)E-W0.243N-S0.232M1V-T0.222E-W0.262N-S0.249M2V-T0.276E-W0.301N-S0.292M3V-T0.2844.74.7 地基土的湿陷性评价地基土的湿陷性评价根据场地探井所取原状土样,室进行黄土湿陷性试验,测定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试验结果见“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探井) ” 。根据拟建场地所挖 9 个探井的土工试验结果,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黄土湿陷性评价要求,计算各探井的湿陷量,结果如下:探井湿陷性评价一览

29、表 表 4 探井编号湿陷层底深度(m)总湿陷量s(mm)自重湿陷量zs(mm)湿陷等级及湿陷类型T25.8336.09.5级(非自重)T34.9216.89.0级(非自重)T44.586.30级(非自重)T53.540.50级(非自重)T82.515.00级(非自重)T115.5136.519.0级(非自重)T124.564.57.5级(非自重)T133.5157.510.0级(非自重)T142.55.05.0级(非自重)注:总湿陷量计算自注:总湿陷量计算自-2.0-2.0 米算起,自重湿陷量计算自天然地面算起。米算起,自重湿陷量计算自天然地面算起。住宅楼的基底埋深预估为 5.5 米,湿陷性土

30、层已全部挖除,所以可不考虑场地土的湿陷性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对于小区的辅助设施,依据上表数据,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中第 4.4.7 条,综合判定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轻微) 。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GB 50025-2004)中第4.4.2 条,判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为湿陷性中等;场地的湿陷性土层厚度为2.55.8米。word7 / 135.5.场地土综合分析与评价场地土综合分析与评价5.15.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统计原则统计原则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统计时,先舍去明

31、显异常的不合理指标,再根据数理统计 3 准则舍去过于离散指标,给出指标一般围值。单元体中透镜体指标不参与统计。标贯指标以试验点击数为子样进行统计,标贯击数为实测值和修正值。除静力触探指标为厚度加权平均值外,其余各项指标统计值一般提供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统计频数,若子样少于 6 个,只提供围值、算术平均值及统计频数。指标的分析与选用指标的分析与选用由于地基土本身的差异性以及土样在采取、运送及试验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人为扰动等原因,从而造成个别指标不同程度失真和离散性偏大,为此在选用各项指标时,应根据指标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按不利组合分别选用平均值、最大、最小平均值,或按下式对平均值修

32、正后作为各指标的标准值。修正公式如下:k=sm s=1(1.704/n4.678/n2)式中:k:岩土指标标准值 m:岩土指标平均值;s:统计修正系数 n:统计频数;:变异系数:按不利组合考虑。5.25.2 室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室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 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见 附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5.35.3 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均匀性评价拟建场地整平标高按 1115.00m,住宅楼的基础埋深为 5.5m,其基底标高为1109.5m,将以第层粉土或第1层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各建筑物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大

33、于 0.05b,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8.2.4,为不均匀性地基。5.45.4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据本次勘察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场地附近无全新活动断裂,场地亦不存在危及本工程安全的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因此拟建场地可视为相对稳定场地,可进行本工程建设。5.55.5 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本次勘察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fak系根据室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并结合本地区建筑经验综合考虑确定,建议如下: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kPa)表 5层序及岩性层序及岩性土工试验值土工试验值标贯标贯/

34、/动探试验值动探试验值静探试验值静探试验值建议值建议值湿陷性粉土10010010890粉 土1301271301卵 石160160粉 土1501701601501卵 石240240卵 石300300粉 质 粘 土240260250卵 石350350粉 质 粘 土300325300粉 质 粘 土330350330细 砂340340word8 / 136.6.地基基础方案简述地基基础方案简述6.16.1 天然地基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拟建场地整平标高为 1115.00m,住宅楼的基础埋深预估为 5.5m,其基底标高为 1109.5m,将以第粉土或第1层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该层土承载力特征值

35、仅为 130kPa,按基础埋深 5.5 进行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252kPa,不能满足基底压力设计值 450kPa 的要求。因此,采用天然地基方案不可行。6.26.2 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根据建筑物的等级、荷载、变形的要求及对差异沉降的敏感性,结合该场地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和工程特性,建议对 3#、8#和 9#楼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桩长和桩间距设计可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确定,第层卵石或第层粉质粘土可作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一般可考虑有效桩长 1617 米、桩径取 500mm 为宜。桩顶和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宜取 1

36、50300mm,褥垫层材料宜为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不宜采用卵石。根据场地地层结构和特点,以及地下水位等原因,建议在施工时采用长螺旋成孔、管泵压混合料成桩、隔行跳打的施工工艺。该方法属于非挤土成桩工艺,具有穿透能力强、低噪音、无振动、无泥浆污染、施工效率高、质量容易控制等特点。在进行大面积工程桩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桩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其适用性,选择合适的桩基设计和施工参数。施工图设计时复合地基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1)CFG 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 (JGJ94-2008)公式 5.3.5 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以 ZK61#钻孔和 ZK 为例:

37、 Quk = Qsk+ Qpk= uqsikli+qpkApqsik-桩侧第 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Ap-桩端截面积(m2)li-第 i 层土的厚度(m)u -桩周周长(m)ZK61#钻孔 CFG 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表 表 6层号及岩性计算厚度(m)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入土深度(m)桩径(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填土湿陷性粉土粉土1.3628粉土14.040500粉质粘土1.6453100022.5m(有效桩长17.0m)0.51271ZK61#钻孔 CFG 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表 表 7层号

38、及岩性计算厚度(m)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入土深度(m)桩径(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填土湿陷性粉土粉土3.028粉土12.740500卵石0.8130210022.0m(有效桩长16.5m)0.51504word9 / 13、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按桩径 0.5 米,桩距 1.3 米,正方形布置,估算 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JGJ79-2002)公式 9.2.5 进行计算(安全系数2.0):fspk= m +(1-m) fsk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面积置换率;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

39、征值(kN);Ap桩的截面积(m2);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 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计算,以第层粉质粘土为复合桩端地基持力层时(9#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461kPa,以第层卵石层(3#和 8#楼)为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530kPa,可满足设计要求。6.36.3 桩基础桩基础建议对 1#、2#、5#和 6#楼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桩长和桩间距设计可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可考虑

40、有效桩长 17 米、桩径取 600mm 或 800mm,以第层卵石层做为桩端持力层。冲击成孔应清孔干净,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设计要求。应按经过试验选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不宜大于 50mm,并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径距的 1/3。细骨料应选用干净的中、粗砂。灌注时的混凝土温度不应低于 3C。桩顶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50%前不得受冻。冲击振动易使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已灌注混凝土的凝固,应待邻孔的混凝土达到其强度的 50%后方可开钻。在进行大面积工程桩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桩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其适用性,选择合理的桩基设计和施工参数。根据该场地地基土物理力

41、学性质指标,提出灌注桩极限侧阻力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见表 8。极限侧阻力与极限端阻力参数(Kpa) 表 8冲击成孔灌注桩指标地层及岩性极限侧摩阻力极限端阻力粉土281卵石75粉土401卵石90卵石1302100粉质粘土801100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 (JGJ94-2008)公式 5.2.8 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基础埋深按-5.5 米考虑) ,以 ZK57 为例: Quk = Qsk+ Qpk= uqsikli+qpkApqsik-桩侧第 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RaApword10 / 13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Ap-桩端截面积(m2)li-第

42、 i 层土的厚度(m)u -桩周周长(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表 表 9层号及岩性平均计算厚度(m)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入土深度(m)桩径(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粉土3.028粉土12.7400.62027.0卵石1.3130210022.5 米(有效桩长17.0m)0.829666.46.4 基坑开挖及降水基坑开挖及降水6.4.1 基坑开挖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表 8.7.2,判定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重要性系数 0为 0.9。该建筑物基础埋深预估为 5.5 米,开挖部分为主要为第层填土和第层湿陷性粉土,可直接

43、放坡开挖,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同时在开挖前必须详细了解周边管线情况,确保施工安全。6.4.2 降水该建筑物基础埋深预估 5.5 米,稳定水位埋深介于 18.223.5 米之间,故该工程基坑开挖不需要进行降水。由于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局部遇到地下水(上层滞水) ,可采取明排的方式进行降水。7.7.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7.17.1 结论结论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孔口标高介于1112.971117.88m。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倾斜平原区。本次勘察深度围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以第层素填土的层底为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以第层粉土层底

44、为下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本次勘探深度围揭露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为18.223.5m,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约 1.0m 左右,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场地环境类型按类考虑,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朔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该场地可不考虑场地的地震液化。住宅楼的基底埋深预估为 5.5 米,湿陷性土层已全部挖除,所以可不考虑场地土的湿陷性。对于小区的辅助设施,场

45、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轻微) 。场地的湿陷性土层厚度为 2.55.8 米。拟建场地可视为相对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 ,朔州市标准冻结深度为 1.12m。7.27.2 建议建议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见本报告表 5 建议值。拟建建筑物不应采用天然地基,对 3#、8#和 9#楼建议采用 CFG 桩进行地基处理,对 1#、2#、5#和 6#楼建议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法进行地基处理。word11 / 13本工程各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对其沉降进行长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基坑开挖后应进行验槽,发现异常情况时,视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