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91034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6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说明.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是一个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课题,而单片机以其独特的优点,在电子产品当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所以把单片机与温度的测量与控制结合起来,能够给人们精确测量控制温度带来很大的便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而且能够给生产部门对器件的精确制造提供很大的帮助。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该系统由单片机、液晶显示屏、温度传感器、电热管、小风扇等模块构成。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单片机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经过计算,得到的结果通过处理、比较从而来控制电热管和小风扇的工作状态,使得环境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的一定围。

2、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调试表明,该系统能够达到设计目标,首先能够把温度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出来,而且能够准确的控制加热与散热部件的工作状态,从而把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上下0.3度的围。关键字: 单片机,温度测控系统Subject : Temperature controlsystem hardwaredesign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Specialty:AutomationName : *_ Instructor: * _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temperature is the

3、 subject of a production and is very close to peoples life, while the microcontroller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the electronic products which have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combined it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4、 control to the people a great deal of convenience, so that peoples lives more comfortable, but also to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for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evices provide great help.This design is a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design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 The system consists of microc

5、ontroller, LCD display, temperature sensor, heating pipes, fans and other small modules. The main result of works by the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 to the temperature signal has been calculated, obtained by processing, comparison and thus to control the heating pipes and a small fan operatin

6、g status, making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temperature settings.Through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bugging showed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design goal, first the temperature can be displayed in real time on the screen, and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working

7、status of heating and cooling components, thus bringing dow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at the set temperature within the range of 0.3 degrees.KEY WORDS :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生产需求状况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11.3 论文的主要工作2第二章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与原理32.1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32.1.1滞环控制系统32.1.2 模糊PI控制系

8、统42.2 模糊PI控制系统简介4第三章系统设计主要芯片及主要硬件的介绍63.1 单片机STC89C52R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3.1.1 STC89C52RC单片机简介63.1.2 单片机的外围引脚及其功能83.1.3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103.1.4 单片机部结构113.2 主要硬件介绍133.2.1 显示屏LCD1602133.2.2 温度传感器DS18B20143.2.3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L298n16第四章系统整体设计及硬件模块设计184.1 晶振及复位模块184.2 复位模块184.3 温度采集模块194.4 液晶显示模块194.5 按键输入模块204.6升温模块214.7降温模块2

9、24.8上下限报警模块22第五章软件设计部分24第六章结论与展望25参考文献26致27附录一:总电路图28附录二:电路仿真图29附录三:实物图30附录四:软件程序3145 / 50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生产需求状况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单片机具有处理能力强、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应用在温度测量与控制方面,控制简单方便,测量围广,精度较高。温度又是工业生产中常见并且十分重要的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石油、食品、印染等工厂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几乎存在每一个中小企业中,由于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

10、较晚,在经过对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学习和吸收以后,才掌握了温度室的微机控制技术,但是我国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测控技术还有待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的温度测量控制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在生产实习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学习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测控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而且我国对于基于微机为核心的温度测控系统的需求很大,很多大的公司相继开发新型的温度测控系统去满足市场对温度测控系统的各种特殊需求,使之应用于各个行业,存在于各种产品中。所以,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生产和需求都是很大的,并会日益增大。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在当今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温度的

11、控制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我国农村和一些企业矿场中,都还用简单的温度测控设备,无法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生产部门和环节对温度测量控制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温度测控设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研制开发更高精度的温度测控系统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此次设计的目的是学习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的温度测控系统,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我们的研发能力和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温度测控系统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温度测控系统的研

12、究意义非常重要。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本论文的主要容安排如下:1了解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测量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对设计的控制系统将采用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以及对控制方法的描述。 3对主要芯片以及部分重要硬件的介绍。4对各个硬件模块的电路设计进行说明。 5关于软件的设计部分。 7总结。 8系统的原理图及实物图。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与原理2.1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这里对两个比较合适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后选择出一个较好的进行设计。2.1.1滞环控制系统方案一采用的是滞环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图2.1 指环控制系统原理图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温度传感

13、器DS18B20感应到环境温度,然后把数值传送到单片机中,单片机接受数据经处理后一方面把温度数值传送到温度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与给定的温度上下限作比较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开断,间接控制电热管和排气扇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控制温度的上升与下降的目的,使温度保持在一定围。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越限报警装置启动,以便人为采取措施。2.1.2 模糊PI控制系统方案二采用的是模糊PI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下图2.2所示。、图2.2 模糊PI控制系统的原理图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到环境温度后,把采集到的数值传送到单片机中,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数据惊醒处理后,一方面把温度

14、的数值通过温度显示屏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把接收到的数据与给定的输入值进行比较得到的差值通过PI调节来控制单片机输出等幅PWM波形的占空比,进而控制电热管与排气扇的功率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当温度超出设定的温度警戒线时,越限报警装置启动,以便人为进行控制。键盘输入可以改变温度的设定值,使温度的控制更灵活,控制的温度带更广。经过比较后发现,滞环控制系统的跟踪响应快速,但是误差较大,温度变化围较大,波动明显。而模糊PI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很好的跟踪响应,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稳态误差,使得温度在很小的围变化,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故此次设计选择模糊PI控制系统。2.2 模糊PI控制系统简介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模

15、糊逻辑控制简称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模糊控制实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从属于智能控制的畴。模糊控制的一大特点是既有系统化的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应用背景。模糊控制的规则有以下三种:1专家的经验和知识2操作员的操作模式3学习模糊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简化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特别适用于非线性、时变、滞后、模型不完全系统的控制。 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利用控制法则来描述系统变量间的关系。 不用数值而用语言式的模糊变量来描述系统,模糊控制器不必对被控制对象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式。 模糊控制器是一语言控制器,便于操作人员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对

16、话。 模糊控制器是一种容易控制、掌握的较理想的非线性控制器,具有较佳的鲁棒性、适应性、强健性及较佳的容错性但是模糊控制系统对信息简单的模糊处理将导致系统的控制精度降低和动态品质变差。若要提高精度就必然增加量化级数,导致规则搜索围扩大,降低决策速度,甚至不能进行实时控制。而PI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很好的跟随响应,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稳态误差,所以在小偏差围选择PI控制。模糊PI控制系统综合了模糊控制的动态性能以及PI控制的稳态性能,控制原理是:当系统的偏差较大是,通过开关选择模糊控制器,以达到较好的动态特性;当系统的偏差较小时,将开关切换到基本PI控制器,以获得较好的稳态性能。模糊PI控制系统结

17、构如图 2.3所示。图2.3 模糊PI控制系统结构图第三章 系统设计主要芯片及主要硬件的介绍3.1 单片机STC89C52R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最小系统,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缺少了外围设备等。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它最

18、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由于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单片机由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芯片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3.1.1 STC89C52RC单片机简介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

19、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3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的5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 STC89C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STC89C52RC单片机主要特

20、性:1 增强型8051单片机,6 时钟/机器周期和12 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 选择,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2工作电压:5.5V3.3V5V单片机/3.8V2.0V3V 单片机。3工作频率围: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 的080MHz,实际工作 频率可达48MHz。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为8K字节。5片上集成512 字节RAM。6通用I/O 口32 个,复位后为:P0/P1/P2/P3 是准双向口/弱上拉, P0 口是漏极开路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 I/O 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7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 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

21、口RxD/P3.0,TxD/P3.1直接下载用户程 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8具有EEPROM 功能。9共3 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即定时器T0、T1、T2。10外部中断 4 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电路,Power Down 模式可 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11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还可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UART。12工作温度围:-40+85工业级/075商业级。13PDIP封装 。STC89C52RC单片机的工作模式:1掉电模式:典型功耗,0.1A,可由外部中断唤醒,中断返回后,继续执行原程序。2空闲模式:典型功耗2mA。3正常工作模式:典型功耗4MA-7MA。3.1.2

22、 单片机的外围引脚及其功能图3.1 STC89C52RC引脚图STC89C52RC单片机是40引脚封装。这40个引脚由四组8位并行I/O端口、VCC、GND、两条外接晶体引脚XTAL1、XTAL2、四条控制引脚RST、EA/VPP、ALE、PSEN组成。1VCC40脚:接+5v电源正端。2GND20脚:接电源地端。3XTAL119脚和XATL218脚:外接振荡电路。4PSEN29脚:片外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每个机器周期该信号两次有效,并且通过数据总线P0口读会指令或常数。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该信号处于无效状态。5ALE/PROG30脚: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端、以及EPROM编程

23、脉冲输入端。6ALE在每个机器周期输出2个脉冲,下降沿用于控制锁存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也可作为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信号或用于定时,次频率为振荡频率的1/6。7RST/VPD9脚:复位信号/备用电源输入端。若该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将会复位。当VCC掉电时,此引脚可以接上备用电源,以保存部RAM的数据不丢失;当VCC低于规定水平时,通过该引脚也可向部RAM提供备用电源。8EA/VPP31脚:/外部ROM选用端。当该引脚保持高电平时,不管是否有外部程序存储器,只访问部程序存储器。反之,当保持低电平时,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9 P0口3932脚P0.0-P0.7:由P0.0P0.

24、7组成,是个8位双向三态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可分别用作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P0口可以驱动8个LSTTL输入。在输出高电平时,需接4.7K10K的上拉电阻。10P1口18脚:由P1.0P1.7组成,P1口是一个部带有上拉电阻的准8位双向I/0口,能驱动4个LSTTL输入。11P2口2128脚:由P2.0P2.7组成,P2口是一个部带有上拉电阻的准8位双向I/0口,同时可用作高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能驱动4个LSTTL输入。12P3口1017脚:由P3.0P3.7组成,P3口是一个带部有上拉电阻的准8位双向I/0口。同时,它的每一条口线都具有第二功能,表3.1所示。表3.1P3口

25、各位的第二类功能口线第二功能P3.0RXD串行口的输入端P3.1TXD串行口的输出端P3.2外部中断INT0输入端,低电平0有效P3.3外部中断INT1输入端,低电平0有效P3.4T0定时/计数器0计数脉冲的输入端P3.5T1定时/计数器1计数脉冲的输出端P3.6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的输出端,低电平0有效P3.7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信号的输出端,低电平0有效3.1.3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STC89C52RC单片机部自带三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T1和T2,T0和T1均可作为定时器或计数器使用。6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决定了它的工作方式及功能。TMOD:用来设置定时/计数器T0和T1的工作方式。

26、寄存器部如表3.2所示。表3.2控制寄存器位编号TMOD.7TMOD.6TMOD.5TMOD.4TMOD.3TMOD.2TMOD.1TMOD.0位定义GATEC/TM1M0GATEC/TM1M0TMOD的低4位用于定时/计数器T0的工作方式选择,高四位用于定时/计数器T1的工作方式选择。GATE:选择定时/计数器是否受外部中断控制。若GATE=1,定时/计数器T0启停受引脚P3.2中断0控制;定时/计数器T1启停受引脚P3.3中断1控制;若GATE=0,定时/计数器的启停与外部中断中断0和中断1无关。C/T:定时/计数方式选择位。当C/T=0时为定时方式;C/T=1时为计数方式。M1、M0:定

27、时/计数器工作模式时选择位。定时/计数器工方式如表3.3所示。表3.3四种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M1M2工作方式功能描述00方式013位定时/计数器01方式116位定时/计数器10方式28位定时/计数器11方式3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0 定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TCON用于控制定时/计数器的启停、溢出和外部中断触发方式。TCON寄存器部各位定义如表3.4所示。表3.4TCON部各位定义位编号TCON.7TCON.6TCON.5TCON.4TCON.3TCON.2TCON.1TCON.0未定义TF1TR1TF0TR0IE1IT1IE0IT03.1.4 单片机部结构STC89C52RC单片

28、机部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以及系统总线等构成,部结构框图如3.2所示。图3.2 STC89C52RC单片机部结构单片机部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片数据存储器RAM、片程序存储器ROM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STC89C52RC单片机的CPU是一个8位二进制数的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特殊寄存器组构成。运算器:运算器的核心为算术逻辑单元ALU,主要由布尔处理器、累加器ACC、暂存器TMP1、TMP2、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和寄存器B构成。主要功能为处理数据的算术运算。控制器:控制器的主要功能为对来自存储器中的指令进行译码,通过定时控制电路,在规定的时

29、刻发出各种操作所需的全部部和外部的控制信号,使各部分协调工作,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和定时控制逻辑电路等组成。特殊寄存器SFR:也称为专用寄存器,主要用来指示当前要执行指令的存地址,存放特定的操作数,指示指令的运行状态等。STC89C52RC单片机共有26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离散地分布在片RAM的高128B地址中。STC89C52RC部有两个存储器,分为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但由于访问的地址一样,因而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指令进行操作。程序存储器:主要存放单片机的要执行的程序,一般为Flash ROM.对于STC89C52RC来说,ROM的大小为8KB

30、,片存储空间地址为0000H1FFFH,若EA=0,当PC值在0000H1FFFH之间时,CPU从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当PC值大于1FFFH时,则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址。另外,程序存储器中有几个特殊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是提前固定好的,具有特殊用途。具体如表3.5所示。表3.5程序存储器中的特殊单元0000H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程序从该地址开始执行0003H外部中断0入口地址000BH定时/计数器0溢出中断入口地址0013H外部中断1入口地址001BH定时/计数器1溢出中断入口地址0023H串行口中断入口地址002BH定时/计数器2溢出或T2EXP1.1端负跳变时的入口地址部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

31、运算的中间结果、数据暂存、缓冲、标志位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字形表等。STC89C52RC单片机部数据存储器可分为片RAM区和特殊功能寄存器区SFR。其部RAM的大小为256B,低128 字节的部RAM地址:00H-7FH,可直接寻址或间接寻址。高128 字节的部RAM地址:80H-FFH,只能间接寻址。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80H-FFH, 只能直接寻址.因此可以通过寻址方式的不同,来区分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和高128位的部RAM。52系列单片机在51的基础上增加了5个特殊功能寄存器,主要与定时/计数器2相关联。如表3.6所示:表3.6 STC89C52RC附加的SFRSFR功能名称SFR符号

32、字节地址复位值二进制位地址和位名称D7D6D5D4D3D2D1D0定时/计数器2控制寄存器T2CONC8H00000000CFCECDCCCBCAC9C8TF2EXF2RCLKTCLKEXEN2TR2C/T2CP/RL2定时/计数器2自动重装字节RLDLCAH00000000定时/计数器2自动重装字节RLDHCBH00000000定时/计数器2低字节TL2CCH00000000定时/计数器2高字节TH2CDH000000003.2 主要硬件介绍在此次设计用用到了很多硬件,比如DS18B20、LCD1602液晶显示屏、功率晶体管MJ11016、L298N等等。这里选取主要的几个硬件进行介绍。3.

33、2.1 显示屏LCD1602LCD1602工业字符型液晶显示屏,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LCD1602的引脚图如下。图 3.3 LCD1602引脚图1VSS为电源地接电源负极2VDD接5V电源正极3VEE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电源正极时对比度最弱,接电源地时对比度最高4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5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6E端为使能端,高电平时读取信息,负跳变时执行指令。7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读写状态依赖于RS的电平状态。3.2.2 温度传感

34、器DS18B20DS18B20是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硬件开销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DS18B20主要的技术性能如下:1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2测温围 55+125,固有测温误差1。3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最多只能并联8个,实现多点测温,如果数量过多,会使供电电源电压过低,从而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4工作电源: 3.05.5V/DC 可以数据线寄生电源5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6 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7适用于狭小空间设备测温DS18

35、B20的引脚图如下:图3.4 DS18B20引脚1VCC端接外部电源正极3V5.5V也可使用部的寄生电源。2DQ端为双向数据传输端口,与单片机的引脚相连。3GND端接电源负极。DS18B20的测温原理:DS18B20的测温原理如图3.5所示,图中低温度系数晶振的振荡频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送给减法计数器1,高温度系数晶振随温度变化其震荡频率明显改变,所产生的信号作为减法计数器2的脉冲输入,图中还隐含着计数门,当计数门打开时,DS18B20就对低温度系数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后进行计数,进而完成温度测量.计数门的开启时间由高温度系数振荡器来决定,每次测量前,首先将-55所对应

36、的基数分别置入减法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中,减法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被预置在-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值。首先DS1820提供的读暂存寄存器指令读出以0.5为分辨率的温度测量结果,然后切去测量结果中的最低有效位,得到所测实际温度整数部分T整数,然后再用BEH指令读取计数器1的计数剩余值M剩余和每度计数值M每度,考虑到DS1820测量温度的整数部分以0.25、0.75为进位界限的关系,实际温度T实际可用下式计算得到:T实际=+/M每度。图 3.5 DS18B20测温原理3.2.3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L298nL298N是一种高电压、大电流电机驱动芯片。该芯片采用15脚封装。主要特点是:工作电压高,最高工作

37、电压可达46V;输出电流大,瞬间峰值电流可达3A,持续工作电流为2A;额定功率25W含两个H桥的高电压大电流全桥式驱动器,可以用来驱动直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继电器线圈等感性负载;采用标准逻辑电平信号控制;具有两个使能控制端,在不受输入信号影响的情况下允许或禁止器件工作有一个逻辑电源输入端,使部逻辑电路部分在低电压下工作;可以外接检测电阻,将变化量反馈给控制电路。使用L298N芯片驱动电机,该芯片可以驱动一台两步进电机或四相步进电机,也可以驱动两台直流电机。L298N用来驱动直流电机的模块引脚如图3.6所示:图3.6 L298N模块引脚图1VCC接电源正极3V-46V。2GND接电源负极。3I

38、N1-IN4与单片机相连,输入高低电平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4ENA、ENB为使能端,输入PWM信号可以用来调节电机转速快慢。5OUT1与OUT2、OUT3与OUT4可以分别控制两个电机与电机的两端相连。6SENSA与SENSB接电源负极。第四章 系统整体设计及硬件模块设计4.1 晶振及复位模块 晶振电路能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使用一个晶振,以便各部分保持同步。为了更好的与外围电路进行连接,此次设计选择了如下图4.1所示的晶振电路。图 4.1 晶振电路4.2 复位模块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

39、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复位方式有多种可供选择,此次设计选择的是手动按钮复位。电路如下图4.2所示。图4.2 手动按钮复位电路 手动按钮复位的原理是,人为的在RST端加上高电平,实现单片机的复位。由图可知当按下按钮时,+5V电平直接加到RST端,从而实现单片机的复位。4.3 温度采集模块 温度的采集与传输选用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侧额问电路简单,测温精度较高,适合用于狭小围的温度测量。且DS18B20温度传感器自带有存储器、A/D变化器,不用在添加更多的外围辅助电路。所以温度采集选用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温度采集电路如下图4.3所示。图 4.3

40、 温度采集电路4.4 液晶显示模块温度选取的是LCD1602液晶显示屏来显示,LCD1602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控制简单,成本较低,编程容易,所以选择LCD1602来显示温度。温度显示电路如图4.4所示。图 4.4 温度显示电路 选择P0.0-P0.7口作为数据传送端口,加上拉电阻的目的是因为单片机P0口输出高电平的能力有限。4.5 按键输入模块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扩大能控的度带,所以设置了按键输入模块,能够认为的改变先要的温度带,是温度控制更加的灵活、自由。按键输入的电路如下图4.5所示。图 4.5 按键输入电路图4.6升温模块此次设计选用的升

41、高空间的器件是24的电热管,功率适中,安全易于安放,电热管的控制电路选择用直流斩波电路控制。电热管工作的电路图如图4.6所示。升温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降压斩波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中三极管的导通与关断,来简介控制电热管的工作状态,设定一个工作周期T,在一个周期T,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时间Ton与关断时间Toff,来控制加在电热管上面的平均电压Uo的大小.计算方法为:其中为占空比,E为加在电路中的直流电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当单片机P2.3口给出一个高电平时,三极管Q6导通,电路连接,电热管工作。发光二极管D1发光,当P2.3口给出一低电平时,三极管Q6关断,电路断开,电热管不工作,为了是负载电流

42、连续,所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较大的电感L,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D14,故当环境温度过低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启动模糊控制,单片机P2.3持续输出高电平,电热管持续全功率加热,当环境温度与设定值接近偏差较小时,启动PI控制,PI控制器决定单片机P2.3给出等幅PWM波的占空比,占空比随着偏差的减小越来越小,最终趋近于0。偏差越小占空比与小则一个周期加在电热管上的平均电压越小,电热管的功率越小,温度上升速率变慢。图 4.6 升温电路4.7降温模块降温器件的选择有多种,由于此次设计要求的温度高出环境温度,为了节约成本和方便设计,选择了排气扇作为降温器件,排气扇由L298N电机驱动模块控制。降温电路如图4.7

43、所示。降温原理:单片机引脚P1.2与P1.3分别给出高低电平控制电机的正转,OUT1与OUT2分别接电机的两端,当使能端E给出高电平时电机运行,当使能端E给出低电平时电机停止运行,当温度超出设定值时,PI控制器控制单片机引脚P1.4给出占空比可调的等幅PWM波,偏差越大时,积分作用越明显,占空比越高,电机的转速越快,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偏差较小时,占空比降低,电机缓慢运行或者停止运行,把温度保持在较小的偏差。图4.7 降温电路4.8上下限报警模块 由于此次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希望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的一定围,所以不希望温度超出这个围,当温度超出围以后,为了让人能够快速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所以采用

44、了放光二极管与蜂鸣器结合的温度上下限报警装置。电路如图4.8所示。图 4.8 上下限报警电路工作原理是:当温度低于温度下限时,单片机引脚P2.1给出以高电平,放光二极管D6发光,蜂鸣器发出声响,当温度高于温度上限是,单片机引脚P2.2给出一个高电平,发光二极管D4发光,蜂鸣器发出声响。第五章 软件设计部分由于本次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所以软件部分只做简单的叙述。软件程序设计的主框图如图4.1所示:图4.1 程序设计的主框图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一个能够检测温度,显示温度,控制温度的系统。通过几个月来的学习,查阅资料,慢慢了解了设计用到的各个硬件的作用,通过对硬件的了解学习,慢慢弄懂了各个硬件是怎样在一起工作的,以及让它们在一个系统中把自己的功能发挥出来。在设计完成后,先通过软件的仿真对设计的原理进行检验,仿真成功以后开始进行实物的焊接,虽然焊接的过程中犯了不少的错误,但是最终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实物的制作,下载好软件以后,经过调试最终完成了设计的要求。从刚开始的选题,到中期的准备,再到最终的成果,一点点的学习,一点点的进步,遇到过挫折,但是最重要是设计完成以后得到成果的喜悦。这次毕业设计,不仅达到了设计目标,而且使我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