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91154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系统合路干扰分析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系统合路的干扰分析1、主题简单解读多系统:运营商多,制式多。中国移动GSM900,DCS1800,TD;中国联通GSM900,DCS1800,WCDMA;中国电信CDMA800,CDMA2000,另外还有WLAN等等。合路:由于多运营商、多制式、多频段,出于施工协调、美观、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合路应运而生。 一次布放,施工简单; 美观; 综合造价低廉,共用天馈分布,减少重复建设; 系统可扩展性强,升级改造周期短。一般合路,有合路器方式,还有POI方式,也就是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合路平台,以与两种方式的混合使用。对于合路系统较少的中小规模场景(如:酒店宾馆、写字楼、住宅楼

2、等),可以采用多系统频段合路器来共用室覆盖系统;对于合路系统较多的复杂场景(如:地铁、机场、大型场馆等),建议采用POI构建的室覆盖系统。干扰:合路有好处有必要,但是合路后,就难免产生一些干扰信号,或者不同频率间也会相互干扰。2、干扰的分类系统间的干扰主要分为以下的三类:1)杂散干扰杂散干扰就是一个系统的发射频段外的杂散发射落入到了另一个系统的接收频段而可能造成的干扰,(图)杂散干扰对系统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降低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2)接收机阻塞阻塞干扰,就是各系统信号与其频率组合成分,落在各系统中某基站接收机所接收的信道带宽之外,却仍然能进入该基站接收机,当此干扰大于相关标准中所规定的干扰电

3、平时,就会引起接收机接收灵敏度的下降,恶化接收机的性能。3)系统间互调干扰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以上不同的频率作用于非线性电路或器件时,频率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频率落入接收机的频段所产生的干扰。通信系统中的无源器件的线性度一般优于有源器件,但也可能产生互调干扰。互调干扰的常见形式与影响最大的是三阶互调干扰,可能产生干扰的频率组合有2f1-f2、2f1-f3、2f2-f1、2f2-f3、2f3-f1、2f3-f2、f1+f2-f3、f1-f2+f3、f2+f3-f1。这些频率组合可归纳为2f-f2(一型互调)与f1+f2-f3(二型互调)两种类型。互调干扰集中在各系统的下行输出,在进行合路时的互调

4、产物上,主要表现为三阶互调干扰。如果互调产物落在其中某一个系统的上行接收频段,从而对该系统基站的接收灵敏度造成一定的影响。3、我国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划分根据信息产业部相关频率规划的规定,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划分具体如下所示:表一 各系统间的工作频段系统制式上行频率(MHz)下行频率(MHz)备注GSM900890915935960移动(MHz)联通(MHz)890-909935-954909-915954-960GSM18001710175518051850移动联通17101725180518201745175518401850CDMA800825835870880电信PHS19001920

5、退网TD-SCDMA20102025(B频段)18801900(A频段-已逐渐使用)19001920(A频段-PHS退网后用)移动CDMA1920193521102125电信WCDMA1940195521302145联通WLAN24002483.5ISM频段下面详细分析一下这三种干扰. 4、杂散干扰(以GSM对DCS的影响为例)(图)各种基站的杂散指标:1、GSM/DCS蜂窝发信机杂散指标:频率围最大值测试带宽9 KHz1GHz-36dBm200 KHz890 MHz915MHz-103dBm10 KHz1GHz12.75 GHz-30dBm3 MHz2、CDMA蜂窝发信机杂散指标:频率围最大

6、值测试带宽30MHz1GHz-36dBm100 KHz1GHz12.75 GHz-36dBm1MHz806MHz821MHz-67dBm100 KHz885MHz915MHz-67dBm100 KHz930MHz960MHz-47dBm100 KHz1.7GHz1.92 GHz-47dBm100 KHz3.4GHz3.53 GHz-47dBm100 KHz发射工作频带两边各加上1MHz过渡带的噪声电平-22dBm100 KHz3、PHS蜂窝发信机杂散指标:频率围最大值测试带宽1.9GHz1.92 GHz(带)-36dBm300 KHz其他频带(带外)-26dBm300 KHz4、WCDMA蜂窝

7、发信机杂散指标频率围最大值测试带宽9KHz150KHz-36dBm1KHz150KHz30MHz-36dBm10KHz30MHz1GHz-36dBm100 KHz1GHzFc1-60 MHz or 210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30dBm1MHzFc1-60 MHz or 210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Fc1-50 MHz or 210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25dBm1M HzFc1-50 MHz or 210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Fc2+50 MHz or 218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15dBm1M HzFc2+50 MHz or 218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Fc2+60 MH

8、z or 218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25dBm1M HzFc2+60 MHz or 2180 MHz两者中的最大值12.75GHz-30dBm1M Hz5、特殊频段的抑制保护频段最大电平测量带宽备注19201980MHz-96dBm100KHzBS接收频段921960MHz-57dBm100KHz与GSM900共存时876915MHz-98dBm100KHzGSM900 BTS与UTRA Node B 共址时18051880MHz-47dBm100KHz与DCS1800共存时17101785 MHz-98dBm100KHzDCS1800 BTS与UTRA Node B 共址时1893.5

9、1919.6MHz-41dBm300KHz与PHS共存时21002105MHz-30+3.4(f-2100MHz)dBm1MHz与邻频带业务共存时21752180 MHz-30+3.4(2180MHzf)dBm1MHz与邻频带业务共存时18801920MHz20102025 MHz-52 dBm1MHz与TDSCDMA BS 共存时18801920MHz20102025 MHz-86 dBm1MHz与TDSCDMA BS 共存时23002400 MHz-52 dBm1MHz与TDSCDMA BS 共存时23002400 MHz-86 dBm1MHz与TDSCDMA BS 共存时6、WLAN A

10、P 杂散指标:频带最大值测量宽带301000 MHz-36 dBm100KHz2.42.4835GHz-33 dBm100KHz3.43.53GHz-40 dBm1MHz5.7255.85GHz-40 dBm1MHz其他112.75GHz-30 dBm1MHz将干扰系统产生的杂散干扰带宽转换到被干扰系统后整理得:转换公式:10Log表二:各系统杂散辐射指标(单位: dBm)干扰频段被干扰系统CDMA频段(1.23MHz)GSM频段(200KHz)DCS频段(200KHz)PHS频段(300KHz)WCDMA频段(3.84MHz)WLAN频段(22MHz)CDMA-28dBm-28 dBm-20

11、dBm-25dBm-25dBmGSM-64dBm-90dBm-28dBm-95dBm33dBmDCS-44dBm-42dBm-28dBm-95dBm-37dBmPHS-42dBm-40dBm-40dBm-41dBm-35dBmWCDMA-30dBm-29dBm-29dBm-15dBm-24dBmWLAN-23dBm-21dBm-21dBm-8dBm-17dBm备注:为,带宽转换因子,原杂散指标应加上转换因子。5、干扰电平对底噪影响表经过计算,可得到干扰电平的增加对系统噪声的影响,进而恶化了系统的承受灵敏度。表三:干扰电平增量对系统噪声影响表单位(dB)干扰电平相对原噪声电平的增量-20-16-

12、12-10-9-7-6-3-0受到干扰后的系统噪声增量0.040.10.270.40.50.80.971.763系统接收灵敏度恶化的程度0.040.10.270.40.50.80.971.763在被干扰信号上迭加一个比它低7dB的干扰信号,系统噪声增量允许值为0.8dB,接收机灵敏度恶化了0.8dB,下面为各系统的干扰容限表:表四:各系统干扰容限表(单位:dBm)被干扰系统CDMA GSMDCSPHSWCDMAWLAN系统热噪声(Pn)-113dBm-121dBm-121dBm-119dBm-108dBm-101dBm干扰保护7dB7dB7dB7dB7dB7dB基站接收噪声系数Nf5dB5dB

13、5dB5dB5dB5dB允许干扰电平(SI)-115dBm-123dBm-123dBm-121dBm-110dBm-103dBm6、隔离度计算通过干扰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降低到适当的程度所需要的隔离度,即不明显降低受干扰接收机的灵敏度时的干扰水平。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选择最大的一个作为隔离度要求即可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发射机杂散对接收机的干扰计算杂散所需要的隔离度为:MCLPspu(Pn+Nf-7)Pspu-SI其中:MCL为隔离度要求Pspu为干扰源发射的杂散信号功率,单位为dBmPn为被干扰系统接收带热噪声,单位为dBmNf为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可设为5dB,因为基站接收机噪声

14、系数一般不会超过5dB7dB为干扰保护比PnNf7SI为被干扰系统的允许干扰电平表五: 发射杂散隔离度 (单位:dB)干扰系统被干扰系统CDMAGSMDCSPHSWCDMAWLANC8008787959090G9008287952890G18007982952886PHS7981818086WCDMA8080809585WLAN8082829586以上的计算都是按照规的要求进行事实上,实际设备的性能均高于规要求, 在杂散辐射指标上实际设备均有较大的余量(定义该余量为M,M的典型值为30dB)。因此在考虑合路/共址的工程时应依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设置隔离度(MCL-M),而不需要完全按照协议要求的情

15、况来考虑系统间的隔离度,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PHS基站的实际杂散指标可能不一样,应该以厂家给出的指标或实际测试为准。7、阻塞干扰因阻塞所需的系统间最小隔离度应按下式计算:PT干扰源发射的(主信号)功率电平(对多载频系统应适当增加余量)Sb接收机抗阻塞干扰限制电平各系统接收机阻塞干扰限制电平(单位:dBm)干扰系统CDMA(800)G900G1800PHSCDMA(2000)WCDMATD-SCDMAWLANB频段被干扰系统PT4343433643433320CDMA(800)-16-16-16-16-16-16G900-13888888G180000-130000PHS19000-5-5-15

16、-15-15-15CDMA2000-16-16-41-41-16-16WCDMA-15-15-15-40-40-15-15TD-SCDMAB频段161616-40-40-4016WLAN0000000由此可计算得MCL2表中G900和G1800主信号发射功率增加2dB为多载波余量阻塞干扰隔离度要求干扰系统被干扰系统CDMA(800)G900G1800PHSCDMA2000WCDMATD-SCDMAWLANB频段CDMA(800)-595952-594937G90056352835352512G180043434943433320PHS190043484858584835CDMA2000-595

17、977844936WCDMA58585876834835TD-SCDMA2727277683834WLAN434343364343338、互调干扰根据IS95规和国家无委的检测标准,GSM直放站产生的杂散和互调信号在9KHz-1GHz时小于-36dBm,在1GHz-12.75GHz时小于-30dBm。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产生的原因有三方面:发信机互调、接收机互调和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直放站的杂散和互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直放站部的功放模块。发射机互调是由于直放站在多个发信机(载波)同时工作时,因合路器系统的隔离度不够而导致信号相互耦合,干扰信号侵入发射机末级功率放大器,从而与有用信号之间合成互

18、调产物,并随有用信号发射,造成干扰。接收机互调主要是由高放级与第一混频级电路的非线性所引起。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主要是由于发射机馈线、高频滤波器等无源电路接触不良,以与由于异种金属的接触部分非线性等原因,使强电场的发散信号引起互调,产生干扰源。当有多个频率信号通过非线性电路时,便会相互调制产生互调失真,以二阶和三阶失真幅度为最大,阶数越高失真越小。二阶互调fa+fb、fa-fb等,因其频率远离主导信号频率fa、fb,可不考虑;三阶互调的两种模型2fa-fb、fa+fb-fc,因其频率接近或等于主导信号频率,对通信的影响最大;三阶以上互调失真幅度较小,均可不考虑。移动通信设备主要考虑三阶互调的影响

19、。 (1)互调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对其它运营商的影响:当一个运营商(移动或联通)开通了一台杂散和互调较高的直放站时,互调和杂散信号落在本运营商的频带外,会对附近另一个运营商的下行信号造成同频干扰。 如:运营商A欲在一四层楼上安装一台直放站,杂散和互调为-36dBm(满足无委指标),杂散和互调信号和有用信号一起通过17dBi的业务天线发射,那么杂散和互调信号在天线正面的输出强度为-18dBm,根据自由空间无线信号传播公式可知,相距10米衰减大约50dB,相距100米衰减大约70dB,相距1公里大约衰减90dB;可以算出对其它运营商的下行信号带来的同频干扰。在无阻挡环境下天线正前方100米以同频干扰

20、大于-88dBm,这时如果另一运营商的信号强度低于-79dBm,使得载波干扰比低于9,就会造成无法接通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做室或室外直放站工程时,控制各运营商的设备与天线的距离,对避免干扰非常重要。 2)对相邻基站小区的影响:在使用大功率宽带直放站时,互调指标比较高,由于带宽选择直放站所有的信道都共用一个功放模块,而后级的滤波器是一个宽带滤波器,对通带的互调信号没有抑制作用,因此很难满足IS95规对互调信号的要求。如果恰好能接收到附近本运营商基站的同频信号,输出时后级宽带滤波器对它们不产生任何抑制,那么会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 假设直放站输出功率10W,一般三阶互调40dBc,三阶互调实际输出电

21、平(0dBm),如施主基站使用80、84两个载波,三阶互调信号就回落在76和89两个载波上,通过17dBi的天线向外发射,那么在业务天线前方使用76和89载波的基站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同频干扰,造成掉话率升高,切换失败率提高等问题。 (3)对自身上行信号的影响直放站下行功放产生的杂散和互调信号通过直放站部的双工器进入上行信道,如果此信号过高就会严重干扰上行信号,造成直放站的覆盖围降低。 如:直放站的杂散和互调为-36dBm(满足无委指标),双工器的隔离度为70dB,下行功放产生的杂散和互调对上行信道的干扰为-106dBm,再加上直放站的噪声系数5dB,噪声电平达到-101dBm,为保证GSM要求

22、的最小载干比9dB,所需最小上行信号电平应大于-92dBm。假如直放站输出功率每载波5W(37dBm),手机最大输出功率2W(33dBm),那么直放站实际覆盖距离是下行信号电平为-87dBm,低于此电平值,手机用户将会因为上行链路信噪比不够而无法通话。9、抑制干扰方法对于多系统共建的共存干扰的抑制,有以下方法: 提高有源设备射频性能; 增加多频合路器不同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天馈系统进行上、下行分路建设; 增加各个系统间的频段间隔。 本文对杂散和接收机阻塞干扰做了初步的分析,在工程实际运用和设计方案时还应该根据设备的相关指标,进行详细的相关计算,得出最终的隔离度指标值,作为与多系统合路设备,PHS二级合路器的使用指标和技术规格。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