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96919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初中物理光学易错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大志教育 光学复习一、选择题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

2、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5.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后静止D.仍在原来位置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7.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得折射现象得是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地图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 D在潜望

3、镜中观察倒景物9.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B恰为60mm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11.20XX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

4、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12.如图是08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手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居民家中电视机收到该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13.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14.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 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 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5、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6.图3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17.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 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19.安装在居民小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电子监

6、控系统能为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适时监控: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实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平面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2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日食现象 B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C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21.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22.下列四种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3.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7、。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30cm。24.图5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2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2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27.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 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28.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

8、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29.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0.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A.B.C.D.31图1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二、填空题1. 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北京奥运圣火采集仪式是通过_传递到世界各地的。电视屏幕上丰富的色彩是由_、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选填缩小、等大或

9、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 图l6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应选择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造成的;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承接到像A.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图17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18中的_。4.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所示.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

10、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透镜制成的眼镜片5.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移动。6. 清晨.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更加清晰.这是因为露珠起到了镜作用的结果7. 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_透镜来矫正。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

11、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8.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上的火炬点燃。9.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0.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2f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1.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

12、.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的实像。12.如图10.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全部选填大、小。1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位置以后.所成实

13、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14.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_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_。15.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所成的是像。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眼镜。16.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

14、察自己的手指时.如图4甲所示.会看到正立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4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17.如图5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像。18. 如图6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一些选填深或浅。19. 闻名于世的XX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 作用.可用于矫正_视眼。20

15、.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 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21.图3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射入_中。三、作图题1. 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14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如图8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3.图14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4.如图7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

16、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5.完成图10的光路图。 6. 如图8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7.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8.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9.如图15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10.画出图乙中与入

17、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11. 如图所示.M 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为人射光线.O为入射点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大致径迹.四、实验探究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 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 完整。 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

18、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将玻璃后放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的距离.目的是.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入光具座中进行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情景如图18所示;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_。4.如图15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19、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5. 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把

20、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做法相同。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填标号。6. 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 25cm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 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 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 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那么他的眼球对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表示

21、.配戴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物距cm像距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2.012.0等大第二次15.015.0等大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8.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题30-1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 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眼睛 2如题30-2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其矫正做法是图_题30-1图 题30-2图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