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096937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海上安全与救生案例分析海上事,获救者讲述逃生过程一案件介绍:据沉船事故的幸存者介绍,2011年4月17日晚上11时,市板桥镇利章村28艘渔船从利章港码头出发,一起前往南湾港至乐东岭头一带的近海海域出海捕鱼,每艘渔船上有2名渔民,共计56名渔民;他们或是夫妻、父子、兄弟关系。板桥镇利章村生还的邓先生告诉记者,18日凌晨2时许,近海海域突然刮起了7-8级大风,类似电影中的“龙卷风”一样,同时还伴有冰雹落下,8艘渔船当场被打翻,沉没在海水中,19名利章村渔民落入水中,造成3人死亡、4人失踪,12人被附近作业的渔船搜救、打捞上船后获救。 2011年4月18日那天上午九点多,记者在板桥镇利章村采访了

2、在海上事故中获救的村民云昌娇,她向记者讲述了当时海上逃生的经历。云昌娇今年30岁,是板桥镇利章村的村民。18日凌晨1时左右,云昌娇与老公梁启国象平常一样出海打渔。当天出海前,天气很好,经过半个小时的航行,他们到达了打渔地点。他们把渔网洒向海里后,夫妻俩就开始做着捕鱼的准备工作。忽然间,雷鸣电闪,空中压来滚滚乌云,接着冰雹砸到了渔船上,随后刮起了他们所听说的“鬼风”,惊涛骇浪接踵而至,把渔船重重地卷起,又重重地扔了下来。这个时候,梁启国意识到情况很危险,大声对着妻子呼喊:“要小心,不然我们就没命了!”话还没说完,渔船就翻了。梁启国掉入海里,但他水性好,便拼命地抓住船上的泡沫板。这个时候船就往下沉

3、了。他把泡沫板推到妻子身边,让妻子抓住泡沫板,自己也紧紧抓住泡沫板。可是风这个时候却越来越凶猛,把他们两个往天空中重重卷起,又重重地扔了下来,但是他们始终都没有松开泡沫板。夫妻俩在海里漂着,都看不清对方的脸。老公很担心妻子,妻子不会游泳,一边推着泡沫板,一边紧紧抓住老婆的手,还一边大声地安慰她:“不要松开手,孩子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呢!不用怕,差不多到岸了!”当时的云昌娇很疲惫,手脚都已经麻木,但是她还是不敢松手。不过,海水却一个劲地往她嘴里灌。过了半个小时后,云昌娇已经奄奄一息,梁启国还是努力把她推到泡沫板上。就这样,夫妻俩一个在泡沫板上,一个在海里面推着泡沫板,他们漂了将近两个小时后,看到有一

4、艘渔船向他们开来,他们便大声呼救。可是由于风浪太大,他们的呼救声被淹没了。无奈之下,丈夫捡起泡沫板上的一根竹竿,把身上的衣服绑在竹竿上,让云昌娇高高挥舞。这个时候,渔船上的搜救人员发现了海上的他们。终于,十分钟之后,渔船上的人把夫妻俩救了上来。2 学理要点(与本案例相关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海上求生的基本原则1.1 自生保护海上救生人员在各种情况之下,都应做好自生保护。乘船旅行时应在思想上保持警惕,做好准备,事先考虑好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应该如何行动。了解备用救生衣、救生艇、救生筏的存放位置,要了解本船的各通道、出入口、交叉通道以与通往甲板的最近逃生口,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地离开危险的地方。1

5、.2 遇难位置IMO规定,海船上配备有GMDSS通讯设施,如果船遇险了,可以呼叫16频道,这是专门用于求救的频道。如果附近有船只,它就能收到,然后过来救你。 如果遇难船离港口不是很远,港监部门收到,同样会派船或者直升机搜救。1.3 淡水与食物对于求生者来讲,淡水比食物更为重要。人体储存有一定的营养,只要每天给以适当的淡水(人每天至少补充0.5升)仍能维持生命达30-50天,但如果没有淡水,则最多维持2-3天。救生艇所配备的淡水、食物可供额定乘员维持6天之用。救生筏多配备的淡水、食物可供3天之用。在弃船后24小时不能进食,以后每天定额进食(每人每天补充0.5升淡水),尽量节省。此外可收集雨水和露

6、水、海洋生物的体液和高纬度水域的浮冰。食物不足时可捕捉鱼、鸟和采集海藻补充。对于海上求生者来说,千万不要喝海水。因为人体只能承受含盐量为2%的水,而海水的含盐量往往大于5%。饮用海水,身体反而失水更快,更感到口渴。严重的会出现腹胀、幻觉、神志昏迷、精神错乱等症状,加速死亡。2. 落水者未穿戴救生衣时应采取的行动如果遇到必须弃船跳水,而你的水性又不是很好,只能勉强保护自己而无力救助他人时,你应尽量不要从他人的面前游过,以免被没有水性的游客抓住不放,而耽误你的自救,导致双双不幸,类似的事件在海难事故中常有发生。如果在船上不慎落水,除了保持身体悬浮于水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引人注意,寻求救援或呼救,

7、拍击水面发出声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水中,用一只手臂挥舞(不能用两手,否则会沉入水底),加大动作幅度更能引人注意,如果穿着救生衣或在救生艇上,可能备有警哨和灯光装置,能规则地发出海上求救信号。如果手边没有救生衣,可用裤子制作一个简易的漂浮口袋:绑紧裤腿,拽住裤腰两端在水面抖动,使裤管充满空气,套在腰上可暂时使人保持漂浮。以下为正确方式 落水后不要把衣服抛弃 仰浮是未穿救生衣落水者最适宜的漂浮姿势。 当接近救助船、筏或过往船舶时,做出求救行动 如过往船舶未发现落水者,不要追赶船舶 正确掌握呼吸方法,放松肌肉,防止痉挛3 案例问题:1. 渔民出海捕鱼时穿戴穿救生衣的重要性2. 2. 未为穿救生衣者

8、在水中漂浮求生3. 3. 如何水中采取行动4 案例评析(对案例问题的回答)1. 按要求,凡上船出海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据了解,目前我国有90%的渔民在海上作业时,不穿救生衣。认为穿救生衣不便作业,但海上作业尤其是潮水作业,水流时速很快,人在这样的水流中,很难坚持长时间踩水漂浮。人落水后,海浪的拍击,也容易照成昏厥,这时救生衣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人员还有一些船主为省钱,购买劣质假冒的救生衣,这些都对船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救生衣(a life 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

9、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1.1 使用方法1.1.1 将救生衣口哨袋朝外穿在身上。1.1.2 拉好拉链,双手拉紧前领缚带,缚好颈带1.1.3 奖下缚带在前身左右交叉缚牢。1.1.4 穿妥后检查每一处是否缚牢。1.2 使用颜色救生衣中鲜艳的颜色或者带有荧光成分的颜色,会刺激我们的视神经的。可能和这种色彩的波长有关,是人的眼睛很容易承受且不易被其他颜色混淆的。这样就会比较显眼。这样穿着救生衣万一出了事故,就很容易被人发现,可以尽快的实施救援1.3 用途分类1.3.1 船用救生

10、衣(Marine Lifejacket),(船用儿童救生衣(Marine Child Lifejacket) ),适合远洋沿海与河各类人员救生使用,救生衣浮力大于113N 救生衣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救生衣浮力损失应小于5%。 救生衣浮力材料:聚乙烯泡沫塑料 。新型船用救生衣是按照IMO MSC207(81)、MSC200(80)的要求设计制造的新款救生衣,该规于2010年7月1日实施。1.3.2 船用工作救生衣(Marine work Lifejacket),适合沿海与河各类人员工作使用。救生衣浮力大于75N,救生衣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救生衣浮力损失应小于5%。1.3.3 休闲救生衣:也有

11、的称水上运动救生衣(Water Sports Lifejacket), 面料多用氯丁橡胶复合材料,多种样色搭配,时尚美观。主要适用于水上游玩、学习游泳、漂流、垂钓等穿着起救生防护作用。1.4 作用原理1.4.1 浮力材料填充式救生衣,即用尼龙布或氯丁橡胶做面料,中间填充浮力材料。1.4.2 充气式救生衣:采用强度高防水材料制造而成,类似充气式救生圈或游泳圈的原理。分自动充气式或被动充气式。但是这种救生衣最应该注意的是:绝对避免尖锐物戳穿或磨破防水层,漏气后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1.5 充气救生衣类型1.5.1 脖挂式气胀前如同一件背心穿在上,落水或在水中遇险时,拉开手动阀,5秒钟迅速充气,

12、人体被浮上水面实现救生。救生衣上有吹嘴,也可吹气。遇险时拉开手动阀,钢瓶高压气体充入救生衣,背心的前胸和后背迅速气胀形成气囊,在水中能产生10公斤浮力将人体浮于水面。脖挂式充气救生衣1.5.2 腰挂式休闲时用一根织带固定在腰间,不慎落水后充气后形成一个马蹄形的救生圈,围在落水者的腰间,使落水者浮在水面上。成衣符合SOLAS公约和IMO最新规要求,经CCS认证,被允许在船界、舰艇、海上缉私、水上施工、水上运动、打捞、领航、抗洪防汛、海钓休闲等领域应用。腰挂式充气救生衣1.5.3 腰包式气胀前气囊装于小包与腰带连接系于腰间。不妨碍水上、船上作业人员正常操作。充气后气囊自动从包弹出,由于有带扣连接,

13、气囊带动人体浮于水面,此时可顺手将气囊套过头部置于脖颈与胸前两手环抱,其浮力效果同充气救生衣脖挂式相似。穿上救生衣,在危急时刻,也是对自己的人生保障。腰包式充气救生衣2. 无穿救生衣时的求生方法2.1 漂浮姿势采取仰浮姿势进行求生,优点是:动作慢,运动量小,体力消耗少,能较持久地坚持在海面待救。能使眼、口鼻都始终保持在水面上,不仅呼吸方便,而且视野开阔、便于观察。2.2 切勿丢弃衣物落水者在水中切勿将衣服抛弃,因为衣服可以做成浮具,另外,穿着衣服可抗御寒冷和烈日,并且便于让救援者救助落水者时提拉他的衣服。将衣服改作成临时浮具的方法:将上衣脱下,纽扣全部扣住并扎紧袖口和领口,衣服下端也扎紧,在第

14、二、三纽扣之间吹起使其膨胀,即可支撑体重。如用裤子则更理想,将两裤管扎紧,倒持使裤腰迎风开,待两裤管胀满后,扎紧裤腰,便可做成一个非常好用的马鞍型浮具。在船沉没时,一般有物品漂浮在海面上。未穿救生衣的落水者应在水中捞获并利用较安全可靠的、可用作救生浮具的漂浮物,在水中保持漂浮,等待救援。2.3 海上漂浮时的危险与应对方式个人在海上漂浮会遇到很多方面的危险,这种危险有个方面,缺水、缺粮、晕浪以与鲨鱼袭击。人体的构成约是水分,如果缺水,身体各器官机能将会受损,出现疲劳、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缺水会导致昏迷直至死亡,如果有水无粮,最多可存活甚至天,但有粮无水,只能存活天。缺粮的主要危险则在于不能与时补

15、充身体所需能量,在海上漂浮是非常需要力气的。在目前米的海浪下,人很难不呛水。一般来说,喝下毫升的海水,要排尽这些盐分所需的水约毫升,也就是说,海水不仅白喝了,体还要白白流失毫升水。鲨鱼主要活动在热带低纬地区,等地主要是在月间出现,但在岛以南公里的水域,月份就已经有鲨鱼出动。水温过低容易丧命人的体温降到摄氏度即神志不清 。对于长时间漂浮海上的人来说,最容易使人丧失自救力的因素是水温低于人体体温。有研究说明,摄氏零度的水温下,普通体质的人只能存活小时,在摄氏余度的水温中,也只能存活几个小时。目前飞行员落水的水域水温大概在摄氏度左右,而人的正常体温是摄氏度左右,水温低于人体体温余度,再加上三天的能量

16、消耗,体温很容易下降,一旦降到摄氏度左右,就会神志不清。落海自救要靠意志若条件允许可充分利用救生衣和降落伞 。如果落海,一般是毫无准备的,可以利用的器具相当少。如果条件允许,要充分利用救生衣和降落伞。一般物体在水中都有一定浮力,在水中的重量只有岸上的,人的体有脂肪和空气,因此更易浮于水面。一般救生衣的两个气室能够托起公斤的物体,只要不受损,是能够保持人浮于水面的。降落伞由比水轻的尼龙布做成,夹层中常有空气,因此它也能够助浮,在海上要尽量保证这两样东西不受损。当然,如果准备充分,防水电筒等一些东西也是很好的救助物品。3. 水中求生的正确方法3.1 海上救生是的禁忌除了仰浮姿势外,不宜采用运动量较

17、大、消耗体力大的游泳方式,如蛙泳、自由泳、立泳等。当接近艇筏或过往船舶时,应采取立泳,并将双手举出水面摆动。一般只有当接近救助船1000m以时,大声呼救才有效果。除非过往船舶已发现落水者,并停船准备救援外,落水者不应做无效果的游泳去追赶航行中的船舶。在水中保持漂浮时,如感到疲倦想入睡,必须设法保持清醒。要有决心和信心同危险作斗争,坚持时间越长,获救的机会就越大。保持安静:落入冷水者应利用救生背心或抓住沉船飘浮物,尽可能安静地飘浮。这样在进入冷水时的不适感很快就会减轻。在没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飘浮物,或者必须马上离开即将沉没的船只,以与离海岸或打捞船的距离较近时,才可以考虑游泳。否则,即使游

18、泳技术相当熟练,在冻冷的水中也只能泳很短的距离。 保护头部与采取一定的姿势减慢体热散失:入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里,不可将飞行帽或头盔去掉。头部和手的防护是相当重要的。为了减少水接触的体表面积,特别是保持几个高度散热的部位,即腑窝、腹股沟和胸部,在水中应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腿向腹屈曲的姿势。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以保存体热。3.2 海上求生的其他要领3.2.1 要有坚强的意志与克服困难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无穷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3.2.2 迅速发出呼救信号,请求援救。3.2.3 离船在海水中漂流或乘救生器材漂流要辨别好方向,安定情绪,迅速离开险船。3.2.4 不要喝海水,千方百计寻找淡水,防止脱水。3.2.5 寻找食物代用品,海洋中有鱼、龟、海鸟、贝壳、海藻可供食用。3.2.6 谨防鲨鱼、海蛇等咬伤。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