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故事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冲之故事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祖冲之故事读后感 祖冲之故事读后感1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和数学家,但是,祖冲之童年的时候并不是很聪明的。读完这个故事,我被祖冲之的好奇和坚持所感动,更为他那孜孜不倦研究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小时候的祖冲之可不太聪明,总是记不住圣贤书的道理,还被别人嘲笑为“小笨蛋”。虽然祖冲之不爱读圣贤书,却特别喜欢亲近大自然,他爱上了天文学,爸爸、爷爷也跟他一起研究天文知识。祖冲之长大后推算出了“大明历”,编写了一本缀术,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以上的科学家。正是因为祖冲之那强烈的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功的。祖冲之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据相差不到一秒可想而知,祖
2、冲之这个测定的过程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也历经了多少的失败和挫折。可见祖冲之永不放弃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再通过刻苦的钻研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那我们一定会在科学领域继续发扬光大的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代价祖冲之、爱迪生以及其他的科学家都一样,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同样道理,我们在学习上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失败了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祖冲之故事读后感2我读过许多中国古代科家的故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故事讲的是祖冲之在看九章算术书时,书中圆周
3、率大概为“径一周三”很不精确,他想把圆周率计算好,于是他在房子里画了大大小小的圆圈,不停地测量圆的直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无论酷暑还是严寒,祖冲之不停地算,从不间断。一道算术题祖冲之算了一辈子,失败了再重新算,在那样艰苦落后的条件下,他寒暑不避,日夜不分,终于算出了结果,创造了奇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永不放弃的勇士”。祖冲之向人们证明一个事实:科学攀登,艰难曲折,辉煌属于百折不挠的人!记得寒假我回了外婆家,外婆养了好几只兔子,一天,妈妈说带我野外摘兔子草,我高兴极了。我们来到野外,妈妈在前面仔细找兔子草,我在后面一边玩,一边捉虫子,兔子草没摘到,反倒被虫子咬了几个包。我跑到妈
4、妈面前说:“妈妈,我们回去吧,摘兔子草太难找了,我一颗也没找到,妈妈你看,我还被虫子咬了好几个包”。妈妈说:“儿子,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你要学会仔细去观察,去辨认,这样才能找到是兔子草”。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在一边玩一边捉虫子了。终于我也摘到了许多兔子草。以后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要有始有终,这样才能成功。祖冲之故事读后感3今天,即使用算盘和纸笔来完成这些计算,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让我们想一想,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时代,一位中年人在昏暗的油灯下,手中不停地算呀、记呀,还要经常地重新摆放数以万计的算筹,这是一件多么艰辛的事情,而且还需要日复一日地重复这种状态,一个人要是没有极大的毅力
5、,是绝对完不成这项工作的。这一光辉成就,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数学高度发展的水平。祖冲之,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同时也受到世界各国科学界人士的推崇。1960年,苏联科学家们在研究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后,用世界上一些最有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那上面的山谷,其中有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适应了当时生产实践的需要。他亲自研究过,并用最新的圆周率成果修正古代的量器容积的计算。古代有一种量器叫做“釜”,一般的是一尺深,外形呈圆柱状,那这种量器的容积有多大呢?要想求出这个数值,就要用到圆周率。祖冲之利用他的研究,求出了精确的数值。他还重新计算了汉
6、朝刘歆所造的“律嘉量”(另一种量器,与上面提到的 都是类似于现在我们所用的“升”等量器,但它们都是圆柱体。),由于刘歆所用的计算方法和圆周率数值都不够准确,所以他所得到的容积值与实际数值有出入。祖冲之找到他的错误所在,利用“祖率”校正了数值。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以后,人们制造量器时就采用了祖冲之的“祖率”数值。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7位数,并得出了圆周率分数形式的近似值。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查考;如果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000多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据隋书
7、律历志记载,祖冲之以一忽(一丈的一亿分之一)为单位,求直径为一丈的圆的周长,求得盈数为3.1415927、肭数为3.1415926,圆周率的真值介于盈肭两数之间。隋书度量衡没有具体说明祖冲之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盈肭两数的。一般认为,祖冲之采用的是刘徽的割圆术,但也有别的多种猜测。这两个近似值准确到小数第7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直到一千多年以后,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F.韦达才得到更精确的结果。祖冲之确定了的两个渐近分数,约率22/7和密率355/113。其中密率355/113(3.1415929)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德国人V.奥托发现。它是三个成对奇数113355再
8、折两段组成,优美、规整、易记。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把圆周率的密率叫做“祖率”。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只是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一个方面。实际上,14世纪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比如几何中的勾股定理,在中国早期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大约于公元前2世纪成书)中即有论述;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另一本重要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13世纪时,中国就已经有了十次方程的解法,而直到16世纪,欧洲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祖冲之故事读后感4数理化通俗演义中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故事,作者梁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许多遥远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科学成
9、就一一再现在我们眼前。祖冲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得出的圆周率精确值在当时的世界遥遥领先。祖冲之是在为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做注的时候遭遇到圆周率这个难题的,这个问题当时已经困扰中国数学学者四百余年。祖冲之大量阅读了前人留下对九章算术注解,从刘徽的割圆术中获得灵感,将一个圆内接上正多边形,不断地割下去,求出多边形的周长,便能无限接近圆周率。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在地上画了一个直径为一丈的打算,将圆割成六等分,然后依次内接12边形、24边形、48边形父子俩把地上的大圆切割到了24576份,这时的圆周率已经精确到了3。14159261。祖冲之知道这样不断的割下去,内接多边形的周长还会增加,会更接近于圆周,但这已经是小数点后的第8位,再增加也不会超过0。00000001丈,所以圆周率必然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首次提出了圆周率在“上下二限”之间这个提法,这个圆周率的精确值直到1000年后才被阿拉伯数学家超过。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凡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推算。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推算,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重大贡献,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