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109471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1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1、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1.1组织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1.1.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1.1.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

2、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1.1.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1.2技术措施1.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1.2.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1.2.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1

3、.3卫生保健措施1.3.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1.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1.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2、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其应急预案2.1中暑症状的表现2.1.

4、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2.1.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2.1.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为未及时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

5、40以上,若不赶紧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2.2发生中暑事故的应急预案2.2.1发生中暑事故后,应立即将病人扶(抬)至通风良好且阴凉的地方,将病人的领扣松开,以利呼吸,同时给病人服下解署药十滴水,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2.2.2对重症中暑者,除按上述条件施救外,还应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并动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拦截出租车及时将病人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21、中暑因身体过度受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2、中暑的主要症状2.1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如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露天作业现场等。2.2中暑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口渴等,随后出现体温显

6、著升高,脉搏快速,面红、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3如伴有因大量出汗所致的氯化纳丢失,可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最常见的为小腿抽筋。3、中暑的预防3.1合理处理热源。改革工艺,减少热源,将强热源移出车间或安放在下风口。采取隔热措施,将热源分开。3.2加强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根据单位的情况,使热空气自然流出,冷空气自然吹入。机械通风,采用风机,冷却处理,电风扇、空调等进行通风高温。3.3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环境特点,采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3.4适当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以补充氯化纳和水分。3.5如果在阳光下作业,可适当避开中午强烈的日光。4、中暑的

7、现场救护4.1轻度中暑的救护:如果因热而感到头痛、乏力、口渴等时,应自行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休息,并饮用冷盐开水,冷水洗脸或吹电风扇等。4.2中度中暑的救护: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敷头部,冷水擦身体,吹电风扇等方法降温。4.3严重中暑的救护:如果是严重中暑,就要用冷水冲淋或在头、颈、腋下、大腿放置冰袋等迅速降温。4.4如果中暑者能饮水。则让他喝冷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盐分。4.5对病情较重者,应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3一、概述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解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疾病群,以息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

8、特征,一般分为中暑息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类型。日常生活中,劳动生产中偶有发生中暑伤害事件,重者可当场死亡,轻者如不及时抢救也危及生命,因此,如发生相应伤害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以尽可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为后期抢救赢得时间。二、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相应的中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担任,组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并根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及各施工队伍设立情况,分别成立应急小组,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制定应急联系方法,并开展预防宣传活动。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报生产管理部备案(名单附后)。职责如下:1、组长: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2、副

9、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险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3、相关部门生产管理部:值班电话设置于办公室内,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其他职能部门: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物资和技术人员,投入抢救工作。三、中暑表现(一)高温作业下出现口渴、大汗、疲乏、头昏、胸闷、恶心;(二)体温多在38OC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三)中暑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四)重症中暑出现晕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体温达40OC以上。四、现场处理

10、(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二)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三)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四)严重者迅速物理降温,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拭,电风扇吹风;(五)拨打“120”或送医院救治。五、中暑的预防(一)教育职工对中暑的防范意识;(二)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通气和尽可能遮阳;(三)配发必要的劳保用品,如草帽、遮阳伞等;(四)配备预防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4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暑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一、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 长:_副组长:组 员:二、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电话:南京市医院电话:_电话:三、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夏季室外气

11、温在37以上,由应急组长_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室外气温连续15天底于37以下,由应急组长宣布防暑预案终止。四、出现中暑的症状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判断为中暑。五、应急措施:1、应急组长宣布启动防暑应急预案,由_负责制订新的施工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必须避开中午高温。2、_负责给员工宿舍购买安装风扇等降温设备。3、_做好夏季防暑知识宣传,以告员工信、黑板报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各种预防中暑的措施。4、_负责向施工一线员工发放防暑药品,如人丹、菊花茶、风油精。5、由_、_、监督项目部及各队食堂,要求每天给员工做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工地有供应开水设备。6、员工出现中暑时,立即向应

12、急小组汇报,组长根据中暑情况组织应急小组部分、全部及项目其它人员进行应急处理。7、小组其他成员为机动人员,做好配合工作。六、对外联系电话:南京市急救中心电话:120南京市环保局电话:_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5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预案。一、本预案是针对施工中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

13、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工程施工事故。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执行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三、当在工程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信息联络小组、“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项目部领导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

14、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以下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成员应急总指挥:小组名称: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李效军成员:刘志波、张庆吉、徐殿成、王树君、刘黎明、张国华、周长欣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张庆吉、郭振山、张国华、曲云涛、李宝庆、王春杰信息联络小组:张国华、郑军、杨东旭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刘黎明、张国华、董本运、张智斌、霍明亮现场医疗救护小组:曲云涛、李宝庆、王春杰、董本运、张智斌、霍明亮后勤保障小组:郭振山、张国华、王永恒、闫雪林、王明伍、闻瑞林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在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工程在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

15、。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机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2、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3、安全保障(警戒)小组由安全员担任组长并组织机组员工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机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

16、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4、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机组长组织员工对中暑员工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病好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施工现场抢救伤员;指导中暑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五、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可就近从附近工地调集救援队伍、人员、物资设备。同时专业救援队伍

17、、物资设备从应急预备救援队伍中调集。六、各类紧急情况发生后,需调集的主要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主要物资及人员职责安排如下:1、人员、物资准备:项目部物资的购置由材料员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1)、药品:感冒药、腹泻药等治疗药品及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风油精、茶叶、白糖等。(2)、救护器具:单架、救护汽车、氧气袋、毛巾、医用药箱、冰柜(冰块)等。七、施救方法: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18、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案。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业主。八、善后处理工作: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

19、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发生,具体防范措施如下:(1)由信息小组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减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1:0015:00)段进行施工作业。(5)项目部对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减温的安全小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6)项目部内部设置医护人员,加强项目内部的医疗救护宣传、保障人员的生命、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施工现场。九、应急恢复、重新进入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