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19333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考阶段检测卷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阶段检测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2016*9月选考质量评估)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0.8molL1s1是指1s时*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答案C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

2、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D当*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B3(2016*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在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2HI(g)H2(g)I2(g),2s时生成0.1molH2,则以HI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0.05molL1s1B0.1molL1s1C0.2molL1s1D0.8molL1s1答案B解析V1 L,t2 s,n(H2)0.1 mol,则v(H2)0.05 molL1s1,由可得v(HI)20.05 molL1s10.1 molL1s1,故选B。4(2016*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试题)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

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反应中*、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YZBt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若t4,则0t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D温度、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1mol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答案C解析A项,由图可知,*为反应物,Y、Z为生成物,且*、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分别为0.8mol1.2mol0.4mol23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方程式为2*3YZ,错误;B项,t时达到化学平衡,v正v逆0,错误;C项,t4时v(*)0.1molL1min1;正确,D项,温度

4、、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He,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故正、逆反应速率不变,错误。5(2016*高二期中)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O(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2molL1s1Bv(O2)0.01molL1s1Cv(N2)0.02molL1s1Dv(H2O)0.02molL1s1答案A解析半分钟N2变化的浓度c(N2)0.3 molL1,v(N2)0.01 molL1s1,C错误;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得出v(NH3)0.02 molL1s1,A正确;

5、v(O2)0.015 molL1s1,B错误;v(H2O)0.03 molL1s1,D错误。6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sA由3mol降为1.8mol,则前2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v(B)0.03molL1s1Bv(B)0.045molL1s1Cv(C)0.03molL1s1Dv(C)0.06molL1s1答案B解析v(A)0.03 molL1s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的速率为0.045 molL1s1,B正确;C的速率为0.015 molL1s1,所以答案选B。7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

6、(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s1,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molB2.8molC2.4molD1.2mol答案B解析n(A)v(A)tV0.12 molL1s110 s2 L2.4 mol,n(B)1.2 mol,则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 mol1.2 mol2.8 mol。8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A(g)3B(g)=2C(g)2D(g),根据下列测定的结果判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A的起始浓度为1molL1,5min后测得A的浓度为0.25molL1B2L的恒容容器,充

7、入8molB,5min后容器中还有2molBC30s内,测得C的浓度增加了0.2molL1DD的起始浓度为3molL1,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2.1molL1答案D解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比较反应的快慢,转变成用同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A项,v(A)0.15 molL1min1;B项,v(B)0.6 molL1min1,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 molL1min1;C项,v(C)0.4 molL1min1,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 molL1min1;D项,v(D)0.45 molL1min1,转化为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v(A)0.225

8、molL1min1。所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D。9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比为221;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BCD以上全部答案A10(2016*8月选考模拟)N2(g)3H2(g)2NH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浓度保持不变BH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2v正(H2)3v逆(N

9、H3)D断裂3molHH,同时断裂2molNH答案D解析N2的浓度不变、H2体积分数不变、2v正(H2)3v逆(NH3)均可作为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而断裂3molHH的同时断裂6molNH才可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故D项错误。1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减小C或D的浓度B减小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答案D12(2016*平阳二中期中)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

10、速率影响更大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答案B解析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温,v正、v逆均增大,但v逆v正,因而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A错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v正、v逆均增大,但v正v逆,因而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B正确;减小反应物浓度,v正减小,v逆瞬间不变,因而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C错误;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D错误。13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以下措施: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增加碳的量通入CO2恒容下充入He恒压下充入He加热其中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BCD答案C解析该反应为有气体参加的

11、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增加固体物质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恒容下充入He,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恒压下充入He,反应物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14(2016*调研)对于反应2A(g)B(g)=3C(g)5D(g),在*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v(A)v(D) Bv(B)v(C)Cv(B)2v(A) Dv(C)v(D)答案B解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A)v(B)v(C)v(D)2135。15将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盛

12、有10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释至500mL,此时两者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20mL3molL1B80mL1molL1C10mL4molL1D30mL2molL1答案B解析影响反应速率的是混合后反应物的浓度,由于混合后溶液稀释至500 mL,根据c,n(HCl)相等,n(Na2S2O3)越大,c(Na2S2O3)就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6在反应3H2N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1s1,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A1.33sB1sC0.33sD2s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

13、式,氨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则H2的浓度减小了0.9 molL1,根据v,可以计算出t2 s。17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BA3B=2CC3AB=2CDAB=C答案A解析根据2v(B)3v(A)3v(C)可知,v(A)v(B)v(C)232,A项正确。18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选项金属/mol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及体积温度AMg0.16molL1硝酸10mL60BM

14、g0.14molL1盐酸10mL60CFe0.14molL1盐酸10mL40DMg0.13molL1硫酸10mL60答案D解析镁与硝酸反应无H2放出,A错误;铁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镁,因而与酸反应产生H2的速度慢,C错误;影响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应该是H浓度,3 molL1硫酸中c(H)大于4 molL1盐酸中c(H),故选D。19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v(NH3)2v(CO2)B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

15、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答案D解析由于NH3、CO2都是生成物,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因此在任何时刻都存在v(NH3)2v(CO2),A错误;由于是固体的分解反应,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是三分之二,B错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产生的气体NH3、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C错误;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气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气体的密度也会发生改变,现在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20在一个容积固定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2NH3,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

16、成;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N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容器的压强不再改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ABCD答案A解析当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满足此条件,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反应物的量不再变化时也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N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满足此条件,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另外容器的压强不再改变,也能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再改变,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容积固定,质量不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密度都不变。21对于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17、一定增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BCD答案B解析总质量不变,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若生成物质量增大小于混合物总质量增大,生成物的质量分数可能降低,故错误;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增加,如果加入和生成物反应的物质,则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减少,故错误;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但增大*一反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故错误;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故错误;

18、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故正确;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故错误。22(2016*选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量的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后,用CCl4萃取其中的I2,分液,在水溶液中滴加KS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B在一定条件下,一份双氧水样品经过2h,H2O2的浓度从0.05molL1下降到0.03molL1,该双氧水在这2h中分解的平均反应速率约为0.015molL1h1C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升高,对于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对于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减慢D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

19、g),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12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答案A解析KS溶液遇Fe3变血红色,A正确;c(H2O2)0.01molL1h1,B错;对所有反应,升温都会加快反应速率,C错;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与各物质的浓度比没有关系,D错。23(2016*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在2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开始通入物质的量为4mol和2mol的SO2和O2,10s后,发现SO3的浓度为0.5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和O2的反应速率为21BSO3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CSO2的转化率为25%D反应后压强是反应前的答案D

20、解析2SO2(g)O2(g)2SO3(g)起始(mol) 4 2 010 s时3 1.5 1B项,v(SO3)0.05 molL1s1,C项,(SO2)100%25%,D项,D项错误。24*,Y,Z三种气体,把amol*和bmol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n(Y)=n(Z),则Y的转化率为()A.100%B.100%C.100%D.100%答案B解析设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2Y2Z开始(mol):ab0变化(mol):0.5nnn平衡(mol):a0.5nbnn故a0.5nbnn解得n,故Y的转化率100%100%,故

21、选B。25(加试题)(2016*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B图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A项,图中乙达平衡的时间较短,则乙的温度较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2的百分含量增多,错误;B项,图中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仍相等,平衡不移动,是加入催化剂的原因,正确

22、;C项,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而图改变条件瞬间,正、逆速率都增大,错误;D项,图曲线表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点,错误。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7小题,共50分)26(5分)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在0t1、t1t2、t2t3、t3t4各相同的时间段里,收集到气体最多的是_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小的是_时间段。(2)t1t2时间段里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_、t2t3时间段里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3、_(填“温度”或“浓度”或“压强”或“催化剂”)。(提醒:多填不得分)答案 (1) t1t2t1t2t3t4(2)温度浓度解析(1)反应速率越大,在图像中曲线的斜率就越大,所以反应最快的是t1t2;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是减小的,但速率是增大的,这说明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根据纵坐标可知生成气体最多的是t1t2;t3t4段斜率最小,反应速率最小。(2)t1t2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是减小的,但速率是增大的,这说明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t2t3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是减小的,反应速率减小,故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浓度。27(5分)按

24、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mol01.83.75.47.2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以molmin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100mL2molL1稀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B100mL2molL1稀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少量硝酸钠固体,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C100mL2molL1稀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D相同条件下

25、,等量的锌粒分别与100mL2molL1稀硫酸、100mL2molL1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E无论是恒容密闭容器还是恒压密闭容器,再通入NO2,都可以加快反应2NO2N2O4的反应速率F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G对于A(s)B(g)C(g)D(g)的反应,加入A,反应速率加快H工业生产中常将矿石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I2NO2N2O4(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J*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通入H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K*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通入He,

26、压强不变,反应速率变小答案(1)1.8103molmin1(2)CHK解析(1)v(Cl2)9104molmin1,v(HCl)2v(Cl2)1.8103 molmin1。(2)加入氯化钠溶液,将盐酸稀释,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锌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硝酸钠,NO的氧化性大于H,因而Zn与H、NO反应生成NO,B错误;锌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硫酸铜,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锌与酸反应的本质是与H反应,2 molL1稀硫酸中c(H)4 molL1,2 molL1稀盐酸中c(H)2 molL1,故反应速率不同,D错误;恒容密闭容器中再通入N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

27、速率加快,恒压密闭容器中再通入NO2,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E错误;铁与浓硫酸常温下钝化,反应速率减慢,F错误;增加或减少固体物质,对反应速率无影响,G错误;矿石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H正确;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I错误;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尽管总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J错误;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K正确。28(4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

28、g)H196kJmol1,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n(SO2)/moln(O2)/mol02151.2100.4150.8反应在前10min的平均速率为v(SO2)_。(2)如图是N2(g)3H2(g)=2NH3(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t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t2时,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Ct2t3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化答案(1)0.06molL1min1(2)D解析(1)在10 min时,容器中n(O2)0.4 mol,

29、则SO2减少了1.2 mol,v(SO2)0.06 molL1min1。(2)A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t1时,该反应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正确;B项,t2时,达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限度,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正确;C项,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正确;D项,t2t3,达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错误。29(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在T,向2

30、.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O2和1.0molO3,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361224n(O2)/mol00.360.600.800.80求反应在03s内的平均速率v(NO2)_。(2) 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25.0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根据图*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答案(1)0.12molL1s1(2) 0.05molL1min125

31、时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时大解析(1)因为在3 s时,生成了0.36 mol O2,故NO2减少了0.72 mol,故v(NO2)0.12 molL1s1。(2)化学反应速率v(2.2 molL11.9 molL1)6 min0.05 molL1min1。30(10分)(加试题)氢气是清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氢气的制取研究是一个有趣的课题。根据提供两种制氢方法,完成下列各题:(1)方法一:H2S热分解法,反应式:2H2S(g)2H2(g)S2(g)H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的分解实验。H2S的起始浓度均为cmolL1。

32、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t后,测得如图所示H2S转化率曲线图。其中a为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为未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若985时,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tmin内反应速率v(H2)_(用含c、t的代数式表示)。请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_。(2)方法二:以CaO为吸收体,将生物材质(以C计)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反应装置由气化炉和燃烧炉两个反应器组成,相关反应如下表所示:流程1:气化炉中产生H2流程2:燃烧炉中CaO再生通入水蒸气,主要化学反应:C(s)H2O(g)=CO(g)H2(g)K1:CO(g)H2O(g)=CO2(g

33、)H2(g)K2:CaO(s)CO2(g)=CaCO3(s)K3通入纯氧,主要化学反应:C(s)O2(g)=CO2(g)H393.8kJmol1:CaCO3(s)=CaO(s)CO2(g)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K_(用K1、K2、K3表示)。对于可逆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H87.9kJmol1;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H2产量的是_(填字母)。A降低体系的温度B使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加倍C适当增加水蒸气的通入量D增加CaO的量,提高CO2的吸收率答案(1)molL1min1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

34、间缩短(2)K1K2K3AC解析(1)H2S的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若985 时,反应经t min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则参加反应的硫化氢为c molL140%0.4c molL1,vmolL1min1。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所以曲线b向曲线a逼近。(2)已知:C(s)H2O(g)CO(g)H2(g)K1:CO(g)H2O(g)CO2(g)H2(g)K2:CaO(s)CO2(g)CaCO3(s)K3反应、之和为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则KK1K2K3。提高H2产量,则需使平衡正向移动,已知C(s)

35、2H2O(g)CaO(s)CaCO3(s)2H2(g)H87.9 kJmol1。A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体系的温度,平衡正移,则能提高H2产量,正确;B项,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使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加倍,则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所以H2产量不变,错误;C项,适当增加水蒸气的通入量,平衡正移,则能提高H2产量,正确;D项,增加CaO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所以H2产量不变,错误。31(10分)(加试题)氨可用于制取氨水、液氮、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塑料等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1)CO可使合成氨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

36、因此工业上常用乙酸二氨合铜()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反应原理: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H0,吸收后的乙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再生而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则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填字母)。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低温、高压(2)已知N2(g)3H22NH3(g)H94.4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前20min内,v(NH3)_,放出的热量为_。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_。时段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B(2)0.05

37、0molL1min194.4kJ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2.37解析(1)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依据化学平衡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平衡逆向进行是再生的原理,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2)根据图像可知,20 min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molL1,所以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050 molL1min1;达到平衡时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1.00 molL12 L2.00 mol,根据N2(g)3H2(g

38、)2NH3(g)H94.4 kJmol1可知生成2.00 mol氨气放出的热量为94.4 kJ。25 min时氨气的物质的量迅速变为0而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变,之后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氨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说明25 min时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时段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37。32(10分)(加试题)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0.8kJmol1(1)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事实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9、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C生成CH3OH的速率与生成H2的速率相等D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2)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又能增大CO转化率的是_。A将CH3OH及时从混合物中分离B降低反应温度C恒容装置中充入H2D使用高效催化剂(3)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研究反应在300、350和40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下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对应的温度是_。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2H2(g)CH3OH(g)

40、的平衡常数K_。(4)其他条件相同时,*同学研究该甲醇合成反应在不同催化剂或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时,CO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情况。请在下图中补充t后的变化情况。答案(1)BD(2)C(3)30016(4)(只要画出大致趋势即可。如图或者曲线在t之后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按上升的趋势继续往上画,在*一点与相交后变成一条线下降;最高点不能超过100%)解析(3)由于氢气、一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温度越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越低,曲线*的一氧化碳转化率最高,说明反应温度最低,则曲线*对应的温度是300 。a点时,1.5,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设开始时,投入H2为1.5 mol,CO为1 mol,则:CO(g)2H2(g)CH3OH(g)起始(molL1转化(molL1平衡(molL1K16。(4)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可以降低CO的转化率,因此曲线在t之后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按上升的趋势继续往上画,在*一点与相交后变成一条线下降;最高点不能超过100%,据此可以画出图像。.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