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20138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公益态度调查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师大本科生对网络公益态度调查问卷研究报告一、导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开展,现实世界对公益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公益活动,除了现实世界的多种公益组织,各种各样的网络公益形式开展很快。现在网络已经让世界变平,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心得跟别人进展交换,整个过程中躲避了繁杂,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有效的公益行为。就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人们的爱心得到了展现。通过网络,让地球各个角落的人参与其中,实现了不仅仅物质的互换,更帮助“知识贫瘠地区的人们获得来自各界的精神食粮,开拓眼界,启迪思维,点燃梦想。有关专家表示:当前网络公益已起步,正在升温而走向正轨。从长远来看,网络公益的优势将随着社会

2、公益制度的完善、群众公益理念的跟进以及网络媒体自身的权威影响力的稳固,逐步得到释放。“一呼百应的网络公益或将成为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融入人们生活,激发全社会公益热情,展现企业公民精神,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也有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充分说明当代青年不仅个性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而且并不缺乏公民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目前我国的网络公益事业开展飞快,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诚信缺失、机制混乱、真假难辨笔者现为师大学历史学类大一本科生,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公益的认知,遂针对本校本科生展开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希望以此获得第一手数据并分析其特点,以便为进一步

3、促进网络公益事业安康开展提供可靠用的指导思路。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师大学雁塔校区全体本科生为总体,采用多地点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将师大学雁塔校区本科生总数为抽样框,随机抽取不同的人流密集地点7个。在每个密集地点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本科生各50位,这样共抽取了350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个年级各个地点的本科生350人构本钱次调查样本。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14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对于网络公益的关注度、参与度、信任度和态度等问题。被调查的学生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由师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类1602班思修课调查

4、第四小组成员深入陕师大雁塔校区各个地点实施和完成。其中一局部问卷为被调查对象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另一局部为回宿舍填写,几小时后回收。实际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82.9%。3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展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问卷星分析进展统计分析。三、结果与分析第1题您的性别是.单项选择题选项小计比例男6522.41%女22577.59%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2题您的年级是.单项选择题选项小计比例大一23882.07%大二279.31%大三103.45%大四155.17%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3题你参与过网络公益吗.单项选择题l在本次

5、问卷中,我们将参与网络公益积极性分为经常参与、偶尔参与、没参与过三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在承受调查的290名同学中有169人偶尔参与,100人没参与过,而仅有21人选择了经常参与。下面让我们看看参与网络公益积极性的比例情况。结果显示,大于50%的陕师大本科生参与网络公益的积极性较高,也在另 34.8%说明网络公益在可实施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选项小计比例经常参与217.24%偶尔参与16958.28%没参与过10034.48%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4题如果您有时机参与网络公益,愿意参加下面哪种类型的网络公益.多项选择题第4题统计图说明陕师大本科生在参与有关教育助学的网络公益中积极性最高,想必这

6、与陕师大作为师类高等院校有一定关系,同学们具有根底的教育责任感。其次在疾病残疾救助、紧急救灾、扶老救孤等方面参与积极性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陕师大本科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在参与网络公益时,更愿意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弱者。选项小计比例紧急救灾14148.62%疾病残疾救助15152.07%扶贫济困15252.41%教育助学20370%扶老救孤14449.66%法律援助8328.62%其他2910%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5题您听说过或参与过下面哪些网络公益工程.多项选择题为了使调查结果更能与现实生活相接轨,调查组进一步统计了陕师大本科生经常听说或参与过的网络公益工

7、程,为本次问卷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现实数据以参考分析,现将结果显示如下。第5题统计图说明陕师大本科生在网络公益类型方面,更多倾向于运动捐步以及冰桶挑战两大热门公益。一方面与该两项公益工程名人效应与宣传力度有关,更一方面也是师大本科生对参与方式科学、合理、安康、创新的选择。从统计图中还可看出轻松筹、支付宝平安捐款、微博慈善拍卖、腾讯月捐、背单词捐大米、博客公益等工程均占有不同比例,反响了师大本科生参与网络公益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当代社会网络公益工程的丰富多彩。这为人们参与网络公益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更有利于人们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选项小计比例背单词捐大米3010.34%腾讯月捐

8、6522.41%支付宝安心付款9231.72%冰桶挑战17259.31%轻松筹10736.9%博客公益248.28%运动捐步20570.69%微博慈善拍卖8529.31%其他258.62%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6题如果您有时机参与更倾向于哪种形式.多项选择题网络公益的形式丰富多样,正因为此,它吸引了许多爱心人士的眼球。在这一题中我们列出了九个有关于网络公益的工程,以此来探究人们对不同的工程的不同态度。在已列出的九个工程中,运动捐步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背单词捐大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可能并没有期望从公益活动中获得较大的益处,但是大家依旧希望在做公益的时候能够获得一些小小的有益的东西,就像

9、运动捐步和背单词捐大米一样,边做公益边获得知识和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因此,我认为在筹划公益活动工程的时候,如果能够适当给予参与者一些奖励,就会大大促进公益活动的开展。选项小计比例背单词捐大米10034.48%腾讯月捐4615.86%支付宝安心付款7626.21%冰桶挑战5418.62%轻松筹7626.21%博客公益2910%运动捐步20871.72%微博慈善拍卖5017.24%其他279.31%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7题您认为影响人们参与网络公益热情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单项选择题影响网络公益工程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一题中,我们挑选了其中的四个因素作为选项。通过研究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被认为最

10、影响网络公益热情的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情况。人们普遍都认为公益是一个十分宏大的词汇,觉得只有金额很大的捐献才能称作公益,这就使人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因此,今后在普及公益工程的活动上,应该积极宣传微公益。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体验公益活动带给自身和他人的温暖。选项小计比例看个人可支配收入情况11840.69%看求助者与转发者与自己的关系237.93%看公益平台的权威性和信用度10937.59%看个人兴趣4013.79%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8题看到微信朋友圈分享公益信息时,您通常会怎么做.单项选择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开展,微信越来越成为人们交流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各种网络公益工程也

11、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开来。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64.48%的人会点进去看一下,视情况而定。17.59%的人认为举手之劳,能帮则帮。通过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发现随着公益工程的不断宣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奉献一片爱心。然而,不可无视的是由4.14%的人选择了不予理睬,一刷而过。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微信环境的不信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加大对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更要切实加强对公共网络环境的监视与治理,为网络公益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选项小计比例不予理睬,一刷而过124.14%一般会点进去看以下,视情况而定18764.48%有听说过或经熟人介绍的就适当捐助3612

12、.41%举手之劳,能帮则帮5117.59%其他41.38%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9题今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慈善法草案中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则对于通过微信朋友圈为自己或他人公开募款的行为您是如何对待的.单项选择题在本次问卷中,我们联系国家实际情况,结合我国法律慈善法设置了单项选择题第9题“今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慈善法草案中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则对于通过微信朋友圈为自己或他人公开募款的行为您是如何对待的.选项分为支持,有疑虑,不支持和其他四种情况。通过统计图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占比58.62

13、%同学对于微信朋友圈的募款行为表示有疑虑。支持的同学也到达了27.24%。明确表示不支持的只有一成。这说明微信等平台筹集善款的募捐方式还是得到了大多数AB选项合计达85%人的支持,但是细节需要商榷。选项小计比例支持,谁家都可能有燃眉之急,法律应允许这种方式的保存7927.24%有疑虑,不知道如何区分真假,执行规性等问题17058.62%不支持,还是应当通过政府或正规公益平台来开展3612.41%其他51.72%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10题您认为人们参与网络公益之后是否会持续关注事态进展.单项选择题工程组设置了单项选择题第10题“您认为人们参与网络公益之后是否会持续关注事态进展来探究同学对网络

14、公益事后的态度。只有23.79%的同学选择持续关注,B、C、和D选项占据了近8成。这意味着很多同学对网络公益的解决情况关注度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无所谓和毫不在乎。网络公益缺少后续的舆论监视。选项小计比例持续关注事件直至其解决6923.79%一开场持续关注一下,之后就不管了12643.45%偶尔看到就再关注一下8529.31%从不关注和跟进103.45%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11题近日,有骗子盗用苗女士重病孩子的信息发布求助资讯,并在获取演员小璐的捐款后消失。对于该事件,您认为会影响你对网络公益的信心吗.单项选择题设置了第11题是关于网络公益的诚信度的负面新闻的“近日,有骗子盗用苗女士重病孩子的

15、信息发布求助资讯,并在获取演员小璐的捐款后消失。对于该事件,您认为会影响你对网络公益的信心吗.认为有影响的同学占了90%左右,说明当出现负面的消息时,人们对网络公益的看法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只有7.24%的同学明确表示没有影响,将会一如既往支持网络公益。然而,还有2.41%的受访者给出了从不相信网络公益的答复。选项小计比例会有较大影响,以后会减少在网络上进展捐助4816.55%会有一定影响,但只要汲取教训以后慎重一些就好21473.79%没有影响,一如既往支持网络公益217.24%从不相信网络公益72.41%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12题您认为捐助人遭遇网络骗捐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单项选择题

16、数据显示:认为捐助人遭遇网络骗捐的最主要客观原因是*些募捐平台运作欠规,流程监管不到位的比例达44.83%,是最有优势的一项容,反映了募捐平台缺乏相关规定的制约以及相关人员的监管;认为主要客观原因是募捐活动组织的随意性较高的比例达29.31%,很多募捐活动具有突发性和实效性,以至于随意性较高,虚报钱款及拖延纳财时有发生。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对公益募捐行为的规与监管。选项小计比例募捐活动组织的随意性较高,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8529.31%*些募捐平台运作欠规,流程监管不到位13044.83%网络诈捐本钱低,事后追究难4515.52%网友跟风转发让捐助人信以为真279.31%。20.69%。10.3

17、4%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13题如果身边有人短时间需要资金救助,您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多项选择题数据显示:选择求助政府或者社会福利保障机构的占比最高,达41.72%,反映出公众对政府的期待与信任;其他各项均有被选,表达大家思维的多样性。其中,通过网络公益平台来募捐仍然是一个占比拟多的选项,占30.34%,明显低于求助政府,*些网络平台的*些个案可能已经影响到大家做出这个判断了。选择个人直接捐钱的占22.41%,表达大家的公益理念以及大方善良。选项小计比例替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4816.55%通过网络公益平台为他募捐8830.34%求助政府或社会福利保障机构12141.72%个人直接

18、捐钱给他6522.41%线下举行现场募捐5017.24%其他144.83%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第14题您认为网络公益相对于线下公益最为重要的优势是.多项选择题数据显示:每个选项被选的次数都不少,表达优势的多样。其中渠道多元参与方式灵活便捷为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优势,占75.52%,信息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占到61.03%,充分表达了互联网这种媒介的作用,传播互动性良好,传播围广泛占比65.52%,表达大家对公益事件传播的重视,这几项较为清楚的反映了大家对网络公益优势的思考。选项小计比例渠道多元,参与方式灵活便捷21975.52%利于承受社会各界监视,较为公开透明11941.03%充分发挥名人带动

19、效应,影响力大12844.14%传播互动性良好,传播围广泛19065.52%信息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17761.03%此题有效填写人次290四、小结本研究通过对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从频率、方式、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师大学本科生对待网络公益慈善的态度的特点并加以总结,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有以下几点:(一) 一半以上的陕师大本科生参加过网络公益,并且更愿意参与教育公益以及扶贫救灾类的网络公益活动。(二) 大多数陕师大本科生对运动捐步、冰桶挑战和背单词捐大米活动更为了解并更愿意以这种方式参与公益。(三) 60%以上的陕师大本科生在网络上看多公益活动时会关注一下,但决定他是否参加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个人可支配的收入情况和公益平台的权威性与信用度。(四) 目前,对网络公益的监管尚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还存在漏洞,导致利用网络公益诈骗的事件频发,这大大影响了公众对网络公益的信任度,使其参与时存在疑虑。(五)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获取帮助途径是向政府或社会福利保障机构求助。网络公益在公众看来具有渠道多元,参与方式灵活的强大优势,所以我们因该利用其优势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同时也应该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律让网络公益在绿色的环境下茁壮开展。.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