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20195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3引言8第一章1.2 配送中心及选址的概述9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102.1选址方法介绍112.2 配送中心选址的步骤及考前须知112.2.1配送中心选址的考前须知12第三章配送中心选址分析及计算133.2.1选址计算过程14第四章 配送路线选择与优化174.1节约里程法原理介绍174.2 优化计算18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目的: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 设计要求:1. 熟悉、掌握物流系统设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2. 根据个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分组完成配送中心课程设计。3. 考核方式以百分制计,平时成绩30%,

2、设计报告占70%。三、 设计容:1配送中心选址:应用准确重心法、穿插中值法或其它方法对配送中心进展选址。2总体布局设计: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根底上,根据已给资料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构造图及平面布置图。3作业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进展分析,对配送中心部作业流程进展合理规划,绘制各作业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4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基于本钱最优,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展合理规划。四、 设计资料:一客户资料:*配送中心拟向城市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效劳。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

3、。表1 客户的位置坐标客户*Y每日需求量吨A311.5B920.8C1531.2D13.560.9E15101.4F12111.5G6102.0H1.581.8I4.541.2J971.5城市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12 10 8 6 4 2 0 3 6 9 12 15 18图1 道路交通图二配送中心资料:1公司业务: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2 配送中心外围规划:配送中心库区总体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200米,宽72米。主体建筑物是高站台、大跨度的单层建筑物,为充分利用理货区上方的空间,

4、配送中心局部为2层建筑物。站台高出道路1米,宽5米,长100米,可同时停靠20辆货车,上方装有悬挑的钢构造雨阳蓬。3 配送中心部布局:配送中心作业分区:入库暂存区、出库暂存区、批量平置区、宽通道货架区、阁楼货架区、加工区、冷冻区、冷藏区、办公区等。4 主要作业区的作业功能:1出入库暂存区:主要负责商品的验收、商品的暂存、托盘整理、组盘及托盘打包等工作。2宽通道货架区:宽通道货架区分为3个存放区,分别为家电存放区、日化存放区、办公用品存放区、中央通道宽为6m,巷道宽为3.2m,货架采用横梁式货架,每层高1.5m,共6层,1-3层为出库拣选区,4-6层为存货区,使用高位拣选车向下补货。搬运装卸设备

5、为高位拣选车8台,叉车5台,托盘搬运车10台。3批量商品平置区:批量商品平置区以托盘码垛和单品码垛的方式放大件库存,如家电产品中的洗衣机、冰箱等,垛与垛之间的通道宽6m,装卸搬运设备为2台电动平衡叉车运入库。4包装加工区:行业物流需要但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贴价签、更换包装,促销礼品包装等。5)阁楼库区第二层:阁楼库区主要存放超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货架分为三层,采用电子拣选标签系统,以利提高拣选效率,降低拣选过失率。五、设计分组11,2,3班各5个设计小组。2设计容的第1项为必做容,根据设计小组不同,每一组的客户资料数据有变化,数据见。3. 设计容的第2、3、4项选做1项,其中,1

6、班的完成第2项容,2班的完成第3项容,3班的完成第4项容。六、提交成果1封面:写明报告名称,班级、设计时间和指导教师2目录3课程设计任务书4正文. z.-:第一组 客户的位置坐标客户*Y每日需求量吨A2.01.51.5B7.02.50.8C15.03.51.2D16.56.00.9E15.010.01.4F12.511.01.5G6.510.02.0H1.88.01.8I3.54.02.0J9.07.01.5引言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竞争趋势也日益剧烈。企业要赢得市场,开拓开展空间,必须把握物流这有力的“法宝。目前,国的配送中心,一般都属于中转类型的。现代物流中的仓储与配送是整个物流的重要环节之

7、一,能够充分表达为企业降低本钱、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战略目标。因此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就显的十分有意义。为了有效的对产品进展配送,一些大型的企业有必要考察实际情况,在目标城市周边地区或郊区建立假设干个物流配送中心,对产品进展及时配送。配送中心有着众多优势:一是,由配送中心集中的向各客户进展多频次的配送业务,众多客户原则上可以不设或少设仓库,不设或少设运输部门,减少了流通设施的投资和日常流通运行费用;二是,由配送中心集中的进展规模化的采购、进货、保管,必然会降低商品的采购价,降低运输和保管费用:三是,有的配送中心还进展一定的流通加工业务,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因此企业开

8、展配送中心不仅可以减少因屡次中转产品的损坏,而且能有效的降低整个产品供给链中的物流本钱。对于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很多学者都已经进展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各种数学模式,提出了单个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和多网点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选取了比拟有代表性的准确重心法,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科学合理地选择配送中心位置,提高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以及降低设施运营本钱。配送中心及配送中心选址概述1.1 公司配送要求简介配送中心拟向城市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效劳。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

9、医药产品。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1.2 配送中心及选址的概述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体,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围,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展挑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从物流角度来说,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在校围全部活动的表达,一般来说,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到达将物品送达客户的目的。配送中心选址 ,是指在一个具有假设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 ,选一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能够减少货物的运输费用 ,从而大幅度地降低运营本钱。很长时间以来研究

10、机构为应对如何选址积累了大量文献 ,为研究实际问题创造了许多数学模型以及模型的运算方法选址 - 配送模型覆盖了简单线性、单过程、单产品无定量、确定模型和非线性多不确定性模型。运算方法包括局部研究和数学程序辅助等方法。配送中心的选址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活动的本钱,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开展,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必须在充分调查分析的根底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商品特性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在详细分析现状及预测的根底上对配送中心进展选址。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2.1选址方法介绍1重心法重心法利用解析几何的根本知识求解在一个已定地区设置单个效劳中心的定位问题 由于运输费用是总费用的重要组成

11、局部 此处以运费最小代替总费用最小 目标是使效劳中心到各用户之间的运费最小,假设运费只与配送中心和配送点的直线距离有关。2覆盖法 所谓覆盖法,就是对于需求的一些需求点,如何确定一组效劳设施来满足这些需求点的需求。在这个方法中,需要确定效劳设施的最小数量和适宜的位置。该方法适用于商业物流系统,如零售店的选址问题,加油站的的选址,配送中心的选址等。 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主要模型:集合覆盖模型,用最小数量的设施去覆盖所有的需求点。最大覆盖模型,在给定数量的设施下,覆盖尽可能多的需求点。对像有约束条件的极值问题,有两类方法可以进展求解。一是准确的算法,应用分枝定界求解的方法,能

12、够找到小规模问题的最优解。二是启发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不能保证是最优解,但是可以保证是可行解,可以对大型问题进展有效的分析、求解。 3P-中值法 P-中值法是指在一个给定数量和位置的需求集合和一个候选设施位置的集合下,分别为p个设施找到适宜的位置并指派每个需求点到一个特定的设施,使之到达在工厂和需求点之间的运输费用最低。 求解一个P-中值模型需要解决两个方面问题:选择适宜设施位置数学表达中的*变量指派客户到相应的设施中去数学表达中的Y变量 一旦设施的位置确定之后,再确定每个客户到不同的设施中,使费用总和最小就十分的简单。 P-中值法选址,主要有两大类的方法:准确计算法和启发式算法。P-中值法一

13、般适用于工厂或者仓库的选址问题,例如要求在他们和零售商或者顾客之间的费用最小。 4穿插中值法在连续区域分布着n个需求点,求此区域一个配送点使配送本钱总额最小。模型假设:运输费用只和配送中心和需求点的距离以及运输量有关,不考虑城市交通状况;选择配送中心时,不考虑配送中心所处地理位置的地产价格;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其的影响。 穿插中值模型是用来解决连续店选址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模型,它是利用城市距离进展计算。通过穿插中值的方法可以对单一的选址问题在一个平面上的加权的城市距离进展最小化。2.2 配送中心选址的步骤及考前须知2.2.1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在进展配送中心选址时,可以按照图2-1所示的程序进展物

14、流系统的现状分析地图、地价、业务量、费用分析、配送路线、设施现状分析即需求多个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市场的适应性;购置土地的条件;效劳质量;总费用、商流、物流的值选址约束条件分析收费整理资料地址筛选地量分析结果评析复查确定选址结果地理、变形、地价、环境、交通条件、劳动条件及有关法律的研究选址的制约条件单一配送中心选址方法选址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址约束条件分析第二步 搜集整理材料第三步 地址筛选第四步 定量分析第五步 结果评价第六步 复查第七步 确定选址结果配送中心选址分析及计算3.1准确重心法选址本组选用准确重心法选址,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科学合理地选择配送中心位置,提高配送中心的配

15、送效率以及降低设施运营本钱。准确重心法原理重心法利用解析几何的根本知识求解在一个已定地区设置单个效劳中心的定位问题 由于运输费用是总费用的重要组成局部 此处以运费最小代替总费用最小 目标是使效劳中心到各用户之间的运费最小,假设运费只与配送中心和配送点的直线距离有关。假设表示所求设施的位置,表示各客户的位置,表示客户需求量,则重心法模型可表示为:3.1.2选址计算过程表31是各个零售商对应的需求量。公司希望通过上述信息,来确定一个适宜的配送中心位置。表31需求点坐标及对应的需求量客户*Y每日需求量吨A2.01.51.5B7.02.50.8C15.03.51.2D16.56.00.9E15.010

16、.01.4F12.511.01.5G6.510.02.0H1.88.01.8I3.54.02.0J9.07.01.5根据公式计算配送中心坐标位置P,即得*=8.37,y=7.05。所以选址前后各零售商坐标位置和选址后坐标位置的比照方图32和图33 。 即最后确定的配送中心坐标位置P(8.37,7.05 )。图32图33配送线路选择与优化4.1配送路线的优化方法我们选用节约里程法:配送点最短距离计算图如下列图:GFPBAHDCEIJ里程表需求量P1.512A0.866B1.210.2159C0.99.219134D1.49.521.515.56.55.5E1.5820141093.5F2.04.

17、813815148.57G1.87.56.710.717.716.715.213.76.7H2.0845121517.51695.7I1.50.712.56.59.58.597.55.58.28.5J节约里程表需求量P1.512A0.86612B1.210.2157.297.2C0.99.2190.2138.2415.4D1.49.521.5015.566.513.25.513.2E1.58200140108.298.23.514F2.04.8133.882.81501408.55.875.8G1.87.56.712.810.72.817.7016.7015.21.813.71.86.75.6

18、H2.0841659126.2152.217.5016093.85.79.7I1.50.712.50.26.50.29.51.28.51.491.27.50.85.508.208.50.2J节约里程数排序:序号路线节约里程序号路线节约里程1AI1617FG5.82CD15.418GH5.63EF1419GI3.84DE13.220BG2.85CE13.221BH2.86AH12.822DI2.27AB1223EH1.88HI9.724FH1.89CF8.225DJ1.410BD8.226CJ1.211DF8.227FJ1.212AC7.228EJ1.213BC7.229AJ0.214CI6.2

19、30BJ0.215BE631IJ0.216EG5.832AD0.2根据节约里程选择配送路线,优化路线图如下:IBJHGFEDCAP路线距离:PB+AB+AI+IH+HP=29.2 ,29.2的路线总长度在经济里程30公里且较为接近,4个零售店的需求量和为6.1,所以可以每次派一辆5吨和一辆2吨货柜车予以送货。路线距离:PJ+JC+CD+DE+EF+FP=26.2,也在30公里经济里程,且也较为接近,5个零售商的需求量和为6.5,所以可以每次派一辆5吨和一辆2吨货柜车予以送货。G点的特殊一些,需求量为2,恰好一辆2吨位的货柜车就能满足。总结本文以物流系统规划的理论为知识背景,结合了相关的理论根底与模型方法,对该公司的状况和所存在的问题进展了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具体条件设计出了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案。并且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路线进展了整体的优化设计,尚且有缺乏之处,但对于降低公司本钱提高利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本文选址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模型与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说*些主观或客观因素发生了改变,则在使用本研究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定性因素的比重或定量因素的具体数值以及参加或取消*些因素来适应这些变化,这是文章的另一个特点。 .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