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125974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

2、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

3、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

4、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

5、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7、书写化学

6、方程式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

7、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8、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液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Zn+2HCl=ZnCl2+H2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 P

9、111. 图6-10(如14的B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收集方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排水法(难溶于水) 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

10、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不能用排水法收集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11、化学性质 用途氧气(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1、 供呼吸2、 炼钢3、 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可燃性:2H2 + O2 = 2H2O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

12、舰(密度比空气小)2、合成氨、制盐酸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还原性:H2 + CuO = Cu + H2O3H2 + WO3 = W + 3H2O3H2 + Fe2O3 = 2Fe + 3H2O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学好初中化学的小窍门牢记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60%以上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特别是化学的计算题,更是与化学方程式

13、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断言:只会写化学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能准确书写方程式,肯定不会及格。在某中意义上可以说:差生与优秀生的本质区别可能就是几个化学方程式。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初中化学之最知识点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