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31153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文本传输协议详情HTTP.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一、实验目的1. 掌握HTTP的报文格式2. 掌握HTTP的工作原理3. 掌握HTTP常用方法二、实验环境网络结构一三、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练习一:页面访问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1. 主机A清空IE缓存。2.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

2、3. 主机A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服务器的ip/experiment,并连接,服务器IP默认为172.16.0.253。4.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本练习使用HTTP协议的哪种方法?简述这种方法的作用。答:Get方法。客户要从服务器读取文档时使用。 根据本练习的报文容,填写下表。 表13-3 实验结果主机名HostURL172.16.0.253/experiment服务器类型Apche/2.2.0传输文件类型Test/html访问时间Thu.1 Jun 2017 16:00:32 GMT 参考“会话分析”视图显示结果,绘制此次访问过程的报文交互图(

3、包括TCP协议)。 简述TCP协议和HTTP协议之间的关系。答:HTTP是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思考问题:1. 一个主页是否只有一个连接?答:否。一个主页可能对应多个连接。练习二:页面提交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2. 主机A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服务器的ip/experiment/post.html”,并连接,服务器IP默认为172.16.0.253。在返回页面中,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点

4、击确定按钮。3.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本练习的提交过程使用HTTP协议的哪种方法?简述这种方法的作用。答:Post方法,当客户要给服务器提供某些信息时使用。 此次通信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什么工作?答:两个阶段,页面访问和页面提交。 参考“会话分析”视图显示结果,绘制此次提交过程的报文交互图(包括TCP协议)。练习三:获取页面信息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1. 主机A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TCP工具”。2.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

5、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3. 主机A在“TCP工具”上,选中“客户端”单选框,设置“IP地址”为服务器IP(默认为172.16.0.253);设置“端口”为80;单击连接按钮来和服务器建立连接。4. 主机A在“TCP工具”上,设置“发送数据(文本)”为以下容: HEAD /experiment/ HTTP/1.1 Host: 172.16.0.253 点击发送按钮。 (注:是回车换行) 点击断开按钮,断开TCP连接(由于不同http版本所遵循的规不同,有些HTTP服务器不需要断开操作)。 5. 主机A在“TCP工具”上的“显示数据(文本)”中察看服务器返回信息。6.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

6、,分析捕获到的数据。思考问题:1. 同时打开多个浏览器窗口并访问一个WEB站点的不同页面时,系统是根据什么把返回的页面正确地显示到相应窗口的?答:使用多个浏览器窗口访问一个WEB站点的不同页面时,每一个浏览器窗口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连接,每一个连接和数据报中的一个端口相对应,系统是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返回的页面正确地显示到相应窗口中。练习四:较复杂的页面访问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1. 本练习中要求主机A、C、E设置DNS服务器地址,(DNS服务器的IP地址即Linux服务器的IP地址)其IP地址以172.16.0.253为例。2. 主机A使用“ipconfig /fl

7、ushdns”命令清空DNS高速缓存。3.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NS、HTTP协议)。4. 主机A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框中输入JServer.NetLab/plexpage.htm。5.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察看相关会话,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本次实验结果,简述浏览器是如何处理一个访问请求的。答: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Web站点的URL,URL中的信息被浏览器提取出来打包到一个HTTP请求报文中,然后传输给底层的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协议。该请求报文由运行Web服务器软件的目标计算机接收。服务器处理该请求报文并且获取所需信息,然后创建一个HTTP响应报文再传输。这个响应由客户端接收,浏览器解释,然后再显示给用户。6. 恢复网络环境,将“首选DNS服务器”清空。思考问题:1. 为什么HTTP不保持与客户端的TCP连接?答: HTTP1.0定义了非持续连接,每次请求/响应都要建立TCP连接。而HTTP1.1默认的连接是持续连接,服务器在发送响应以后会保持连接状态,等待更多的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