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31367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背景依据主要阐述饮用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2 目标围主要表达参加评估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介绍城市数量、饮用水水源的数量、水源类型及各类水源占评估水源总数比例等容,有特殊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的水源情况,请在此局部表达。1.3 流程与技术路线请依据评估工作实际情况自行设计1.4 主要结论1.4.1 水质状况概括性描述水源水质达标状况及不达标原因分析1.4.2 环境管理状况概括性描述环境管理整体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二章 水源根底状况2.1 水源根本状况主要表达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效劳人口、不同类型水源的数量、供水量和供水效劳人口比例等根底情况。2.2 水源水质状况水

2、源总体状况主要表达水源水质总体状况:包括达标水源、根本达标水源和相应的供水人口数量。以城市为单位,以水量达标率为依据,统计水源的达标比例,分析各城市水源达标的具体状况。不达标水源的主要超标因子情况,按照不同水源进展统计,要求有超标因子、倍数和超标月份。2.2.2河流型水源水质状况主要表达河流型水源的水质状况,包括达标水源、根本达标水源的数量和相应的供水人口及比例,达标供水量比例。河流型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倍数、超标月份的特征、主要超标污染物涉及的水源数量,主要超标污染物来源等,需要单独列出天然背景值超标、上游来水超标和仅大肠菌群的水源清单。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的水源,需在相应的局部做特

3、别说明区域特征污染情况,应分析超标原因,并说明主要污染物来源2.2.3湖库型水源水质状况主要表达湖库型水源的水质状况,包括达标水源、根本达标水源的数量和相应的供水人口及比例,达标供水量比例。需单独表达水质状况的评价结果、综合营养状态的评价结果及湖库型饮用水水源最终的评价结果。需对湖库型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倍数、超标月份的特征、涉及的水源数量,主要超标污染物来源等进展详细表达。需要单独列出天然背景值超标、上游来水超标和仅大肠菌群、总氮或和总磷超标的水源清单,需要单独列出水源营养状态的评价特别是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的水源需在相应的局部做特别说明区域特征污染情况,应分析超标原因,并说明主要污

4、染物来源地下水型水源水质状况主要表达地下型水源的水质状况,包括达标水源、根本达标水源数量和相应的供水人口及比例,达标供水量比例。如有39项指标外的监测的指标,其监测情况及按照相应规评价得到的结果可在本局部说明。地下型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倍数、超标月份特征、涉及的水源数量,主要超标污染物来源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有特征污染物,一定要分析其主要来源和污染迁移的过程。此外,需要单独列出天然背景值超标、地表地下相互作用影响超标和仅总大肠菌群的水源清单。区域特征污染情况,应分析超标原因,并说明主要污染物来源2.3 水源环境管理状况需要对水源环境管理状况进展整体的描述,并列出水源管理状况较好和较差的行

5、政区域的。定量指标,需说明管理指标的达标率并列明达标率较好和较差区域,定性指标,需说明管理指标完成情况并指出较好和较差的区域。2.3.1监测能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能力应分别表达,并说明数据来源。主要全面分析地表水全指标、常规指标的监测能力,地下水全指标、必测指标和选测指标、其他指标和地方增加指标的监测能力状况。其中,环保重点城市和非环保重点城市的监测能力应分别统计。对于自动监测能力,应重点表达自动监测点位的数量及分布、自动监测的指标数量、频次与取水口位置的距离的情况。2.3.2水源保护区划分应重点表达保护区的划分和实施情况,应说明数据来源。对没有完成划分的,需要单独列表说明原因及当前进展情况

6、。2.3.3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应重点表达保护区标志设置情况,说明数量和比例。同时,应说明数据来源。未完成设置的区域及相应的水源数量应列明,对未依据技术规设置标志的区域和水源,应单独说明标志设置的具体时间。2.3.4水源一级保护区整治(应重点表达一级保护区整理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整治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没有需要整治的,按照已经完成整治统计,但需要特别说明,未完成整治的和整治率较低的,需要说明原因。完成整治较好的和较差的区域应分别列明。2.3.5水源二级保护区整治应重点表达二级保护区整理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整治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法。没有需要整治的,按

7、照已经完成整治统计,但需要特别说明,未完成整治和且整治率较低的,要需说明原因。完成整治较好的和较差的区域应分别列明。2.3.6水源风险管理应重点表达水源风险管理的状况,说明评估数据的主要来源。对定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应重点说明完成率,对定性指标的完成情况,要分别进展描述,以识别水源面临的主要污染风险。同时应列明区域水源风险较大的地区。2.3.7应急能力应重点表达各区域应对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技术储藏、物质储藏和制度建立等状况,因此项指标是定性指标,因此,应分别对相应指标进展描述,并列明区域完成较好和较差的地区。第三章问题与成因分析3.1 水质问题及成因分析 建议从不同类型水源的水质超标、不平安等问

8、题入手,分析流域水环境特征,区域水质状况、水源主要超标因子、超标时段、主要的污染源类型、污染源排放特征等和风险源分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表达经济开展环境压力-水源平安等方面因果关系。区域特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情况,应作重点说明。因天然背景值造成水质不达标,应提供该地区饮用水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效劳人口、现状水质、主要超标因子、污染物来源及该城市饮用水水源实施水质月报制度或开展月监测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因跨界污染造成水质不达标,应提供该地区饮用水水源的供水量、供水效劳人口、现状水质、主要超标因子、污染物来源及行政区边界跨界断面实施水质月报制度或开展月监测以来的水质监测数据。3.2 环境管理问题及成因

9、分析建议从环境监测能力、保护区规化建立、保护区综合整治水平、环境风险和应急等存在问题的表象入手,对饮用水水源在监管机制,环境监管能力水平和环境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进展深层次分析。3.3 年际变化分析分析本评估年和上一个评估年间水源水质的变化及趋势:如水源达标率、水量达标率、达标供水量、超标因子及超标月份、仅因粪大肠超标、湖库型水源仅因仅因总氮或和总磷超标等相关指标年际变化情况。以上变化,应详细分析并说明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连续3个评估时段以上数据的水源,应做趋势分析,并提供趋势分析图。分析本评估年和上一个评估年间环境管理状况的变化及趋势:如独立监测指标数量、实际监测指标数量、保护区划分及

10、标志设置、一级保护区整治建筑物清拆,排污口关闭和网箱养殖、二级保护区整治排污口关闭、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网箱养殖、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和应急能力指标等相关指标年际间变化情况。以上变化,应详细分析并说明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连续3个评估时段以上数据的城市,应做趋势分析,并提供趋势分析图。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请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行政、经济和技术层面的政策建议。附图 地级以上城市水源分布及达标状况图请各省自行绘制,说明饮用水源点位分布,用不同的颜色反映不同类型水源的达标状况,图例请参照国家2009年度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地表水环境状况评估报告中的附图,如下列图。达标的

11、地下水水源建议用浅绿色表示,不达标的地下水源用梅红色表示附表一、 城市饮用水水源根底状况表序号水源名称水源代码水源类型效劳人口万人设计取水量万吨/年实际取水量万吨/年已效劳年限年地下水类型#设计降深m#水位埋深m#受本底值影响超标的指标自动监测情况环保重点城市(是/否)备注埋藏条件#含水介质类型#开展自动监测是/否自动监测指标名称自动监测指标数量个123注:(1)水源类型一栏:应填写河流型、湖泊型、水库型、地下水型。地下水类型#一栏:应按照埋藏条件分别填写潜水、承压水;按照含水介质类型分别填写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应在相应栏中填写。(2)已效劳年限栏填写水源已正式供水的年数。(3)#表示地下

12、饮用水水源须填写。二、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表一28项指标评价结果水源编码水源名称监测月份本月取水量万吨水质类别富营养状态分级主要超标因子倍数缺测指标评价结果(达标/根本达标/不达标)受上游来水超标影响的指标监测点位所在保护区级别受本底值影响超标的指标富营养化指标缺测情况备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注:1水质类别栏填写相应的水质类别未进展富营养化评价前的水质评价结果,主要超标因子按照超标倍数大小列明。2营养状态分级栏中填写相应的营养状态分级,湖泊水库型水源在水源评价结果中填写增加富营养化评价后的达标情况。湖泊水库型水源满足TLI60,评估结果认定为根本达标 。3仅

13、因粪总大肠菌群超标的水源,评估结果认定为根本达标。二35项评价结果序号水源名称监测月份达标状况是/否主要超标因子倍数缺测指标受上游来水超标影响的指标受本底值影响超标的指标备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三45项评价结果序号水源名称监测月份达标状况是/否主要超标因子倍数缺测指标受上游来水超标影响的指标受本底值影响超标的指标备注四地下饮用水源必测指标评价结果序号水源名称监测月份本月取水量万吨水质类别主要超标因子倍数缺测指标受本底值影响超标的指标备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五地下饮用水源选测指标评价结果序号水源名称监测月份水质类别主要超标因子

14、倍数缺测指标受本底值影响超标的指标备注1月7月六地下饮用水源其他指标16项评价结果序号水源名称监测月份水质类别主要超标因子倍数缺测指标备注三、城市饮用水水源管理状况调查表一地表饮用水源管理状况调查表序号城市名称饮用水水源数量个水质监测状况保护区 划分标志设置风险管理应急能力备注开展监测水源数量个独立完成指标个实际完成指标个自动在线监测水源个自动在线监测指标个完成保护区划分的水源数量个完成标志设置的水源数量个依据规设置标志的水源数量个建立风险源名录的水源数量个建立危险化学运输管理制度的水源数量个一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的水源数量个二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的水源数量个发生水源污染事故的数量个有效处置水

15、源污染事故的数量个应急水源有/无应急管理技术储藏有/无应急预案有/无应急演练有/无预案定期修改制度有/无二地下饮用水源管理状况调查表序号城市名称饮用水水源数量个水质监测状况保护区划分标志设置风险管理应急能力备注开展监测水源数量个独立完成的指标个实际完成的指标个自动监测的水源数量个自动在线监测指标个完成保护区划分的水源数量个完成标志设置的水源数量个依据规设置标志的水源数量个建立风险源名录的水源数量个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的水源数量个一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的水源数量个二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的水源数量个直接补给区未纳入保护的水源数量个超采的水源数量个发生水源污染事故的数量个有效处置水源污染事故的

16、数量个应急水源有/无应急管理技术储藏有/无应急预案有/无应急演练有/无预案定期修改制度有/无注:1 独立完成指标、实际完成指标、自动在线监测指标应填写城市所有参评水源中监测指标最多的指标数量。2城市饮用水水源无风险源或危险品运输的,按已建立风险名录和已建管理制度认定评估结果。3管理状况以年完成的工作为评估依据,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三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故调查表序号省份城市名称水源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事故发生地距取水口距离米事故原因点源非正常排放/流动源事故主要污染物采取应急措施是/否应急级别1,2,3,4级采用的应急措施切断污染源头、控制污染水体、治理污染物开展应急监测是/否

17、事故发生后多少时间启动应急监测时/分采取的措施因事故造成的停水时间小时影响人口万人事故损失万元发布事故信息是/否形成事故评估报告是/否备注启用备用水源名称水厂深度处理方式其他 措施注:应急级别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填写。四、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状况调查表序号城市名称水源名称水源类型一级保护区整治二级保护区整治备注建筑物清拆 平方米排污口关闭数量个网箱养殖取缔 平方米排污口关闭个生活污水处理万吨)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万吨网箱养殖整治 平方米年初面积清拆面积年初数量当年关闭数量网箱养殖总面积当年取缔面积年初数量当年关闭数量年污水总量年污水收集量年污水处理量年废物产生总量年废物利用量网箱养殖总面积当年整治 面积合计注:管理状况以年完成的工作为评估依据,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五、水质和管理状况年际变化分析表序号省名称城市名称水源数量个保护区划分完成率%监测指标实际完成率%保护区标志建立完成率%一级保护区整治率%二级保护区整治率%风险管理%应急能力%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地表地下地表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