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31371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设计依据与指导思想-3二、主要参数说明-3 三、设计计算-5 1、确定设计方案-5 2、确定物性数据-5 3、计算总传热系数-6 4、计算传热面积-7 5、工艺结构尺寸-7 6、换热器核算-9 1热量核算-9 2换热器流体的流动阻力-11 3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总表-13 7、离心泵的选择-13 四、设计结果-16 五、参考文献-16 一、设计依据与指导思想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动力、医药、冶金、制冷、轻工等行业。在食品工业中的加热、冷却、蒸发和枯燥的单元操作中,我们也经常见到换热器应用于食品物料的加热或冷却。在众多类型的换热器结构中,管壳式换热器应用最为广泛,因

2、此要根据特定的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换热器,以满足不通场所的需求。选择换热器时,要遵循经济,传热效果优,方便清洁,符合实际需要等原如此。换热器分为几大类:夹套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等。不同的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众多类型的换热器中,浮头式换热器应用较为广泛。它的结构简单,其优点有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用于结垢比拟严重的场合,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尤其是其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与壳程,管束在使用过程中由温差膨胀而不受壳体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压力,所以,首选浮头式换热器。二、主要参数说明B折流板间距

3、,;C系数,无量纲; d管径,m;D换热器外壳径,m;f摩擦系数;F系数;h圆缺高度,m;K总传热系数,W/(m2);L管长,m;m程数;n指数; N管数;NB折流板数;Nu怒赛尔特准数;P压力,Pa;Pr普兰特准数q热通量,W/m2;Q传热速率,W;r半径,m;R热阻,Re雷诺数;S传热面积,m2;t冷流体温度,;T热流体温度,;u流速,m/;W质量流量,kg/s;a对流传热系数,有限差值;导热系数,;粘度,Pa.s;密度,kg/m3;校正系数;下标c冷流体;h热流体;i管;m平均;o管外;s污垢.三、设计计算1.确定设计方案工艺要求:某油厂用井水将从反响器出来的米糠油从135冷却到45,井

4、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和30,米糠油的流量为【学生学号最后两位数100+3400】kg/h,假设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强降均不大于30kPa,试选择适宜型号的列管式换热器。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35,出口温度45,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10,出口温度30。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自由浮动。壳体和管束对热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种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与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2流动空间与流速确实定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

5、程,油品走壳程。选用的碳钢管,管流速取=0.8m/。2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壳程米糠油的定性温度为T=90()管程冷却水的定性温度为t=20()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米糠油在9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952 kg/m3定压比热容61kJ/(kg)导热系数76W/(m)粘度= Pas循环冷却水在20下的物性数据:密度=99kg/m3定压比热容=4.183 kJ/(kgk)导热系数=0.5985W/(mk)粘度 = Pas3计算总传热系数1热流量Qo=Wocpoto=380061(135-45)=(kW)2平均传热温差3冷却水用量(kg

6、/h)4总传热系数K管程传热系数W/( m2)壳程传热系数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400 W/(m2);污垢热阻2/W , 2/W管壁的导热系数=45.4 W/( m)4计算传热面积考虑 15的面积裕度.S=1.15S=1.15=(m2)。5工艺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流速选用传热管碳钢,取管流速ui=0.8m/s 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依据传热管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L=6m,如此该换热器管程数为取管程为4传热管总根数N =124=48(根)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与壳程数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按单壳程,双管程结构,温差校正

7、系数应查有关图表,可得t=0.835平均传热温差tm=ttm=()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同时壳程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适宜。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如此t=1.252532(mm) 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m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根)5壳体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如此壳体径为圆整可取400mm6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径的20,如此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040080(mm),故可取h80 mm。取折流板间距B,如此B0.3400120 (mm) 如此可取B为150折流板数=传热管长

8、/折流板间距-1=6000/150-1=39(块)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7接收壳程流体进出口接收:取接收油品流速为u1.5 m/s,如此接收径为取标准管径为50 mm。管程流体进出口接收:取接收循环水流速 u,如此接收径为6换热器核算1热量核算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公式当量直径,由正三角形排列得壳程流通截面积壳程流体流速与其雷诺数分别为普兰特准数粘度校正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管程流通截面积管程流体流速普兰特准数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S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p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传热面积裕度适宜,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2换热器流体的流动阻力管程流动阻力Pi=(P1+P2)FtNsNp

9、Ns=1, Np=4, F由Re,传热管相对粗糙度,查莫狄图得i,流速m/s,99kg/m3,所以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围之。壳程阻力Po=(P1+P2)FtNsNsl,Ft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总阻力壳程流动阻力也比拟适宜。(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1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管形式:浮头式换热面积: m2工艺参数名称管程壳程物料名称冷却水米糠油操作压力Mpa操作温度3590流量,kg/h3800流体密度kg/m399952流速m/s传热量kw总传热系数W/(m2)对流传热系数W/(m2)污垢系数m2/W阻力降Mpa0程数41推荐使用材料碳素钢碳素

10、钢管子规格管数48管长mm6000管间距mm44排列方式每程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折流板形式上下折流板间距mm150折流板切口高度20%壳体径mm400结构设计1圆筒厚度查GB151-99P21表8得圆筒厚度为:8 mm 2椭圆形封头 查/T4737-95,椭圆形封头与圆筒厚度相等,即8mm公称直径DNmm曲面高度mm直边高度mm碳钢厚度mm外表积A 容积V质量Mkg600150258043740035327473管箱短节厚度查GB151-99P20,管箱短节厚度与圆筒厚度相等,即8mm4压力容器法兰(甲型)DNDD1D3螺柱规格数量质量6007306906454023M20

11、245膨胀节因为6管板查化工单元设备设计P25-27得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板的主要尺寸:公称直径Dbcd螺栓孔数质量6007306905986453610232877(7)分程隔板公称直径 DN/mm隔板最小厚度/mm碳素钢60088分程隔板两侧相邻管中心距,换热管中心距宜不小于倍的换热管外径,所设计的换热器不用机械方式清洗,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换热器外径d/mm19换热器中心距S/mm25分程隔板槽两侧相邻管中心距/mm38(9)布管限定圆换热器型式/mm/mm布管限定圆直径/mm固定管板式6008584(10)拉杆的直径、数量和尺寸拉杆公称直径/mm数量根本尺寸拉杆直径d/mm/mm/mm/m

12、m124191511拉杆孔,12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换热管最小伸出长度最小坡口深度/mm/mm192213折流板的厚度和外径公称直径 DN/mm换热管无支跨距300mm(折流板或支撑板的最小厚度)折流板名义外直径/mm折流板外直径允许偏差6004595.514接收米糠油进出口接收的直径计算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实际米糠油进出口管流速为冷却水进出口接收,取=2m/s,如此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实际米糠油进出口管流速为:15管法兰管子直径/mm法兰径/mm螺栓孔中心圆直径/mm公称直径/mm螺栓孔直径/mm螺栓孔数量n法兰外径/mm法兰厚度/mm法兰理论重量kg自来水进出口13316124015022828520米糠油进出口1332222952002283402416防冲板或导流筒因为水,己烷,所以管程和壳程都不设防冲板或导流筒。17鞍式支座(BI型)四设计结果在教师不懈的指导之下,和自己努力认真的学习和查阅相关设计书籍,终于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书,通过设计实践使我意识到只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需要你用心去实践,才能真正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价值,才能造福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参考文献1.换热器设计手册钱颂文主编,:化学工业,2.化工设计黄璐.王保国编著-.化学工业3.化工原理上册玉英主编-2版修订版.科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