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32523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基础指导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 数控机床结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数控机床的剖析及示教,掌握数控机床的一些基本概念。2、 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等。二、实验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书。2、熟悉实验安全规程。3、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结束后做好设备清理工作。三、实验原理数控机床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与操作运行。它解决了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复杂零件的制造问题;其准确性与高效性改变了以往机械工业中周期长、效率低的局面;其柔性的工作方式,能充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现代化生产需要。现在的数控机床一般由CNC装置、伺服驱动、主轴驱动及机床本体等几个部分组成

2、。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大致有如下几个过程,见图 1-1 。图1-1数控机床的总体结构布局应按要求既满足从机床性能、加工适应围等部因素考虑确定各构件间位置,同时亦满足从外观、操作、管理到人机关系等外部因素考虑安排机床总布局。数控机床不同的布局形式给机床工作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特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布局适应不同的工件形状、尺寸及重量如图 1-2 所示均为数控铣床,但四种布局方案适应的工件重量、尺寸却不同。其中, a 适应较轻工件, b 适应较大尺寸工件, c 适应较重工件, d 适应更重更大工件。2、不同布局有不同的运动分配及工艺围如图 1-3 所示为数控镗铣床的

3、三种布局方案。其中, a 主轴立式布置,上下运动,对工件顶面进行加工; b 主轴卧式布置,加工工作台上分度工作台的配合,可加工工件多个侧面; c 在 b 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数控转台,可完成工件上更多容的加工。 图12 数控铣床的布局图1-3 数控镗铣床的布局图3、不同布局有不同的机床结构性能如图 1-4 所示为几种数控卧式镗铣床。其中 a 、 b 为 T 形床身布局,工作台支承于床身,刚度好,工作台承载能力强; c 、 d 工作台为十字形布局,其中 c 主轴箱悬挂于单立柱一侧,使立柱受偏载, d 主轴箱装在框式立柱中间,对称布局,受力后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图 1-4 数控卧式镗铣床四、实

4、验仪器和设备1. 数控车铣机床各一台华中数控车床CJK6032,华中数控铣床ZJK7532。2. 加工中心一台五、实验步骤1. 通过直观观察了解数控车铣床的结构特点;2. 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软件系统;3. 在机床数控系统上学习各个菜单功能。4. 学习机床工作坐标系设定,刀补的设定,程序编辑等操作。5. 学习手动、MDI、回零等操作六、实验报告1. 及时编写实验报告书。2. 关于实验报告具体容的特殊要求。七、预习要求1. 复习数控机床结构的有关容2. 复习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有关容3. 复习数控机床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的有关容八、注意事项1按各自的编号分组,不得擅自调换。2各小组负责人认真填写

5、设备管理登记薄。3加工后的工件不得带出培训中心;各小组负责人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工具和机床台面整理、清扫好,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离开。4实验实习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否则,如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做相应处理。5没有按要求熟悉实验实习指导书的有关步骤及正确操作方法,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追究当事人应负的责任。九、思考题1. 怎样完成加工对刀?2. 数控机床如何解除超程?实验二手工编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指令、工艺基础。2、熟悉G代码编程。3、通过这一简单零件的实际编程加工操作,掌握基本的数控语言的使用、刀具补偿及加工园的方法二、实验要求1、预习实

6、验指导书。2、熟悉实验安全规程。3、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结束后做好设备清理工作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数控车铣机床各一台2. 加工中心一台 3. PC机一台四、实验简介1. 实验原理 手工编写G代码,通过指令的方式来控制运算器与输出装置,运算器接受控制器的指令,将输入装置送来的数据信息做进一步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不断送到输出装置,使伺服系统执行所要求得运动,以实现对机床的各种操作,所完成完成数控加工。2. 实验方法 通过CAXA的2维绘图功能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分析加工工艺之后,手工编写G代码,进行数控加工。加工零件图:3. 实验流程选择工艺路线加工方式选择加工刀具确定切削用量NY合格否确

7、定编程原点四、实验步骤1根据零件图样,设计编写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程序;2数控加工工艺参数设定;计算机仿真演示;3程序校验及空运行;4实际切削包括对刀,加工试件;五、实验报告1. 及时编写实验报告书。2. 关于实验报告具体容的特殊要求。六、预习要求 1. 复习数控机床加工工艺2. 复习数控机床编程指令3. 熟悉华中数控铣床的操作七、注意事项 1按各自的编号分组,不得擅自调换。2各小组负责人认真填写设备管理登记薄。3加工后的工件不得带出培训中心;各小组负责人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工具和机床台面整理、清扫好,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离开。4实验实习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否则,如造成

8、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做相应处理。5没有按要求熟悉实验实习指导书的有关步骤及正确操作方法,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追究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八、思考题1. 怎样确定加工零件的工艺参数?2. 编程时应注意那些方面,以免工件与刀具干涉?实验三数控自动编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数控自动编程实验,掌握先进的CADCAM自动编程方法和步骤。2、培养能应用计算机直接将零件的实体造型自动转化为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二、实验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书。2、熟悉实验安全规程。3、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结束后做好设备清理工作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数控车铣机床各一台2. 加工中心一台 3.CAXA制造工程师XP

9、软件三、实验简介1. 实验原理 通过CAXA的CAM工能自动编写G代码,通过指令的方式来控制运算器与输出装置,运算器接受控制器的指令,将输入装置送来的数据信息做进一步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不断送到输出装置,使伺服系统执行所要求得运动,以实现对机床的各种操作,所完成完成数控加工。2. 实验方法本实验的主要原理是通过CAXA制造工程师XP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然后通过CAXA的CAM工程。造型工艺的确定:1.造型的方式属于曲面造型。2.有多个空间面组成,在构造实体时首先应使用空间曲线构造实体的空间线架,然后利用直纹面生成曲面,可以逐个生成也可以将生成的一个角的曲面进行圆形均布阵列,最终生成所有的曲面

10、。3.采用平面轮廓和参数线方式对曲面进行加工。加工零件图3. 实验流程四、实验步骤1. 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软件系统,进入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界面;2. 确定造型工艺,依操作步骤进行,完成零件曲面造型;3. 应用平面轮廓和参数线方式对曲面进行加工,生成加工轨迹和生成G代码程序;4. 轨迹仿真;5. 五角星的整体形状是较为平坦,整体加工时选择等高粗加工,精加工时采用曲面区域加工,生成加工轨迹和生成G代码程序五、实验报告1. 及时编写实验报告书。2. 关于实验报告具体容的特殊要求。六、预习要求 1. 复习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2. 复习机床加工工艺学3. 熟悉加工仿真软件七、注意事项 1按各

11、自的编号分组,不得擅自调换。2各小组负责人认真填写设备管理登记薄。3加工后的工件不得带出培训中心;各小组负责人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工具和机床台面整理、清扫好,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离开。4实验实习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否则,如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做相应处理。5没有按要求熟悉实验实习指导书的有关步骤及正确操作方法,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追究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八、思考题1. 怎样完成自动换刀?2. 对圆柱类零件如何完成对刀并保证不影响加工精度?实验四数控雕刻编程实验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数控雕刻编程实验,学生用二维图像技术,自选某一对象设计平面三维模型。2、应用

12、CAM软件产生多重刀具路径供粗加工、精加工和雕刻加工使用。刀具路径仿真在正式加工前能绝对直观地看到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3、设计好的模型可用多种光源、光形、材质和颜色进行着色、阴影和渲染。二、实验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书。2、熟悉实验安全规程。3、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结束后做好设备清理工作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三维数控雕刻机一台2. PC机一台 三、实验简介1. 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主要原理是通过PC机进行三维雕刻模型的造型,在通过CAM功能生成G代码,通过加工仿真后,检验代码的正确性,然后在进行实际加工。图41是固高雕刻机的操作界面。固高GEN-G雕刻机控制系统是基于固高公高性能运动控制器和

13、标准CNC系统平台的开放式系统。固高运动控制器应用高速DSP芯片实现系统的高性能、高速度和高精度。而CNC系统平台提供对标准NC程序代码的编译,并最终形成运动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固高GEN-G雕刻机控制系统软件提供NC程序自动执行、手动连续、手动增量、MDI、自动钻孔等功能,并能实时显示当前坐标、进给速度和当前执行程序段等系统状态,使用户轻松完成对雕刻机的精确控制。1电机驱动器及专用输入连接方法一般的步进电机驱动器与运动控制器连接,包括三个部分:脉冲输出、专用输出、专用输入。运动控制器的任何控制轴,都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设置成脉冲控制信号输出的形式,用来控制步进电机或脉冲方式控制的伺服电机。脉冲输

14、出、专用输出通过端子板CN5、CN6、CN7、CN8 与电机驱动器连接。专用输入通过端子板CN5、CN6、CN7、CN8、CN12与电机驱动器及外部开关相连,连接方法见图3。驱动器报警输入信号为常闭状态,用户不用时,请将该输入对地短接。根据安全标准,系统的限位开关须接成常闭状态。当工作台的运动超过其物理有效行程将使限位开关打开。限位开关输入信号的有效电平可以通过主机命令进行选择。原点开关为常开状态。2通用数字量输入/输出连接方法通用数字量输出由端子板CN14输出。当输出接感性负载时,应考虑反电势的泄放。通用数字量输入由端子板CN13、CN12输入。3 RS-232连接方法运动控制器提供串行通讯

15、方式与主机交换信息的方法,通讯通过接口端子板CN4实现。4模拟输入连接方法运动控制器提供可选的模拟输入信号,通过端子板CN11实现。图41四、实验步骤1. 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软件系统;2. 三维雕刻模型的造型;3. 加工轨迹的后置G代码处理;4. 轨迹仿真;5设置三维雕刻机的系统加工参数;6. 实际加工;五、实验报告1. 及时编写实验报告书。2. 关于实验报告具体容的特殊要求。六、预习要求 1. 复习数控编程G代码2. 熟悉固高三维数控雕刻机的操作软件 3. 熟悉三维造型软件七、注意事项 1按各自的编号分组,不得擅自调换。2各小组负责人认真填写设备管理登记薄。3加工后的工件不得带出培训中

16、心;各小组负责人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工具和机床台面整理、清扫好,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离开。4实验实习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否则,如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做相应处理。5没有按要求熟悉实验实习指导书的有关步骤及正确操作方法,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追究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八、思考题1. 三维雕刻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三维雕刻机的插补是如何完成的?实验五数控机床插补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原理和实现方法。2、通过利用运动控制器基本控制指令实现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掌握运动控制卡的编程方法。二、实验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书。2、熟悉实验安全规程。3、

17、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结束后做好设备清理工作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二维数控运动平台一台2. 加工中心一台 三、实验简介1. 实验原理 数控系统加工零件的轮廓或运动轨迹一般是由直线、圆弧等组成,对于一些非圆弧轮廓则用直线或圆弧去逼近。插补计算就是数控系统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将工件的轮廓或运动轨迹描述出来,边计算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发出进给指令。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计算方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样条插补法等。下面就以逐点比较法为例,阐述插补的原理。逐点比较法,即每进给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判断该点在图51 直线插补原理给定轨迹的上方或下方,或在给定轨

18、迹的里面或外面,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使之趋近给定轨迹。直线插补偏差计算公式:以第一象限为例,取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如图51所示。图中m为动点,有下面关系:Xm / Ym=Xe / Ye。取Fm=Ym*XeXm*Ye作为偏差判别式。若 Fm = 0,表明m点在OA直线上; 若 Fm 0,表明m点在OA直线上方的m处;若 Fm 0,表明m点在OA直线下方的m处。 当偏差时,沿X方向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则Xm+1=Xm+,Ym+1=Ym,新的偏差为:当偏差Fm 0时,沿Y方向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则Xm+1=Xm,Ym+1=Ym+,新的偏差为:当两方向所走的步数与终点坐标相等时,停止插补。其它三个象

19、限的计算方法,可以用相同的原理获得,表5-2为四个象限插补时,其偏差计算公式和进给脉冲方向,计算时,Xe,Ye均为绝对值。表5-2 直线插补插补过程分为四个步骤:1 偏差判别:根据偏差值判断刀具当前位置与理想线段间的相对位置,以确定刀具的下一步走向。2 坐标进给:根据判别结果使刀具向X、Y方向移动一步。3 偏差计算:当刀具移动到新位置时,再计算当前位置与理想线段间的偏差,以确定刀具的下一步走向。4 终点判别:判断刀具是否已达到终点。若未达到终点,则继续插补;若达到终点,则结束插补。终点判别的方法如:1设置两个计数器分别存入Xe,Ye坐标值,在X坐标Y坐标进给一步,就在相应的XY计数器减1,直到

20、两个计数器都减到零时,就到达终点。2用一个终点计数器,寄存X、Y两坐标从起点到终点的总步数,X、Y坐标每走一步,减1,直到为零时,就到了终点。圆弧插补偏差计算公式:偏差计算公式:以第一象限逆圆为例,如图5-3所示。图b圆弧圆心在坐标原点,A为起点,B为终点,半径为R,假设运动瞬时点为m,它与圆心的距离为Rm,以Rm和R平方差图5-3圆弧插补原理作为偏差值,则偏差判别式为:若Fm=0,表明m点在圆弧上; 若Fm0,表明m点在圆弧下; 若Fm0,表明m点在圆弧。 当Fm0时,为了逼近圆弧,应沿X方向进给单位距离,到m+1点,其坐标值为Xm+1=Xm-,Ym+1=Ym,新偏差值为:当Fm0时,为了逼

21、近圆弧,应沿Y方向进给单位距离,到m+1点,其坐标值为Xm+1=Xm,Ym+1=Ym+,新偏差值为:由上两式可得,只要知道前一点的偏差,就可求出新一点的偏差,而起点处的Fm=0是可知的。以上是第一象限逆圆的情况,同理可推导出其它情况,表5-4为四个象限的顺/逆圆弧插补的进给方向和偏差计算的归纳。圆弧插补的终点判别和插补计算过程和直线插补基本相同,但在偏差计算的同时,还要进行动点瞬时坐标值的计算,以便为下一点的偏差计算作好准备。线形Fm0Fm0方向偏差计算方向偏差计算SR1SR2SR3SR4NR1NR2NR3NR4表5-4 圆弧插补四、实验步骤1. 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软件系统;2. 通过给

22、出的第一象限的直线插补的步距,从屏幕上观察相应的直线插补图形;3. 通过给出的第一象限的圆弧插补的步距,从屏幕上观察相应的直线插补图形;4. 通过步距参数的调整,观察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轨迹偏差值的变化;理解步距参数对插补轨迹及其偏差值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逐点比较法的理解;5在放到实验台上实际加工;五、实验报告1. 及时编写实验报告书。2. 关于实验报告具体容的特殊要求。六、预习要求 1. 复习数控机床插补原理2. 学习MasterCAM软件七、注意事项 1按各自的编号分组,不得擅自调换。2各小组负责人认真填写设备管理登记薄。3加工后的工件不得带出培训中心;各小组负责人每项工作完毕后应将实验工具和机床台面整理、清扫好,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离开。4实验实习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否则,如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做相应处理。5没有按要求熟悉实验实习指导书的有关步骤及正确操作方法,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追究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八、思考题1. 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数控机床进行插补有何实际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