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35259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

2、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问题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星期一二三四五甲12元12.5元12.9元12.45元12.75元乙13.5元13.3元13.9元13.4元13.75元某人在这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照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则在他#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多少股?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

3、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总数就是x或y乘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解: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则解得答:略思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活动方略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口答,老师点评.设计意图复习列方程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二、 探索新知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

4、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人患了流感.于是可列方程:1+x+x=121解方程得x1=10, x2=-12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5、三、 反馈练习1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同学,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xx+1=182 Bxx-1=182 C2xx+1=182 Dx1-x=18222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 A12人 B18人 C9人 D10人活动方略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四、 应用拓展例1:参加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两次比赛双循环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了比赛?例2:学校组织

6、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一次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分析(1) 两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3对比两题,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设计意图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活动1中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充分体会传播问题,培养学生对传播问题的解题能力.五、 课堂小结1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本节课应掌握:用传播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六、布置作业:2作业:教材P53,习题22.

7、3第1、2、6题,P58,复习题22第6题教学反思: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平均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平均变化率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平

8、均变化率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平均变体化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某农户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第一年的产量为6万kg,第二年的产量为_kg,第三年的产量为_,三年总产量为_2某糖厂2002年食糖产量为at,如果在以后两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那么预计2004年的产量将是_活动方略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口答,老师点评.设计意图复习基本的变化率问题,掌握其数量关系,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变化率问题作好铺垫二、 探索新知问题情境两年前生产1t甲

9、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t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t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t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老师点评:绝对量: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5000-30002=1000元,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6000-30002=1200元,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相对量:从上面的绝对量的大小能否说明相对量的大小呢?也就是能否说明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大呢?下面我们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01-x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500

10、01-x元依题意,得50001-x2=3000解得:x10.225,x21.775不合题意,舍去设乙种药品成本的平均下降率为y则:60001-y2=3600 整理,得:1-y2=0.6解得:y0.225答: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一样大思考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态?活动方略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教师演示问题,诱导解答,总结规律.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解题,体会绝对量与相对量的联系与区别,丰富解题经验三、 反馈练习1某电脑公司2001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

11、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2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与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活动方略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四、 应用拓展例1: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

12、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分析:总利润=每件平均利润总件数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元,则每件平均利润应是0.3-x元,总件数应是500+100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元则0.3-x500+=120 解得:x=0.1答:每张贺年卡应降价0.1元例2: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kg,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kg,针对这种水产品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

13、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关系式3商品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分析:1销售单价定为55元,比原来的销售价50元提高5元,因此,销售量就减少510kg2销售利润y=销售单价x-销售成本40销售量500-10x-503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那么销售量就不超过=250kg,在这个提前下,求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解:1销售量 500-510=450kg;销售利润 45055-40=45015=6750元2y=x-40500-10x-50=-10x2+1400x-400003由于水产品不超过1000040=250k

14、g,定价为x元,则x-400500-10x-50=8000解得:x1=80,x2=60当x1=80时,进货500-1080-50=200kg250kg,舍去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体会变化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种与以上对象的变化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题能力.五、 课堂小结1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本节课应掌握:利用平均变化率建立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方法解它六、布置作业:教材P53,习题22.3第7题,P58,复习题22第8题教学反思: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

15、次方程3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类几何图形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封面设计与草坪规划的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

16、量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问题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是什么? 3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4菱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6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活动方略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口答,老师点评.设计意图复习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几何图形问题作好铺垫二、 探索新知问题情境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 cm ,宽21 cm,正中

17、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 cm.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解答依据题意知:中央矩形的长宽之比等于封面的长宽之比9:7,由此可以判定:上下边衬宽与左右边衬宽之比为9:7,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cm,则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cm,依题意,得:中央矩形的长为27-18xcm,宽为21-14xcm因为四周的彩色边衬所点面积是封面

18、面积的,则中央矩形的面积是封面面积的所以27-18x21-14x=2721整理,得:16x2-48x+9=0解方程,得:x=, x12.8cm,x20.2所以:9x1=25.2cm舍去,9x2=1.8cm,7x2=1.4cm因此,上下边衬的宽均为1.8cm,左、右边衬的宽均为1.4cm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2学生在未知数的选择上,能否根据情况,灵活处理;3在讨论中能否互相合作;4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5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

19、法解几何图形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三、 反馈练习1某林场计划修一条长750m,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渠道,断面面积为1.6m2,上口宽比渠深多2m,渠底比渠深多0.4m1渠道的上口宽与渠底宽各是多少?2如果计划每天挖土48m3,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渠道挖完?2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长6尺,宽3尺,有一块台布的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并且铺在桌面上时,各边垂下的长度相同,求台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精确到01尺活动方略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

20、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四、 应用拓展例1:如图,某中学为方便师生活动,准备在长30 m,宽20 m的矩形草坪上修两横两纵四条小路,横纵路的宽度之比为32,若使余下的草坪面积是原来草坪面积的四分之三,则路宽应为多少? 分析(2) 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3对比下列两个图形,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活动方略学生分组讨论,画图,上台演示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原则例2:如图a、b所示,在ABC中B=90,AB=6cm,BC=8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

21、C以2cm/s的速度运动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使SPBQ=8cm2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并且P到B后又继续在BC边上前进,Q到C后又继续在CA边上前进,经过几秒钟,使PCQ的面积等于12.6cm2友情提示:过点Q作DQCB,垂足为D,则:_B_A_C_Q_P_B_A_C_Q_D_P分析:1设经过x秒钟,使SPBQ=8cm2,那么AP=x,PB=6-x,QB=2x,由面积公式便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2设经过y秒钟,这里的y6使PCQ的面积等于12.6cm2因为AB=6,BC=8,由勾股定理得:AC=10,又由于PA=y,CP=14-y,CQ=2y-8,又

22、由友情提示,便可得到DQ,那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建模解:1设x秒,点P在AB上,点Q在BC上,且使PBQ的面积为8cm2则:6-x2x=8整理,得:x2-6x+8=0解得:x1=2,x2=4经过2秒,点P到离A点12=2cm处,点Q离B点22=4cm处,经过4秒,点P到离A点14=4cm处,点Q离B点24=8cm处,所以它们都符合要求2设y秒后点P移到BC上,且有CP=14-ycm,点Q在CA上移动,且使CQ=2y-8cm,过点Q作DQCB,垂足为D,则有AB=6,BC=8由勾股定理,得:AC=10DQ=则:14-y=12.6整理,得:y2-18y+77=0解得:y1=7,y2=11即经

23、过7秒,点P在BC上距C点7cm处CP=14-y=7,点Q在CA上距C点6cm处CQ=2y-8=6,使PCD的面积为12.6cm2经过11秒,点P在BC上距C点3cm处,点Q在CA上距C点14cm10,点Q已超过CA的范围,即此解不存在本小题只有一解y1=7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设计意图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活动1中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充分体会图形变换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联想能力.五、 课堂小结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本节课应掌握:利用已学的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六

24、、布置作业:作业:教材P53,习题22.3第5、8题,P58,复习题22第7、10题教学反思: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4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匀变速运动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匀变速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实践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重点:列一元二次

25、方程解有关匀变速问题的应用题难点:发现匀变速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是什么?2 某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它行驶的路程sm和时间ts之间的关系为:s=10t+3t2,那么行驶200m需要多长时间?活动方略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学生口答,老师点评.设计意图复习基本的行程问题,掌握其数量关系,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匀变速运动问题作好铺垫二、 探索新知问题情境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面有情

26、况,紧急刹车后汽车又滑行25m后停车1从刹车到停车用了多少时间?2从刹车到停车平均每秒车速减少多少?3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分析:1刚刹车时时速还是20m/s,以后逐渐减少,停车时时速为0因为刹车以后,其速度的减少都是受摩擦力而造成的,所以可以理解是匀速的,因此,其平均速度为=10m/s,那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便可求出所求的时间2很明显,刚要刹车时车速为20m/s,停车车速为0,车速减少值为20-0=20,因为车速减少值20,是在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时间内完成的,所以20除以从刹车到停车的时间即可3设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除以xs由于平均每秒减少车速已从

27、上题求出,所以便可求出滑行到15米的车速,从而可求出刹车到滑行到15m的平均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便可求出x的值解:1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路程是25m;从刹车到停车的平均车速是=10m/s那么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时间是=2.5s2从刹车到停车车速的减少值是20-0=20从刹车到停车每秒平均车速减少值是=8m/s3设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xs,这时车速为20-8xm/s则这段路程内的平均车速为=20-4xm/s所以x20-4x=15 整理得:4x2-20x+15=0解方程:得x= x14.08不合,舍去,x20.9s答:刹车后汽车行驶到15m时约用0.9s思考刹车后汽车行驶20时用多

28、少时间?精确到0.1秒活动方略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教师演示问题,简介匀变速运动各物理量的关系,诱导解答,总结规律.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解题,理解各物理量的关系,掌握解题方法,丰富解题经验三、 反馈练习一个小球以10m/s的速度在平坦地面上开始滚动,并且均匀减速,滚动20m后小球停下来1小球滚动了多少时间?2平均每秒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少多少?3小球滚动到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活动方略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四、 应用拓展例:如图,某

29、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的正南方向,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般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分析:1因为依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C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可求,CD就可求,因此由勾股定理便可求DF的长_B_A_C_E_D_F2要求补给

30、船航行的距离就是求DE的长度,DF已求,因此,只要在RtDEF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1连结DF,则DFBCABBC,AB=BC=200海里AC=AB=200海里,C=45CD=AC=100海里 DF=CF,DF=CDDF=CF=CD=100=100海里所以,小岛D和小岛F相距100海里2设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x海里,那么DE=x海里,AB+BE=2x海里, EF=AB+BC-AB+BE-CF=300-2x海里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 x2=1002+300-2x2整理,得3x2-1200x+100000=0解这个方程,得:x1=200-118.4 x2=20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相遇时补给船大约航行了118.4海里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体会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运用路程速度时间,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题能力.五、 课堂小结:1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本节课应掌握:利用匀变速运动各物理量的关系建立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方法解它六、布置作业:教材P53,习题22.3第11题,P58,复习题22第9题教学反思: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