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35884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复习资源环境.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遥感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8选5;4/题;共20分1.摄影基线:两摄影站之间的距离。公式:B = m*lPx%*m*l = l*(100Px)/100*mB摄影基线;l航摄像片的像幅尺寸;m摄影比例尺分母;Px%设计的航向重叠度2.遥感平台:指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分为近地遥感平台、航空遥感平台、航天遥感平台。3.几何纠正: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定量地确定图像上的像元坐标图像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地图坐标等的对应关系坐标变换式。4.摄影比例尺:航片上某线段l地面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L之比,称之为摄影比例尺1/m。平坦地区、摄影时像片处于水平状态垂直摄影,如此像

2、片比例尺等于像机焦距f与航高H之比。5.中心投影:6.亮度系数地物的反射率或反射系数:地物对某一波段的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之比。反射率随入射波长而变化。7.锐化: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局部,可采用锐化方法。有时可通过锐化,直接提取出需要的信息。锐化后的图像已不再具有原遥感图像的特征而成为边缘图像。8.空间分辨率:表征传感器反映地表细节的能力。定义为像素所代表的地面X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位。受硬件系统、飞行高度控制。9.图像增强:改变图像的表现形式和影像特征,使目标物更加突出易辨。10.遥感技术系统: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

3、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局部。11.被动式遥感:被动式传感器是接收自然界地物所辐射的能量,如摄影机、多波段扫描仪、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等。被动微波遥感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称被动微波遥感。12.感光度:在规定的曝光冲洗与测试条件下感光材料对光辐射能的敏感程度的定量度量。或感光速度。一样的光线条件下,感光度不同需要的曝光量不同。13.线性拉伸14.监视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区或训练区,用训练区中地面各类地物样本的光谱特性来“训练计算机,获得识别各类地物的判别函数或模式,并以此对未知地区的像元进展分类处理,分别归入到的类别中。15

4、.平滑:图像中出现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噪声时,采用平滑的方法可以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噪声点。具体方法有:均值平滑、中值滤波。16.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很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17.特征变换:使地物的特征信息集中在几个主要的波谱段上,在保证信息容量最大化的前提下压缩参与分类的数据量,以提高分类速度。18.黑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反射率和透射率都等于0;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黑体是一种理想的吸收体,自然界没有真正的黑体。二简答计算题13选5;10/题;共50分1. 航摄像片的内方位元素有哪些

5、?摄影机内方位元素像片内方位元素:像片主距和像片主点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内方位元素内定向:定义了相机内的几何特征,即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三个参数:摄影中心S到像片得的垂距 f,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2. 何谓地物波普特性?地物的波谱特性:地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随波长改变而改变的特性。地物的反射波谱:地物的发射波谱: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地物发射率的不同是红外遥感技术的重要依据。地物的透射波谱:3. 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的主要辐射源;常用5900的黑体辐射来模拟;其辐射波长X围极大;辐射能量集中-短波辐射。大气

6、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是地球上生物、大气运动的能源,也是被动式遥感系统重要的自然辐射源。太阳辐射涵盖了很宽的波长X围,包括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与无线电波。太阳辐射能集中在m,峰值位于波长m,其中大局部集中在m之间的可见光波段,所以一般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4. 几何校正与其主要过程和方法?1定义: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定量地确定图像上的像元坐标图像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地图坐标等的对应关系坐标变换式。2几何校正的方法系统性校正:当知道了消除图像几何畸变的理论校正公式时,可把该式中所含的与遥感器构造有关的校准数据焦距等与遥感器的位置、姿态等的测量值代入到

7、理论校正式中进展几何校正。该方法对遥感器的内部畸变大多是有效的。可是在很多情况下,遥感器的位置与姿态的测量值精度不高,所以外部畸变的校正精度也不高。非系统性校正:利用控制点的图像坐标和地图坐标的对应关系,近似地确定所给的图像坐标系和应输出的地图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式。坐标变换式经常采用1次、2次等角变换式,2次、3次投影变换式或高次多项式。坐标变换式的系数可从控制点的图像坐标值和地图坐标值中根据最小2乘法求出。复合校正:把理论校正式与利用控制点确定的校正式组合起来进展校正。分阶段校正的方法,即首先根据理论校正式消除几何畸变如内部畸变等,然后利用少数控制点,根据所确定的低次校正式消除剩余的畸变外

8、部畸变等;提高几何校正精度的方法,即利用控制点以较高的精度推算理论校正式中所含的遥感器参数、遥感器的位置与姿态参数。5. 遥感图像处理的步骤有哪些?图像复原预处理:主要进展几何纠正、大气纠正、辐射纠正、扫描线脱落和错位纠正 图像增强:改变图像的表现形式和影像特征,使目标物更加突出易辨 图像分类:对遥感图像上的目标进展自动识别和类型划分,直接得到解译结果6.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判读标志与其作用?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特征是地物电磁波的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上的反映。依据遥感图像上的地物特征,识别地物类型、性质、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过程叫信息提取。目视判读的标志:色调/色彩:判读前通过反差

9、调整和彩色增强后,成为目视判读的重要标志;形状:是目视判读最直观的标志;大小:根据地物间的相对大小、区分地物;阴影:可判读地物的高度,但也遮挡局部地物信息;组合图案/纹理结构:当地物较小时,在影像上表现为纹理,即某种地物类型有规律的重负出现。如农田、森林。总结:一般通过以下特征从遥感影像识别目标地物: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相关布局。7. 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哪些?有何特点?1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名称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超远红外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波长X围m3-66-1515-10001-10mm1-10cm10cm-1m可见光紫蓝青绿黄

10、橙红波长X围m2各个波段特性8. 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很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常用大气窗口1:包括全部可见光95,局部紫外光70,局部近红外光80摄影和扫描成像的方式在白天感测和记录目标电磁波辐射信息。2:近红外窗口,6095,扫描成像,白天记录;3:中红外窗口,6070,白天夜间,扫描成像记录;4 814 um:远红外窗口,超过80,白天夜间,扫描记录;5300mm:微波窗口,白天夜间,扫描记录。9. 数字直方图与其作用?数字图像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的分布图。直方图的作用:直

11、观地了解图像的亮度值分布X围、峰值的位置、均值以与亮度值分布的离散程度。直方图的曲线可以反映图像的质量差异。正态分布:反差适中,亮度分布均匀,层次丰富,图像质量高。偏态分布:图像偏亮或偏暗,层次少,质量较差。小结:图像直方图是描述图像质量的可视化图表。在图像处理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直方图的形态,改善图像显示的质量,以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10.SPOT卫星的参数和图像特征是什么?1卫星参数轨道高度:832千米(太阳同步;轨道倾角:;轨道周期:分/圈;重复周期:369圈/26天;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扫描带宽度:60 千米;两侧侧视:+/-27;扫描带宽:950千米。2SPOTHRV传感器

12、图像特点垂直图像每幅为近于正方形的菱形,每边对应于地面60km长度;倾斜图像横向宽度对应于地面宽度为60km80km。整幅图像为动态多主纵线中心投影集合图像。在正常情况下以垂直观测图像覆盖全球;在某些特殊要求时,也可以调整瞄准轴而获得一些倾斜观测图像。相邻轨道垂直图像间的旁向重叠,在赤道为43km左右,越走向两极,旁向重叠越大。在垂直观测时,两台HRV的图像之间重叠为3km,固定不变。SPOT处在不同轨道上时,可对同一地区从不同角度观测成像,得到立体像对,这有利于摄影测量、形态地学与水文等方面的研究。地面几何分辨率较高,多波段为20m,全色为10m(均指星下点)。全色波段包括绿、黄、橙、红直至

13、深红光,但不包括青、蓝、紫光。多波段的XS1、XS2、XS3相当于TM2、TM3、TM4。HRV缺少与TM1、TM5、TM6、TM7相对应的波段。11.多波段数字图像的数据格式BSQ、BIL、BIPBSQ方式:各波段的二维图像数据按波段顺序排列。BIL方式:对每一行中代表一个波段的光谱值进展排列,然后按波段顺序排列该行,最后对各行进展重复。BIP方式:在一行中,每个像元按光谱波段次序进展排列,然后对该行的全部像元进展这种波段次序排列,最后对各行进展重复。12.卷积计算公式:r(i,j)=(m,n) t(m,n)13.影响航摄像片比例尺的主要因素?航摄相机的焦距f与航高H之比。航片的比例尺:1/

14、M=f/H。比例尺随着图像处理而变化。地形起伏也会影响比例尺。三论述分析题5选2;15/题;共30分1.何为NDVI?如何计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举例说明NDVI的用途。1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或者是标准差异植被指数,即两个波段反射率的计算2计算反差调整:NDVI=(B4+B3)/(B4-B3)3反差调整是利用相关模片,按照一定叠掩规律实现的。假定任意两个模片的密度分布函数为gm(x,y)和gn(x,y),当它们彼此叠掩时,其合成模片影像密度go(x,y)和反差go的变化规律如右图。这种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是go(x,y)= gm(x,y)+ gn(x,y)gm和gn同为正模片或同为负模片时,

15、go=gm+gn,合成模片即增强图像的密度变化趋势和符号与所用的两X模片一样,增强图像的反差加大。当gm和gn分别为正、负模片时:go=gm-gn,即合成模片的密度变化趋势和符号与反差大的模片一致,增强图像反差下降。4NDVI的应用: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局部辐射误差等;-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NIR和R近似相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NDVI的局限性表现在,用非线性拉伸的方式增强了NIR和R的反射率的比照度。对于同一幅图象,分别求RVI和NDVI时会发现,RVI值增加的速度高于NDVI增加速度

16、,即NDVI对高植被区具有较低的灵敏度;NDVI能反映出植物冠层的背景影响,如土壤、潮湿地面、学、枯叶、粗超度等,且与植被覆盖有关;2.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彩色合成:为了充分利用色彩在遥感图像判读和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常常利用彩色合成的方法对多光谱图像进展处理,已得到彩色图像。彩色图像可以分为真彩色图像和假彩色图像。真彩色图像: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与地物颜色根本一致。利用数字技术合成真彩色图像时,是把红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红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绿色分量、把蓝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蓝色分量进展合成的结果。如TM321用RGB合成的图像为标准真彩色图像。假彩色

17、图像:假彩色图像是指影像的色调与实际地物色调不一致的图像。遥感中最常见的假彩色图像是彩色红外合成的标准假彩色图像。它是在彩色合成时,把近红外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红色分量、把红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绿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蓝色分量进展合成的结果。如TM432用RGB合成的图像为标准假彩色图像。3.何为监视分类?监视分类的步骤和须知事项有哪些?1监视分类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区或训练区,用训练区中地面各类地物样本的光谱特性来“训练计算机,获得识别各类地物的判别函数或模式,并以此对未知地区的像元进展分类处理,分别归入到的类别中。2在ENVI中做监视分类的步骤百度收

18、索的:首先打开需要进展监视分类的影像数据,选择不同的波段进展彩色合成,这里尽可能的选择信息量最丰富的波段来进展合成。波段选择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分析其相关性。自己确定需要分多少类别,或者可以考虑先用非监视分类来进展一次分类来看该幅影像分类情况。根据自己的分类定义相应的训练区ROI,通过ENVI的ROI工具来选择,训练区尽可能的选择较为纯净的区域,另外每一类也要在不同地区多项选择择几个ROI。选择自己所用的分类方法来进展分类。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有特定的参数对话框,所用的分类方法显示在对话框的标题中。许多分类参数对话框中通用的选项包括:从可用ROI类表选择将要用于分类的感兴趣区,选择

19、分类图像输出到磁盘文件或内存,规如此图像的计算输出到文件或内存。每种分类方法的对话框与相应的参数需要自己来按照具体情况设定。总结:监视分类的主要步骤:确定感兴趣的类别数;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选择训练样区;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如此;根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如此对非训练阳曲的图像区域进展分类。3须知事项: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大气状况的影像:吸收、散射;下垫面的影响:下垫面的覆盖类型和起伏状态对分类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像:云朵的覆盖;不同时相的光照条件不同,同一地物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同;地物边界的多样性。4.航空遥感的特点与局限性。5.典型植被反射光谱特征与病虫害监测。1植被光谱特征规律

20、性明显而独特,分三段:m绿处,两侧0.45蓝和0.67红如此有两个吸收带。这是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对绿光反射作用强的原因。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附近有一峰值。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响,除了吸收和透射的局部,形成的高反射率。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1.95、2.7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2植物波谱在上述根本特征下仍有细部差异,这种差异与植物种类、季节、病虫害影响、含水量多少等有关系。为了区分植被种类,需要对植被光谱进展研究。07级试题一 填空1 3S技术指:_GIS_ 、_RS_和_GPS_2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按照距

21、可光的远近分为_远红外_、_中红外_、_近红外_3 传感器一般由_收集器_、_探测器_、_处理器_、_输出设备_ 四局部组成4 颜色的性质用_明度_、_色调_、_饱和度_ 来描述5 光学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两个根本环节是_采样_和_量化_。6目标地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_色_、_形_、_位_三大类。7 Landsat的轨道是近极地 _太阳_同步轨道,SPOT4较之Landsat,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_10_米二 选择题1 关于电磁波普的说明不正确的答案是DA 太阳光实际上是由许多波长的电磁波混合而成的。B 频率对应着波长,所以说某种电磁波的频率也就是告诉了它在真空中的波长。C 不同波长的

22、电磁波的成因时不同的,它们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也是有差异的。D 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非常狭窄的一局部,所以在太阳辐射中所占的能量份源最小。2 静止卫星在一般是在以下哪层中进展遥感活动D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大气3 红色的补色是DA 蓝 B品红 C黄 D青4 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主动式传感器DA航空摄影机 B 多光谱扫描仪 C 微波辐射计 D微波高度计5 以下哪个波段既有地物自身热辐射,又有地物反射太阳辐射CA 0.38-0.76um B 0.76-2.5um C 2.5-6um D大于6um6 云、雾对红外线散射属于BA 瑞利散射 B米氏散射 C 非选择性散射 D不确定7 大气对遥感

23、图像比照度的影响是AA 比照度减少 B 比照度增加 C 没有影响 D不确定8 一般地物的反射率越高,明度就A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9 航空像片属于哪种投影BA垂直投影 B中心投影 C 多中心投影 D UTM1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下哪种影响并不改变太阳辐射的强度C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折射 D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11如下属于气象卫星系列的是AA 、 NOAA B 、SPOT C 、CBERS D、 QuickBird810(-3)m*K,其辐射出射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是BA 0.47 B 9.66 C 12.5 D 2.

24、08 um13 电磁波谱中,频率由高到低,波长由短到长依次为:r射线,X射线A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C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 D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14 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被显示BA白色 B 红色 C绿色 D蓝色15 用线性变换方式来扩展图像灰度动态X围可以参加图像的比照度:在如下图中,代表原始图像亮度值X围, 为拉伸后的图像亮度值X围,试问在如下图中,那段表示比照度加大BABC D16几何校正控制点数目确实定,对于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少数目为BA(n+1)(n+2) B(n+1)(n+2)/2 C(n+2)(n+3)

25、 Dn+2n+3/218 摄影机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偏离垂线在CX围内,称为垂直像片。C 319 如下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大气校正方法的是DA 公式法 B 回归分析法 C 直方图校正法 D线性校正法20 关于图像融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DABCD三 名词解释1 遥感: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承受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谱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2 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3 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排列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的谱带,这个谱带就是电磁波谱。4 直

26、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的分布5 维恩位移定律:黑天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6 监视分类:在研究区域选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亮度的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对样本进展分类,依据样本的分类特征来识别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的方法。7 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X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8 空间滤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在图像的平面上采用某种模板来进展卷积计算,通常有平滑滤波和锐化滤波。9 像点位移:在

27、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其位移量就是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误差。10 植被指数:由多光谱数据,经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构成的对植被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各种数值。四 简答题答要点1 简述微波遥感的特点(1)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由于微波具有穿云透雾和克制夜障的能力,使得微波遥感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许多地物间微波辐射能力差异较大,因而可以较容易地分辨出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所不能区别的某些目标物的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微波遥感的这种特性对地下资源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28、。(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微波对海水特别敏感,其波长很适于海面动态情况的观测。(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由于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显著,故分辨率较低,且观测精度和取样速度不好协调,但特性明显是其显著优点。2 简要说明遥感几何畸变来源自己看书,重点3 简述中心投影和几何投影的区别4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五 论述题1 论述在图像增强中,常用的两种滤波方式,并举例说明。答:1 平滑滤波,可以滤掉孤立的单点噪声和一些细节,突出图像的根本结构,例如 2 边缘增强锐化,其作用在于提高边缘灰度值的变化率,使界限更加清晰,拉普拉斯算法。2 如下图为 小麦,湿地,沙漠的反射光谱曲线,分别指

29、出如下图中A、B、C、D为哪类地物的典型光谱曲线,并说明如何利用它们的光谱特征来区分这几类地物?A小麦 B C 沙漠 D湿地阐述上述各类型典型发射光谱曲线特征,根据这些发射光谱曲线特征可以识别不同地物。遥感导论1、 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2、 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是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3、 图像融合: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4、 距离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X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5、 特征选择:是从众多特征中挑选出可以参加分类运算

30、的假如干个特征,如TM影像波段的选择。6、 监视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带入判别函数进展判别的过程。7、 非监视分类: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或文理信息进展特征提取,在统计特征的差异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展确认。8、 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9、 电磁波谱由高到低排列: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10、 遥感平台的种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11、 图像增强的常用方法:比照度扩展、

31、空间滤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12、图像融合的层次: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13、3S的集成一般指:将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根据应用需要,有机地组合。14、遥感卫星轨道四大特征:1、近圆形轨道2、近极地轨道3、与太阳同步轨道4、可重复轨道;卫星轨道参数:1、升交点赤经2、近地点角距3、轨道倾角i5、卫星轨道的偏心率或称扁率e6、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卫星的姿态角:绕x轴旋转的姿态角,称之为滚动;绕y轴旋转的姿态角,称俯仰;绕z轴旋转的姿态角,称航偏。15、图像增强的目的: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信息,有利于分析判读或者做进一步的处理。16、数字图像

32、是离散的,是灰度离散型;17、TM影像为专题绘图仪有7个波段;18、遥感卫星的重复周期:?19、大气的瑞利散射与波长的关系:(1)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是发生瑞利散射;(2)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20、图像增强可以在空间域中进展,也可以在频率域中进展;21、热红外上的亮度与地物的亮度、温度有关系;22、图像融合前必须做什么?统一坐标系;23、TM432合成的标准假彩色生成的植被是红色的;24、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说明波谱在遥感中的作用:特性:(1) 在可见光0.55um附近有一个反射率为10%20%的小反射峰;(2) 在0.45um和0.65um附

33、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谷;(3) 在0.7um0.8um是一个陡坡,反射率急剧增高;(4) 在近红外波段0.81.3um之间形成一个高的,反射率可达40%或更大的反射峰;(5) 在1.45um,1.95um和2.62.7um处有三个吸收谷。作用:(1) 植物的光谱特性可使其在遥感影像上有效的与其他地物相区别;(2) 不同的植物各有其自身的波谱特性,从而成为区分植被类型、长势以与估算生物量的依据。25、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根本特征、功能?特征:26、ISODATA全称和步骤?属于非监视分类全称: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步骤:(1) 按照某个原如此选择一些初始类聚类中心;(2) 计算像素与初始类别中心的距离,把该像素分配到最近的类别中;(3) 计算并改正重新组合的类别中心,如果重新组合的像素数在最小语序值以下,如此将该类别取消,并使总类别数减1。27、遥感图像监视分类的根本原理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框架,指出每一步的功能。原理:在研究区域选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亮度的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对样本进展分类,依据样本的分类特征来识别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的方法。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