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137770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 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1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读诗,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睿智。当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时深深地感到,历史的车轮,势不可当,他造就了无数英雄的豪情壮志,使其为后人千古铭记而我,也通过大国崛起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智慧,有了一些收获。大不列颠帝国的繁荣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开始,但真正让这个国家走向顶峰却是从工业时代开始的。有人评价说:牛顿发现了进入工业时代的“钥匙”,瓦特拿着“钥匙”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却倡导了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法则。没错,牛顿发现了“牛顿力学定律”,把人们从迷信神学转变到了崇尚科学,把我们现在认为“很弱智”的问题解决了,让人们了解了世界的

2、运转方式,并悄悄地告诉了当时的人:工业时代将会很快来临。而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向人民宣告了:工业时代已经来临了。亚当斯密发现了自由市场那只“无形的手”,让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工业时代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由的市场经济。英国在18世纪工业时代把英国领上了世界大国的舞台,也让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国崛起这个节目的确是一个增长知识拓展智慧的的好地方。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地消逝。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

3、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这一幕幕历史的缩影,在大国崛起中为我们所呈现,这也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我们当下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力量。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一起去寻味这深远的智慧。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2我利用了秋假的时间看了一套记载中国历史的书,这就是共14本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这套书主要

4、写了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的精彩历史故事,这套书使得我爱不释手,因此我津津有味地一口气读完了。书中有许多我熟悉的故事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联络各国”、“郑和下西洋”,也学习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原本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新莽由假皇帝到真皇帝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区分东汉与西汉这些让我明白了不少历史典故。但这套书也写了中国人在清朝的时候忍受的屈辱。每次看到中国被战败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我都情不自禁为祖国捏一把汗;当祖国快要成功时,我会欣喜若狂,却又由于某个原因又失败了,我又十分沮丧;最后终于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才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我认为虽然现在祖国已经比较强大

5、了,但是我依然会想起“圆明园毁灭”的耻辱,回忆起“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要让这些惨痛的记忆刻入我们新一代的心中。警告年轻的一代人别只顾享受先人留下的财富,而应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下,不然历史上的那些悲剧,肯定还会再重演。新一代的我们不能过着慵懒的生活,要时刻保持警醒。让我们一起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爱我中华,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简明中国古代史读后感3东汉末年,汉室衰弱,天下群雄并起,赤壁之战后,中原大地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在三足鼎立格局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道义上说汉室正统在他手中,即占据天时;江东孙权有长江天险,即占据地利;而刘备汉室贵胄,名声较优,善于笼络人心

6、,即人和。三政权各有优势,但曹操为何最为强大,三分天下有其二呢?可以说,曹孙刘三方的强弱、疆域大小,是与三方所得人才多少成正比的。曹魏政权,从曹操起,在官员任用上,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提出坚持“唯才是举”原则,收罗了许多优秀人才。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郭嘉和荀彧是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的。曹操聚集人才,用为掾属,在身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粗略统计,在三国志及裴注中留下记载的就有90余人。曹操以“求贤令”广开贤路,人才川流不息,曹魏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当然,最后曹魏从内部灭亡也与其人才使用有关。曹魏前期,曹操广

7、纳贤能之士,后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执行,外部人才资源匮乏,并且大多数成为司马懿、司马师及司马炎一族的心腹。司马懿之心,曹操心里很清楚,并明确不可重用,但考虑到他的军事才能,还是没有杀他,把他作为辅政大臣最后一位,但后代曹睿即位后,改变这一政策,导致司马懿家族逐渐做大,高平陵政变之后,曹魏政权名存实亡。蜀汉政权的兴衰更是与人才聚集与匮乏息息相关。刘备政权建立之初屡受挫折,最终在荆州三顾茅庐,隆中问对,请名士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提出了占领荆州、益州,联合东吴,与曹操形成鼎立之势,再图问鼎中原的战略。蜀汉在诸葛亮治理期间,注重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杨洪、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是他培养出的人才。蜀汉虽“弹丸之地

8、”,实力最弱,但却能与曹魏抗衡,很大程度上与其拥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士有很大关系。然而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以至“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最终败于曹魏,重要原因就是输在人才匮乏上。治国之要,首在用才。习领导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现代社会什么最金贵?毋庸置疑,必然是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习领导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9、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21世纪,人才是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对干事创业具有基石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刘备三顾茅庐会诸葛,萧何月下单骑追韩信,在人才的辅佐下,事业终得以日新月异。礼贤下士自古以来就是优良传统,重才之风,可兴不可废。时代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举才任贤,可聚不可散。当下,山西处于发展最为关键的窗口期,也是转型综改、能源革命至关重要的攻坚期,要紧紧围绕高质量转型发展,立足发展急需、改革急用、民生急盼,大规模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落实习领导提出的“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总体要求,真正做到以发展聚人才,以人才促发展,推动山西转型发展新篇章。简明中国

10、古代史读后感4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名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所以,我在这个寒假里读了中国历史里面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开天辟地、文明的摇篮、炎黄子孙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说到大禹治水,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尧、舜那个时代,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人们没地方住,只好像鸟儿一样在树梢上做窝避难。自从舜把禹找来治理水患以后,禹就决心要避免父亲所犯的错误,不能再用围堵的方法来治水了。所以他决定用一种相反的方法来对付洪水他采取“疏导法”。让大水尽可能地流到大海去。他心想,我自己疏导,也不行啊!于是他挑选了一些能干的助手,跟着他一起治水患。为了治洪水,他结婚第四天就出门了,整整十三年,没回家了。其中三次经过家门,但都没有回去。第一次,他从家门口经过,听见妻子在痛苦呻吟,儿子呱呱坠地时的哭声。第二次他从家门口过,孩子已经会喊爸爸了。第三次,孩子已经十三岁了,跑过来拉着他的手,紧紧挨着他,舍不得离开,他也没法跟着回家去。禹实在太忙了,他变得又黑又瘦,下巴也尖了。他的手脚长出了茧,连腿上的汗毛都没了。不过,他终于成功了。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团结友爱,中华的历史和未来也一定一次灿烂!还有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只要你什么事都别放弃,才能把一件事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