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43946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说明.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 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设计摘 要:提出一种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是一个充分融入商业模式、用户习惯、收费模型等特点的商务模式与技术实现相结合的集合体,由容域、业务域、用户域、商务支撑域、运营维护域和IP基础网络域六个域构成;重点阐述了IP基础网络域中的容分发与适配系统、合作伙伴支持系统、通用和基本功能模块和移动终端自动配置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方法;最后在描述移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次化的移动终端软件架构模型。1 简介近年来以短信、彩铃、图片下载、WAP浏览等为代表的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方兴未艾,随着3G的脚步越来越近,相信更多丰富的、复杂的移动增值业务会逐渐进入人们的掌中。为了有

2、效可靠地运营并管理这些业务,本文提出了一种移动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简称业务环境),这种业务环境是一个商务模式与技术实现密切融合的集合体,移动业务能够在此集合体中有效地、安全地、可靠地交易,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能够为业务提供商和运营商带来利润。本业务环境不强调如平台、系统、网络、标准等纯粹的技术术语,而是把技术与移动业务实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融入商业模式、用户习惯、收费模型等特点,努力建成一种灵活的业务环境。目前业界很多组织从不同的侧面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业务环境,也制定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规。3GPP1制定了WCDMA和UTRAN等标准,同时也为容和业务提供商提供了开放业务访问(OSA)和用

3、户数据描述(GUP)等相关规。OMA2主要负责移动业务层相关标准的制定,如IM、SyncML、Downloading、WAP等等,它重点关注的是不同组织之间业务的互通性问题。IETF制定了因特网几乎所有的协议,如IPv4、IPv6、TCP/UDP等,极影响了无线互联网领域,3GPP的IMS系统就是根据IETF的相关资料而发展起来的。W3C引领了WWW的发展,制定了HTML、DOM、CSS、 、PNG、SOAP等一批重量级的协议和标准,它也对移动业务环境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Parlay为业务环境制定了开发的框架结构和应用编程接口,而JCP则规了与Java相关的开发接口。另外,还有OASI

4、S、LAP、TMF等相关组织和论坛也为业务环境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总体来讲,以上组织有关业务环境的定义与描述比较零碎,目前还没有一个组织专门关注于此领域,这即是本文提出移动业务集成运营环境的意义所在。2 集成型业务模型本节从逻辑结构的角度来描述这种集成型业务模型,本模型由六个域组成:容域、业务域、用户域、商务支撑域、运营维护域和IP基础网络域,见图1。由于本模型包含的容比较多,这里只给出较高层次的抽象模型描述,对具体的技术细节不再赘述。用户域主要描述与移动终端相关的技术问题,如开发环境的选择、操作系统的整合、用户界面与用户体验的改进以与移动业务基本功能模块在手机端的具体体现与实施等。众所

5、周知,移动终端在业务模型中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是用户接受和体验移动业务的窗口,另外它有很多不同于PC机的特点,如屏幕小、存小、电量少、计算性能差、开发标准不统一等,这给移动业务的开发带来了很多障碍。怎样克服这些障碍应该是用户域解决的难题。容域主要描述与容定义/制作相关的技术问题,如彩铃合成、游戏开发、新闻采编以与音乐录制等,当然也包括容制作工具的使用与开发。业务域主要描述移动业务的开发、测试和实施等功能。商务支撑域主要描述与CRM、ERP、BI、收费以与用户行为研究等相关的问题。运营维护域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相关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以确保上线的移动业务能够顺利实施,并维护客户关系等。IP基础网

6、络域包含以下几个子系统:容分发系统负责管理容的生存周期,包括容的生成、摄取、编码、标记、编辑控制、管理、分发等。合作伙伴支持系统负责对合作伙伴的业务支持,包括业务的生成、上线、订阅、提示、用户信息管理、业务保障和SLA等。容表示与适配系统为用户提供业务发现、业务订阅、个人信息设置等功能,大多以门户的形式呈现给最终用户。业务控制与执行系统负责业务实施的具体流程与行为,并协调与底层网络系统的调用关系。通用功能模块为整个业务模型提供水平的功能支持,包括业务提供、数据访问、设备管理、计费模型、用户管理以与身份识别等,并且这些功能可在以上系统间共享重用。基本功能模块与集成提供与底层网络系统的接口,包括一

7、些标准协议和技术规如WAP、SMS、MMS、流媒体等等。3 IP基础网络域系统设计此业务模型的核心部分是IP基础网络域,本节介绍其中几个子系统的功能逻辑设计。3.1 容分发与适配容的制作周期包括生成、评审、编码、管理、打包、测试、上线、下线等几个阶段。同一个容可能被编码成多种格式,从而可以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使用,例如视频流可以不同的码流、分辨率、或某些特性的组合来进行编码。为了保护,可以选择合适的管理机制来对容进行处理。同一容也可根据用户群特点、价格差异等特性进行打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容分发,这是对容进一步细化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常用手段。另外,对容的索引、存取与搜索也是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8、容测试系统中经过严格的部测试后,要在商业平台上进行准商业运营实验后,容才能上线。同时要目的明确地邀请一些用户来亲身体验这些容,并把他们对容的反馈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改进建议,把重要的建议进行实施。另外从功能角度来讲,本系统提供容挂起的机制,以便发现错误或遗漏后能够进行弥补,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提供容缓存、容监控等机制。由于移动终端的多样性,容适配功能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容高质量地分发到具有不同特性的移动终端上将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支持不同的标记语言(如HTML、WML、XHTML MP、CHTML等)、需要支持不同媒体格式(如图片、Flash、音频、视频等)、需要克服存大小的限制以与不同

9、的屏幕尺寸等。目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根据移动终端的物理特性和功能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根据屏幕的大小和分辨率来进行容的制作与分发。不过这种基于分类方法比较粗略,不能精确地进行容适配,下面介绍其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XSL样式表,这需要利用XML来对容进行定义,并且使用单独的样式表来描述每一类移动终端的转换格式,这种方法必须为每一类移动终端提供多种容文件,并且当出现不同的移动终端时,要对这些文件进行相应的处理。第二种方法是首先建立移动终端特征信息的数据库,库中包含每一类移动终端对容的要求,然后用标准的标记语言(如HTML/XHTML等)来进行容的定义和表示,另外适配引擎可以自动地把HTML/XH

10、TML转换成XHTML MP、HTML 3.2、CHTML和WML。3.2 合作伙伴支持系统合作伙伴指的是与运营商合作的容提供商和业务提供商,它们通常会向运营商提供比较详细的功能需求,如合作伙伴门户的建设、容/业务的注册、申请的反馈等。运营商会为合作伙伴提供相应的商务模式和流程来完成相关的注册、审批、合同签订等活动,一旦合作伙伴的请求得到批准之后,运营商会根据一定的安全规则和SLA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随后合作伙伴可以在运营商提供的平台上注册自己的移动业务,用户可以订阅这些业务。用户访问业务之前,系统可以通过空中下载与特定业务相关的配置信息来完成对用户移动终端的自动配置,随后合作伙伴的业务系统能

11、够接收到来自运营商的“用户已经注册”的信息,从而合作伙伴对自己的系统进行更新与配置。详见3.4节。本节提出一种称为“合作伙伴联接网关”的概念,为容提供商和业务提供商提供访问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的接口,本网关由四个对外的接口,分别是标准接口、本地接口、定制接口和合并接口。逻辑结构图如图2所示。标准接口由Parlay,OSA和Parlxy-X等标准与协议等组成,用来支持呼叫控制、消息通信等功能,这些功能基于COBRA或Web-service等软件体系结构。本地接口直接提供用来访问基本功能模块的接口,如MMS的VASP接口、基于位置业务(MLP)的接口等,虽然这些接口都已标准化,但不象OSA/Parl

12、ay和Parlay-X那样提供一种统一的接口框架。运营商与其合作伙伴为了在其所属区域实现某些特定的功能,可以一起合作来制定某些特定接口,这些接口称为定制接口。为了实施某些新的、丰富的业务,而把以上两种或三种接口合并在一起使用,称为合并接口。从功能逻辑角度来讲,合作伙伴联结网关位于基本功能模块和通用功能模块的之上,通常也被集成于运营商业务模型的框架之中。另外本网关也需要提供网络保护、访问控制、身份识别、授权访问等功能。3.3 通用和基本功能模块为了简化业务模型的设计,本节抽象出以下几种通用功能模块:用户数据结构定义与基本信息描述、业务提供与激活、计费模型、运营维护、身份识别、认证与授权等,这些模

13、块可以被所有的系统进行调用。统一的数据结构对于管理与分析用户数据、业务数据,以与对于完善运营商的业务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为建设灵活的、可管理的业务环境提供数据保障。可采用如下步骤来定义数据结构:首先要识别出通用的信息并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与特性来建模;然后选择合适的数据文件访问协议(如LDAP、SQL、SQL-WS等)来开发数据访问机制,如果必须使用多种访问协议,那么这些协议构建在统一的、单一的数据结构之上;最后选择能够支持事务处理、数据恢复和备份等功能的数据管理机制和系统。业务提供功能负责管理用户和业务的数据以与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本功能与运营商的核心业务息息相关,也是运营商扩大用户群和推

14、广新业务的基础。可采用如下方法定义业务提供功能的框架:首先定义业务提供功能的实施流程,并从用户的角度来优化业务的可用性与运行性能;接着,定义用来支持业务逻辑和客户关系的数据模型,并确定新的业务和系统怎样集成到已有的业务提供框架中;然后,研究现有的系统和技术并确定对业务提供功能框架的新需求,计划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进的畴;对实施新的网络标准与技术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实施计划;设计用来支持商务流程、数据结构、系统集成的框架;最后选择合适的技术与产品来进行实施。目前为止OMA组指定义了很多种类的基本功能模块,并制订了相应的规文件,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统一目前的移动业务环境,这将对设

15、备厂商、容提供商、运营商、端到端流量与信令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基本功能模块包括:网页浏览、数据同步、设备管理、数据管理、下载、提醒、游戏、与时通信、移动位置协议、MMS、PoC、用户代理描述信息和无线通用基础实施框架等等,另外对应这些功能模块,很多厂家也开发了相应的软/硬件服务器。3.4 手机自动配置每部移动终端支持的网络参数与配置界面不尽一样,所以对普通用户来讲配置手机非常不易。鉴于此,许多运营商已经实施了基于空中下载的手机配置管理方案,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运营商的门户,输入自己的手机和手机型号,随后相关的配置信息会自动从网络直接传送到手机中。另外,有些运营商和移动终端厂商合作在出厂前把配置信

16、息预置在手机中,从而省略了用户的配置过程。这些方法对于相对简单的移动业务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新的、复杂的业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本节提出一种手机自动配置的系统,能够自动地检测新入网的用户与新的设备类型,并且能够对手机进行自动配置,另外也能够得到手机端的最新状态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网络端的基本功能模块进行配置。本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有移动网络、手机配置信息模块(DCR)、手机管理模块(DMS)三部分组成。移动网络(如GSM、GPRS、WCDMA等)负责把检测到的事件信息(如一个用户联接到了网络)传送到本系统,然后再把相关的配置信息通过短信、彩信或其他方式返送到手机。手机配置信息模块(D

17、CR)负责把手机识别软件版本号(IMEISV)、用户参数这两种信息与手机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需要传送配置信息到手机中。如果需要,DCR就发送一个包含IMEISV、手机国际ISDN(MSISDN)、APN到DMS。随后,DMS取得属于特定APN的相关配置信息,并通过OTA SMS发送到手机,从而完成配置过程。同时,本系统可以自动搜集手机的特性数据,并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这些数据对于业务模型的可持续改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 操作系统与开发环境手机操作系统一般只应用在高端智能化手机上,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Symbian、Windows CE和Linux三种。Symbi

18、an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存占用少等特点,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为支持Symbian的设备开发软件,它把移动设备的通用技术(也就是操作系统的核)与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分开,从而可以使不同厂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来扩展手机功能。Windows Mobile包括掌上电脑、智能手机以与媒体中心三大平台体系,面向个人移动电子消费市场。由于大多数机型支持彩色显示,因此耗电量极大,在功能扩展方面微软比较倾向于集成使用,大多具有标准的CF卡插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存、加装摄像头、调制

19、解调器等设备。它主要支持的功能有:、电子、联系人、即时消息等。 Linux系统是一个源代码开放的操作系统,进入到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以来,就以其开放源代码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和运营商对它的关注。Linux与其它操作系统相比是个后来者,但Linux具有二个其它操作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一,Linux具有开放的源代码,能够大大降低成本。其二,既满足了手机制造商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自己的Linux手机操作系统的要求,又吸引了众多软件开发商对容应用软件的开发,丰富了第三方应用。然而Linux入门难度高、熟悉其开发环境的工程师少、集成开发环境较差,目前很难实现更大的技术突破。操作系统是移动软

20、件体系结构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统一手机端的业务开发,根据OSI3的思想抽象出一种分层的手机软件体系结构4,如图4所示。从上到下共由六个层次组成:移动增值业务层、应用软件层、移动软件基本功能层、IP网络层和硬件驱动程序层,另外,为了开发人员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之间开发的需要和便利,定义了统一接口驱动程序接口、低层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和高层应用程序开发接口。5 结束语本文提出了一种移动增值业务集成运营环境,描述了此环境的逻辑结构功能设计,我们有选择地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了部分实现,由于本业务环境涉与的技术比较多,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细化工作,但认为目前的这种业务环境结构比较清晰,具有很高的技术实现价值和参考作用。总之,本业务环境是一个充分融入商业模式、用户习惯、收费模型等特点的商务模式与技术实现相结合的集合体,由容域、业务域、用户域、商务支撑域、运营维护域和IP基础网络域六个域构成;重点阐述了IP基础网络域中的容分发与适配系统、合作伙伴支持系统、通用和基本功能模块和移动终端自动配置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方法;最后在描述移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次化的移动终端软件架构模型。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