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44207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习题含问题详解解析汇报.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展调查。、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展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与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二、填空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3

2、、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后者的具体表现是。4、当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而每一个工业企业如此是。5、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标志。6、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变量,而身高、年龄、体重属于变量。、统计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要了解某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如此具体为。10、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标志。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根本特征表现为: A、同质性、广泛性、社会性 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C、同质性、综合性、

3、大量性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3、某组五名学生的考试得分分别为:60、70、80、85、90,这五个数字是:( ) A、指标B、标志C、变量值D、变量4、要了解某班4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此总体单位是:( )A、4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成绩C、每一个学生D、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6、某学生某门课考试成绩为80分,如此成绩是:( )A、品质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标志值7、某店有50名职工

4、,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50个标志求平均D、对50个指标求平均8、某市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个商店为总体单位,如此该市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变量值、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统计工作的过程不包括、统计调查、统计分布、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四、多项选择题:1、要研究某局所属3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如此:( ) A、总体是某局B、总体是某局所属30个企业 C、

5、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D、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 E、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F、总体单位是每一名职工2、如下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 A、工人劳动生产率B、设备利用率C、新产品数量 D、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E、废品量F、利润额3、如下变量中哪些是连续变量:( )A、身高 B、人数 C、体重D、年龄 E、设备台数 F、企业数4、以某市工业企业为总体如此如下各项中哪些是指标:( )A、某市某厂职工人数B、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C、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D、全市工业企业数、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成年人口变业率是统计标志、“职

6、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标志、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视职能、决策职能、协调职能、在工业普查中、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如下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2009年全国人均总产值、某台机床使用年限、某市年供水量、某地区原煤生产量、某学员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展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

7、续调查方法。4、调查时间就是进展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5、在统计调查中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6、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7、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二、填空题: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可分为和。2、调查表一般有和两种形式。3、假设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4、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5、通过调查几个主要的产棉区来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调查。6、人口普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7、抽样

8、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8、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是进展资料整理和分析的。A、根底环节 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D、关键环节2、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根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某市工业企业200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0年1月31日,如此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

9、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5、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情况进展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D、该市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6、如下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7、对一批商品进展质量检查,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8、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D、组织方式不同四、多项选择题:、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下面对

10、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述中,正确的答案是、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两者选取单位都按随机原如此、两者选取单位都按非随机原如此、两者都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调查、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在工业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如下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人口普查、工业企业现状调查、农产量调查、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如下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商店的商品库存量、运输部门的客运周转量C、企业

11、发生的工伤事故次数D、学校年底在校生人数 E、某地区年出生人数7、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A、重点单位的数目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很小B、重点单位可以随着所调查的标志的改变而改变C、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根本情况D、重点单位的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E、有时也可用来推算总体指标值8、典型调查的含义包括A、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单位 B、事先对调查对象有所了解 C、调查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D、进展深入细致的调查 E、为特定的目的专门组织的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判断题、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的各单位性质一样,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汇总前对调查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准确性、与时性、系统性和完整

12、性。、汇总前对调查资料的审核中,与时性是审核的重点。、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组数和组距。、一般地说,统计分组只有一种方法,即按选择分组标志多少的不同分组。二、单项选择题、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组同质性,组间差异性、组差异性,组间同质性、组差异性,组间差异性、组同质性,组间同质性、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工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4、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A、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无关 B、与次数或比率大小有

13、关C、与次数大小无关,与比率大小有关 D、与次数大小有关与比率大小无关5、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A、小于100% B、大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6、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A、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 B、最高组的下取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C、最高组的下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 D、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7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9C、6 D、108、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如此数据A、75在第一组B、85在第二组C、85在第三组D、95在第三组9、

14、按连续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如此末组组中值为A、2500B、2250C、2100D、220010、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A、分组的方法B、分组的组限和组距离 C、分组的形式 D、分组标志的特征三、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展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E、概括的2、统计整理的根本步骤是A、确定整理的目的B、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C、对原始资料进展审核D、进展统计分组和汇总E、编制统计表,显示整理结果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正确地计算组距和组中值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C、

15、按数量标志分组D、运用统计体系分组E、正确划分各组界限4、构成次数分布数列的两要素是、各组名称或各组变量值、组距、各组单位数、组数、指标数值、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主要因素在、组数、变量值的大小、组限、总体单位数的多少、组距、对连续变量编制次数分布数列、只能用组距式分、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合、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相等、首尾两组一定得采用开口组限、首尾两组一定得采用闭口组限四、填空题、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又是统计分析的。、正确制定是保证统计整理有计划、有组织进展的第一步。、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16、。、变量数列是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组限是组距式变量数列中表示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的变量值,上限是指的变量值。、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组数多少与组距大小成变化。五、计算题、某班44各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如下:学号考分学号考分学号考分学号考分试根据以上资料进展分组汇总,编制反映该班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表。具体要求:按学习成绩分组,分为不与格60以下、与格6070、中7080、良8090和优90以上五个组。汇总各组学生人数、比率和平均成绩。2、有27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5、4、2、4、3、4、3、4、4、2、4、3、4、3、2、6、4、4、2、2

17、、3、4、5、3、2、4、3试编制分配数列。3、某年某市24家工业企业的资料如下:企业编号经济类型企业规模职工人数全年总产值万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国有国有国有国有国有国有集体集体集体国有集体集体集体国有集体国有国有国有集体集体集体集体集体国有中中中小中小小小小中中小小中小小大大小小小小小小32008500240030080016080651201000180040013090027046056004700300280160200140903500110002200200740120353080120020002509421003002

18、20300002800035030020017097100试根据上述资料按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进展简单和复合分组,计算各组的企业数、职工人数、和总产值,并编制统计表。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判断题:、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容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相对指标实际上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是同质的。、由于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只有无名数一种表现形式。、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是计划任务数除以实际完成数来计算的。二、单项选择题:、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实物

19、指标和价值指标、总体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有关数值比照,假设分母的数值比分子的数值小得多,如此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成数、倍数、系数、百分数、如下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商品销售额、商品库存额、职工人数、商品库存量、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进展比照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拟相对数、如下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工人出勤率、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结构相对指标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总体局部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实际增长

20、,如此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105103、103105、某地区2009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万个,如此商业网点密度的正指标为、个/千人、0.2千人个 C、200个/人 D、三、多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A、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B、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C、没有任何误差的统计指标D、计算相对指标的根底 E、计算平均指标的根底2、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实物指标、总体总量指标、劳动量指标、价值指标、“商品库存额属于、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数量指标、如下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人口数、粮食产量、牲畜存栏数、油料播种面

21、积、物资库存量、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有、比例数、无名数、结构数、抽样数、有名数、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常使用的方法有、平均法、水平法、综合法、累计法、比例法、比拟相对指标是用于、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拟、先进水平和后进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拟、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拟、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拟、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拟、如下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产量、商品流通费率、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四、计算题:、某企业2008年甲产品的单位本钱为800元,计划规定2009年本钱降低4.5,实际降低5。试计算:甲产品2009年单位本钱的计划数与实际数;甲产品200

22、9年降低本钱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某企业2008年产品产量为1000台,计划规定2009年产量增长5,实际增长6,试计算:2009年产品产量计划数与实际数;2009年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10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年份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产量万吨7882444523524245252526265275试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的指标。4、某企业2005年2009年计划根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500万元,实际实际执

23、行情况如下表:年份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一季二季三季四季根本建设投资万元480508600612120180250150试计算该企业2005年2009年根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程度;该企业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某厂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与本钱资料如下:2008年2009年单位本钱元产量台单位本钱元产量台甲车间乙车间6007001200180060070024001600合计66030006404000要求:计算产量结构相对指标;各车间单位本钱不变,而全厂单位本钱却下降,原因何在?6、某企业2009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108%,20082009年动态

24、相对指标为114%,试确定2009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了102%,比上期提高了5%,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8、甲、乙两地区的国民收入使用情况如下:甲地区乙地区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国民收入消费积累试计算:国民收入的使用构成;两个地区各项指标比照的比拟相对数;积累与消费之间比照的比例相对数;2009年与2008年各项指标比照的动态相对数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一、判断题:、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当各组的单位数相等时,各组单位数所占比重相等,权数的作用相等,加权算术平均数就不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平均数与次数

25、和的乘积等于变量与次数乘积的总和。、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离差之和为最大。、各变量值的次数一样时,众数不存在。、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集中趋势。、标准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标准差的实质与平均差根本一样,也是各个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二、单项选择题:、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总体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总体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分布的离中趋势、分布的变动趋势、分布的可比程度、加权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标

26、志值的影响最大、权数的影响最大、标志和次数的共同影响、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拟大,而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接近次数少的一方、接近哪方无法判断、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变动趋势、集中趋势、离中趋势、一般趋势、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如此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如下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标志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是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

27、根、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如此、平均数大,代表性大、平均数小,代表性大、平均数大,代表性小、以上都对三、多项选择题:、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总体指标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总体各单位的品质标志差异抽象化、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代表值、异质总体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简单算术平均数所以简单是因为、所依以计算的资料已分组、各变量值的次数为、各变量值的频率不等、所依以计算的资料未分组、各变量值的次数分布不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不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分布多

28、少无关、正确运用平均指标应遵循的原如此是、必须注意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必须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必须注意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平均指标要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必须注意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围、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科学地确定必要的抽样单位的因素、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某总体的变动趋势、在比拟不同企业的

29、同种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稳定性时宜采用、全距、标准差、递增率、环比速度、离散系数、如下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有名数表示的是A、标准差系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四、填空题:、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各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平均数的大小的影响具有的作用,故又称次数为。、根据平均指标确实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所有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众数和中位数不是根据全部标志值计算的,而是根据确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统计数列中以为中心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的平均数。、某种产品的合格率为95,废品率为

30、5,如此该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其标准差为。五、计算题:、某厂400名工人工资资料如下:按月工资分组元职工人数人450550550650650750750850850950601001406040合计400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和标准差.2、某县去年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按亩产量分组公斤亩播种面积比重200以下200250250400400以上005035040020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该县粮食作物平均每亩产量。3、某企业36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料如下:工人按日产量分组件工人数七月份八月份20以下203030404050506060以上30781089042121830721209

31、030合计360360试计算七、八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八月份比七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4、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家庭收入资料如下:按平均每人月收入分组元职工户数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9006102030402406020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并依下限公式计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5、某工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标准差为512天,标准差系数为8.4%。试求该工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6、某机械厂铸造车间生产900吨铸件,合格品810吨,试求平均合格率、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7、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

32、,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1000件进展检查,其结果如下:使用寿命小时零件数件700以下7008008009009001000100012001200以上106023045019060合计1000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800小时与以上者为合格品。试计算平均合格率、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第六章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2、工人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属于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相对数动态数列 C、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D、序时平均数动态

33、数列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如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4、假设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如此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加 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5、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 B、各期环比开展速度C、各期开展水平 D、平均增长速度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2008年为3%,2009年为5%,如此2008200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A、2% B、8% C、8.15% D、15%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动态数列的根本要素包括A、变量 B、次数 C、现象

34、所属的时间 D、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E、现象所属的地点2、按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 )A、总量指标动态数列 B、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时期指标动态数列 E、时点指标动态数列3、为保证动态数列中指标各数值的可比性,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总体围应一致 B、指标的经济容应一样 C、时期数列的时期长短应一致D、时点数列的间隔必须相等 E、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一致4、相对数动态数列中的相对数,可以是A、计划完成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拟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 E、动态相对数5、如下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A、平均开展水平B、平均增长量 C、平均递减量D、平均开展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三、填空题:1、时期数列的时期,是指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反映现象。2、静态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