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49208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基础真题及问题详解-简答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简答题1、地震震中分布集中的地带称为地震带,从世界X围来看,大体可以划分为哪四个地震带?答:1、环太平洋地震带: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世界能量的80,但其面积仅占世界地震总面积的一半。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包括非洲北部,大致呈东西方向的地震带,总长约15000km,宽度各地不一,在大陆局部常有较大的宽度,并有分支现象。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其余的较大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带。释放能量占全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15。3、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亚

2、速尔群岛、圣保罗岛等至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沿大西洋中脊分布,向东与印度洋南局部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在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到南印度洋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带相接;西支向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起向南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二支,东支向东南在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在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连。以上三带皆以浅源地震为主。大陆断裂谷地震带 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

3、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与死海,贝加尔湖以与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2、年代地层单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哪五级?答:1、划分的依据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展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2、岩层接触关系:岩层之间的不整合面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3、古生物化石:上述方法只能确定各组地层间的界限和相对新老关系。假如确定各地层时代如此必须根据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2、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为宇、界、系、统、阶五级。3、走向、倾向和倾角是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称岩层的走向。岩层的

4、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它表示岩层的最大坡度;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称岩层的倾向,又叫真倾向,真倾向只有一个,倾向表示岩层向哪个方向倾斜。:层面上的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倾角,又称真倾角;倾角的大小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视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视倾角。4、风化一般分为哪三类,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1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和靠近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等在原地发生机械破坏而不改变化学成分、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这种作用又称机械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有温差风化、冰冻风化、层裂等。2化学风化作用:是

5、指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岩石因与水溶液、气体等发生化学反响而在原地不仅改变其物理状态,而且也可改变其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分解,并可形成新矿物的作用。水是引起化学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水中溶有CO2、O2等气体成分,其作用便更加显著。主要方式包括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 由于生物作用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破坏,叫生物风化作用。因为在地壳表层、大气圈和水圈中都有生物存在,在其成长、新陈代谢和死亡过程中,都可引起岩石的破碎和分解,所以生物风化作用是很普遍的,也是在各星体中只有地球才有的一种独特的地质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的方式可分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和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

6、5、地层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答:包括两类,分别为: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其特点是:岩层是互相平行的,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的。整合岩层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沉积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没有显著的改变,古地理环境也没有突出的变化。:由于构造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两套岩层中间的不连续面,称不整合面。按照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产状与其所反映的构造运动过程,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6、简述

7、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特点与研究方法。答:1、研究对象: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与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开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开展,地质学的研究X围也不断扩大。从地球表层向深部开展,出现了深部地质学;从大陆向海洋开展,出现了海洋地质学;从地球向外层空间开展,出现了月球地质学、行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2、特点: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与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2地质学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3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3、研究方法:地质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地质学的研究方

8、法主要是在实践的根底上,进展推理论证。推理的根本方法是演绎和归纳。演绎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与历史比拟法。在地质学研究中,这两种推理方法都能用到,但归纳法如此是更根本的方法。7、解释地球的圈层结构。答:地球是一个由不同状态与不同物质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这些圈层可以分成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即内三圈与外三圈。其中外三圈包括:1、大气圈:从地表包括地下相当深度的岩石裂隙中的气体到16000km高空都存在气体或根本粒子,总质量达51015t,占地球总质量的0.00009。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

9、化碳、水汽、惰性气体、尘埃等,占1。2、水圈:水圈主要是呈液态与局部呈固态出现的。它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形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如此的圈层。3、生物圈:指地球外表有生物存在并感受生命活动影响的圈层。内三圈包括:1、地壳:指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A层,属于岩石圈的上部。2、地幔:指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圈层。3、地核:位于深2900km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局部称地核。8、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分类。答:我们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分类:9、简述矿物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由于矿物的化学成分不同,晶体构造不同,从而

10、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其中有些必须借助仪器测定如折光率、膨胀系数等,有些如此可凭借感官即能识别,后者是肉眼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其包括:1.颜色 矿物具有各种颜色,如赤铁矿、黄铁矿、孔雀石、蓝铜矿、黑云母等都是根据颜色命名的。2.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3.光泽 矿物外表的总光量或者矿物外表对于光线的反射形成光泽。4.透明度 指光线透过矿物多少的程度。5.硬度 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程度。6.解理 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7.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如此的断开面叫做断口。8.脆性和延展性 矿物受力极易破碎,不能弯曲,称

11、为脆性。9.弹性和挠性 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10.比重 矿物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量比,称为矿物的比重。11.磁性 少数矿物如磁铁矿、钛磁铁矿等具有被磁铁吸引或本身能吸引铁屑的性质。12.电性10、由老到新顺序写出显生宙的地质年代单位与代号划分到纪。答:寒武纪:11、沉积岩常见的原生构造有哪些?举例说明其意义。?答: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是指沉积过程中与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产生的构造,如层理、波痕、泥裂、生物遗迹等。层理:层理是沉积岩沉积时形成的成层构造。它是由沉积岩的成分、结构、胶结物、颜色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的一种面状构造。它包括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12、12、简述褶皱构造的研究意义。答:褶皱构造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式之一。它对矿产的形成、形态、分布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形成地貌的重要根底。1、褶皱与矿产1许多赋存于褶皱的沉积岩层中的矿产,必须搞清楚构造形态、规模,才能探明矿床的分布、大小、产状等情况。2在背斜顶部常发育一组X裂隙,供矿液的侵入通道,在此部位容易形成脉状矿体矿脉。3岩层褶皱时,由于层间滑动如同一本书挤压弯曲时,页与页间产生相对滑动,在上下层转折端部位容易形成空隙称为虚脱,常为矿质填充提供条件,形成鞍状矿体。如某某东部的一金矿,在62个枢纽带中发现矿体50个。某某宁南铅锌矿,也形成于褶皱转折端部位。4具有封闭条件的穹窿、

13、短背斜等是重要的储油、储气构造。5构造盆地常形成良好的储水构造。2、褶皱与地貌褶皱构造与地貌的关系至为密切,它几乎控制了大中型地貌的根本形态。由褶皱构造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研究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有必要研究褶皱构造。如西山地质构造主为一系列交互排列的NE向或NNE向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沿向斜构造形成许多1000m以上的山峰,如妙峰山、清水尖、百花山等。3、褶皱构造与地球开展历史褶皱的发育过程、特征与褶皱时代等往往代表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性质与地壳开展历史。通常利用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时代。虽然褶皱构造的形成是长期的,但其最后完成的时期常与某一构造运动联系在一起,在地层剖面上看,就是以

14、不整合面来代表一次构造运动一般以典型剖面地区的地名来命名,如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而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即是褶皱形成的时代。例如,在一个地层剖面中,存在一个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以下的最新地层时代是早白垩纪,不整合面以上的最老地层时代是始新世,那么这个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也就是下伏岩层的褶皱时代是在早白垩纪以后和始新世以前。假如此不整合代表燕山运动,如此这次褶皱属燕山期褶皱。13、何谓浊积岩?浊积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往往把成分比拟复杂的陆源碎屑,有时还含有浅水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搬运到距岸上千千米远的深海底沉积下来,这种沉积叫浊流沉积,这种岩石叫浊积岩。主要特征:1.碎屑成分比拟复杂,陆源物质较多

15、,碎屑磨圆度不好,分选也不太好来自海滨物质除外,常含有异地搬运来的浅水动物化石如大型介壳、浅水底栖动物化石等和植物化石与其碎片等;2.浊积岩的每一个单元即一次阵发性泥沙密度流形成的沉积,往往下部物质较粗,有时含有砾石,如含砾砂岩等,向上物质变细,顶部常为泥岩、泥灰岩;下部常形成递变层理,向上逐渐变为微细水平层理,最上变为不甚清晰层理。A.H.鲍马曾归纳出浊积岩的沉积序列,称鲍马序列,但由于顶部往往被后期密度流所冲刷,事实上很少存在完整的序列;3.浊积岩的一个沉积序列的厚度不大,但许多个单元积累在一起,如此常形成很大的厚度,达数百至上万米,并显示很好的沉积韵律即屡次重复的互层状;4.由于浊流的前

16、部富含粗物质,流速也大,具有很强的侵蚀力,故常在流经底部泥质外表时形成一系列有方向性的冲槽、冲沟,并很快地被砂等浊积物所充填,在沙岩层底面形成其铸模,即槽模、沟模等;或由于迅速沉积在底部软泥上的浊积砂具有不均匀的荷重,在砂岩底部铸上上下不平的荷重模;5.典型的浊积岩分布面积很广,可达1万至10万km2以上;6.因厚度大、粗细物质交替,常形成油田较好的生油层储油层盖层组合;7.前述风暴岩,实际上也可以归入浊积岩的系统,是浪成浊流的产物。14、简述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和岩浆作用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答:我们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露于地表或

17、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与水溶液的作用、大气与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我们把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与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联系参见地质作用分类简述题815、简述断层构造的研究意义。答:研究断层,搞清楚断层的存在、性质和产状等,无论在实际应用或理论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1、断层与矿床:矿床的形成、矿体产状与其分布等,常常受断层构造的控制。2、断层与工程建设:进展工程建筑、水利建设等,必须考虑断层构造。3、断层与地下水:断层构造与地下水的运移和储集具有密切关系。4、断层与地震:断层,特别是活动性断层是导致地震活动的重要地质背景。5、断层与地貌:断层

18、和地貌发育的关系至为密切。6、研究大型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规律,对于认识区域构造的发育历史和进展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与探讨全球构造的演化规律,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16、解释矿物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异像,并举例说明。答: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在矿物中,同质多像相当普遍,例如碳C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石墨和金刚石,二者成分一样,但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相差悬殊。所谓类质同像是指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互相顶替的条件是:离子半径相差不大,离子电荷符

19、号一样,电价一样。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由于Mg2+和Fe2+都是二价阳离子。17、何谓沉积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答:由松散沉积物变为巩固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主要方式:1、压固作用:在沉积物不断增厚的情况下,下伏沉积物受到上覆沉积物的巨大压力,使沉积物孔隙度减少,体积缩小,密度加大,水分排出,从而加强颗粒之间的联系力,使沉积物固结变硬。这种作用对粘土岩的固结有更显著的作用,其孔隙度可以由80减少到20。同时,上覆岩石的压力使细小的粘土矿物形成定向排列,从而常使粘土岩具有清晰薄层层理。2、脱水作用:在沉积物经受上覆岩石强大压力的同时,温度也逐渐增高,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

20、不仅可以排出沉积物颗粒间的附着水,而且还使胶体矿物和某些含水矿物产生失水作用而变为新矿物,例如SiO2nH2O蛋白石变成玉髓SiO2,Fe2O3nH2O褐铁矿变为赤铁矿Fe2O3,石膏CaSO42H2O变为硬石膏CaSO4等。矿物失水后,一方面使沉积物体积缩小,另方面使其硬度增大。3、胶结作用:沉积物中有大量孔隙,在沉积过程中或在固结成岩后,其中被矿物质所填充,从而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最常见的胶结物有硅质SiO2、钙质CaCO3、铁质Fe2O3、粘土质、火山灰等。这些胶结物质可以来自沉积物本身,也可以是由地下水带来的。砾和砂等经胶结作用可形成砾岩、砂岩,所以胶结作用是碎屑岩的

21、主要成岩方式。4、重结晶作用:沉积物在压力和温度逐渐增大情况下,可以发生溶解或局部溶解,导致物质质点重新排列,使非晶质变成结晶物质,这种作用称重结晶作用。重结晶后的岩石,孔隙减少,密度增大,岩石的巩固性也增强了。重结晶作用对于各类化学岩、生物化学岩来说,是重要的成岩方式。18、何谓变质作用?影响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104答:变质作用一般指地下深处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主要因素:岩石变质的因素,主要是岩石所处环境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的改变,物理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而化学条件主要指从岩浆中析出的气体和溶

22、液。这些条件或者说因素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下热流,因此,变质作用是属于内力作用的X畴。主要包括温度、压力以与化学因素。四 论述题1、判别断层存在的主要标志有哪些?答:1、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 1断层擦痕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常在断层面上留下平行细密而均匀的擦痕,用手抚摸擦痕,有不同方向的滑涩的手感,光滑方向代表对盘移动方向。2断层滑面镜面。3阶步。阶步常垂直擦痕方向延伸,但延伸一般不远,阶步间彼此平行排列。阶步陡坎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4断层构造岩。5构造透镜体。2、岩层上的标志:1岩层的不连续。2岩层的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无论是正断层或逆断层必然会产生岩

23、层重复或缺失的现象。3岩层产状的变化 枢纽旋转断层形成时,断层线两侧的岩层产状发生很大变化。3、断层两侧的伴生构造标志 在断层面的一侧或两侧,常形成一些伴生的褶皱、节理等构造,作为断层存在的证据,并可用以判断断层的力学性质和两盘的移动方向。1拖拉褶皱2伴生节理在断层面的一侧或两侧,常因上下盘错动产生假如干组有规律的节理。4.断层的间接地貌、水文、植被等标志1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2山脉错开或中断3断层谷、断陷湖、断层泉4火山分布5植被变化 2、从变质岩的矿物、结构和构造三个方面论述变质岩的根本特征。答:一、矿物方面:大局部变质岩都是重结晶的岩石,所以一般都能识别其矿物成分。其中一局部矿物是在其它岩

24、石中也存在的矿物。这些矿物或是从变质前的岩石中保存下来的稳定矿物;或是在变质过程中新产生的矿物。还有一局部矿物是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新矿物。这些矿物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矿物,可以作为鉴别变质岩的标志矿物。变质岩中矿物常常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重结晶形成的,所以矿物排列往往具有定向性和矿物形态具有延长性。二、结构方面:1、变晶结构:变质岩是原岩重结晶而成的岩石,具有结晶质结构,这种结构统称为变晶结构。1粒状变晶结构:又称花岗变晶结构。其特征是:岩石主要由长石、石英或方解石等粒状矿物组成。2斑状变晶结构:其特征是,在个体较小的矿物集合体称为基质中,分布有较大的矿物晶体称为变斑晶。3鳞片状变晶结构:主

25、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的岩石,其矿物常平行排列,形成片理,这种结构称鳞片状变晶结构。4角岩结构:一般指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其中矿物颗粒彼此严密镶嵌,不呈定向排列,岩石常具块状构造。它是热接触变质而成的角岩的特征结构。2、碎裂结构:又称压碎结构。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其中矿物颗粒破碎,形成外形不规如此的带棱角的碎屑,碎屑边缘常呈锯齿状,并常有裂隙与扭曲变形等现象。它是动力变质岩常有的一种结构。3、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残留的原来岩石的结构,如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砾状结构等。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帮助恢复变质前是哪种岩石。此外,还有其它结构,如交代结构、糜棱结构,将在后面结合有关局部介绍。三、构造方面

26、:1、片理构造:指岩石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性的构造,片理构造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和不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2片状构造:相当于狭义的片理构造。3千枚构造:由细小片状矿物定向排列所成的构造,它和片状构造相似,但晶粒微细,不容易肉眼区分矿物成分,片理面上常具丝绢光泽。4板状构造:指岩石中由微小晶体定向排列所成的板状劈理构造。5条带状构造:变质岩中由浅色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方解石等和暗色片状、柱状或粒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等

27、定向交替排列所成的构造。2、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颗粒无定向排列所表现的均一构造。3、变余构造:又称残留构造,为变质作用后保存下来的原岩构造。3、论述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答:1.看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等。图名和图幅代号可以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理位置。此外,还应注意图的出版时间、制图人等。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制图地区出露哪些地层与其新老顺序等。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应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首先了解图内一般地质情况。6.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根底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展分析。7.把各个局部联系

28、起来,进一步了解整个构造的内部联系与其开展规律,主要包括:1根据地层和构造分析,恢复全区的地质开展历史;2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3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等等。4、论述鲍温反响系列与地质意义。答:玄武岩岩浆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以与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称为鲍温反响系列。鲍温反响系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组合规律,提供了简易掌握火成岩分类的方法。但是,天然的岩浆作用过程,不仅受温度条件控制,而且其它条件如压力、挥发成分、化学成分与其组合比例等也都影响结晶程序。所以,鲍温反响系列只能代表矿物结晶顺序的一般模式,它不能解释火成岩结晶过程的所有复杂现象。5、论述自然界中三大类岩石

29、的形成和演化关系。答: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展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太阳能是岩石发生演变过程的能量来源之一,它控制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进展;包含在岩石内部的放射性能量是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此外,地球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也是不可无视的重要方面。右

30、图表示了各种地质作用与三大类岩石演变的相互关系。其中构造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可使地下深处的侵入岩和变质岩上升到地表遭受破坏,也可使地表岩石发生强烈拗陷而产生变质,同时,构造运动对岩浆的形成和上升也有重要影响。6、试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全球火山活动、地震活动的分布规律。答: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陆断裂谷地震带。火山活动:如果把世界火山分布同全球板块边界作一比照,可以发现二者有根本一致的规律,火山主要分布在下述三个地带:一是沿着大洋中脊分布。二是沿着大陆裂谷分布。三是沿着板

31、块俯冲带分布。地震活动: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沿着大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贝尼奥夫带、大陆裂谷、地缝合线分布。2世界上的中、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俯冲带倾向大陆的一侧。3发生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X所产生;发生于转换断层带的地震主要由扭错所产生;发生于俯冲带、地缝合线的地震主要由挤压、逆掩所产生,但发生于海沟附近的地震有许多是因X裂形成。4板块内部地震较少。7、综合所学地质知识,结合专业特点谈谈地壳物质成分包括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和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裂、节理等研究的重要意义。答:1、地壳:地壳是指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A层,属于岩石圈

32、的上部。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类岩石组成,它的质量为51019t,约占地球质量的0.8,体积占整个地球体积的0.5。1岩石与矿物:地壳是地球外表的一层薄壳,其厚度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但各处厚度不一,大陆局部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局部平均厚度如此只有约7km。一般说来,高山、高原局部地壳最厚,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可达70km。地壳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被康拉德面所分开。但这一界面在海洋局部不明显或者根本不存在。3。此层厚度在山区和高原可达40km,在平原区常为10km,在海洋地区变薄甚至完全缺失如太平洋,因此是一个不连续圈层。这一层物质组成极为多样,构造形态和地貌形态也非常复杂。3。此层

33、在海洋地壳局部平均厚58km,在大陆局部如此延伸至花岗岩层之下,推测可厚达30km,是一个连续圈层。2地壳的化学组成:地壳中含有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局部元素,而其中O、Si、Al、Fe、Ca、Na、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元素共占12。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1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而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从成因上讲,褶皱主要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它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拗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

34、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如冰川、滑坡、流水等作用,也可以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但一般不包括在褶皱变动的X畴中。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2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它和褶皱构造一样,是地壳中普遍发育的根本构造形式之一。3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按照成因可分为两类: 构造节理: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于岩石中的节理,常常成组成群有规律地出现。这种节理往往与其他构造如褶皱、断层等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和成因联系。 非构造节理:指岩石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如风化、山崩、地滑、岩溶塌陷、冰川活动以与人工爆破等作用所产生的节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