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49295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1.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医学细胞生物学缩略词中文全称RFLP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FCM流式细胞计HGP人类基因组计划PCR聚合酶链反响RNAiRNA干预dsRNA双链RNAsiRNA小干预RNAmiRNA小RNAsnRNA小核RNASRP信号识别颗粒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M-6-P6-磷酸甘露糖RER粗面内质网SER滑面内质网mtDNA线粒体DNAOSCP对寡霉素敏感蛋白NOR核仁组织区名词解释1、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是运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等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类疾病发生、开展与其防治的科学,时现代医学新的前沿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根底学科。P-12、干细胞:

2、干细胞即起源细胞,是存在于人或动物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组织器官中的一类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P-2623、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自然界中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真核细胞进化程度高,其结构比原核细胞更为复杂,细胞内为细胞核和细胞质两大局部。在真核细胞之中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P-294、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仅由细胞膜包被,细胞内原生质也少分化,没有核膜,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在细胞膜之外有一坚韧的细胞壁。自然界中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成为原核生物p-285、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大分子物质是由有机小分子聚合而成,主要

3、包括核酸、蛋白质生命大分子和多糖。其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在细胞内执行各自他特定的功能6、蛋白质组学: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7、单位膜:在横切面上表现为内外两层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夹一层电子密度低的明线,暗层约2nm 明层约3.5nm,膜全层厚约为7.5nm,这种“两暗夹一明的结构被称为单位膜p-418、初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是指由高尔基体以出芽形成的内含多种水解酶,但不含作用底物,酶无活性的小体p-999、次级溶酶体:是指由初级溶酶体与含底物的小泡融合而成的,含有活动性的水解酶和消化代谢产物的溶酶体,又称之为活动性溶酶体。P -9910、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亚单位,属两性电解质。每一

4、个氨基酸由一个碱性的氨基NH2和一酸性的羧基COOH,以与结构不同的侧链-R。1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是指一条或几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是在蛋白质一级结构根底上,由于肽链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如此地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3.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是指蛋白质分子在二季结构根底上,按一定方式再行盘绕、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是两条或多条具有三季节狗的多肽链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具备此类高级结构形式。12、内膜系统:内膜系统是由在真核细胞内由结构相似、功能上乃至

5、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细胞器组成,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液泡等。P-79 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生物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共同的“两暗夹一明的单位膜结构特征。质膜外表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或糖萼,与质膜的功能有关。在动物细胞膜上的糖类主要有: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氨、葡萄糖、葡萄糖氨和唾液酸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细胞外表。P-79 13、 葡萄糖-6-磷酸酶主要分布在内质网的腔面,是内质网标志酶。14、 粗面内质网功能:1、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参与蛋白质的运输3、参与蛋白质的修饰15、 滑面内质网功能:1、脂类合成2、糖原合成与分解3、

6、解毒作用16、 脂质体:为了防止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有自动闭合的趋势,形成自我封闭的、稳定的空结构,称脂质体。17、 磷脂:磷脂在膜脂中的含量最高,约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18、 密码子:由于mRNA 每三个相邻碱基三联体代表多肽链中的1种氨基酸,将这种三联体称为密码子或三联密码子。核基因遗传密码的特征:连续性和方向性、特定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简并性、通用性P-12919、 信号肽:信号肽是位于蛋白质N端上一段1530个连续的氨基酸顺序,具有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肽链从细胞质进入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20、 高尔基复合体不同功能区是中酶的分布功能区室 酶顺面管网结构顺

7、面膜囊反面膜囊反面管网结构嗜锇性阳性反响+脂肪酰基转移酶、甘露糖苷酶、腺苷酸环化酶、5-核苷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NADP标志酶、糖基转移酶高尔基复合体标志酶、甘露糖苷酶、磷酸酶、腺苷酸环化酶、5-核苷酶TPP酶焦磷酸硫胺素酶、标志酶局部细胞、CMP酶局部细胞酸性磷酸酶、核苷二磷酸酶、唾液酸转移酶、TPP酶局部细胞、CMP酶胞嘧啶单核苷酸酶 标志酶、5-核苷酶、腺苷酸环化酶21、 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22、 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1分泌功能2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1、N-连接糖蛋白2、O-连接糖蛋白3蛋白质水解作用4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23、 细胞氧化:各种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经氧化

8、分解并释放能量储存于ATP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或细胞氧化。细胞氧化根本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耦联氧化磷酸化四个阶段。24、 细胞呼吸:由于细胞氧化过程中,要消耗O2,生成CO2和H2O2所以又称之为细胞呼吸25、 呼吸链:每个酶复合体对电子亲和力不同,后一个酶复合体比前一个亲和力大,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传递氢和电子的酶体系,构成一个氧化复原系统呼吸链或电子传递呼吸链。呼吸链上的4种蛋白复合体:复合体NADH-CoQ氧化复原酶 NADH脱氢酶、复合体琥珀酸-CoQ氧化复原酶又称CoQ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CoQ-细胞色素c氧化复原酶又称CoQ细胞色素bc1、

9、复合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26、 线粒体中13种蛋白质是由mtDNA编码的,这13种蛋白质都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重要成分,他们包括NADH脱氢酶复合体即NADH-CoQ氧化复原酶复合体中的7个亚基,细胞色素c氧化酶中的3个亚基,ATP酶复合体F6因子的2个亚基以与 细胞色素b的亚基。27、 基粒:在内膜和嵴膜的外表上附有许多带柄的颗粒,称为基粒。基粒由头部、柄部和基片三局部组成P-110头部、柄部、基片内容见书28、 细胞骨架: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三类蛋白质纤维。真核细胞还存另一骨架体系,即核骨架核纤层体系。核骨架、核纤层与中间丝在结构上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和和细胞质的同一网络

10、体系。因此,狭义的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而广义的细胞质骨架如此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和细胞外基质P-13629、 核纤层:核纤层是附着于内核膜下的丝蛋白网。他与中间纤维与核骨架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体系。P15430、 核小体:核小体是DNA片段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的染色体的根本结构单位。核小体为直径11nm的圆盘状颗粒,有200bp左右的DNA分子与一个组蛋白八聚体构成,通常被称为染色质组装的一级结构。P15831、 常染色质:常染色质为间期核内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浅,螺旋化程度较低,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细丝,含有基因转录活跃部位。P16032、 异染色质:异

11、染色质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其结构致密,无转录活性,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异染色质无转录活性,是遗传惰性区。33、 核仁组织区:NOR核仁组织者区:在二倍体的46条染色体上,就有10条分布有rRNA基因,他们共同构成的区域为核仁组织区,该区定位在核仁染色体缢痕部位。核仁组织者区位于短臂末端与随体之间染色质细丝处的DNA襻环上,该处含转录rRNA基因,指导rRNA的合成34、 着丝粒:为染色体成分,在着丝粒区将两条染色单体结合在一起35、 动粒:染色体在着丝粒区外侧的特化部位、附着在着丝粒两侧。由多种非组蛋白构成的盘状附加结构,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起着微管组织中心作用。动粒与纺锤体相连接3

12、6、 联会: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形态大小一样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从假如干不同部位的接触点开始配对,在一样位点准确配对,并延长轴迅速扩展直至侧面完全锁合,这个过程称为联会。联会形成的复合体为二价体、又名四分体37、 联会复合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蛋白质复合结构38、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根本一样,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39、 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40、 非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姐妹染色单体41、 限制点:G1期细胞对胞内外调节细胞周期因素的敏感点,是不可逆转的限制点42、 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完毕开始,到下一次有丝

13、分裂完毕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简称细胞周期43、 细胞分化: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征方面稳定转变成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其特点包括:1普遍性和持久性2稳定性和可逆性3同源性和全能性大题X围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p-30出题率较高 要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110m较大10100m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由纤维素组成植物细胞细胞器除核糖体外无细胞器,无胞质环流有各种细胞器,有胞质环流核糖体70S(50S+30S)80S(60S+40S)细胞骨架无有微管,微丝,中等纤维内膜系统简单,无膜相细胞器复杂,分化成各种膜性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仁和核膜染色体只有1条DN

14、A,DNA裸露与组蛋白结合,染色体为单数有2个以上DNA,DNA与组蛋白和酸性蛋白结合,有假如干对染色体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速分裂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展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中胞吞胞吐无有营养方式吸收或光合作用吸收、光合作用、胞吞作用2. 核酸的类型与化学组成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根底,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多聚高分子化合物。根据所含戊糖不同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论点与功能内容:1、DNA分子是由两条平行且方向相反的互补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一条链方向是35,另一条链方向如此是53两链以一共轴为中心。2、 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形成氢键而互补

15、配对,A与T配对,由两个氢键连接A=T;G与C配对,A=T,C=G,A+T=C+G,这是遗传信息传递的物质根底。3、 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0.34nm,每一螺旋有10个核苷酸对,故螺距为3.4nm。4、 脱氧核糖与磷酸构成DNA主链使DNA呈酸性和亲水性,碱基重叠堆积是DNA有一定刚性的根底。5、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力主要是氢键和X德华力。破坏氢键的理化因素同时也破环说螺旋结构,使双链打开,引起DNA变性。6、 DNA分子外表有大沟小沟,是其他分子识别碱基的根底,某些蛋白质或致癌物质通过此位与DNA单一序列作用,DNA结构易受湿度影响,低湿度为A-DNA、高湿度为B

16、-DNA,A型比B型较大而且较平,还发现左手螺旋构象的称为Z-DNA4. RNA类型与功能RNA分子包括mRNA, rRNA,tRNA,miRNA,siRNA以与核酶。其中mRNA转录DNA分子上储存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rRNA是参与组成核糖体的RNA,与蛋白质结合后共同构成核糖体tRNA是氨基酸的运输工具,与之形成氨酰-tRNA复合体,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mRNA特定位点,参与蛋白质的合成miRNA控制着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器官发生、发育、造血以与肿瘤发生等假如干途径,可能同时具有肿瘤抑制因子和原癌基因的功能,并且可能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siRNA可使mRN

17、A丧失功能,即发挥基因“沉默作用。核酶具有核苷酸转移作用;水解反响,即磷酸二酯酶作用;磷酸转移反响,即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RNA内切反响,即RNA限制性内切酶作用等5. 细胞膜的特征(1) 膜的不对称性 1、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二膜的流动性 1、膜脂分子的运动 1旋转运动2左右摆动3翻转运动4伸缩和振荡运动 2、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性 1侧向扩散2旋转运动或称旋转扩细胞膜的特征:1膜的不对称性:如红细胞膜脂双层中,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多分布在膜的外层,而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多分布在膜的内层,其中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

18、的头部基团均带负电,导致莫内测得负电荷大于外侧。(2) 膜的流动性:1、作为生物膜主体的脂质双分子层,他的组分既有固体所具有的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这种居于晶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称之为液晶态结构2、膜质分子的运动:旋转运动、左右摆动、翻转运动、伸缩和震荡运动烃链的旋转异构运动(3) 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性:侧向扩散 旋转运动或称旋转扩散6. 流动镶嵌模型主要论点 这一模型认为流动的脂双层分子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它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蛋白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分子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如此附着在脂双层的外表。它使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结构。

19、7. 细胞膜物质运输机制和形式 1、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的一侧经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穿膜扩散,不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被动运输类型有简单扩散、通道扩散、载体扩散。 2、主动运输: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专一性很强的载体蛋白,通过消耗代谢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方向运输方式。有离子泵和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伴随运输。 3、膜泡运输: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由膜包围形成小泡转运形式。膜泡运输特点:膜与膜融合、重组和移位消耗代谢能。膜泡运输类型:胞吞作用或内吞作用;细胞膜外表发生内陷,将细胞外界的大分子或颗粒物质包围成小泡,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胞吐作用又称外排,与胞吞作用相反,细胞内包裹物

20、质的小泡逐步移向质膜再与其融合将物质排到细胞外的过程。8. 信号肽假说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N端含有一段信号肽,该信号肽一经合成可被细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结合,通过信号肽的疏水性引导新生肽跨脂双分子层进入内质网腔或直接整合在内质网膜中。信号肽具有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去向或定位作用。酵母细胞、动植物细胞、新生肽都存在信号肽。9. 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线粒体具有自身的DNA分子和完整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然而,线粒体中由自身合成的蛋白质仅占10,而实现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要的许多酶,包括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所需的酶类和绝大多数的内膜蛋白又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

21、运入线粒体执行其功能的。这明确,细胞核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尽管线粒体基因组与和核基因组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遗传系统,但是线粒体的发生与功能执行还依赖两个遗传系统的相互耦联,协调运作。10. 核糖体重要活性部位在核糖体上存在四个重要的功能性活性部位,它们直接适应蛋白质肽链合成的功能。这四个功能活性部位分别是:氨酰基位点,也称为受位,简称A位,该位点是接收并结合新渗入的氨基酰tRNA的位点;肽酰基位点,又称给位,简称P位,该位点是与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结合的位点;肽酰基转移酶位点,此位点具有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可在肽链合成延伸过程中,催化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GTP酶位点,这一部位

22、具有GTP酶活性,可水解GTP,以供应催化肽酰基tRNA由A位转移到P位时所需要的能量11. 染色体构建过程1直径2nm的DNA双螺旋与组蛋白构建成直径11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 2串珠链以每圈6个核小体为单位盘绕成直径为30nm的螺线管。 3螺线管折叠形成众多密集的连续的襻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形成放射环,环的基部连接在染色体中央由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支架上,每个襻环平均包含315个核小体,约63000碱基对,长度约为21um。 4每18个襻环以染色体支架为轴心成放射状平面排列形成微带,微带是染色体的高级功能单位。 5由许多微带沿轴心支架纵向排列,便构成染色单体论述题1、 初级溶

23、酶体形成过程1、 溶酶体内的酶蛋白在粗面内质网附着的核糖体上合成2、在内质网腔合成溶酶体蛋白3、以出芽方式形成运输小泡将该蛋白转移到扁平囊面4、在扁平囊面被磷酸化形成M-6-P 5、M-6- P被视为分选信号,再移至扁平囊反面,与M-6-P受体结合随后被包裹成有笼蛋白的小泡,同时笼蛋白被脱落形成光滑运输小泡6、小泡与内体融合形成前溶酶体,在前溶酶体酸性环境下M-6-P与受体别离,磷酸基团脱落,前溶酶体形成成熟的溶酶体。M-6-P受体被溶酶体膜以出芽方式包装脱落离开溶酶体,以运输小泡形式回输到高尔基复合体反面管网区在利用二、溶酶体异常引起的矽肺的发生机制矽肺是工矿企业工人中的一种常见职业病1、。

24、肺吸入含二氧化硅的粉尘后,被肺内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吞噬体,与初级溶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而二氧化硅在吞噬溶酶体无法消化而积聚形成硅酸。2、 硅酸能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而致溶酶体膜破裂,内含水解酶溢到细胞内,导致细胞自溶、死亡。3、死亡的巨噬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硅又被其他正常的巨噬细胞吞噬,重复同样过程,导致大量的巨噬细胞死亡并释放巨噬细胞纤维化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分泌大量胶原物质,这些胶原物质在肺组织沉积形成纤维化结节,降低了肺的弹性,影响了肺的功能而形成硅沉着病三、游离核糖体与ER附着与新合成的蛋白质肽链转运过程 1、首先ER转运分泌性蛋白质和ER结合蛋白质的合成也始于游离核糖体,但是这类核

25、糖体是与携带能编码信号序列的mRNA结合,并在其指导下合成一段含疏水性氨基酸的信号肽。2、SRP上的信号肽结合位点识别带有信号肽的核糖体并与信号肽结合,一旦结合,SRP受体蛋白便占据核糖体上A位点,暂时阻止蛋白质合成,正是利用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暂停的瞬间,SRP牵引着和糖衣移向内质网,并通过SRP的受体结合位点与ER膜上SRP受体蛋白受体牢牢结合,构成一个SRP-信号肽-核糖体-mRNA复合物锚定在内质网膜后,附着型核糖体形成四、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来合成膜时,这时细胞合成LDL受体,并将它们嵌插在细胞膜上,绝大多数受体蛋白结合到有被小窝区。2、 LDL颗

26、粒外层蛋白可与质膜有被小窝上的LDL受体特异结合,这种结合可促使尚未结合的LDL受体向有被小窝区集中,并引起有被小窝继续凹陷,使LDL颗粒同受体一起进入细胞质内,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3、 接着有被小泡迅速脱去衣被成为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之间或与胞质中其他小泡发生融合,形成更大的囊泡,即为内吞体。4、 内吞体内受体与LDL颗粒解离,并分隔到两个小囊泡中。5、 含受体的小泡返回到质膜参与受体再循环,有LDL的小泡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了次级溶酶体6、 脂蛋白酶将LDL颗粒分解为胆固醇分子和脂蛋白,从次级溶酶体中分泌进入细胞质中,成为合成细胞膜的原料。同时残留在次级溶酶体中的不能再分解的物质形成了剩

27、余体,有些剩余体通过膜流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外,有些剩余体如此长期残留在细胞内2014版受体介导的膜泡运输: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特异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因为细胞外表的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与相应配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所以此局部质膜凹陷形成有被小窝,小窝与质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将细胞外物质摄入细胞内,这种内吞作用具有很重要生物学意义。一、胎儿摄取抗体的过程:哺乳动物胚胎卵黄囊的衬细胞能特异地摄入母体抗体,内含母体抗体的转运小泡穿过细胞,通过质膜的外吐作用送至细胞外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二、机体去除有害物质的过程:正常功能糖蛋白的半乳糖基团在血浆中被一层唾液酸覆盖,如果半乳糖基团裸露

28、如此导致糖蛋白功能异常。肝细胞质膜中有一种半乳糖受体能与这种非正常功能含半乳糖末端的糖蛋白结合,经溶酶体降解而被去除掉。三、特异摄取胆固醇过程:胆固醇时构成膜的脂类成分,也用以合成一些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动物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所需的大局部胆固醇。通过胆固醇在血液中多以胆固醇脂蛋白质复合体形式存在和运输,该复合体称低密度脂蛋白。LDL为球形颗粒,每一个LDL颗粒由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磷脂与载脂蛋白-ApoB100组成。其中ApoB100是LDL受体的配体。1、LDL颗粒通过ApoB100与细胞质膜上LDL受体相结合后,细胞外表形成有被小窝2、有被小窝凹陷、浓缩形成有被小泡

29、进入细胞3、有被小泡脱去外被,形成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其内容物呈酸性,可使LDL受体与配体别离。4、带有受体的局部膜结构进转运囊泡有返回质膜融合,受体在回到质膜被重新利用,这一过程称受体的再循环。5、含LDL的内体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释放初游离胆固醇、氨基酸供细胞代谢所需。6、当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时,这些细胞就合成LDL受体蛋白,并把它嵌入细胞膜上,进展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胆固醇,如果细胞内游离的胆固醇积累过多,细胞就停止合成胆固醇作用,并且停止合成LDL受体。书P-52五、蛋白质合成的根本过程1、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活化生成氨基酰-tRNA,为肽链合成提供

30、能量 2、肽链合成的起始 :在起始因子IF和CTP、Mg2+作用下形成氨基tRNA的核糖体亚基通过反密码子识别结合起始密码子形成起始复合体然后与大亚基结合完成核糖体的组装,甲硫胺酰tRNA占据核糖体P位,第二个氨基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A位3、 肽链的延长:结合:氨基酰t RNA结合与核糖体A位点 转肽:分别结合于核糖体P位点和A位点的两个氨酰基-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在肽键形成同时,结合于核糖体P位点的tRNA脱离使P位点空出 移位:在延长因子的作用与GTP供能下,核糖体沿mRNA5-3端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在转位酶的作用下,肽酰-tRNA由A位移到P为,空出的A位可承受新

31、添加的氨基酰-tRNA,再重复以上三个步骤,如此往复循环,是肽链不断长核糖体循环4、 肽链的终止与释放 :终止密码子识别:当A位点出现终止信号时,释放因子识别并结合到A位点 肽链和mRNA释放:释放因子的结合使核糖体上转位酶构象改变,并具有水解酶活性,使位于P位上的tRNA与肽键之间的酯键水解,肽键脱落。tRNA mRNA 与释放因子随后也从核糖体上释放。 核糖体大小亚基别离5、 肽链的加工修饰:新生多肽链在内质网与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中经化学修饰和加工处理,使其在一级结构的根底上进一步盘曲、折叠以与亚基与亚基之间的结合,形成具有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的功能蛋白六、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1细线期:染色

32、质开始凝集。细线期核与核仁的体积都增大,推测与R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3粗线期:染色体继续螺旋化,进一步缩短变粗,可见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重组,这种行为与重组节有关。 4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互相排斥而趋向别离。别离的同源染色体仅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某些部位上残留一些接触点,称为“交叉 5终变期:染色体再凝集。交叉端化继续进展,交叉往往只在端部保存。实验1. 用捣毁脊髓法处死蟾蜍;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2.3. 固定液:Camoy试液 甲醇:冰醋酸=3:14. 甲基绿-派某某染液:利用碱性染料甲基绿和派某某处理细胞,可使其中的DN

33、A和RNA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差异是由DNA和RNA聚合程度不同引起的。因为甲基绿分子上有两个相对的正电荷,它与聚合程度较高的DNA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使DNA分子染成蓝绿色;而派某某分子中仅有一个正电荷,可与聚合程度低的RNA分子结合使其染成红色。该试验可用于观察细胞中核酸分布情况,也可用甲基绿-派某某混合染料鉴别在细胞组分别离后细胞核别离情况。5.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答:持续时间在物种间差异很大,细胞变化复杂,分为五个时期 1.细线期:染色体呈单条细线状,端粒附着于核膜上,有利于同源染色体配对,染色质纤维上可见许多染色粒结构。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阶体,又名复合体。 3.粗线期:可见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重组。 4.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某些局部别离。 5.终变期:染色体高度浓缩,交叉明显,二阶体均匀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