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49563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1单片机的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列图:前面我们已将P0口的各单元部件进展了一个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P0口做为I/O口及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时的具体工作过程。1、作为I/O端口使用时的工作原理P0口作为I/O端口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0(低电平),看上图中的线线部份,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同时与与门的一个输入端是相接的,我们知道与门的逻辑特点是“全1出1,有0出0那么控制信号是0的话,这时与门输出的也是一个0(低电平),与让的输出是0,V1管就截止,在多路控制开关的控制信号是0(低电平)时,多路开关是与锁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

2、即P0口作为I/O口线使用)。 P0口用作I/O口线,其由数据总线向引脚输出(即输出状态Output)的工作过程:当写锁存器信号CP 有效,数据总线的信号锁存器的输入端D锁存器的反向输出Q非端多路开关V2管的栅极V2的漏极到输出端P0.X。前面我们已讲了,当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0时,与门输出为低电平,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为输出口时,P0是漏极开路输出,类似于OC门,当驱动上接电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下列图就是由部数据总线向P0口输出数据的流程图(红色箭头)。P0口用作I/O口线,其由引脚向部数据总线输入(即输入状态Input)的工作过程: 数据输入时(读P0口)有两种情况 1、

3、读引脚 读芯片引脚上的数据,读引脚数时,读引脚缓冲器翻开(即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要有效),通过部数据总线输入,请看下列图(红色简头)。2、读锁存器 通过翻开读锁存器三态缓冲器读取锁存器输出端Q的状态,请看下列图(红色箭头):在输入状态下,从锁存器和从引脚上读来的信号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例如,当从部总线输出低电平后,锁存器Q=0,Q非=1,场效应管T2开通,端口线呈低电平状态。此时无论端口线上外接的信号是低电乎还是高电平,从引脚读入单片机的信号都是低电平,因而不能正确地读入端口引脚上的信号。又如,当从部总线输出高电平后,锁存器Q=1,Q非=0,场效应管T2截止。如外接引脚信号为低电平,从引脚

4、上读入的信号就与从锁存器读入的信号不同。为此,8031单片机在对端口P0一P3的输入操作上,有如下约定:为此,8051单片机在对端口P0一P3的输入操作上,有如下约定:凡属于读-修改-写方式的指令,从锁存器读入信号,其它指令那么从端口引脚线上读入信号。 读-修改-写指令的特点是,从端口输入(读)信号,在单片机加以运算(修改)后,再输出(写)到该端口上。下面是几条读-修改-写指令的例子。 ANL P0,#立即数;P0立即数P0 ORL P0,A ;P0AP0 INC P1 ;P1+1P1 DEC P3 ;P3-1P3 CPL P2 ;P2P2 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读-修改-写指令需要得到端口原输出

5、的状态,修改后再输出,读锁存器而不是读引脚,可以防止因外部电路的原因而使原端口的状态被读错。 P0端口是8031单片机的总线口,分时出现数据D7一D0、低8位地址A7一AO,以及三态,用来接口存储器、外部电路与外部设备。P0端口是使用最广泛的I/O端口。2、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口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 这时多路开关控制信号为1,与门解锁,与门输出信号电平由“地址/数据线信号决定;多路开关与反相器的输出端相连,地址信号经“地址/数据线反相器V2场效应管栅极V2漏极输出。 例如: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0时,与门输出低电平,V1管截止;反相器输出高电平,

6、V2管导通,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低电平。请看下列图(兰色字体为电平):反之,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1,“与门输出为高电平,V1管导通;反相器输出低电平,V2管截止,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高电平。请看下列图(兰色字体为电平):可见,在输出“地址/数据信息时,V1、V2管是交替导通的,负载能力很强,可以直接与外设存储器相连,无须增加总线驱动器。 P0口又作为数据总线使用。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P0口输出低8位地址信息后,将变为数据总线,以便读指令码(输入)。 在取指令期间,“控制信号为“0,V1管截止,多路开关也跟着转向锁存器反相输出端Q非;CPU自动将0FFH(11111111,即向D锁存

7、器写入一个高电平1)写入P0口锁存器,使V2管截止,在读引脚信号控制下,通过读引脚三态门电路将指令码读到部总线。请看下列图如果该指令是输出数据,如MOVX DPTR,A(将累加器的容通过P0口数据总线传送到外部RAM中),那么多路开关“控制信号为1,“与门解锁,与输出地址信号的工作流程类似,数据据由“地址/数据线反相器V2场效应管栅极V2漏极输出。 如果该指令是输入数据(读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如MOVX A,DPTR(将外部RAM某一存储单元容通过P0口数据总线输入到累加器A中),那么输入的数据仍通过读引脚三态缓冲器到部总线,其过程类似于上图中的读取指令码流程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P0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时,在读指令码或输入数据前,CPU自动向P0口锁存器写入0FFH,破坏了P0口原来的状态。因此,不能再作为通用的I/O端口。大家以后在系统设计时务必注意,即程序中不能再含有以P0口作为操作数(包含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