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74109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问题详解1.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2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3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4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5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6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7根底代谢:动物在维持根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8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9蒸发:体液的水分在体表与呼吸道黏膜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带走热量的过程。10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11胃的排空: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

2、的过程。12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饲料在瘤胃内被浸泡软化并经一定时间的发酵后,胃内容物被逆呕回到口腔,再被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13.嗳气:瘤胃的中的局部气体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14容受性舒X :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X的反射。15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局部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X的根本单位16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展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17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局部。18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

3、,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19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20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X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21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2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23发情周期:由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所经历的时期称一个发情周期24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X一次所构成的活

4、动周期25每搏输出量:心脏收缩时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26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额外刺激,可引起心肌正常收缩之前的收缩27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X期,称代偿间歇2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原有静息电位根底上膜两侧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29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30阈值: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3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32血压:血管内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33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34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在一定X围内维持动

5、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35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发生收缩,并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36血浆:全血去除血细胞以后的局部37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38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渗透压的升高,阻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的尿量增加39激素的允许作用: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器官、组织或细胞直接发生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能够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40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41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排出小肠后,绝大局部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胆盐的肠肝循环。42尿素再循环:瘤胃内产生的NH3进入血

6、液运输到肝脏,经鸟氨基酸循环后全成尿素,再经血液运输到唾液腺,随唾液重新进入瘤胃的过程。二、填 空1胸内压= 肺内压 肺回缩力。2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3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 CO2 有 碳酸氨盐 和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两种。4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 血红蛋白 结合,以 氧合血红蛋白 的形式存在于 红细胞 中。5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是 气体分压差 。6肺外表活性物质由肺泡壁型细胞分泌。7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8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作用为保钠排钾。9安静时人体热量主要来自身体内脏器官。10劳动或运动时,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肌肉。11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对流、传导、蒸发四种

7、。12饲料在消化管内消化方式有物理、化学、微生物三种。13胃的消化性运动主要有紧X性收缩和容受性舒X两种。14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纤毛虫、真菌。15家畜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是小肠。16胃液的分泌分为头期、胃期、肠期三个阶段。17胰淀粉酶的作用是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1,4-葡聚糖,水解-1,4-糖苷键的酶18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 三层膜组成。19尿液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20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21葡萄糖和 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近端小管。22在明带I 带正中间有

8、一条暗纹,叫Z 线间膜;H 带正中有一条深色线,叫 M 线中膜。23骨骼肌有兴奋性、收缩性和传导性 等生理特性。24一个单收缩过程包括潜伏期收缩期和舒X期。25骨骼肌缩短时,暗带长度不变,而明带长度缩短。26突触传递的特征是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现象、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易于疲劳性。27加压素和催产素分别由视上核和室旁核所分泌。28参与调节钙代谢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29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29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类激素。30家畜生殖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生成、交配和受精,以与妊娠、分娩等过程。31从生精细胞发育成精子要经历精

9、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四个时期。32FSH 作用于睾丸曲精细管生殖上皮,促进精子生成;LH 作用于间质细胞,促进雄激素分泌。33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四个时期。34受精过程主要分为精子获能、精子与卵子相遇与顶体反响、合子形成三个步骤。35分娩过程一般分为开口期、胎儿排出期、胎衣排出期三个时期。36胰岛分泌的激素有: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等。37家畜的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38生命活动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39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四个阶段的 变化,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40动作电位包括去

10、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三个过程41反射 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42血浆中主要缓冲物质对有: 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4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44心肌细胞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和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两大类。45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46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是毛细血管血压、组织静水压、血浆胶渗压和组织液渗透压。47心血管调节根本中枢在延髓。48高等动物的呼吸过程包括肺呼吸、肺通气、肺换气。49在电子显微镜下,呼吸膜含有含外表活性物质的液体分子层、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

11、基膜、组织间隙、毛细血管的基膜、毛细血管的内皮6层结构。50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是 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气体分子的分子量 和气体的分压差。51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是强度、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52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三联管结构。53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反响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54神经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是由Na+ 内流形成,复极相是由K+ 外流形成。55 无髓纤维传导兴奋的机制是局部环路电流,而有髓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跳跃式传导 ,其 优点是速度快 、 节省能量。56根据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功能影响不同,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 抑制性 突触。57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12、可以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58在建立条件反射时,需要使用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刺激在时间上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强化。59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功能、运输功能、参与体液调节、和防御和保护功能。60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与 K+的平衡电位根本相等,0 期去极化主要由Na+内流形成,1 期 复极化主要由钠通道失活和钾通道被激活后 K+短暂外流相等所致,平台期是由于K+携带的外向电流和Ca2+携带的内向电流大致相等所致,3 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慢钙通道完全失活而 K+外流逐渐增强。61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室内压高于房内压和主动脉压,房室瓣处于开启状态,主动脉瓣处

13、于 关闭状态。62刺激心交感神经的主要效应是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加强,而刺激心迷走神经的主要效应是心脏活动受到抑制 。63心交感神经元的节前纤维释放 乙酰胆碱,而节后纤维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 的1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迷走神经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均释放乙酰胆碱,但神经节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N型受体,而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M型乙酰胆碱受体。64肺泡外表活性物质是由肺泡 型分泌的,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其作用是降低肺泡外表X力。65氧的化学结合是结合到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上。一个分子的血红蛋白可以结合4个分子的氧。66CO2 可以结合到血红蛋白分子的 自由氨基上,形成

14、的物质叫做氨基甲酸血红蛋白。67呼吸运动的根本节律产生于延髓。68肺通气的阻力包括 弹性阻力和 非弹性阻力。69在 呼 吸 运 动 的 调 节 中,CO2 增 多 主 要 作 用 于中枢化学感受器, 缺 氧 刺 激 主 要 作 用 于外周化学感受器 ,二者都能引起呼吸运动增强。70缺氧刺激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作用是兴奋,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71胃液主要有 4 种成份,分别是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和盐酸。72小肠运动的形式主要有蠕动、分节运动和摆动。小肠内的消化液有:小肠分泌的小肠液和胰液,以与肝分泌的胆汁,其中消化能力最强的是胰液。73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

15、泌减少。74生理状况下,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滤过的阻力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75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主要物质有H+、K+和NH3。76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将降低,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增加使尿的排出量减少。77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产热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78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激素可促进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激素,此种激素能促进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六、简答题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滤过压: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

16、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量中,任一力量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微生物为什么能在瘤胃内生存?瘤胃内具有微生物生存并繁殖的良好条件: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应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节律性的瘤胃运动将内容物搅和,并后送;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接近于血液渗透压;内容物高度缺氧。3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有一定杀菌作用;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答: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除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除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点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

17、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除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点位。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受苦离子通道开放,Cl-主K+通透性上升,Cl-内流、K+外流,形成IPSP。6. 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的比拟答:突触前抑制是指兴奋性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受到另一抑制性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作用,使其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减少,从而使兴奋性突后电位减小,以至不易甚至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呈现抑制效应。突触后抑制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后膜产生超极化,致使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

18、故为突触后抑制。7. 简述激素的特点。 答: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生理生化反响,所以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都在ng/100ml甚至pg/100ml数量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A。协同作用:生长素和糖皮质激素使血糖上升;B。颉颃作用:胰岛素降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C。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的现象称为允许作用。是协同作用的

19、另一种表现形式;D。竞争作用化学结构类似的激素能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 5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是由生物钟决定的,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 6激素作用的时间因素,半衰期:血浆中激素原有的活性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8. 精子获能的概念与机理。 答:精子获能是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发生某些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之后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在附睾和精清中存在一种叫“去获能因子的物质,它使精子的受精能力受到抑制,当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去获能因子被解除,从而获得受精能力。 9. 初乳的生理作用。 答:初乳中干物质含量较高,可超出常乳数倍之多。初乳内含有丰富的球蛋白

20、质和白蛋白。初生幼畜吸吮后,蛋白质能透过肠壁而被吸收,有利于增加幼畜血浆蛋白质的浓度。初乳中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酶、维生素与溶菌素等,新生幼畜主要依赖初乳中的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形成体内的被动免疫,以增加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其中特别富含镁盐,镁盐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肠道排出胎便。所以,初乳几乎是初生幼畜不可代替的食物,给初生动物喂初乳,对保证初生幼畜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答:1凝血和止血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形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释放血小板因子,形成促纤维

21、蛋白,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形成坚实血栓。 2纤溶作用:血小板解体释放出的纤溶酶以与纤溶酶激活物,可以激活纤溶系统,有利于血凝块的液化,保持血管中血的畅通。11. 表示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 答:静息电位产生机制:K+外流12. 简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 答: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刺激使得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膜电位恢复Na+K+泵运转完全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13. 简述心血管反射中压力感受性反射过程答:1当血压上升,血管扩X使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增强,向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2冲动传到延髓减

22、压区使减压区兴奋增强,并通过交互抑制作用使升压区兴奋减弱。3增强兴奋的减压区使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控制增强而使心脏功能减轻,心输出量减少;减弱兴奋的加压区使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减弱而使血管舒X,外周阻力减小。升高了的血压回落。14.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2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15. 试述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过程答:当躯体运动神经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上的电压依从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使轴突末梢内的Ca2+浓度升高

23、,由此触发递质小泡开始向着突触前膜方向运动,并与轴突前膜发生接触、融合、破裂,将囊泡内的递质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的间隙。乙酰胆碱扩散到终板膜上并与上面的胆碱能N2受体结合,这就打开了终板膜上的化学依从性的离子通道,主要引起Na+内流(也有少量的K+外流),使终板膜上产生去极化的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使得邻近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于是肌膜上的电压依从性的钠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轴突末稍释放的乙酰胆碱,在大约2ms的时间内就被接头间隙中胆碱脂酶迅速分解掉,因而使接头的兴奋传递能够保持1对1的关系16. 简述化学性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与机制经典的突触又称为化学性突触,

24、其传递过程可分为突触前过程和突触后过程突触前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动作电位以“全或无方式传到轴突末梢。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可以使突触前膜除极化,当除极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此引起前膜上的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细胞外液的Ca+顺着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小体内,导致胞内Ca+浓度瞬间升高,由此诱发突触小泡的胞吐。突触后过程: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经扩散很快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突触后膜上的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导致某些离子进入突触后膜,从而使突触后膜发生一定程度的除极化或超极化。17.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何生理意义?答:稳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因素保

25、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假如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全部或局部地透过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与排泄过程。1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Ik1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对K+的通透性很高,细胞内的K+顺浓度梯度流向膜外,形成

26、外向电流Ik1,细胞内侧面聚集着带负点的大分子物质,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极化状态。2动作电位:除极过程0期:膜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20+30mv,膜两侧由原来的极化状态转变为反极化状态,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形成机制:当心室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引起Na+通道的局部开放和少量Na+内流,造成膜局部除极化,当除极化到快Na+通道的阈电位水平时,膜上的快Na+通道被快速激活而开放,出现再生性Na+内流,使膜进一步除极化。当除极化到0mv左右,快钠通道失活而关闭。复极过程:当心室细胞除极除极化到达顶峰后,立刻开始复极,但复极化过程比拟缓慢,可分为四期。快速复极初期:心肌细

27、胞膜电位在除极达顶峰后由+30mv迅速下降至0mv,新成复极电位。当膜除极化到-30-40mv时,便激活了另一种k+通道,少量k+外流,当快钠通道失活时,通过k+通道迅速外流,形成瞬时性外向电流,形成复极过程。平台期:由于Ca+缓慢持久地内流和少量k+缓慢外流造成的。快速复极末期:由于Ca+内流停止,k+进展性增加。静息期:细胞膜的离子转运机制加强,通过钠钾泵钙泵活动使离子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4期自动化除极化到阈电位水平,即激活了膜上的一种慢钙通道,引起钙离子内流,导致0期除极化过程,复极过程是由延迟整流的钾离子通道被激活,Ik外流引起。4期自动除极化主要有一种外向电流,和两种内向电流引起。2

28、1. 呼吸调节中主要的体液因素?调节机制?答:体液因素:Pco2、pH与Po2机制: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pH的影响:动脉血H+浓度增加,呼吸加深加快;H+浓度降低,呼吸受到抑制。Po2的影响: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动脉血Po2都随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Pco2、pH和Po2在呼吸中的相互作用:H+浓度增加,因肺通气增大使co2排出,Pco2下降,抵消了一局部H+的刺激作用;co2含量下降,也使H+浓度有所降低。两者均使肺通气的增加比

29、拟单独H+浓度升高时小。Po2下降,也因肺通气量增加,呼出较多的o2,使Pco2和H+浓度下降,从而减弱了低o2的刺激作用。 答:1内源性物质:Ach:Ach是胃迷走节后纤维和局部内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胆碱能受体,引起HCL分泌组胺:组胺由分布于胃泌酸区黏膜内的肠嗜铬样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也称胃泌素,由窦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内的G细胞分泌,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刺激HCL分泌。生长抑素:胃的泌酸黏膜和幽门黏膜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可以经血液循环作用也G细胞,抑制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2进食引起伟业分泌的机制:头期、胃期和肠期三个阶段。 头期:头期胃液的分泌通常由采食时看

30、到、嗅到和尝到食物所引起,完全是迷走神经的作用,迷走神经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HCL,此外还可引起幽门粘膜G细胞释放促胃泌素。 胃期:食物进入胃后,继续刺激胃泌分泌,主要途径是:食物的硬度和容积刺激胃底、胃体部感受器,通过局部和壁内神经丛反射引起胃液分泌;扩X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泌素释放;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刺激G细胞,引起促胃泌素释放。 肠期:胃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通过十二指肠的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盐酸:当盐酸分泌过多时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脂肪:脂肪进入小肠后,刺激小肠粘膜产生抑制性物质,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高渗溶液:高渗溶液可作用于小

31、肠壁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液的分泌。23. 胰液分泌的调节答:神经调节:食物可反射性地引起胰液的分泌。体液调节:主要是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促胰液素: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黏膜S细胞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进胰液分泌各种消化酶,促进胆囊收缩,排除胆汁。胰液分泌的反响性调节:胰蛋白酶对胰酶的分泌有负反响调节的作用。24. 胆汁分泌的调节神经调节:摄食或消化管内食物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胆汁的分泌。体液调节: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与促胃液素均可促使胆汁的分泌。糖的吸收糖在小肠中几乎全部是以单糖的形式被吸收的。葡萄糖的主动性吸收需要Na+的存在,在无Na+的情况下,葡萄糖如此以易化扩散方

32、式被吸收。蛋白质的吸收食用的蛋白质几乎完全被消化酶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也是主动性转运,其机制类似葡萄糖的吸收。脂肪的吸收脂肪或甘油三酯在肠腔内被胰脂肪酶分解为 2个分子的游离脂肪酸(FFA)和1分子的甘油乙酯。这两种分解产物是脂溶性的。它们在吸收前必须先与胆汁酸形成水溶性的微胶粒,才能通过覆盖小肠上皮外表的水层。这样的脂类微胶粒在到达吸收面后,又别离出FFA和甘油一酯,两者如此可通过细胞膜扩散入细胞内。26. 试述肾素-血管紧X素-醛固酮系统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 答:当动物失血时,血压和血容量都下降,刺激牵X感受器、致密斑感受器和交感神经,促进近球细胞分泌肾素量上升,肾素与来

33、自肝的血管紧X素原形成血管紧X素I,血管紧X素I能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而使心输出量下降;还能与肺内的转换酶形成血管紧X素II,II能促使血管收缩,结果I与II使血压上升。II还能在氨基肽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X素III,它与II都能促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保Na+、水,血容量上升。27. 肌肉收缩的机理。 答:滑行理论:肌肉收缩时肌肉缩短,不是肌丝的缩短而是肌小节的缩短。肌肉收缩时,从z线伸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暗带中央滑行而使肌小节缩短。过程: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钙离子进入肌浆,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横桥与

34、结合位点结合,分解ATP释放能量横桥摆动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答:1对形成代谢的调节:氧化产热的作用加速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加速脂肪分解作用加强蛋白质合成甲状腺素参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维持和促进细胞内液更新。2调节生长发育:促生长作用促变态反响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答:调节物质代谢:主要表现为对肝的合成代谢和对肌肉、脂肪组织的分解代谢的调节。升高血糖、加速肌肉蛋白质分解、加速脂肪分解代谢。能提高心肌、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参与应激反响。30. 机体产热和散热的主要方式答:产热方式:寒战性产热与非寒战性产热。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

35、。辐射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与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与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常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的患者降温。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进展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气温差与风速。蒸发散热:指体液的水分在护肤黏膜外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带走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七、论述题1吸入气中 CO2 增加对呼吸有何影响?通过什么途径起作用?答:co2含量增加时,将使肺泡气Pco2升高,动脉血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co2对呼吸的调节作

36、用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2.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血压的形成,首先由于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大动脉管壁的弹性答: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个根本的生化反响: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答: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展的,包括三个环节: 肾

37、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与 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一局部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都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凡能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的生成。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滤过膜的通透性与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1.滤过膜的通透性与其通透性: 滤过膜上有许多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小孔,滤过膜的通透性就是以物质分子量大小是否能通过小孔来决定的。由于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肝和各种离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因此,滤液中这些物

38、质的浓度 都与血浆内的浓度近似。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分子量为6.9万)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如此不能滤过。一般以分子量7万为滤过膜通透性的界限。Hb(血红蛋白)的分子量虽6.4万,但它和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相结合,成为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所以也不能滤过。只有当Hb大量被破坏,产生溶血,Hb浓度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时,末结合的Hb才能进到滤液中,从尿中排出,这种尿液称为血红蛋白尿。在一般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是比拟稳定的。 2.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推动血浆通过滤过膜的主要力量 肾小囊内压是阻止血浆滤过的力量。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阻止

39、血浆滤过的主要力量。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血流量: 如果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慢,滤过平衡就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面积相对增加,滤过率随之增加。二、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影响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的因素有:1、 血管的肌源性调节当动脉血压降低时,血管平滑肌所受到的牵X力减低,平滑肌舒X,入球小动脉阻力降低,反之 血管血压升高,入球小动脉阻力也升高。 2、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是影响重吸收的重要因素。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具有对抗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当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大而

40、渗透压升高时,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将增多。3、球管平衡:在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对Na+等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能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主要有体液因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下丘脑室旁核合成,通过提高远球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动重吸收Na+,同时排出K+,所以有保Na+排K+作用。随着Na+重吸收,Cl-和水也被重吸收。起着保持内环境中Na+、K+正常含量和组织液、血量相对稳定的作用 此外,影

41、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体液因素还有甲状旁腺素、心房钠尿胎等5. 含氮物质在瘤胃内可发生哪些消化过程答:?答:与经典突触传递过程根本相似,其主要特点是轴突末梢释放出来的Ach很快与终板上的Ach受体结合,使Ach门控Na+-K+通道打开,允许Na+流入和K+流出,但流入的Na+远远大于K+的流出,总的效果使终板慢慢地除极化,产生约60mv的突触后点位。又称终板电位。“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为例说明下丘脑,垂体和外周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在正常状态下,各类激素的分泌量是相对稳定的。内分泌腺活动的稳定性,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外,某些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协调也起重要作用,其中下丘脑和腺垂

42、体与其它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相互调节尤为重要。下丘脑的各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调节腺垂体相应腺细胞的分泌活动,腺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又调节相应靶细胞的分泌和其它功能活动。8. 试述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答:激素先于细胞膜受体结合,再通过G蛋白-AC-cAMP途径完成信息转导。cAMP作为第二信使使与其相关的蛋白激酶A磷酸化,从而导致其下游一系列功能性蛋白质活性的改变,最终引起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第一步是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第二步是与核内受体相互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

43、应。答:刺激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膜电位恢复Na+- K+泵运转,完全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答:心交感节后神经元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这些作用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机制:1增加慢通道的通透性,促进Ca2+内流。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下,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4期Ca2+内流加速,故4期去极化速度加快,心率增快。由于其动作电位0期内Ca2+内流加快,其动作电位上升速度和幅度均增加,故慢反响细胞、房室交界区的兴奋传导速

44、度加快。同时,在心房肌和心室肌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时Ca2+内流也增多。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能使肌浆网通透性增加,细胞内Ca2+增多,故心肌收缩力加强。2使快反响自律细胞4期以Na+为主的内流加快,故自律性加快。3使复极化K+外流增快,从而使复极过程加速、复极相缩短,不应期相应缩短。不应期缩短如此0期离子通道复活过程加快。这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窦房结兴奋,发放频率增加的作用相互协调,使心率加快。4可促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后者促进糖原分解,提供心肌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心迷走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Ach1、心率减慢:即负性变时作用。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Ach与心肌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后,使4期自动去极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延长;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2、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即负性便传导作用。Ach能抑制房室交接细胞膜钙离子通道,使房室交接细胞0期上升速度和幅度减少,故房室传导速度减慢。3、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即负性变力作用。Ach有直接抑制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4、心房肌不应期缩短:Ach可加强心房肌细胞复极钾离子外流,使心房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因而是心房肌不应期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