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180323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材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石滩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 简介某某滨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区域X围东经1210312210,北纬38403910,总面积216.42平方公里,包括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岸和旅顺口四大园区。金石滩园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奇石林立,岩石形态千奇百怪,再现了几亿年前大自然稀有的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观,也为地质考察深入了解古地理环境、地质地貌形成的年代、地质变化、地壳运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主要旅游观光区,是长达3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这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图1 海蚀地貌情人湾由于受到海岸带侵蚀作用,沿着海岸线许多处地方岩层清晰可见,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为明显的整合接

2、触见图2。同时,也有一些是假整合接触。图2 岩层产状(二) 构造特征在整体上说,金石滩是大型平卧褶皱的构造形态,其震旦纪的层位尤为独特,金石滩的海相沉积发育代表了我国北方沉积特点。成为多个震旦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层型剖面,构成了贯穿我国南方和北方震旦纪的桥梁纽带。 1断层某某地处日本某某太平洋岛弧地震带的外侧,印度板块与中国北方板块覆冲带附近,由某某以北东方向延伸至俄罗斯境内的郯卢大断裂,在某某与东西向延伸的某某断裂相交的断层活动带处。由于板块活动、火山喷发、断裂挤压等作用下,使某某地区的地层岩石、产生一些断层、断裂、褶皱等构造地质体。图3 断层图中所示为直立岩层,在它的西侧是图4背斜构造,两者岩

3、层中间有明显的连续,可推断此为断层,而且断层后岩层在外力挤压下直立。2褶皱海蚀崖上见到兴民村组形成的倒转背斜与大林子组组成的向斜,倒海翻江是形容岩层因受到挤压而弯曲,形似海浪到岸边变为破浪的形状。“倒海翻江的褶皱构造是辽南中生代时期造山运动形成的。图4 褶皱背斜从图片中可以大体断定此为背斜构造,两翼岩层向下弯曲,新岩层包裹老岩层,由于其它原因,只剩下背斜的一翼。三典型景观金石园区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某某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大特色。海蚀地貌即海水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展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展研磨

4、,以与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海蚀多发生在基岩海岸。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海蚀柱是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 而形成的与岸别离的岩柱。海岸侵蚀地貌类型。它是在海蚀洞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由于海浪的继续作用,岬角两侧的海蚀洞可以被蚀穿贯穿,形成顶板呈拱形的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也可以由海蚀拱桥受蚀,拱顶下塌而形成海蚀柱。见图5,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岩体与海岸的水面以上局部

5、已完全别离,但岩体与海岸的岩层颜色纹理都极为吻合,是典型的海蚀柱。图5 海蚀柱 将军石金石园中还有一块极具科考价值的岩石,它就是记录着远古地震的震积岩。图六 震积石这是一块大约2平方米左右的岩石,从它身上看不出与别的岩石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这些花纹为地质学家研究金石滩地质变化留下了佐证。在大约6.5亿年前,由于火山爆发,水下滑坡坍塌引发地震,带来海啸,它形成了波长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浪,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隆隆巨响,瞬时侵入陆地,反复屡次,把尚未固结的岩石,震的纹理紊乱,留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震积岩遗迹。四地貌成因1岩溶地貌首先,金石园地区的岩石是泥灰岩,岩石里有很多节

6、理和断层,这些是造成金石园岩溶地貌形成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气候的因素。在第三纪时期我们辽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比拟炎热,降水较多。大量的降水使地表径流量增大,水交换条件好,水的溶蚀力就强,加快了岩石的溶解速度。但相对于更加炎热多雨的某某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这里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形成的时间要漫长了许多。 地表水流沿灰岩坡面上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渗透,溶蚀和侵蚀出许多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宽十几厘米至几百厘米,深以米计,长度不等。而岩石上有节理的地方溶解性比拟强,溶解得比拟快,就形成了现在金石园内曲折的通道。经过水的垂直作用,在溶沟之间产生突出的局部,称为石芽,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金石园内形态各

7、异的岩石群了。但是由于金石园的岩石主要为泥质灰岩,灰岩的纯度不高,里面含有泥质,发育得不是很好,没有形成规模更大的石林。金石园内大大小小的洞穴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水平流动进展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缝和孔道流动时,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时只能进展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展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地下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岩溶作用还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构成石灰岩的矿物主要以方解石为主,方解石英文名来自拉丁语,意为“石灰,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在酸性溶液中能被溶蚀,无色或乳白色,假如含有杂质能被染成多种颜色。方解石更加容易被

8、水溶蚀,也就加速了岩溶作用。 金石园岩石外表的黄色,主要是因为岩石泥质含量高,在外面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的,其实岩石里面的局部还是灰色的。在岩石上还能发现一条条镶嵌的石质白线,这是岩石化学成分中的碳酸钙被水和二氧化碳溶解成液态,填充到了岩石的缝隙之间,又经过水分蒸发,最后结晶成白色的晶体方解石。 2海蚀地貌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平面上看,岸线曲折且曲率大,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与海湾相间分布;岬角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海湾奇形怪状,数量多,但通常狭小。一般岬角处以侵蚀为主,海湾内以堆积为主。由于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岬角处侵蚀下来的物质和海底坡上的物质被带到海湾内来堆积。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垂

9、向上看,由于陆地的山地丘陵的被海侵入,使岸边的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峥嵘,海水直逼崖壁。沧海桑田,上下千万年。千万年的风吹浪打,千万年的潮至汐退,使得基岩海岸形成极其独特的海蚀地貌。海蚀地貌的发育取决于海岸岩性和外营力 两个因素。所谓外营力是指自然侵蚀力,在海岸以波浪潮汐为最主要。正是在岁岁不止的外营力的作用下,软硬不一的岩石组成的基岩海岸便会造出许多让人惊心动魄的地貌景观。这些千奇白怪的景观是因为山地丘陵的石质海岸面临辽阔海域,深水逼岸,是波浪长期冲刷侵蚀海岸能量集中的岸段,再加上石质海岸本身的风化作用与各部位的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所以就形成各种形态的海蚀现象五实习感受通过这次工程地质实

10、习,使我深深感受到地质学的现实意义。通过亲身勘查,让我充分的认识到大自然作用下地质地貌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这一个短短的下午,我们一直沿着海岸线行走,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累,但当我们看到沿途中的岩石以与各种地质地貌时,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驱散了疲惫,我们都认真投入到实习当中,仔细听导游的解说,对地质学中的三大岩类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对岩层产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军石的痴情,恐龙探海的雄伟,情人湾的诗情画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中,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唯一遗憾的就是时间太短,有些地质景观只是匆匆走过,并没有好好的研究,错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但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们还是学到了很多,这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