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186815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1“事情一旦到了采取行动的地步,迅捷就是最好的手段。”赔根在随笔中如此说道。的确,世上最无用之物莫过于拖延。“幸运如市场,许多时候,如果你能多待一会儿,价格就会降下来,或者至少,它先给你容易抓的瓶把,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你难抓的瓶身”培根讲述了哲学、伦理、处世之道。常道:“今日事今日毕。”可即使是这句烂熟于心得话,也未在心中打下牢固的根基。不知多少人,拿着手机,抱着“再玩五分钟”的心态,一夜不眠,最后落个头晕眼花,腰酸背痛,次日昏昏欲睡,说不清昨夜究竟有何意义。不知多少人,将事情一拖再拖,最后手忙脚乱,悔不当初;不知多少人,在选择的路口举棋不定,

2、错过了最佳时机,最后落得两手空空。拖延是一把枷锁,锁其心智,钝其行为,毁其人生。个人拖延,得一时欢愉,在事后暗悔时光飞逝,竟抓不住它的尾巴。上级拖延,导致任务完结不了。社会拖延,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沦为一盘散沙,国家拖延,逃不了“落不了就要挨打”的悲催命运。百无一用是拖延,在经历了无数个起早贪黑的日子,终有一日下定决心将之更改。于是,每日紧抓时间,竟比之前早了几个小时入眠。不曾为当初愚笨的作法所自耻。生而在世,难免心存几分懒惰。但如何将之克服?可谓,目标之重要了。拖延最好的解药便是恒心与毅力。“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期,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赔根又道。是啊,机会不等人。总有人自认为“怀才不

3、遇”是他人的不赏识,亦或认为某些机遇“不堪入目”而一拖再拖,最后在心怡之物来临之际,芳华逝去,束手无策。中国首富李嘉诚,当机立断,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落后,土地空旷。但就是这样前途渺茫,经济体系不全的旧社会,李嘉诚牢抓商机,代巨款买地皮。也正是这令人大跌眼镜的做法投资,使他发家起业,成为了亚洲地产大亨。在机会的路口,他绝不拖延。百无一用是拖延。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是否应遵从先辈的教诲,在机遇、选择、心智中不留下一丝拖延呢?马上行动,没有借口。对迟疑说不,对犹疑说不,对彷徨说不。“子弹出了枪膛,飞起来速度极快。”世上最无用之物,莫过于拖延!点评:*立意深刻,由拖延时间到拖延时机,层次分明,给人

4、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朴实独特的观点脱颖而出,作者所选用的素材引述时代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议论,运用李嘉诚的事例突出议论了把握时机的重要,使议论的针对性、时代感更强,扣题紧,联系生活实际,结尾由伟人到自身,呼吁青少年远离拖延。大有忧国忧民的心态,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可谓一篇佳作。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2坐在书桌前,摒弃心中的浮尘,泡上一杯茶,静静地品读着培根随笔,感受着前人感悟的真理。读培根随笔你听不到作者灵魂的絮语,也不像一位朋友在娓娓谈心,倒好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赐教,一位法官判案。读培根的谈天性却震撼了我,对人的天性的剖析深入人心,令我浮想联翩,随着历史的推移,在历史中回忆起了人

5、的本性。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是刘备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天性;三国鼎立时期,曹操为了城池,为了胜利,不惜用阴谋,这是他狡诈,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天性;关羽大意失荆州,这是他艺高胆大,狂妄自大的天性;张飞死于内_的刺杀,这是他脾气火爆、爱喝酒的天性;诸葛亮神机妙算,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这是他聪明智慧的天性。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力辅佐刘禅,却一再失败,这是刘禅好玩、胸无大志的天性。这些人都因为自己的天性而成就了大事业,或者死于非命。清朝末年,皇帝软弱无能,在受到帝国主义侵略时,实行了海禁政策,闭关自守,殊不知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_终国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沦落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6、。这是统治阶级狂妄自大不愿面对现实、软弱无能的天性。近代,孙中山建立国民党,却被北洋军阀抢走了政权,这是旧中国软弱无能的天性。随后,蒋介石篡位,掌控了国民党,这是对权利的渴望。蒋介石又发到四一二_政变,大肆屠 杀爱国 军民,这是视人命为草芥的残忍的天性。而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正体现了国人正义、渴望和平的天性。新中国成立后,时代在发展,贪官在进步。以前是公家的粮食私家吃,现在是走私、黑 社会、情 妇横出、巨额受贿。这都是贪婪、犯贱、没有责任感的天性。但是,人却可以克服这种天性。书中写到压力使天性的反抗力更强。纪律和教育能使天性规矩一点,但只有习惯能改变、抑制天性。天性只能被习惯所克制,

7、只能被人的意志力所控制,一个人的意念如何,决定了他的天性好坏,更决定了他的成就大小。培根这样写道人要想战胜天性,给自己规定的任务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因为任务过大,他就会屡遭失败而气馁;任务过小,虽常常得手,但进步甚微。这不正好应了中国的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么,改变自己的习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循序渐进。人的天性不长香卉,便长野草。在这尘世中,歪风邪气颇重,与其发现恶习再改正,不如先给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尘世中坚守一方心灵的净土。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3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_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它不仅仅在文学、哲学成就显赫,在自然

8、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_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共58篇,内容却涉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等方面,都结构严密,行文紧凑。培根随笔短小精悍,力求_短的篇幅摆足事实,讲清道理,具有诗的凝练和谨慎布局。我_欣赏的是谈礼貌这一篇凡是笃实的人,必须要有过人的才华,就好像不用装饰的宝石,必须非常珍贵一样。从这句话中,我觉得礼貌是如此珍贵,中国早在孔子时就世世代代相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9、,其不善者而改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文明时代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礼貌、学会用礼貌。不论是对老师、对父母、对同学、对身边人、甚至是陌生人,都要有礼貌,因为有他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4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美、论善美与性善美、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10、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从培根随笔集的论真理、论死亡、说人之本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个热爱哲学的人。从论高位、论帝王、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他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从论爱情、论友谊、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他富有生活情趣。从论逆境、论幸福、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他自强不息。从论伪装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他工于心计、老于世故。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论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著名篇章

11、,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该书1597年出版时只有10篇*,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Rawel将培根未完成的随笔论谣言作为第59篇收入最终构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

12、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5前几天去朋友家玩,看到一本讲述哲理的书,名叫培根随笔,听说“

1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就出自弗朗西斯培根之口,现要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我于是借了回来,抽了下空,读了一下,才知道培根随笔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读完这本书,我不知不觉中便被它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深深地吸引了.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友谊,论时机等多篇随笔.记得培根说过:“年轻人出错往往会使事情毁于一旦,年长者出错则只是使本来可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做

14、得少点慢点.” 宁可错过,不可出错。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蓝子里。不要做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更不要做孤注一掷的事。凡事都有留有回旋的余地。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在众多的随笔中,我最欣赏的一篇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时机,也就是机会,个人只有抓住时机才能走向成功。既然是时机,它的出现有绝大部分都是偶然的。所以要想抓住时机

15、,最主要的是当时机来临的时候,你一定要全力以赴的把握住,俗话说的好:机遇,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看完了培根随笔,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富有生活情趣,自强不息的培根. 一本好书犹如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射进来,照亮美的心灵。正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之学使人能言善辩” ,不得不肯定的是,这确实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这么好的一本书,希望大家有空读一读,最后对此书的作者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吧,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l-1626),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使哲学再生的人”。400年来,他的作品为无数读者传诵,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可同时,他也是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甚至被某些史学家称为“伟大的卑鄙人”,这也许有些言过其实,有失公允,却道出了培根其人其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