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19766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1活动目的: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有关小燕子的动作。3.能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较为清楚的唱出歌词。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之前活动中对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认识2.物质准备:小燕子的图片(头饰)、歌曲磁带、歌词配图活动过程:1、猜谜,导入。教师: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什么动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他?2、教师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说它是谁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到了小(二)班来做客,它还想教小朋友们唱一首歌,小朋

2、友们要不要跟小燕子学本领?播放音乐,请幼儿仔细听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词里都出现了什么?播放完毕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边说教师变按照幼儿说的把歌词的配图按歌词的顺序粘贴在黑板上。遇到难点可再播放一次,帮助幼儿一起找出歌词演唱的内容。在幼儿说出歌词的同时可以让大家共同想想歌词可以配上怎样的动作。3、学唱歌曲,并可适当的加上创编的动作。(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边唱边指示歌词相应的图片。(2)幼儿跟着伴奏学唱23遍,用图谱来提示幼儿来记忆歌词。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动作,以便幼儿记忆,感受歌曲的优美。4、幼儿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1)教师应用图谱轻声地带幼儿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创编的一些动

3、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歌曲表演。(2)请幼儿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带上肢体的一些动作,感受音乐的柔美。5、结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听,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舞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2一、活动目的1、喜欢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乐意和同伴做好朋友。2、尝试和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活动,体会共同表演的乐趣。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的内容来表现歌曲。难点是让幼儿尝试和同伴一起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三、材料及环境创设“拉拉勾”歌曲磁带四、设计思路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因此他们往往是“以自

4、我为中心”的,独自玩、独自表演是常常可以看见的。再加上-个寒假刚刚度过,孩子们彼此之间又有了陌生的感觉。这时候让他们和同伴共同地表演节目.能够帮助他们增进熟悉感。再者“拉拉勾”这首歌旋律简单,歌词也浅显易懂很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幼儿只需根据歌词很容易地就表现出来。五、活动流程欣赏创造表现1.欣赏教师可按排幼儿在角落里或者在其他时间里反复听赏这首歌曲,鼓励幼儿在听赏过程中同时做各种动作。注:小班幼儿对曾感知过的歌曲是感兴趣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歌词“你呀,我呀”地做做动作,教师应认可幼儿的“情不自禁”。2.创造(1)让幼儿在听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两个朋友一起表演,在角落里教师应反复播放音

5、乐,鼓励幼儿参与表演。注:在角落里这一内容可按排两至三周,最理想的是能让每个幼儿都来参加过。(2)设立一个“小舞台”。每次在角落游戏结束后让几对幼儿上台来表演。教师既要点评他们两个特有的表演动作让大家来学一学,更要点评共同表演的乐趣,教师可问:“你们两个一起表演高兴吗?”以此来鼓励每一个幼儿去大胆尝试。注:小班幼儿的表演带有很大程度的模仿性,昨天老师点评的某一个动作很可能是明天所有孩子的“仿效产物”,因此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性,善于挖掘幼儿的闪光点,是教师保持幼儿“创作高潮”的有力武器。教师要利用每一点的“闪光点”来鼓励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会两个朋友共同表演的乐趣。3.表现(1)全体活动中组织幼

6、儿大胆表现自己和同伴的合作,应对每一对幼儿的表演予以肯定。(2)两位教师利用“山羊剧团”的表演来展示教师的合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引导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表现。注:可以允许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要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3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伴随音乐玩游戏。2、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活动。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音乐洗手2、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已熟悉音乐,懂得正确洗手的方法。活动过程1、经验导入。师: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

7、孩子,平常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洗手的方法并用动作表示)2、熟悉歌曲洗手(1)完整倾听歌曲。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样洗手的?(了解音乐内容)(2)听音乐做肢体律动。(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拍手感应节拍,熟悉歌曲旋律)(3)钢琴弹奏,跟随教师唱歌。3、探索游戏动作。(1)根据歌词内容逐句探索游戏动作。(引导幼儿回忆生活,模仿动作,教师提升、示范,钢琴跟进练习)(2)教师完整示范,做律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3)幼儿学习律动。(提醒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4、游戏:洗手。(1)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第一遍:全体幼儿伴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第二遍:有个别幼儿检查)(2)全体幼儿做成圆

8、圈,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注意提醒幼儿伴唱)(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进行游戏。(注意随时评价)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4活动目标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会唱歌曲点豆豆。乐意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出不同味道的豆豆。喜欢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豆豆图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活动过程练声活动练习歌曲苹果歌替换歌词,练习歌曲。(将红苹果换成甜苹果)学习歌曲点豆豆甜豆豆师:甜甜的苹果真好吃,今天梦梦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儿了?【

9、从围兜袋子里掏出一个粉色豆豆图片】师:这是一个什么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师:为什么?(引导幼儿看豆子图片上笑眯眯的表情)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动作和表情。(幼儿的表情很到位)(学唱前先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对甜甜的东西,幼儿的味觉印象较深,先从甜豆切入,同时也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师: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做个点豆豆的游戏,拿出你的食指来点一点,边听我唱,边玩。【教师随音乐范唱“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做相应动作。】师:歌曲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呀?师:这么甜的豆豆,想不想吃?(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10、”)(教师用比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歌唱。)绿豆豆师:呀,口袋里还有豆豆在跳呢,猜猜会是什么豆豆?(请一位幼儿摸一个)师: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绿色酸豆豆图片】师:下面我们来唱唱酸豆豆吧,听听谁谁唱的声音听,动作表情最最像。(这里幼儿的表情不太会做,只有部分幼儿在跟着老师学做。)师:还有一个豆豆呢,请一名幼儿来摸出来,看看什么豆豆,用表情告诉大家。【出示红色辣豆豆图片】(幼儿的表情比较僵硬,只有个别幼儿表情丰富,几个幼儿开始游离活动。)(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时候,幼儿的反应没有看到甜豆豆时的强烈,因为幼儿对酸和辣这两种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从未尝过这

11、两种味道,他们没有相关地经验。)师:三个豆豆都吃完了,还想不想吃豆豆呀?来来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师掀起围兜,贴满了豆子,请每位幼儿选一个豆豆贴到自己地身上,还要说说自己是什么豆豆。】(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表达情境语言的时候,注意将歌曲中地部分歌词融入,继续范唱,让幼儿不自觉地熟悉旋律和歌词。)游戏活动点豆豆玩法:师:现在我们来做点豆豆的游戏,一边唱一边点豆豆,唱到“点到一个豆豆”的时候,我们请这个豆豆上来,然后大家问:“这是什么豆?”上来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来回答。示范:师:我先来点一次豆豆,引导幼儿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游戏情境的创设,又一次

12、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豆豆,特别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选完豆以后,老师可以问问哪些孩子分别是什么豆,帮助幼儿强化记忆。)结束:游戏多次后,请一名幼儿来点豆豆。啊呀,这么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现在跟着豆妈妈再去找找有没有别的味道的豆豆吧。活动反思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

13、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

14、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教师教态自然、丰富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

15、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5设计思路:1、本活动指向对象为小班上学期的孩子,考虑到“听辩音的高低”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音乐能力之一,所以以此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2、在活动过程的安排上,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听辩一个八度以上音的高低,到听辩五度、三度等音高相差较小的音,再加进音色的干扰因素,听辩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最后,通过游戏,辨别音高的变化,初步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

16、成了对音高的探索。3、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直观形象和游戏的形式。比如,音的高低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孩子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得形象了,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也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时间,提高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目标:学习听辩音的高低。准备:高人、矮人图片,小手爬录音带过程:一、通过视觉形象,引导幼儿感知听觉形象,听辩一个八度以上的音。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矮人的形象。2、听高人、矮人唱歌(琴声),问:你能听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声音的高低。二、练习听辩音高相差较小的音。1、听歌曲青蛙唱歌,问:大青蛙和小青蛙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2、用身体动作表现。三、练习听辩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1、引导幼儿倾听碰铃和大鼓的声音,问:应该用哪种乐器为大青蛙伴奏,用哪种乐器为小青蛙伴奏?为什么?2、表演唱碰铃和大鼓的歌,并用动作表现声音的高低。四、音乐游戏小手爬,辨别音的高低,初步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1、边唱歌词边做动作。2、用“啦”音演唱,并随音高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实用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