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451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之家长需准备每年的这个时候,幼小衔接都会成为家长们的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个性培养等素质能力的衔接。在孩子上小学前具体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我将从心理准备、素养准备、习惯准备和社交准备和大家做分享。一、心理准备1.对小学充满期待愿望和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马上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内心感到自豪。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吃苦头”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比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2.对学习充满兴趣求知,是每个孩子的本能。孩子的

2、好奇心提问就是他们主动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父母需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引导孩子独立的思考,这份思索探究的习惯就是对学习最好的兴趣。二、素养的准备1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孩子发散思维的触角。父母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孩子边观察边思考,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围绕一个目的或者一个问题仔细观察。2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小学的一节课时间要比幼儿园长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宁愿孩子专注10分钟也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时,不随意干扰打断孩子的游戏,与孩子共同专心做完一件事情,都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好方法。为了和小学课堂衔接,我们这学期的集体活动时间由上学期的30分钟延长到了35分钟

3、。3 ,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一年级写100个字,认400个字,拼音,课文背诵全靠记忆力。父母平时可以带孩子玩一些记忆力小游戏,比如联想词语配对,还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入手,如睡眠质量、饮食习惯等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4 .让孩子学会独立独立性培养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对于孩子顺利开启小学生活真的很重要,孩子上学了,必须要学会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收拾书包、打扫卫生等生活技能,这些也是孩子能够信心百倍开启新一阶段学习生活的基础。5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完成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承担后果和负责任。二者同样重要。6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儿童初步的时间观念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几

4、点该干什么,还有多长时间该干什么等。父母可以通过计划表或作息时间表让孩子知道自己下面要做什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7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足够的安全意识不止是孩子上小学的必备能力,更是应该贯穿一生的意识,学习运动时如何躲避危险,劳动时如何正确使用工具,意外发生时如何求救等。8 .增强意志力小到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不半途而废,大到能够遵守规则,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习惯建立好才会形成根植于内心的意志。9 .培养孩子忍耐挫折的能力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遇到挫折承受压力的几率也随之增加,父母从小给孩子的锻炼机会有多少,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失败的能力就有多少。三、习惯准备1.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的

5、早期只和孩子“聊”书,绝不“检查”孩子阅读成果。千万不要在孩子间横向比较,给自己的孩子乱贴标签。看到别的孩子能背多少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会背几首就说孩子笨,不如别人的标签。这样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影响他丧失对学习的兴趣。2 .学会听讲学会听讲是孩子步入小学的必备能力,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基础。父母在日常生活可以提醒自己少一些“啰嗦”与重复,时间久了孩子会难以分辨哪些应该听,哪些可以不听,不利于倾听能力的培养。3 .能够有条理的收纳整理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物品,不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更是责任心的培养。父母可以让孩子设立自己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允许孩子将房间物品弄乱,但是要自己收拾打扫整

6、洁,东西要放在指定的位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自我服务能力。4 .适应小学的作息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养成准时睡觉和按时起床的好习惯,这是适应小学作息的最佳方法。5 .能够承担家务让孩子参与家务不仅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途径,小到拿碗筷独立扔垃圾,都需要父母的日常培养。6 .让孩子爱上运动除单纯的玩耍,还包括体育锻炼,如散步、拍球、跳绳等,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积极心态,家长要参与到游戏中,充当好孩子的玩伴。四、社交准备1 .能够自我表达孩子的社会互动依靠表达,父母可以在平时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能够清楚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愿。2 .学会面对矛盾冲突小学阶段7

7、9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非常浓烈的时期,他们之间开始有竞争、有比较、有分歧,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自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长不妨带领孩子多多认识不同年龄的伙伴,消除孩子易胆怯、易畏惧的心理,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应对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小学集体生活。3 .学会与他们合作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合作,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学会换位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教育不仅让孩子现在受益,对孩子未来进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教育专家曾说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与小学的衔接教育就在发生。幼儿园的教育是完全能够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也是最适合孩子的衔接教育,所以希望家长们能与我们一起携手,形成家园合力,助力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