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629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女子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导向,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

2、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专门知识、实践能力、健康身心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员、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具体目标: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专业课和通识课;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

3、有机融合。三、基本任务(一)巩固思政课程引领地位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离不开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学习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课程,对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立场、观点、方法,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架构中,传统思政课程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规范课程和教材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实

4、效,真正做到“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重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优势,适当增加相关课程学分;整合学院相关资源,在原有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选修课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批优质课程,进一步开拓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视界,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探索通识课程育人模式各门课程都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培育理想、陶冶情操本是通识教育应有之义。学院在根植自身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结合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整合资源

5、,统筹规划,拓展通识课程的思政内涵,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三)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面积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进行试点,注重课程覆盖面。注重培养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团队,纳入教学名师培育的团队,必须带头做好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在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方面,要因课程而异,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四)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课程思专项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师风

6、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增加课堂教学考核评价权重,引导与鼓励教师将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将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师德“一票否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五)发挥马工程教材的育人功能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工作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组织全员培训、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专项督查等措施,大力推进“马工程”教材统一使用,充分发挥教材的教书育人功能,有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遵循“先培训,后

7、上课”的原则,组织“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鼓励任课教师加强对“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将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相应课程纳入校级示范课建设体系。开展专项督查,构建长效机制。将“马工程”教材使用情况纳入考评体系,每学期对“马工程”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度教学工作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将“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专业检查、评估的重要依据。四、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分管思政、人事、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组织部、宣传

8、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及各教学单位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统筹推进全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制度设计与完善,把课程思政工作制度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基点,把“三全”育人理念纳入学院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强化顶层设计,挖掘和用好各门课程思政元素,重点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二)加强协同联动建立党办院办、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各负其责,互相协同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机制,构建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与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三)强化工作

9、考核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系(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评价。(四)提供经费支持划拨专项经费保障工作开展,通过“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试点或立项课程给予1-2万元的建设经费,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工作开展突出的系(部)和优秀课程给予奖励。鼓励各系(部)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