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8879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0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潍坊市潍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潍城实际出发,全面阐明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描绘了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愿景,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

2、个五年。我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奋力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新局面。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奠定的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挑战,有效促进了经济提质增效、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定和谐,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8亿元,年均增长4.9%,提

3、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8亿元,年均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619元和22597元,年均增长6.7%和7.7%o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累计开工建设过千万元投资项目600余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8.2:49.8o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复审。2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建潍城科创园、金科智慧科技城、中南高科莺都智谷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以智迈德智能装配为带动的智能制造产业、以鲁中大马力拖拉机为带动的高端装备产业、以潍坊

4、光电芯片研究院为带动的半导体光电产业等一批“四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o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7家,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7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2家,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传统产业加快向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化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智慧物流,以规划建设智慧物流小镇为引领,新引进传化公路港、普洛斯智慧物流园等一批现代智慧物流项目,全区物流资源加速整合,物流运转效率大幅提升。商务商贸,谷德锦商业综合体、绿地缤纷城等高端商业项目加快建设,潍水坊特色街、上城国际特色街等一批繁荣夜间经济项目渐成规模。文创旅游,国家广

5、告产业园区成功入选国家级广告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十笏园文化小镇获批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特色金融,建成新金融商务大厦,全区独立纳税金融机构发展到57家;医养健康、楼宇总部、会展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都有了新发展。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市级以上各类企业创新平台达到122家,新引进“两院”院士、国家专家等高端人才近百名,光电芯片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全省“1+30+N”创新体系,五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965件,授权436件,全区通过科技成果登记的项目达到35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项目达到15项。3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生产量增质优。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亿斤,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82

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万亩,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到32个,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加速发展农业“新六产”,齐鲁农创公社、江北仙草小镇等一批都市农业综合体、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潍州药花谷、鲁盛智慧农业产业园等一批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现代农业新产业、新模式加快布局,农业与文旅、康养、电商等元素深度融合,瑞福油脂“崔字牌”小磨香油被商务部赋予全国农商互联电商第一实验码,麓台田园综合体入选首批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1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

7、境整治3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高标准完成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新建“四好”农村路159条86公里。2.96万户农村居民用上新型厕所,完成64个村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建成53个区级“清洁村庄”,完成20个村乡村连片治理和1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省级标准AB类美丽乡村达到115个,创建美丽庭院7450户,麓台村、二甲王村、三安子村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增强。绿野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26家。212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近7万余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名,农

8、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稳定增长。4 .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新建潍昌路、卧龙西街等市政道路,完成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G309潍城段改建工程,实施10386套棚户区改造、4.4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及41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成五岳热力北部热源厂二期等3处热源,完成2段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建设市政燃气管线103.4千米,改造汽改水供热管道172.3千米。片区开发持续推进。站南片区,火车站南站房、站南广场地下空间竣工;鲁台片区,绿地新里城等项目进展顺利,高端商贸等产业快速发展;利昌片区,深新能源大厦加快建设,集聚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等高端业态;永安片区,万科城项目落地开工,为打造商务总

9、部聚集区提供重要支撑。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拆除违法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清理店外经营、流动摊点等“十乱”问题216.4万起,创建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段28条,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2座、一类公厕23座,建成全市首个废弃大件家具处理场,建成口袋公园13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全覆盖。5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点改革成效明显。9个国家级、33个省级改革试点任务进展顺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级试点,“潍城服务365”成为省政务服务“好差评”唯一县级试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启用“电子印章”系统,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实施新开企业一日力、,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司、个

10、体户设立登记24小时智能自助秒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7.8万家,工程建设类项目“拿地即开工”等创新性做法为全市流程再造提供样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加强与“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精准开展“千企百展”国际市场开拓行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累计到账外资15.4亿元。6,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行动取得积极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行业扶贫、兜底保障等措施,18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完成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完成山水水泥、华龙硝铁两家企业关停,84家涉及VoCS工业企业全部完成整改

11、提升,PM25.PM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监测指标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增加88天;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实施大于河、小于河河道治理,白浪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已分别达到91%、90%以上,危废企业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扎实推进散煤清洁化治理和煤炭高效利用,提前完成“十三五”能耗压减任务;森林、湿地与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I1.59%。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加强。统筹做好金融风险、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农产品及食品药品、网络舆论等领域安全风险防范,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

12、贷款率均降至近5年最低。7.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改扩建潍州麓台学校、利昌学校、智群学校等10所品牌学校及37所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学位2万余个,新招引优秀教师730名,全面完成“大班额”破解任务,实现适龄儿童六周岁入学和小学一年级起点英语教育;潍城区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浮烟山院区投入运行,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获评山东省健康促进区;建成供养型、医养型、颐养型养老机构12家、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中心4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9处、农村幸福院10处,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区级图书馆、档案馆主体建成,全区9个街道全部建成综

13、合文化站,村(社区)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的刚性目标任务之内;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4560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75300人。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力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8628元和6444元。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投入5280万元建设视频解析中心和高空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1+3”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创新完善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平安潍城、法治潍城的基层基础更加巩固;集中力量解决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

14、争,扎实推进反邪教宣传、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坚决打好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群众安全感全面提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国庆安保维稳工作先进单位。五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团结奋斗,拼搏进取、攻坚克难,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解决了一批难题,突破了许多瓶颈,办成了不少大事,谱写了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强区的新篇章,为“十四五”时期继续前行、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节“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基础、有条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

15、程中走在前列。1 .发展形势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

16、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从全省看,我省仍处于由大变强的战略时期,伴随“八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群两心三圈”建设全面推进,既拓展了高质量发展空间,也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倒逼压力。从全市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加速推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性和回旋空间,同时,我市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动能转换胶着期,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和不足。2 .自身优势(1)区位优势突出。潍城

17、地处潍坊市乃至山东省的几何中心位置,既有中心城区的资源,又有广阔的发展腹地,58平方公里建成区、68平方公里节能环保产业园和16万亩成方连片的耕地,功能配套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广阔、优势突出,对各种资源、人才、资金、项目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2)交通优势突出。潍城交通四通八达,辖区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潍日高速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动车、高铁、货运专线一应俱全,国道、省道及市区公路纵横交错,潍坊新机场、轻轨、站南广场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全区交通运转水平,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3)人才优势突出。潍城教育优势、人才资源突出,辖区内有大中专院校

18、10所,在校生IoOOoO人,每年培养高素质人才35000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海内外专家引进计划和人才聚集工程,引进了一大批高端人才、科研团队,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4)文化优势突出。潍城是老潍县文化的根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生态人文景观众多,是加快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宝贵财富。3 .面临挑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破题,实现动能转换、形成新的优势尚需一定过程;高端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少

19、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精尖企业;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城市管理不够精细,缺少高端产业孵化发展的载体平台;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配套不够均衡;基层基础存在薄弱环节,新形势下社会治理面临许多矛盾问题;思想解放程度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更加深入地挖掘资源优势,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努力争取未来发展主动权,奋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努力推动全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第三节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

20、的战略安排,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要求,到2035年,我区将基本完成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动能强劲充沛,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潍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健康潍城,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1、健全完善,美丽潍城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改革开放取得更大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位居较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展示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第二章“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十四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2、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中央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部署和省委“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工作安排,按照

23、“一一三五五”基本工作思路,即:坚持党建“一个统领”,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强区“一条主线”,抓牢抓实项目突破年、城市建设年和基层治理年“三个抓手”,主攻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五大任务”,强化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和资源保障“五项措施”,着力构建完善的特色产业体系,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加快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潍城贡献。2.基本原则。“十四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24、“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一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必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跪出一条新路。必须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良性循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双向促进体系,充分彰显我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担当和作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

25、放。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强化政策协同,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协调推动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第二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奋斗,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结

26、构更加优化,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换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繁荣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果,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基本形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区域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大幅

27、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就业更加充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人本化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

28、有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年均增速/累计属性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4.9一8预期性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1.1783左右-预期性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一-8预期性4、“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35.9404.1预期性创新驱动5、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0.632.1一预期性6、每IoOOO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个)10.113.53.5预期性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预期性民生福祉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3.6-8左右预期性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29、6.2-8以上预期性10、城镇登记失业率(%)2.423.5以内一预期性Ik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0.5约束性12、每1000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5.025.690.67预期性1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233700243000-预期性14、每1000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0.510.5预期性15、人均预期寿命(岁)79.7582.162.41预期性绿色生态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年均增速/累计属性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1.4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一约束性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一一约束性1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30、%)76.5-约束性19、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100一约束性20、森林覆盖率(%)11.5911.610.02约束性安全保障2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1.3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约束性备注:为5年累计数。第三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战略着眼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合理确定今后五年的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如下:产业发展战略。即: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立区、文旅兴区、农业富区”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工业强区”,聚焦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培强做大半导体光电、装配式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

31、智能泊车等新兴产业,加速新兴产业崛起,推动潍城工业振兴;“商贸立区”,聚焦打造高端商贸聚集区,做大做强智慧物流、总部经济、现代金融、品牌商业、专业市场等产业,推动商贸服务业品质升级;“文旅兴区”,聚焦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深入挖掘老潍县文化资源,培强做大金石书画、红色教育、文创旅游、非遗体验、夜间经济等特色品牌,实现文旅互融共兴;“农业富区”,聚焦打造都市农业休闲区,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业与文旅、康养、电商等元素深度融合,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空间发展战略。即:实施“南北开发、东西优化、突破两核、提升经区、发展六镇”空间发展战略,打造富裕文明、美丽宜居的现代化高品质新城区。“南北开发

32、”,主要以北宫西街、健康西街为主轴线,对分布在主轴线南北两侧的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东西优化”,主要对东西部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城市功能的优化调整、新兴产业的植入、合理的功能配置,使老城区的城市商业功能、文化活力、城市活力、经济活力再次迸发;“突破两核”,火车站南广场为一核,齐鲁台湾城为一核,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城市新中心;“提升经区”,主要是提升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层级,确保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省级开发区前列;“发展六镇”,主要是加快于河镇区、杏埠镇区、乐埠山镇区、望留镇区、大柳树镇区、军埠口镇区六个镇区的小城镇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镇。区域发展战略。展动力,深化优

33、势互补、 发展新中心。于河街道, 业,改造提升沟槽管件、持续发挥各街道比较优势,增强创新发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打造区域高质量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旅游等新兴产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望留街道,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节能环保、机械制造、食品生产等传统产业,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新典范。北关街道,大力发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持续提升齐鲁台湾城功能品质,打造高品质城市建设示范区。西关街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商贸物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工业聚集区。南关街道,借助站南广场开

34、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城关街道,大力发展楼宇总部、品牌商业、文创旅游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商贸、金融等传统产业,打造商务商业中心和文化休闲中心。潍城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半导体光电、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产业,改造提升专业市场、机械制造、节能环保等传统产业,打造市区西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和引领全区开放发展的先行区。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沟槽管件、节能环保等传统产业,打造城市工业发展新高地。军埠口综合项目发展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等新兴产业,改造

35、提升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等传统产业,打造现代新型小城镇。第三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完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1.%o第一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和“小升高”计划,遴选一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快构筑“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发展格局,每年新增科技型入

36、库企业5家以o持续优化高企发展政策环境,加快培植引领发展型科技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军企业,促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家以上。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支持企业通过自建或共建方式,培育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到2025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以上。瞄准光电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支持企业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关

37、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第二节打造专业化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探索新型孵化方式,支持园区搭建专业化、市场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形成若干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示范作用的创客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学习借鉴广州、成都等南方城市科技孵化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积极吸引科研、管理、金融、创业导师等各类人才来孵化载体创新创业,提升孵化载体在科技研发、科技金融、创业辅导、技术转移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水平,重点孵化培育一批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推动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质增量。做强山东省先进光

38、电芯片创新创业共同体,加速孵化、引进、培育光电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全力攻克光电芯片领域关键技术,打破从研发一中试一量产的技术壁垒,吸引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高校、企业、人才等协同创新,引领形成以光电芯片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第三节促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驻潍城院校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优势、政府统筹协调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打造人才科教小镇。围绕半导体光电芯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充实完善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人才需求和高校院所专家、科技成果信息库,主动对接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与

39、合作需求。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每年组织参加6次以上专业精准对接活动,推动我区50家企业对接20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吸引更多先进成熟应用技术成果来我区落地转化。依托我区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加大对中科院、工程院、北大、清华等国字号大院大所的引进力度,深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圈,进一步拓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合作渠道。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国家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着力引进外国高端专家和先进成熟技术,提升我区科技国际合作水平。第四节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核心,优化配置技术、中介、资金、人才

40、等市场要素,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依托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潍城分中心、西安工业大学转移转化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技术支持。构建高校院所、企业技术转移工作网络,加大技术交易力度,增加技术市场交易额。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在各自领域的知识、技术、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每年转化6项重大科技成果,申报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以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发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实现转化、孵化、产业化。第五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和高技能人才振兴“三

41、大工程”,加大重点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抓好泰山系列、鸯都系列和潍州英才重点人才评选,重点引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核心技术,对我区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科研团队。建立“名校人才直通车”,提高人才与产业匹配度。加快集聚优秀青年人才,支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好成果处置、股权激励、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快完善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调用、评价机制,营造最优人才生态发展环境。健全完善人才精准服务体系,搭建人才信息库和“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落实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人才保障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潍城创新创业

42、,构建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实施常态化“走进企业、问需人才”活动,打造潍城特色人才论坛品牌。第六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坚持市场化导向,以产业为中心,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布局,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构建普惠性创新生态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作用,推动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力度,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轻资产、贷款难”

43、问题。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科技信贷模式,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银行,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加强与国家和省、市创新引导基金联动,逐步扩大各类创新基金规模。专栏1:重点科技平台支撑1.院士工作站: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院士工作站2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码喷印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沟槽管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脂润滑剂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机械式停车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大元耐久性混凝土外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碳化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热泵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钢护栏防腐新技术研究工程

44、实验室4 .企业技术中心:大洋泊车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利全食品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东方钢管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耶莉娅集团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第四章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聚焦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区”“高端商贸聚集区”,以推进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为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立区”战略,统筹做好育新、改旧、培强文章,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形成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培植壮大新兴产业瞄准5G、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兴产业规模倍增工程,加快引进培养一批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一批

45、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新兴产业崛起,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区。1.半导体光电。围绕建设半导体(激光)产业园,依托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借助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核心技术及高端人才团队优势,着力突破光电芯片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建成一个高水平的半导体光电芯片中试研发平台,推出一批国内领先的研发成果,培育一批半导体光电领域优秀人才,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山东省先进光电芯片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光电芯片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基地。2 .智能装备制造。围绕提高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以金科智慧科技城、中南高科鸯都智谷等园区建设为带动,聚焦智能装备制造、装配式智能制造、高端医疗器

46、械等领域,培育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成长性企业,建设智能制造研究院、产业培育中心、智能制造厂房等配套设施,打造集产、学、研、销为一体的智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3 .机器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大力开发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智慧城市、智能泊车等服务机器人及控制系统,加快中科飞乐新能源智能环卫机器人等重点项目推进,加速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4 .新能源新材料。围绕前沿新材料和先进基础材料的突破应用,依托东方钢管、六合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海洋防腐材料、高性能碳化硅、新

47、型建筑材料等产业,填补海洋腐蚀防护技术、大尺寸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技术等国内技术空白,打造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地。以朝日新能源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太阳能跟踪装置等产业,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5 .生物医药。聚焦生物技术药物、中药材提取物、疾病诊断试剂、化学药剂等领域,依托欣悦肽生物、神元生物、大益生物等重点企业,加快抗疾病药物、中药保健品、微生物制剂等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及诊断诊疗技术突破,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打造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专栏2:“新兴产业发展区”重点项目潍坊金科智慧科技城项目、

48、中南高科鸯都智谷项目、潍坊齐越慧谷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潍坊半导体(激光)产业园项目、中韩双创产业园项目、鲁中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产业化项目、智迈德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项目、同岳重工年加工4600辆矿用车和3000台铲运机项目、中科飞乐新能源智能环卫机器人项目、时力矿山机械年产3000台矿用铲运机项目、科达环境高端环保设备生产制造项目谋划建设:均和云谷潍坊科技谷项目、嘉宏机械年产60万只液压油缸项目、潍坊岐皇铭堂医疗器械生产项目、山水水泥HF墙体模块及配套材料项目、潍坊山水磁悬浮装备制造项目、裕腾设备年产50000件套不锈钢货架项目第二节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瞄准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开展“一业一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以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四新”“四化”改造,加快企业技术、装备、工艺、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迈进。1.高端装备。以“专、精、特、新”为方向,加快推进鲁中大马力拖拉机及智慧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