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890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总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验总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验总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验总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总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创建绿色发展示范镇、打造全域旅游特色镇和全面建成小康镇“三大目标”,充分发挥以工促农、以农促工、农旅互动的产业联动效应,创新驱动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实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乡村振兴之路。成功举办*乡村果蔬园艺博览会、全国钓鱼俱乐部挑战赛总决赛,并被评为全省三产融合示范镇、全国平安农机示范镇。一、聚力招商引资,壮大特色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调结构、优品质、树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农产品精深

2、加工等为招商引资主抓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品化,由传统种养业态向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度拓展。2017年,先后引进鑫农农副产品加工、博金粮油深加工、大段香椿种植、乡趣乐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并顺利投产。结合精准扶贫、精准灭荒活动,坚持“引外扶内”多措并举,流转土地3000亩,拓荒整地造林8000余亩,引进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发展5000亩山桐籽种植,引进浙江及当地老板回乡发展3000亩白茶种植,稳定桅子黄种植面积IOoOO亩,香椿种植面积IOoO亩,优质稻、瓜果种植面积22000亩,支持恒泰益专业合作社、玉屏山生态养殖场及一大批种养大户“个转企、小升规”,做大做强新型农村经济综

3、合体,推动生态农业体系链式发展。以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落实片区农技服务机制,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力打造龙凤山土特产、金柯辣椒、大董萝卜等特色农产品,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特色农业发展新效益。二、突出党建引领,培育新型主体坚持把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新型农村经济联结体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扎实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完成8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作,更加便利服务群众。全面推进“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建设,组建151个村庄理事会,筹措资金847.3万元,启动实施村庄整治项目83个,有力推进了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

4、护、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工作。大力发挥扎根农村、反哺农村带富致富的能人、名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将龙凤集团董事长刘合伍、恒泰益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昌寻等10名致富带头人推选为“新乡贤”。通过乡贤们的经济、技术和人脉优势,聚集发展要素,延伸产业链条。2017年,全镇新增农民合作组织22家,新发展产业项目2个,3000余名群众在农民合作组织带动下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和发展产业增收,年均增收约3000元,480户贫困户986人稳定脱贫。三、围绕农旅互动,构建多元体系依托特有的山水自然禀赋和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镇域经济最直接的载体,发挥龙风山景区、金柯露营基地的链接作用和特色农业的支撑作用

5、,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节会和特色美丽乡村新亮点。大力发展乡村民俗、特色餐饮、田园采摘、农耕体验等新型乡村旅游业态,做好“特色景观”文章。培育以龙凤山生态园、金柯露营基地为代表的旅游接待基地2家,乡村休闲宾馆6家,接待床位400余张,涉旅接待户40余家,龙凤山“黑五类”、印子耙、山野菜等绿色农产品成为游客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和“后备箱”带走的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做好“节会”文章。支持龙凤集团成功举办了土主节、灯光节、音乐帐篷节、全国钓鱼俱乐部挑战赛总决赛、年货节等大型节会和赛事,全方位、多渠道擦亮乡村旅游品牌。2017年全镇共接待游客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L2亿元,累计1

6、200余名群众通过乡村旅游步入脱贫奔小康的快车道。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做好“旅游+”文章。近40余种特色农副产品在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销售,年销售额超过2000余万元。四、补齐设施短板,夯实发展基础抢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机遇,整合各方力量,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增强经济支撑,增加群众福祉。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措施,完成2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加快土地整理项目,建成20000亩“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行”的高标准农田。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20处。启动镇区污水处理厂和王英水库加压泵站管网建设工程,镇内3大水系全面实施“河长制:推进光伏发电工

7、程,完成了480KW光伏发电项目。推进光纤进村入户,实现4G网络全覆盖。深化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新修盘山公路10余公里,新增客运线路7条,20余公里,镇村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全部建成。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便民服务体系吸引了更多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形成“企业回迁、资金回流、能人回乡”的良好效应,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年,我镇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镇“创建绿色发展示范镇、打造全域旅游特色镇和全面建成小康镇”干出新作为,为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新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