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897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XX年医政科教中医工作要点20XX年全区医政科教中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为目标、医学高峰计划为重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完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体系、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东西部健康协作等方面,做好医疗服务管理各项工作。一、慎始如终做好各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 .加强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按照市防控办的有关“六大机制应急能力建设”要求,分步增添新冠核酸检测设备和场地,分批采购新冠核酸PCR检测设备、移动检测车,增加城市新冠核酸检测基地和方舱医院建设,选择四处气模实验室场地,加

2、强实验室人员建设,对未取得PCR上岗证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取得PCR上岗证,提升区域内新冠核酸检测能力。2 .优化全区采样点设置。动态调整和优化各镇(街道)采样点设置,按照“1520采样圈设置要求,指导各镇街合理设置采样点。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本辖区范围内民营医疗机构采样点、学校采样点、市场采样点以及其他采样点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持与镇(街道)联系和沟通,尤其是卫生和行政点长要建立长期沟通机制,明确各自职责,督促行政点长做好居民区域核酸采样的时序表,不断优化区域全员核酸采样流程,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一旦区域全员核酸筛查,能够安全、有序、高效开展工作。3 .全面推进核酸样本“采

3、、送、检、报”全流程管理。结合20XX年1月开始使用的省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平台及相关业务规范,启动核酸样本转运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已经投入使用,促进核酸检测“采、送、检、报”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管理。落实好红、黄、蓝三色标本送检和检测要求,红标标本要求在3小时内出具报告,黄标标本6小时内出具报告,其他标本14小时内出具报告。进一步规范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报告工作,各医疗机构在日常检测中发现初筛阳性标本,及时进行报告,做到逢阳必报、逢阳即报。4 .做好各类人员和环境物表新冠核酸检测。做好各类“应检尽检”重点人员和“愿检尽检”人员新冠核酸检测工作。按照上级对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的最新要求,做好定期核酸检测工作,

4、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并持续做好进口企业环境和物表的核酸检测工作。5 .守牢疫情防控的前哨。指导和督促各医疗机构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和临时隔离室,加强“三道门管理”,对所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病人均做到闭环管理,未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发现“十大症状”就近闭环转诊到发热门诊(诊室);发热门诊(诊室)对所有的发热病人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并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完善发热门诊、门急诊、住院病区等不同区域发现可疑新冠患者后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处置。6做好常态化疫情下的医疗救治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完善定点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的

5、传染性病房改造,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堇6州区第二医院完成隔离病房、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负压分娩室改造,并确保可随时启用。医疗机构要设置应急隔离区或缓冲区,用于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救治。开设病房的医疗机构开设来自重点区域和场所的住院患者过渡、缓冲病房。加强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检验科等重点专科医务人员配备及业务培训,提升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高度重视流行病学问诊,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设立绿色通道,重点保障急危重症患者、透析患者、孕产妇、新生儿、放化疗肿瘤患者等的医疗需求。根据疫情新发情况,加强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动态管理,及时摸排

6、各类需要管控隔离人员,并按照统一部署进行集中隔离治疗。7落实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一是强化住院患者管理。严格坚持住院病区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原则,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确需陪护的,应固定陪护人员,并提供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患者和陪护人员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得离开病区、医院,并落实每周一次核酸检测。二是强化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控制。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院感知识再培训I,确保各个岗位熟练掌握相应的规范防护标准。落实“两员两监督一巡查”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测、环境监测,按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三是加强感控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持续改进感控工作管理水平,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感控人员配备

7、要求,要求所有人员均应落实各项感控要求,实现“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目标。二、开展医学学科建设攀高项目工作。8 .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提升学科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市第六医院和市眼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积极争取市肛肠医院、邺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申报二级专科医院,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带动医学学科能力建设,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9 .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能力建设。积极参与省、市医学高峰建设计划,签署与北京大学的战略合作协议,就居民健康大数据运用于健康管理领域,展开合作研究。开启与温州医科大学的全面合作,力争在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研究生培养基地等方面进行合作;继续强化与大学的合作,借助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

8、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中争取更多资源;进一步巩固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集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岳阳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的传统合作关系,继续借力高校和名院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合作。10 .通过“内培外引”,加强人才建设。借助市新一轮学科高峰建设,争取人才建设专项资金,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各种方式,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争取获得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硕、博士生导师资格,参与大学医学教育,提升区内人才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积极与温州医科大学沟通,探索采取委托培养定向硕士和博士,持续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面向全国招纳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具有省级和国

9、家级头衔的高层次人才,通过组团式引才,迅速带动学科建设水平。11 .借力堇口州信息化大数据,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充分利用邺州区基础医疗大数据平台,向区内各医疗机构开放,各医疗机构间横向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12 .建设一体化门诊及一体化学科,增强品牌学科影响力。通过建设一体化门诊及一体化学科,建立医共体集成式“统筹学科”、“联合病房”,构建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形成辐射效应,增强学科品牌能力建设。13 .加大重点学科支持,提升辐射和影响力。加大对现有省市重点学科(共建、重点扶植学科)的支持力度:市第六医院的骨科,市眼科医院的眼科,州人民医院的眼科、血液科、呼吸科、肝胆外科等,郭州区第二医院

10、的泌尿外科、肾内科等;重点打造上述重点学科及其亚学科,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使得现有重点学科再发力、再前进,实现市内领先、省内知名,把握机遇冲击全国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三、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建设。14 .优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现有“二十四大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中心”建设,计划新增消化内镜和高压氧等质量控制中心,修订和更新各质控管理标准和规范,借助各质控中心,开展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项目,宣传质量控制管理规范;联合各质控中心开展医疗质量督导和检查,逐步提升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15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总结分析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疗投诉和信访情况,

11、开展针对性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投诉多发和高发医疗机构,加大专项检查和督导的力度,对于投诉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立案查处。16 .加强药品和耗材管理。一是定期开展临床用药评价工作,对不合理用药进行通报,促进各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临床用药行风问题。持续加强麻精毒药品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麻精药品双人双锁、监控下操作、信息化登记、双人核对销毁等管理要求。野州区试点开发麻精毒药品闭环管控平台,实现区域内处方信息联网共享,强化对麻精毒药品的开具和使用环节管理。二是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药师作用,加强处方审核和点评,重点加强国家监控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

12、、心血管类药物、麻醉药品等使用情况监测。三是开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重点监控药品、外配处方等专项检查。探索开展临床耗材使用信息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耗材,减少麻醉药品和精神类药品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社会问题。17 .加强急诊和急救能力建设。谋划迁建区急救站,提升区急救站的硬件设施,继续推进院前与院内急救信息化互联互通建设,推进胸痛、创伤、卒中、重症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实现“五大中心”院前与院内救治的有效衔接,提高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效率。18 .加强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以数智赋能为抓手,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增

13、加互认项目,各级医院按照互认共享的要求,加强检查检验科室的质量管理,加大培训力度,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医师检查检验操作和结果判读能力。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制定互认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充分调度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院间互认率,降低患者负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四、传承中医药发展工作。19 .推进堇B州区中医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建设,协助医院对科室布局、设备添置等进行前期论证,力争在2023年底投入使用;提前谋划和争取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20 .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深化与上海岳阳医院、市中医药学会等单位合作,推动优质中医药

14、资源下沉,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助推邺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借助该基地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扩大中医技术的影响力和普及率。积极准备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评工作,借复评之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21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及“西学中”、“护学中”工作,扩增中医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对中医药的各项人才扶持政策,培养区级基层名中医,引进市级以上名中医工作室,培养青年中医人才,做好确有专长人员资格审核和名老中医资源传承和创新。22 .加强医疗服务供给侧治理。积极统筹弥补服务短板,重点提升康复、产科、儿科、妇幼保健、中医药和精神卫生等领域的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突出中医“治未病”服务,扎实做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五、推进其他医政工作。按照要求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山海协作工作;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应急救助、进修和义诊审核、伤残和工伤鉴定、继续教育、学会相关工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