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920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方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双减”工作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校外培训负担,近期省、地将组织开展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校外教育违规培训三级联动整治行动的方案的要求,为加强对我区校外培训机构有效治理,特制定此方案。一、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舆论攻势震慑一批、资质审查整改一批、依法依规关停一批、严肃查处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专项整治,巩固我区“双减”工作成果,规范校外培训秩序,营造治理违规培训舆论引导强大声势,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办学行为,有效遏制违规变异培训乱象。二、时间安排(一)调查摸排(

2、2022年7月20日至2022年7月24日)。制定行动方案,组建联合检查组。全面摸底排查,细化责任分工,组织战前培训,收集问题线索。(二)全面整治(2022年7月25日至2022年8月25日)。组建三级联动整治行动组,坚持“日查+夜查”“联检+抽检”“明察+暗访”相结合,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全覆盖、无死角全面治理。(三)规范管理(长期工作)。各地在总结专项整治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对校外培训监管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平台,实施一网统管。各地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检查。三、组成人员组长:副组长:成员:设三个工作组。检查组:省教育厅派员督导,地区教育局副组长带队,抽调县(市

3、、区)2名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实地检查,现场取证及问题处理。宣传组:由媒体记者和县(市、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整治行动宣传报道及信息报送工作。督办组:地区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地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负责人。主要负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导整改落实。四、检查范围重点检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含非学科)、高中阶段校外培训机构、艺考类培训机构及其他违规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等。五、整治重点重点做到“七查七看七处理,一查制度落实,看培训机构(含非学科类)基本信息、预收费资金、培训课程、师生信息是否纳入监管平台,未纳入的要限期整改,给予停

4、办并没收办学许可证处理;二查资金监管账户,看是否存在假账户、空账户、账外账等问题,一经发现要严惩重罚,给予罚款或取消办学资格处理;三查办学条件,看机构地址、培训项目、课程内容、硬件设施是否合规,发现问题要予以停办,情节严重的要取消办学资格;四查消防安全,看是否有消防手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合规的要立即整改或采取熔断机制给予取消办学资格处理;五查疫情防控,看是否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发现防控措施不到位,疫情期间违规组织培训的,要坚决吊销办学许可证;六查违规变异培训,看是否存在黑校暗培、黑班乱培、黑网滥培、黑场设培、黑赛变培、黑价抬培等问题,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没收非法所得,给予顶格

5、罚款,问题严重的要移交公安部门处理;七查招生宣传,看招生简章是否在审批部门备案,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恶意炒作,对于多次违规发布校外培训广告或者情节恶劣的,要给予停止办学或没收办学许可证处理。六、相关要求(一)加强工作统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项整治行动作为落实暑期“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专题研究,专门部署,专班负责。地区教育局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及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一纵一横”工作格局,即省市县三级上下行动、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合力打击。(二)加强查处整改。一是采取隐蔽暗查、抵近访查、化装询查、技术侦查、潜伏密查、线索核查等方式,摸清实情,掌握一手资料,坚持包片检查、集中巡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突击快查,实施系统清理整治。二是对查出的问题,坚持顶格处理,由培训机构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处理或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提级办理。(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通过各类媒体,多种形式宣传“双减”政策,要适时曝光典型违法违规案例,形成有效震慑。让家长减少焦虑,让社会积极参与“双减”,让违规培训无所遁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