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931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为确保全区文化和旅游领域消防安全形势稳定,现制定全区文旅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推行“逐个摸排、逐行培训、分类建档、逐个销号、分级督导”闭环工作法,达到“五个明显”(突出风险得到明显整治、责任机制得到明显加强、防控体系得到明显优化、全民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消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集中排查整治时间20XX年4月14日至5月13日三、法律依据与整治重点、

2、内容(一)法律依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XX省消防条例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XX省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及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职责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二)整治重点重点围绕全区公共娱乐场所、公共文化场馆、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文博单位、电影放映场所,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管防范。(三)整治内容1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是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2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是否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疏散

3、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常闭式防火门是否保持常闭,管道穿防火分隔处是否进行有效防火封堵,疏散楼梯间内是否设置储物间,防火分隔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生产、储存、经营场所是否违规住人,是否违规搭建彩钢板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管理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是否违规使用电气焊;是否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3 .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演练情况。是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新员工上岗前是否组织开展单位和岗位消防安全风险教育以及消防设施器材操作培训;是否定期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消防安

4、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散逃生及消防宣传教育能力)。4 .单位应急救援准备情况。是否建立消防安全组织和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是否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是否配齐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消防安全防护装备,相关岗位人员是否能够按规定熟练佩戴使用防护装备。(四)重点整治任务1 .星级饭店。是否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许可证);营业期间是否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厨房与其他部位是否进行防火分隔;餐厅建筑面积大于XXX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是否设置自动灭火装置,燃气或燃油管道上是否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

5、;厨房内排油烟罩是否及时擦洗,排油烟管道是否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门窗是否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是否设置独立的瓶组间;客服内是否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和“请勿卧床吸烟”提示牌;客房内是否设置呼吸保护器具和应急手电。2 .公共娱乐场所。是否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许可证);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公共娱乐场所严禁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居民住宅等建筑内;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厅内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租赁合同是否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6、;公共娱乐场所禁止设置在底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厨房与其他部位是否进行防火分隔;厨房内排油烟罩是否及时擦洗,排油烟管道是否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门窗是否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是否与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房间内是否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卡拉OK厅及其房间内,是否设置播放消防安全的音视频,是否能强切画面或歌曲播送火灾警报;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公共娱乐场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冷焰火;营业期间是否超过最大容纳人数。3 .公共文化场馆。观众出入口是否与藏品、展品进出口分开设置;博物馆建筑的内部装修是否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建筑内是否设置明火

7、设施,是否使用、存储甲、乙类物品;藏品保存场所的安全疏散楼梯是否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藏品库区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是否设在库房区内;公共阅览室疏散门净宽度是否小于1.20m;特藏书库、系统网络机房和贵重设备等用房是否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体积大于500(3的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是否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行的展览建筑,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是否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1tf或总面积大于30001tf的展览建筑与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2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是否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面积大于100

8、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是否设置排烟设置。4 .文博单位。禁止在古建筑的主要殿屋进行生产、生活用火。在厢房、走廊、庭院等处需设置生活用火时,是否采取防火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是否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是否加强对古建筑外包经营场所、摊位的用电线路及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是否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对经营者是否进行重点消防安全培训,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查看古建筑是否安装防雷装置(避雷针、网等)并做好日常维护,防雷装置是否按规定定期由具有防雷检查资质的单位检测,并保持完好;查看周边是否存在林草等发生火灾能够蔓延波及到古建筑的情况,

9、是否采取划设阻火隔离带、增设消防水幕以及常备应对林草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及人员队伍;加强对古建筑周围外来火源的管控,特别是节日期间及旅游热点时段,要划定烟花爆竹、孔明灯等危险火源的禁放区。5 .旅行社。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落实是否到位,员工安全培训、应急预案建立及演练是否健全,旅游包车管理,旅行社投保责任险,办公经营场所消防等安全情况,游客旅行全过程安全管理等情况。6 .A级旅游景区。各类消防设施设备检验及性能状况,安全通道及疏散出口设置情况,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是否配备到位、是否完好有效,人流管控和视频监控是否有效。7 .电影放映场所。重点排查整治是否经过消防审核验收安全检查,

10、消防设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建筑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建筑内部装修装饰是否符合消防要求,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是否健全,员工是否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熟练掌握操作程序,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是否有效落实,是否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四、工作步骤此次集中排查整治采取摸底排查、单位自查、集中整治、督导检查、固化成效五个环节,同步进行。(一)摸底排查(即日起至4月30日前)各单位开展摸排,对文旅企业单位开展“敲门行动”,掌握单位场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火灾隐患,逐户填写登记表(附件1),“合用场所”另外填写登记表(附件2)

11、,建立底数清单(附件3)并分类集中建档(具体分类检查标准见附件7)。(二)单位自查(即日起至4月24日前)1 .围绕“三不”原则(不发生、不亡人、不扩大),严格落实“九个一”标准:签订一份消防安全责任承诺书、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查、上报一份整改报告、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电气线路和消防设施检测、清洗一次油烟道、建立一支符合标准的微型消防站、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培训、组织一次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演练;2 .做到“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向社会公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承诺本场所不存在突出风险或已落实防范措施;3 .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列出企业单位、隐患

12、问题、整改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附件4),3月底前报区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并建立“一企一策”隐患问题整改档案存档备查。(三)集中整治(即日起至5月13日)1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各单位紧紧围绕整治内容开展整治,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附件5),逐条逐项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责任主体,由局分管领导组织调度督改,差异化精准治理隐患。在推进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精准分析研判本行业领域消防安全形势和整治效果。2 .坚持严字当头、严管重罚。坚持隐患问题零容忍原贝(1,用足用好行政执法手段,对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单位,要依法依规吊销相应资质,同时

13、对存在严重消防违法行为的要实施行业信用监管,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场所加大攻坚力度,全面落实政府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3 .坚持专群结合、全民参与。借助“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搜集问题线索,鼓励单位职工和社会群众积极举报各类火灾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扩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覆盖面。(四)督导检查(4月17日至4月23日)结合当前实际,视情组织召开排查整治调度会,通报排查整治工作进度。市、区、局分别组织对各文旅企业单位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督导,发现的问题移交被督导单位,由被督导单位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上报整改情况,形成工作闭环。对排查整治工作措施不力、开展不深不实的予以通

14、报,凡是在各级督导检查中发现新的重大隐患的、或者未按要求完成上级交办问题及自查问题整改达到一定数量的,一律按照省纪委等四部门出台的责任追究办法,严肃追责问责。各单位也要建立跟踪督导机制,在排查整治过程中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五)固化成效(持续性推进)1.各单位要落实网格化管理,全面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2 .健全与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分析研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研判形势,每季度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3 .根据XX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畅通维修资金保障渠道,保

15、障火灾隐患及时消除。4 .按照XX市消防救援支队XX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XX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消防标准化建设标准(的通知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行业单位消防安全监管规范化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加强对各排查成员的培训,建立“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切实健全消防责任体系,层层压紧压实消防工作责任,做到履职到位、检查到位、整改到位,确保消防安全环环紧扣,不出漏洞。(三)强化隐患整改。各单位要坚决破除监管执法“宽松软”,实施精

16、准执法检查,对企业单位隐患应查未查、应报未报、应改未改的,依法从严处罚;对存在重大隐患未按期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直至关闭。(四)加强个人防护。各单位在开展排查整治的过程中,要按照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充分运用实地检查与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抓好单位自查自纠与行业排查工作。(五)加强信息上报。各单位分管负责同志要做好信息上报的督促调度,要分别明确一名工作联系人,具体负责工作对接和信息上报,各单位每周一、每周四15时前将摸排底数清单(附件3、4)和企业单位、问题、整改、责任清单(附件5),5月13日报送整治工作总结,上报至区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邮箱XX)o联系人:XX

17、联系电话:XX附件:1.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分工表5 .单位场所摸排情况信息表(各单位)6 .“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排查记录表(各单位)7 .文旅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底数清单(各单位)8 .企业单位、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各单位)9 .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区旅安专办及各单位)10 区文旅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检查标准附件1: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分工表序号分管领导责任人分管单位备注1XXXXKTV、网吧、书店、印刷厂等文化经营单位XX区广兴电影城2XXXXXX区非遗中心XX区图书馆XX区文化馆3XXXXXX星级板店、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XX区博物馆附件2:单位场所摸排情况信息表填报日

18、期:年/日填报人:单位名称所在建筑名称单位地址所在建筑权属口自有口租赁单位成立时间员工数量场所合法信息容纳人数消防安全责任人联系电话消防安全管理人联系电话建筑数量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场所所在建筑层数安全出口数量疏散楼梯形式敞开口封闭口防烟生产经营储存物品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单位场所性质 国家机关口社会团体 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口劳动密集型企业养老院、福利院口医院 旅游、宗教活动场所口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 宾馆口饭店口商场口集贸市场 车站、码头、机场口体育场馆口会堂 公共娱乐场所其他:自动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口机械防烟系统口室外消火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口气体灭火

19、系统口泡沫灭火系统口机械排烟系统口消防控制室口室内消火栓应急广播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口疏散指示标志口其他消防设施:单位外观照片消防车道照片是否进行宣传教育口是口否是否进行消防演练口是口否问题隐患1.是否违规住人。口是(人数:)否2 .是否违规搭建彩钢板。口是(面积:)3 .是否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是(品类:4 .是否违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口是口否5 .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口是(位置:6 .厨房是否与其他部位进行防火分隔。口是口否口否)口否材料:)口否排查人(签字)单位或场所负责人(签字)陪同检查人员(签字)备注(发现的其他火灾隐患或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注:此表

20、由各单位排查时填写。附件3:“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排查记录表排查单位:排查时间:年月0时被排查场所名称:地址:经营者:联系电话:建筑类型:用于经营的村民自建房口多高层底层的商铺口单层门面口是否搭建夹层是口库房口搭建层数共层夹层楼板钢筋混凝土口楼梯建筑材料可燃材料口否口不燃材料口是否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是口否口材料类型聚氨酯泡沫口木材口其它口使用部位面积是否住人是口居住人数居住层数第()层住宿区域是否有安全出口有口符合要求口设置卷帘门、铁栅栏等口无口否口住宿区域是否有逃生外窗有口符合要求口设置防盗窗等口无口住人形式前店后住口下店上住口夹层住人口消防设施情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灭火

21、器其他有口无口有口无口有口无口有口共具电气线路情况合格口不合格口乱拉乱接口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口超负荷用电口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无口不合格口室内充电口室外充电口飞线充电口是否使用明火、高温无口使用明火口高温加热口使用取暖设备口加热、取暖设备等是否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无口存放使用情况口宣传教育培训是否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和人员上岗前消防培训。是口否口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一懂三会”要求。是口否口隐患及整改情况检查人签名:被检查场所随同检查人员签名:注:此表由各单位排查时填写。附件4:县市区、行业部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底数清单填报区市:街道(乡镇)序号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单位性质基本情况行业部门或街道(乡镇)排查人单位

22、负责人XX街道123合计填报人:联系方式:审核人:附件5:企业单位、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县(市、区)或部门:序号企业或单位名称隐患问题情况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完成情况备注字体:仿宋GB2323小四格式:居中字体:仿宋GB2323小四,单倍行距格式:1;2;3;4左对齐字体:仿宋GB2323小四,单倍行距格式:1;2;3;-1左对齐字体:仿宋GB2323小四格式:居中字体:仿宋GB2323小四,格式:X月X日,居中已整改(或整改中)格式:居中附件6: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县市区、行业部门)填报单位:序号单位名称问题隐患整改期限责任单位督办单位整改措施整改情况XX街道123XX乡1

23、2填报人:联系方式:审核人:附件7:区文旅系统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检查标准(供各单位检查、企业单位自查使用)检查项目序号重点检查内容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情况1是否正式公布消防管理组织机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其职责。2是否制定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包括自动消防

24、系统,电焊、气焊(割)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消防设施检查测试操作等内容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4是否落实消防安全设施器材购置、检测、维护、保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评估,消防隐患整改等消防经费。5是否制定包括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的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分工,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等内容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制度执行情况6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定期组织研究消防安全工作。7单位、场所是否在醒目位置悬挂消防安全告知书、承诺书。8是否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现场提问、测试从业人员消

25、防安全“四个能力”掌握情况)。9新入职人员是否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教育。10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是否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11每日是否开展一次防火巡查。12自动消防系统值班操作人员、电、气焊(割)操作人员、电工等重点工种是否持证上岗。13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是否实行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大于8小时。14消防控制室是否悬挂消防安全管理一览图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消防丈全制度执行情况15每月是否对自动消防系统维保一次;每年是否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一次。16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是否落实整改措施、整改部门

26、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和整改记录。17进行电、气焊(割)等明火作业的,是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和消防安全措施。18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19专职、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是否齐全。消防设施器材情况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存在故障。33自动灭火系统是否完好有效。34室内外消火栓是否有水、配件是否齐全。35消防水泵能否正常启动。36防、排烟系统能否正常启停,应急广播、消防电梯能否正常启动。37消防设施器材是否被遮挡,影响操作使用。38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接电并完好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齐全。39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是否保持畅通。40

27、安全出口和疏散门是否设置转门、吊门、卷帘门、侧拉门;是否向人员疏散方向开启。41防火门、窗,防火卷帘是否保持完好有效,能否正常启闭。42灭火器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保持完好有效。43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是否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宾馆饭店类场所重点检查内容1是否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许可证)。2营业期间是否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3厨房与其他部位是否进行防火分隔。4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O疔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是否设置自动灭火装置,燃气或燃油管道上是否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5厨房内排油烟罩是否及时擦洗,排油烟

28、管道是否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6门窗是否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7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是否设置独立的瓶组问。8客房内是否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和“请勿卧床吸烟”提示牌。9客房内是否设置呼吸保护器具和应急手电。公共娱乐场所类场所重点检查内1是否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许可证)。2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容3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4公共娱乐场所严禁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居民住宅等建筑内。5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6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厅内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7租赁合同是否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

29、责任。8公共娱乐场所严禁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9厨房与其他部位是否进行防火分隔。公共娱乐场所类场所重点检查内容10厨房内排油烟罩是否及时擦洗,排油烟管道是否每季度至少清洗一次。11门窗是否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12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13是否与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14房间内是否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15卡拉OK厅及其房间内,是否设置播放消防安全的音视频,是否能强切画面或歌曲播送火灾警报。16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17公共娱乐场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冷焰火。18营业期间是否超过最大容纳人数。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类场所重点检查内容1观众出入口是否与藏品、展品进出口分

30、开设置。2博物馆建筑的内部装修是否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3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建筑内是否设置明火设施,是否使用、储存甲、乙类物品。4藏品保存场所的安全疏散楼梯是否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藏品库区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是否设在库房区内。5公共阅览室疏散门净宽度是否小于1.20mo6特藏书库、系统网络机房和贵重设备等用房是否设置气体灭火系统。7体积大于500(3的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是否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8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布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2的展览建筑;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是否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9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n?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2的展

31、览建筑与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是否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0建筑面积大于100n1.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是否设置排烟设施。古建筑类场所重点检查内容1禁止在古建筑的主要殿屋进行生产、生活用火。在厢房、走廊、庭院等处需设置生活用火时,是否采取防火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2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是否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3是否加强对古建筑外包经营场所、摊位的用电线路及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是否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对经营者是否进行重点消防安全培训,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4查看古建筑是否安装防雷装置(避雷针、网

32、等)并做好日常维护,防雷装置是否按规定定期由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并保持完好。5查看周边是否存在林木、草原等发生山林火灾能够蔓延波及到古建筑的情况,是否采取划设阻火隔离带、增设消防水幕以及常备应对山林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及人员队伍。6加强对古建筑周围外来火源的管控,特别是节日期间及旅游热点时段,要划定烟花爆竹、孔明灯等危险火源的禁放区。合用场所重点检查内容1建筑高度大于15m、建筑面积大于2000f或者住宿人数超过20人的合用场所,是否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2其他合用场所是否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

33、.5h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为常闭式乙级防火门。3住宿内部隔墙是否采用不燃烧体且砌筑至楼板底部。4两个合用场所之间或者合用场所与其他场所之间是否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楼板进行防火分隔。5合用场所的建筑高度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f且住宿人数不超过20人时,住宿与非住宿部分是否按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住宿与非住宿部分之间无法分隔时,合用场所是否按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6合用场所中是否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并宜配备轻便消防水龙。7层数不超过2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2,且住宿少于5

34、人的小型合用场所,当执行本标准关于防火分隔措施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宜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人员住宿宜设置在首层,并直通出口。8火灾探测报警器是否按要求安装在疏散走道、住房、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疏散楼梯的顶部。设置非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场所,是否按要求设置应急广播扬声器或火灾警报装置。9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应急广播扬声器或火灾警报装置的播放声压级是否高于背景噪声的15dB,是否确保住宿部分的人员能收听到火灾警报音响信号。10使用电池供电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是否按要求定期更换电池。11合用场所集中的地区,当市政消防供水不能满足要求时,是否充分利用天然水

35、源或设置室外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容量不应小于200?o12合用场所除厨房外,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罐和甲、乙、丙类可燃液体现象。存放液化石油气罐的厨房是否按要求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并设置自然排风窗。13电气线路的规格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要求;是否乱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电气线路是否采取穿金属管、阻燃塑料管等防火保护措施。14场所电器设备是否超负荷使用;是否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15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是否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使用卤鸽灯和额定功率超过100W的白炽灯时,引入线是否作隔热保护;卤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灯光源、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超过60W的白炽灯是否违规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物体上。16合用场所是否违规设置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经营的建筑内;是否违规设置在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及三级以下的建筑内;是否违规设置在厂房和仓库内;是否违规设置在建筑面积大于250(2的商场市场等公共建筑内;是否违规设置在地下建筑内。注:检查项目中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情况、消防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建筑平面布置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情况为各类场所通用检查内容;其他项目为各类场所除通用检查内容外根据各自类型应当检查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