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个一”为载体 夯实队伍根基 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0932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六个一”为载体 夯实队伍根基 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六个一”为载体 夯实队伍根基 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六个一”为载体 夯实队伍根基 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六个一”为载体 夯实队伍根基 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六个一”为载体 夯实队伍根基 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六个一”为载体夯实队伍根基巡(特)警大队推动队伍正规化建设增效提质今年以来,巡(特)警大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六个一”工作制度为载体,不断完善、刚性执行各项警规警纪,全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民辅警队伍持续保持零违纪的良好态势,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开展“每日一训”。每天上岗开展勤务工作前,各个班组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岗前训示,内容为点名报到、列队整队、警容整理、传达上级工作指令、布置当日勤务工作,强调工作纪律、注意事项,切实做到岗位清、职责清、指令清,要求明、制度明、纪律明,提前为当天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队伍警容严整、精神饱满,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投入到

2、每天的工作中去,推动队伍整体形象和工作效能的持续提升。二、坚持“每日一查”。每天上班后开展岗前酒精测试,并对民警、辅警的办公室、寝室内务卫生、警容风纪、着装携装及车容车况、勤务点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卫生脏乱差、内务卫生不到位、着装携装不规范等问题,现场提出批评并“拍照固定”“上群晒丑”,督促相关队员及时整改。与此同时,实行“流动红旗”评选制度,对被评为“内务标兵流动红旗”寝室的全体队员,按大队的考评办法予以加分,作为月度先进评选的依据,通过抓规范、促养成进一步夯实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三、抓实“每日一学”。结合系列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在完成“学习强国”每日必修课的同时,以党史学习

3、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必学书目、“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汇编等为学习重点,每日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摘重点、做笔记、写体会。在此基础上,各条线结合各个勤务岗位的实际开展小班化学习或自主学习,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全覆盖、无遗漏。与此同时,大队还要求民警、辅警结合各自的岗位从思想、履职、素质和落实等方面开展交流,真正把理论学习贯彻融汇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为践行习总书记“十六字”总要求增添能力要素。四、强化“每日一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在明确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统筹训练安排

4、的前提下,结合岗位业务工作要求,每日组织开展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警务技能、战术配合训练,大队组织不定期的抽查抽测,通过实打实的岗位练兵提升队伍的体能技能水平,做到练兵实战两不误,能力水平全提升,为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复杂情况,提高警务实战化建设水平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在辖区警情同比、环比均不同程度上升,各类案事件复杂程度加剧的情况下,大队负责的现场处置工作实现了“零失误”,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以及整点区域整治、勤务增援等工作中表现亮眼。五、组织“每日一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对面”“点对点”交互的方式,以处置突发性事件、群体性维稳事件及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为背景,组织开展不同内容、

5、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模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完成集结拉动、装备穿戴、快速出警、现场处置等环节,检验队员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能力和实战训练、岗位练兵的成果,着力打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过得硬、靠得住”的巡特警队伍。六、做好“每日一结”。每日勤务结束,对一天学习、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努力方向,做到“今天事今天毕”,问题和不足“日日清”O通过落实每日工作小结讲评制度,努力营造“明责、履责、验责、问责”的工作格局,确保大队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部署、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督促、有反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队伍执行力、素质力、规范力,积极营造争先进位、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